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講者簡介】
蔡老師期時在大學時期非設計科系出身,在研究所改選擇念工業設計,之後在日本千葉大學自然科學研究所設計科學學習互動設計和感性設計。並以互動設計,雛形,感性與人類感知學說為主軸的研究者。 認為設計方法為一種假設,之於人類社會性, 文化性與感情上創造互相交流的場域。專長為感知互動(Sensable Interaction) / TUI (Tangible User Interface) / 知覺心理學(Perception) Max/msp / Processing / Python / Phidgets
蔡敦仁老師部落格http://archetyping.blogspot.com/
2.【演講內容概述】
演講題目: 設計互動於感性體驗(Designing Kansei Experience For Interaction)
What is interaction?蔡老師首先介紹互動發展的過程,在1950年代以Human-Machine Interaction,主要在於機器的控制上互動,1960年代為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如人工智慧、遍佈運算,1970年代為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也就是所謂的人機介面互動,此時開始有認知心理學、感知等研究,1980年代則為Social Interaction社群互動,如遠端工作、電腦輔助協同工作、協同運算,1990年代則是Physical Interaction,如可觸式與內建互動,情緒性感覺與感知界面。再者說明design interaction& interaction design兩者的差異性,感性互動則為前者,是去設計互動而非為互動的設計。另外人和物之間的互動就像一個loop的迴圈,因互動而產生experience,倘若沒有user的feedback,這個互動就有可能是失敗的。
而甚麼是感性? 純粹的體驗。蔡老師說到每當我們看某件事物的時候,雖然不知道是甚麼原因,卻深深為之吸引,也許是一個美好的體驗,美學的經驗,就在剎那一個念頭,這就是感性,比情緒層面還要更高且深入,其中還牽涉到場域的因素,感性。而如何將互動純化到最原始的感受,將虛空又富情感的感性傳達出來,讓觀眾可以從視覺、互動、體驗中感受其中pure experience.
老師介紹感性互動其中一件作品CircularFloor/Beacon/COLOLO
3.【心得感想】
在提問的過程中,有人問起設計者的主觀,是阻礙還是助力?其實這學期聽了許多老師談論互動設計中也會一直認為互動設計其實是很主觀性的,不過反過來思考,其實創造任何事物其實都是主觀大過於客觀,而唯有將設計者的主觀和觀眾、使用者的主觀做連結,這件作品才有了延續和意義。再者老師也談到了感性的瞬間是不動作的,提醒著當我們在設計互動時,因需將時間中的空間感考慮進去,如傳遞感受時將之延遲0.5秒,這種純粹的感動會更加強烈與發揮。想到國畫中的留白與日本庭園的枯山水,有時候就回歸到最原始、單純的表現,也是一種pure experience.只是總認為要設計出純粹的感受,還是需要經歷過不同的歷程中才會產生相對的反思,重新思考本質的目的。
4.【相關影片和網站連結分享】
2010感性X筑波大學X設計
另外分享我在蔡老師部落格看到的另一篇文章,Context of Design: 設計的文脈
他認為台灣談互動其實已經趕上國外,但單純談互動應該是台灣獨有的現象,他認為,互動設計應該要進入另一個紀元,或者說是回歸到本質、也就是設計、以及透過設計所獲得的感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