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內容】
「台灣有沒有發展數位藝術的可能性?」這是蔡 老師給我們的第一個問題。
這次的演講題目是「數位藝術與創業旅程」,這次的演講報告分成了三個階段:1.從學習到工作、創業。2.團隊WORKSHOP。3.分享現象。首先一開始是討論了國際間的數位藝術展覽有哪些重要的時程與項目,也分享了許多關於他所參與過的設計案例,包括書法的藝術,舞團的合作,等等許多精采的設計數位互動。還有與國外合作所參與的工作坊,這段經驗根木淺自己所接觸的工作營其實大不相同,他參與了在芬蘭的草藥植物工作營,運用了親身參與製作的過程與分工紀錄翻譯的活動去增加工作營的活絡,教導如何簡單的製作酒,運用蘋果汁與VOCA進行發酵,用最文化與最生活的方式。蔡 老師也提到,這是一種文化媒介,是透過實體產生互動的交流、實作與分享。
回顧數位藝術的價值,蔡 老師表示:什麼是參與者想要的內容?
數位藝術就是轉換了互動的畫面,運用原有的技術發展出不同的創意。而身為出生在台灣的我們,要如何應用我們所了解的文化體驗進行數位藝術呢?蔡 老師提到,台灣是一個容易接受外來文化的族群,從人種、食物、服飾等等,是不是數位藝術也可以運用我們如此有包容力的態度,將自己的特色發展出來。
蔡老師上課片段:
【演講心得】
這次的演講十分充實與引人省思,想到蔡 老師所問的問題,台灣有沒有發展數位藝術的可能性?我想,是有可能的,但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去經營。方法就如同蔡 老師所提到的方法,我們是可以運用吸收轉化的方式將自己的特色發展出來,台灣也富有相當多的技術與設計支援,但有多少人願意置身投入在這樣的領域中也是需要去思考的,台灣人還有一個特質是需要被克服的,就是容易滿足的狀態,如果我們要突出重圍,勢必要一直不斷的與國外的數位藝術比較,並且多參與國際盛事,一直不斷的提升才會有更突出的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