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內容]
演講課開始前,就發現許多小吉他排列在地上,並有譜架與麥克風架在旁等候。演講者陳老師即以演奏Uklele(夏威夷吉他)為開場,也開啟了認是Uklele的音樂之旅。在之前,陳老師是在工研院的工程師,並且在那打拚了十年,後來發現對於此工作漸漸沒有了熱情。並且去思考:什麼工作室你可以作一輩子的?但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在演唱民歌,並在英國就讀音樂工程,而在工作將近十年後,毅然決然決定轉換跑道,投入音樂與其教學的世界。在往後的過程中,老師投入了音樂治療的領域,透過Uklele去幫助自閉症等症狀的孩子,透過音樂來舒壓,並且都有不錯的成效。最後透過影片來認識此領域有名的演奏家,同時也讓我們體驗Uklele的觸感,最後老師跟我們分享他啓蒙大師IZ、JAKE的影片,並且自彈自唱兩首英文老民歌作結束。
[個人心得]
陳老師在演將中提到:有什麼工作是可以做一輩子的?其實在很久以前,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從國小就學畫畫的我,國中到大學都是念藝術,也越來越瞭解藝術這條路實在很難找到出路。若是要當藝術家,就必須考慮到現實面。這也是我很大的原因轉設計,進來以後也學到許多設計,也不是說要將設計當作未來的跳板,或是賺更多錢。而是如何透過設計與藝術的結合,讓自己的領域拓寬,讓自己不是只懂藝術領域,畢竟現實是很殘酷的。但如果要說什麼事可以作一輩子,那我一定毫不疑問的說:創作!
[延伸閱讀]
音樂治療是一種運用音樂來改善人類的生理、心理症狀及不當行為的治療方法。
音樂,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所發出的聲音、以及自然界所有的聲響,都可以稱之為「音樂」。語言的抑揚頓挫,就如同音樂一般地具有旋律性;假使我們所聽到的聲音都是同一個調調兒,,一點高低起伏也沒有,那不是十分地無趣嗎?
人類在生活中不斷地求進步,發明語言、使用語言,甚至模仿自然界的種種聲音,也就開始有了「音樂」。原始的音樂經過了世世代代的發展與演變,形成今日的音樂藝術。音樂在人類歷史上,有時被用來傳達訊息、有時用來激勵士氣、又有時成為與神取得連繫的一種方式。當然,在醫學尚未發達以前,音樂也曾經被巫師和宗教人員用來作為治療的工具。
在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現代醫學開始突飛猛進;於是醫學便逐漸朝向純粹科學方面發展,而音樂則趨向純粹藝術方面進展。音樂與醫學之間的關係就從這個時候開始分家。直到十九世紀初期,歐洲有一群精神科醫師發現,有些病患對於種種刺激都沒有反應,唯獨卻對音樂有感受力。此後,音樂和醫學的連結又漸漸地被重視。本世紀初,歐美各國的殘障機構、教養院及、特殊教育學校也開始運用音樂來改善殘障兒童和成人的各種困擾,而且成效相當良好。近代專業「音樂治療」的發展,則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當時在英、美的榮民醫院裡,有一些肢體受傷的軍人和一些有情緒困擾的患者,醫療人員發現音樂對這些病患的病情有十分正面的作用。於是,醫療人員便開始與音樂教育界合作,一同來幫助這些病患改善他們的困擾。文章來源: http://0123.net/blog/omega1_edu_musichealing.htm 臺北市立陽明醫院精神科 周勵志主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