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 / 田修銓 M10110208


這次的講師是張葦葦老師,分享了創業經驗與學習歷程,學生時期的海綿階段,不斷的嘗試新事物,瞭解多方面的知識,或許現階段不一定會派上用場,但那都是累積的能量,後來老師在創業上也運用了這些學來的知識,老師說:假如你能做一件事做12小時還不會累,那就是你的興趣!聽到這具話真的感同身受,每天都在做設計,過程雖然辛苦、熬夜、但是我知道自己是快樂的!因為那就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很慶幸自己在學習的歷程找到自己的方向。另外老師還提到“時間X(興趣+執行力)=成就“,一直不斷的付出,一定可以有所收穫,專心在自己的長處或優勢,不要受到別人做什麼而影響自己做什麼,讓自己分心。遇到挫折壓力的時候,可以發現自己的強項跟實力,儘管發現自己的缺點,要正面積極的去改善他,而不是變成憂鬱、煩惱下去。


[延伸閱讀]

鯨魚在噴水為佐籐卓先生在為客戶做設計時的實質案例,甚至是失敗的經驗,文字內容不長,他的設計非常注重人的使用與物品的關係聯繫,大家不坊看看!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 / 王志皓 M10110116

[個人心得]

這次的講者為GAYA的創意總監張葦葦小姐,公司主要是做包包為主的品牌,我很佩服他們能夠以那麼少的人數,去處理大量的事務,代表他們公司的人十分全能,他們的產品視覺主要都是用攝影呈現風格跟元素。
我還滿喜歡張葦葦小姐說的一句話,也就是:了解自己強項,去強化它並善用它。清楚自己的弱項,要勇於面對它,並改善它。這點我覺得很重要,瞭解自己的人才能不斷進步,不輕易被打敗,在做設計時,故事性的重要是不可或缺的,有深刻的故事性,才能有感人的使用情況,也才能說服消費者購買自己的東西,感同身受也是張總監所強調的。
從失敗的例子學到最多,這是我認為演講提到很驚訝的一點,不可的確是不容質疑的,失敗的實驗性,我覺得很重要,也是進步的關鍵,再來就是品牌比較以及競爭者的了解,如何從當中取得優勢,脫穎而出?去瞭解使用者的喜好,能截取優勢,成本控制,讓消費者能接受,不斷去開發新樣式,去嘗試使用者的喜好。
如果要自行成立品牌,身體力行是很重要的,自身去做嘗試才會瞭解各種成果,讓顧客享受等價的完美設計也是GAYA的願景。
最後是我學到算很有收穫的道理,感謝這次的演講讓我受益良多:

時間X(興趣+執行力)=成就。
專一專心在自己的長處或優勢,不要受到別人做什麼而影響自己做什麼,讓自己分心。
遇到挫折壓力的時候,可以發揮及發現自己的強項跟實力。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施昌杞 M10110112


      此次的言講者為GAYA品牌的創意總監張葦葦,很佩服她獨自前往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當學徒去學習皮件,在剛開始的前半年,因師傅的要求,每天都製作相同的包包,之後因而延伸出想自行創作皮件的動機。就像言講者所提出的海綿時期,我們都應該不停地學習。之後言講者進入RCA就讀,在這期間,遇到了更大的挑戰,並與我們分享說到,應多花一點時間去挖掘自己的強項,來彌補自己不足的部分,同時也要有勇氣去接受自己的弱點。在最後言講者介紹有關GAYA的創業歷程,從中可以看到言講者的堅持與努力,讓我了解有關小品牌的公司不同的設計過程、策略、經營等面相。

延伸閱讀
有關於PIE皮件工作室
http://happy19831405.pixnet.net/blog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吳惟婷 M10110104


這次的講者,在求學所謂的海綿時期對我來說是個很崇仰的態度,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喜愛並不顧一切去實踐去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從他的經歷,不顧家人的意見在美術系學習,途中發現對於手工包包的熱愛便毅然決然去義大利拜師學藝,從他的「海綿時期」看到很多勇氣與決心,也能在學習的途中發現自己的專長與獨特處,這些過程磨練造就了今天GAYA的品牌光輝。

最後他總結了這個公式時間X (興趣 + 執行力) = 成就。我想這對我們來說應該很有幫助吧!同樣也是求學階段的我們,我想應該像個海綿一樣可以吸取之勢將我們的興趣執行,並苦下一番功夫成就心中那對喜愛事物的美好藍圖。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張雲帆/M10110111


[心得]
上個禮拜去地下連雲參訪時,有幸看到張葦葦小姐的工作室,小小一間,卻又有點精緻,周遭散落各式手稿與打樣,書櫃裡塞滿各類與包包、配件、時尚有關的書籍,讓人深深感受有自己工作室的美好、自由與充實感。而張葦葦小姐毅然前往義大利拜師學藝的決心也很令人印象深刻,讀取RCA學位時,以零為起點,卻依舊勇於堅持自己想做的東西、想表達的理念。藝術家身體裡流的執著血液,也正是創作的魅力所在。

「每個人都應該花一點心思挖掘自己的強項,同時也要來點勇氣去接受自己的弱點」─張葦葦


[延伸]
Project Runway
決戰時裝伸展台,裡面每個設計師參賽者,也都跟隨著自己的夢想與執著,不斷的挑戰時尚設計的極限。該節目出來的設計師,有些更成功地連年登上紐約時裝周。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 /王亦瑀 M10110115

[個人心得]
GAYA設計總監張葦葦小姐說到小時候自己有過一個吸收廣泛的階段,他稱之為「海綿階段」,這時期的她,嘗試了許多東西,雖然是東學一點,西學一點,但她強調這對後來她的創業有十分大的幫助,也開啟她天賦的窗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張葦葦小姐在義大利求學時,在老師傅的底下學習,但老師傅始終要她做一樣的小皮革錢包,這一做就是半年,這讓她感到十分的不解,在一次的衝動下,她開始利用身旁的布料將所學做出一個融合小錢包的包包,給師父看過之後,得到師傅這樣的回答「一旦你有開始做你想做的事的勇氣,就有做這件事的能力」,技術的累積與耐心的培養也帶給了她深厚的祝福。在RCA求學時,葦葦小姐體認到自己並不想只做美的產品,在讀到一則連體嬰的故事後,她決定以此為主題,雖然議題呈現出來的可怕外觀讓老師感到不喜歡,她還是堅持著想做有想法的東西,對於她的執著與勇氣,還以對天分認真負責的努力,都感到十分的佩服。


[提問]
問:請問在創業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答:與家人一起工作情感上的爭執協調,在家還會談公事。


[延伸閱讀]

風格職人的夢想手帖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62110
這本書以轉業後追求自己心目中好生活的風格職人為對象,介紹了許多故事,其中有在墾丁定居的衝浪老師,也有製作金工教學教室的創作者,22則故事都讓想創業的人跟離夢想更近一些,有困難,有鼓勵,是本充滿和葦葦小姐一樣勇於跟隨天賦並努力實踐的故事的好書,值得一讀。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 / 伍志翔D10110101


張葦葦小姐這次的演講有兩個重點讓我感覺獲益良多,第一是學習的過程一步一步,紮紮實實的學習,把該有的技巧練到純熟;第二是每個人都應該花點心思挖掘自己的強項,同時也要點勇氣接受自己的弱點。
我覺得在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許多人都希望跳過煩人、累人的訓練工作,不願意好好花心思在基本的工夫上面,卻想一步登天,想要創新、想要別人接受他的想法,然而真正好的創新、有質感的創新,卻常常是因為熟習了某個技巧後,才突破既有的思維產生新的可能,例如畢卡索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夠畫很驚人的作品,但是卻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在思考如何像過去的大師一樣的態度繪畫,因此他成就了多變且影響後代的偉大畫風。其次,「多花點心思挖掘自己的強項,同時也接受自己的弱點」,我想張葦葦小姐並不是說就放棄自己弱的那個方面,而是用自己的強項去彌補不足的部分,例如他自己在求學期間,因為手繪不夠強,所以就用拼貼的方式表達想法,反而創造出了另外一個風格。我覺得這樣的作法不但讓自己做事更有效率以外,更有機會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

然而,在最後提到GAYA的時候,看到他們的作品,並沒有延續張葦葦小姐過去在學階段的藝術家思維,而走向商業、流行這個領域,另我覺得滿可惜的,相較於之前的講者韓德昌先生,我比較支持後者的理念,堅持自己的思想,設計出來的東西有藝術的氣息也有永恆的價值。

延伸閱讀

創意是一種習慣
這本書裡面提到創意是一個一個習慣所累積而成,當身體習慣了作某些事情後,大腦就不用花心思在一些例行的公事上面,就可以在工作的同時,看到更多的機會點,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張葦葦小姐說學習的過程一步一步、紮紮實實是很重要的。



Miss Wei Wei Chang / M.N.Barry M10110801


Miss Wei Wei Chang gave a very precise speech about her background and Gaya, a brand she established with her family in 2003.
Creative director, Wei Wei, a graduate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Art in London, Scuola del Cuoio in Italy and Emily Carr Institute of Art and Design in Canada has background in fashion accessory design, as well as fine arts and traditional leather smithing, While two of her sisters in the family business have backgrounds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marketing.
Gaya originated from Vancouver B.C., starting with fashion accessories before moving into handbags. Wei Wei mentioned they have plans to add other leather-based products to their portfolio such as shoes. However, they’ll still remain a 100% female brand, and target customers between the ages 20-40. Gaya’s motive is very simple a very simple - t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handbags that are exclusive in design, high quality and surprisingly affordable. Their bags cost between NT3000 – NT8000.
Gaya carefully manages each and every step of their design and production, aiming to achieve a good blend between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the use of high quality materials and distinctive creativity. Gaya strives each season to create a “great bag” that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Although it is still considered a young brand, it has steadily gained its reputation in the fashion industry, receiving very positive feedback from customers worldwide. Gaya has also caught plenty of attention from the press in their few years, which includes features in Chatelaine and Ell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rL_3gMvghY&list=UUgxQfF8vrdmiI644nxyU9ZQ&index=1&feature=plcp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黃依雯 M10110118

{個人心得}
  
       「每個人都應該花點心思挖掘自己的強項,同時也要有勇氣去接受自己的弱點。」這是張葦葦小姐對於她的成功,所下的一句勉勵我們的話。張老師更提到在求學階段當塊海綿的重要性。在吸收了許多不同方向的事物後,更有助於選擇自己所愛,並在之後能觸類旁通,有更多的可能性。這跟我們平常所聽的,專一專注地做一種事的說法有所不同,但我卻覺得很有道裡。體會到在繁雜中走出自己的風格,不會只剩單一選擇可走;勇於向外學習,不要受限於自己給自己的門檻,追尋自己興趣的重要性。

      「時間*(興趣+執行力)=成就」,就像3個傻瓜這部電影裡所提到的一樣,把興趣當作是工作,追求卓越,成功會出其不意找上門來。


{延伸閱讀}

電影3個傻瓜的連結,一部說到跟這興趣走的重要性的電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0x-Vv4X66w

對於電影3個傻瓜的大意介紹之部落格

http://lee9199.pixnet.net/blog/post/29560108-%E7%9C%8B%E5%8D%B0%E5%BA%A6%E9%9B%BB%E5%BD%B1%E3%80%8C-%E4%B8%89%E5%80%8B%E5%82%BB%E7%93%9C%E3%80%8D3-idiots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 / 陳逸芸 M10110203


[個人心得]
看到張葦葦小姐一時辨別不出她究竟是學生還是講者,身為GAYA 創意總監,年紀輕輕就擁有自己的一個品牌,不禁好奇究竟如何辦到的。在此次的演講,比起講述公司品牌,她的精神和毅力則是更令人注目的。從大學起就開始了解自己要的是甚麼,不惜輟學到義大利學藝,努力去追尋自己的理想,即使進入RCA仍做自己想要做的包包、說想要說的故事。這份堅持並非人人皆可達,令人佩服不已。在面對困難當下,找到自己的長處,走出自己的路,像當時在RCA沒有素描基礎的她,運用剪貼的形式,把產品present得很特別,突破以往精美的素描作品,贏得老師們的讚賞。以及Tailor project其他同學皆為研究歷史工匠技法,唯獨她朝量身訂做的方向發展,為插畫家朋友訂做一款包包。透過這兩個故事要告訴我們的是:每個人都應該花點心思挖掘自己的強項,同時也要有點勇氣去接受自己的弱點。認識自己是多麼重要的課程,或許也在此時提醒著我對自我的了解又有多少?此外她提出一個很有趣的公式值得深思:時間X(興趣+執行力)=成就 ,其中我覺得執行力是最重要的要素,如果沒有執行力,一切只會淪為空談。
在這次演講,我也了解到原來連鎖的平價服飾品牌對於整個設計師生態慘遭受到很大的打擊,設計師的心血在連鎖平價服飾公司快速的抄襲生產下,以平價傾售使設計師產品銷售量瞬間縮水,產生惡性競爭。GAYA的理念算是在這兩方中間取得一個平衡點的品牌,以精品的品質,合理的價格,堅持原創,希望在這競爭的時尚界能找到一個契機,如何能在知名度上更高層樓,或許是時間的累積成果,希望這份堅持能讓更多消費者看見。除此之外, GAYA認為如果要有實體店面,首要條件是必須提供售後服務,不只是賣包,如何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品質也是目前所需克服的課題。

[延伸閱讀]


這本書將帶領你進行一場時尚產業的幕後之旅。透過作者細膩獨到的剖析,深度探討時尚品牌的行銷策略及風潮轉變,時尚產業,是行銷「慾望」的產業。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 / 黃璽丹M10110114

這一次聽了張尾尾小姐與大家分享自創品牌GAYA的歷程,她提到興趣與學習之間是很重要的聯結,因為當能夠廢寢忘食的去完成所喜愛的事情是很幸福的,若是能夠與工作結合適當變能如虎添翼。葦葦小姐說到她大學時就十分喜愛做包包,甚至因此還到義大利佛羅倫斯找老師傅做2年的學徒,我十分佩服她這份勇氣,能夠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盡其所能的努力達成。同時她的家庭也順其自然,讓葦葦小姐放心的嘗試與出國學習。對於她在義大利學做包包的歷程我也印像深刻,說是師父給了一個簡單的零錢包就要求在半年中不斷的做同樣的包包,而葦葦小姐從中把零錢包的結構熟悉到倒背如流,然後從中自行發揮創意開始改造包包,師傅使用這種完整打好基本工與發會自然而然的創意的引導式教學讓我大開眼界。
        後來也分享了他在國外念研究所的經驗,從她的描述中她也算是一步一步的摸索與嘗試,並挑戰用創作的元素去結合時尚包包的方式,我也十分喜歡。最後分享創立GAYA歷程,與近來市場上的ZARA等大品牌的經營策略,並分析其他時裝與設計師品牌如何在其中生存,也十分値得學習和參考。

[延伸閱讀]
http://blog.xuite.net/bbcnews6w/A/8931703
流動&液態的建築表情—伊東豐雄(Toyo Ito)建築作品之式樣分析研究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曾瀚儀 D10110106




[個人心得]


       本週的主講者為皮件品牌GAYA 創意總監張葦葦小姐,她從隻身前行義大利佛羅倫斯當學徒的過程中,在半年內每天重複做二十個零錢包,一直做一成不變的東西,直到有一天開始私下做不同的零錢包設計,才悟出師傅的用意:每天做一樣的東西才會想要做自己想做的東西,皮革的製作不是一日養成的,而是要不斷的磨練,再修習成自己想要的東西。現在的人在學習或是做事的過程中都希望能夠速成,冀望能以最快的速度達到自已想要做到的目標,但是往往忽略了最根本的核心,就是在過程中的學習,在過程中的探索和嘗試才有可能產生無限的可能。


       接下來,張小姐希望習得更多有關設計的知識,於是進入了RCA(Royal College of Art),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求學過程中,我最佩服她的是可以將自已的弱點轉化為一種特色,想辦法挖掘出自已的強項來彌補自已的不足。重點是在過程中可以認識自己的不足,並嘗試將其用自身的優勢來補足。如此不僅認識了自已也訓練自身的應變能力,很多事情都是在做中學,在學中成長。此外,張小姐和我們分享了一個公式:時間x(興趣+執行力)=成就,就是期許我們在求學過程中,像海棉一樣吸收各種知識,找到自已的興趣,爾後發揮自已的長處,加上有效的執行力,日積月累,終會有所成就。


       最後,張小姐談到了GAYA的創業、經營、流程、運作過程,都是很實際面的分享,讓我們了解到每個市場都有不同的偏好設計。之中談到現在小型的設計公司在市場的經營上會遭遇到困境,很難與zara、H&M這種國際的大廠牌來競爭,它們強調的fast fashion, fast design, fast production,在他們創造的這種平價奢華趨勢,打破了時尚規則和產業傳統,他們光明正大地抄襲大品牌的設計,快速反應,賤賣設計,大量生產,快速製造,壓低價格的作法,的確會阨殺很多獨立設計師的設計,也因此讓很多小型設計工作室經營不下去,這對設計業來說真的不是件好事,但是卻又無力去改變的現實。


GAYA
Official website:http://www.gaya.c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ayaBags


[提問與答覆]

Q:您在之前談到GAYA在做每季的商品前,都會先針對攝影的方向去做產品的設計,但每季都有fashion trend,請問GAYA如何將自已的設計放在市場上運作,而沒有加入流行的元素?

A:事實上我們在一年半前就會去做research,收集各大品牌的設計,了解下一年流行的設計是什麼,再來設計商品,所以每季還是會放入流行的元素,再配合自已想的攝影的方向來拍照。


[延伸閱讀之一]


遠見雜誌在ZARA還沒引進台灣之前,在2006年就詳細剖析了ZARA行銷新顯學~~

即時流行》不打廣告,掌握時尚,用速度改變時尚業的流行思考。
快速供應》雙軌外包、三天換季,讓傳統商業模式有新契機。
名牌低價》名牌架式,平民價格,凡人也能光鮮華麗。
永遠在變》沒有庫存,決不戀舊,全面改變消費頻率。

這些概念已經改變了時尚產業的遊戲規則!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2575.html


[延伸閱讀之二]


2004年H&M與時尚大品牌聯名合作,跨出的第一步,在當時為全球震撼的創舉,亦從此打破Street Fashion與High Fashion的界限。H&M合作聯名的皆是目前時尚舞台上數一數二的大師、品牌或明星,例如:Karl Lagerfeld、Jimmy Choo、Versace、Madonna、David Beckham等,H&M到底是用了什麼策略可以成功說服他們以便宜數倍的價格賣出自己的設計或名氣,他們的相互合作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以下連結提供了Guest-designer collaborations聯名合作的紀錄。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 / 邱琦 M10110102



﹝個人心得﹞

 本次張葦葦小姐的個人創業學習經歷分享,從學生時期「海綿階段」,青黃不接的「遇到挫折時,便是能發現自己強項的時候」,直到事業有番成就後回首得出小公式「時間X (興趣 + 執行力) = 成就」。每一個註解看似簡單實則繁複,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面對四面八方壓力試煉及環境挑戰,挺住並走出的過程必然不簡單,得出自己的心得更是思想的淬煉。很開心能聽到他人人生的精華,希望自己能袋著晶華和滿滿動力向前邁進!
演講後的提問時間也受益良多,有同學深刻挖掘關於中小品牌的市場定位、品牌定位、售價策略、服務模式等相關領域。而「售出事小,售後事大」更犀利點出現今販售活動中對於企業所能提供服務的重視。




﹝提問﹞

Q1:講者提到「每個人都必須花心思挖掘自己的強項,花勇氣面對自己的弱點」,請問講者 
         自己是怎麼挖掘自己的強項呢?
A1:遇到挫折時,便是能發現自己強項的時候。

Q2:近年在時尚產業中流行fast fashion, fast design, fast production,講者提到對於產業中的中小
         型設計公司、獨立工作室造成很大的衝擊,請問有無任何舉動去避免此情況繼續惡化,
         甚至造成文化單一?
A2:目前時尚產業中尚未出現新的行動者對此趨勢抗衡;中小設計公司和獨立工作室的消失
         的確有可能會造成品味文化單一化,但是說不定過了一陣子人們又會開始瘋小眾商品,
         追求獨特吧!

張葦葦小姐演講心得 / 馬彗娟 M10010117



[個人心得]

印象很深刻的是張葦葦小姐說她在大二時,下定決心休學去義大利拜師學皮件製作,這點勇氣讓我很佩服,因為感覺張小姐就像一個小女生,然後對義大利語言不熟悉,卻還是在那裡學習了半年之久,這股熱忱很讓人感動,之後張小姐又到了RCA進修,而她的畢業製作題目靈感來自連體嬰的議題,一篇Two Boys with one head的這篇報導,來當做是畢業制作的說故事器具,一開始張小姐是想以故事為優先,想用故事來打動人心,但最後被教授們說服,融入美感進去,並且維持了原先故事主軸,設計出一系列具有個性與特色的時尚包包設計。
1.「每個人都應該花一點心思挖掘自己的強項,同時也要來點勇氣去接受自己的弱點。」
2.「自己在最困境時,才發現到自己的強項到底在哪裡。」
3. 時間x(興趣+執行力)=成就(專一),想清楚自己的優點,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和他人比較。
張小姐的三句話,讓我們可以好好的想想,自己做到了多少,花費了多少時間在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情上面,看到GAYA品牌的成功,可以知道張小姐與她的姐姐們的努力以及超強執行力,時間的花費造就成功是必定的,也讓我們看到她的「下定決心」與「堅持到底」的成果。

[延伸閱讀]
感動70億人心,才是好設計:好品牌的吸引力法則
Brandjam – Humanizing Brands through Emotional Design

Marc Gobe這本書告訴我們現今消費者期待的新觀念和設計語言,並以品牌設計協奏曲的創新思考呼籲,成功的品牌背後,設計、行銷、廣告團隊,就像是善於鼓舞人心的爵士樂隊陣容一般,在眾聲喧譁的世界裡,合力演出一首雋永深遠的品牌協奏樂章,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