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者:黃孫權教授 破週報總編輯
演講主題:藝術的社會權利
「我會根據一件作品能否在現代世界裡幫助人們宣揚其社會權利,來判斷其價值。今天,我依然秉持這樣的標準。」 _John Berger
在黃老師精彩且發人省思的演講中,將我們帶入了社會、藝術與建築的跨領域思考,並引領我們反思作品、行為或現象的精神價值。
許多事物的內涵並不如表面所呈現的那樣單純、祥和,它表達的是更深層的精神或思想,非單一面向的情感價值。從「白鳥」這個作品中,我們能看出甚麼樣的隱含或聯想? 它何以激起人們的美學情感? 德國佔屋公社與拖車公社的形成,又是在甚麼樣的背景下有其存在之價值? 柏林的公共藝術難道只為了讓人隨意塗鴉? 它所包含的,是東西柏林之間的歷史糾葛與文化情懷。
所以,藝術不單單只是美學的表現,它的本質在於揭露與批判,並提出一種可替代的方案;或者,它能夠強化和肯定自然與社會的短暫希望。如同伊東豊雄的建築作品,顯現了都會中的人文環境關係,建立了人、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連續性及與社會的協調性。
接著,黃老師分享了柏林雙年展的一些作品。
對於藝術品的價值與觀點,如何去詮釋或解讀,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關於第三世界的新聞圖像所有權,當一位攝影師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他認為那個畫面是屬於他的,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但也有人質疑,以拍下別人的困境做為宣揚自己的作品或是賺錢的工具,這樣的道德觀是不被允許的。因此,在enjoy poverty計畫中,荷蘭藝術家Renzo Martens給予剛果居民一個觀念:與其讓別人拍下你們的痛苦賺錢,不如你們自己拍下你們的情況牟取獲利。可惜的是,當地的年輕人雖然經過學習使用camera,但照片的拍攝技巧和效果不佳,而不為通訊社所採用。
常常獨立的兩個事件,其背景是相連結的。就像芝加哥的期貨市場,其興榮是建立於Niger Delta的石油開採;另一方面,因為石油開採,導致當地雨林和生活環境被破壞,為此當地原住民舉行了祈求的傳統儀式。兩個事件看似毫無關聯,卻是相對立的關係,有1才會有2的發生。另一個作品,則是取於具有相同歷史背景但相對的兩個國家的人,藉由巴勒斯坦的性工作者羞辱以色列軍人,相對於以巴戰爭時巴勒斯坦的弱勢,以這樣角色上的轉換,男人v.s女人、以色列v.s巴勒斯坦,呈現雙方複雜的歷史羈絆和矛盾情感。
對於威尼斯雙年建築展,黃老師有其相當獨到的見解。此次巴林以reclaim(重生) 作品獲得最佳國家獎的殊榮無庸置疑,相對於其他國家急於展現自己的力量與成就,巴林主要強調本身的文化特性:海洋是巴林的遺產,是帶著財富來的馬匹。透過仔細審視自己國家與海岸的關係,以出色而謙卑的手法,將建築的形式轉換成海洋是公共空間的工具。反觀台灣的作品,整體予人夜店的風格,雖在某些地方有小巧思,並以客家花布營造台灣的意象,但相較於其他國家所展現的積極和企圖心,台灣顯得漫無目的、無關緊要,沒有任何的競爭或宣傳,香港和新加坡亦沒有競爭,至少它們宣傳了自己的國家文化;從台灣的作品中獲得不到資訊,卻又似乎契合了台灣館本次的主題 - Take A Break,同樣讓人無話可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