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林飛比先生演講心得 /D10010301D10010102 M10010115 M9810110 M10010113 M9910116

這次飛比學長回來與我們分享許多他創業的經驗,品展公司的成功也是我們同學一個很好的借鏡。

2002 設計 展覽
如果設計可以帶來美好與歡愉那為什麼這一切不能發生? 這整個創業的過程是始於學長看到許多學長姐或是學弟妹的優秀作品,但是沒有機會量產之下就消失了,他覺得非常得可惜,在這件事的催化下成立品展公司個雛形慢慢的成型。學長希望能幫助好的設計解決商業上所面臨的種種問題。

2005 創業 flexible love
2005年學長看到了學弟的一張椅子利用蜂巢結構展現家具的全新的運用,於是討論過後兩個人想要把這張椅子生產出來。學長覺得將設計商品化的第一件事就是幫你的產品申請專利。專利雖然無法完全的保障個人的創意但是已經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來避免不肖廠商的拷貝,在專利的申請上也有許多的小技巧,例如先申請美國的專利可以保有其他國家的專利優先權。那什麼是將設計品商品化最重要的事情呢? 學長的答案是相信你的設計,表演你的設計。當時2005年的新一代展覽場裡,學長用熟練的技巧"表演"flexible love的使用方式,馬上吸引了大批的觀眾圍觀,從此也闖出了知名度。

2006年 pinzaan 讓設計師做設計其他的留給品展
那有了一個好的設計之後再來該怎麼做呢? 該怎麼把設計變成錢呢?學長提到該做的應該是尋找產品的潛在市場與潛在使用者。例flexible love 的潛在消費者可能就是有環保意識的使用者或是設計品收藏家等等...。那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的設計有沒有潛力呢?那當然就是要透過實際消費市場或展覽的反應來做個驗證,及是透過展覽來感受人群,讓作品得以有市場的回饋。flexible love當時在台北賣得很不錯,但是到台南去展覽的時候卻遇到瓶頸,這樣的事情也讓學長意識到設計不走出台灣是行不通的,因為我們的市場太小了,所幸現在是一個資訊流通極為快速的時代,許許多多的網路部落格或是新聞都在24小時無限放送,好的作品是不會被埋沒的。

2008 製造外包
2008年,學長決定要將flexible love轉為大量生產製造,卻也遇到了不少的問題。其中一件就是在面對工廠的時候合約與信任的衝突,最後學長只簡單的與廠商圈了保密條約,其他的部分則由專利來保護。而且製造數量的部分則是怕少不怕多,所以預估適當的量與庫存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2009 質感提升 跨界合作
2009年flexible love 與三宅一生跨界合作參與他們的新衣發表會的秀場布置,這同時這樣的機會也幫助flexible love在西班牙的身價提升。同時在台北簡單生活節也邀請許多不同創作者與flexible love共同創作,激起不一樣的創意火花。

如果想把設計賣到世界應該明白的事
1. 全球化不代表我們都一樣
不同的文化生活會醞釀出不同的產品,每一種文化所累積的故事習慣都不一樣導致在某些地方賣得好的商品在不一樣的地方說不定一點銷路都沒有。就像是搏杯橡皮擦就連香港都賣不出去因為那邊的人沒有這種習慣。
2. 設計不值錢,大家買得是設計背後的價值
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商品有價值,我們必須認識自己的文化找出我們所擁有的價值。就像是泰國家具品牌yothaka,他們利用鳳梨葉纖維製造出充滿泰式風情的家具,充分展現泰國設計師對於環保意識的注重。
3.交流是透過別人的眼睛了解自己,當個世界公民
美好是一種體驗不是一種標準,身為設計師必須要懂得去體會身邊的種種才有辦法把它轉化為創作。這個過程才是真正出滿意義與價值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