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駱毓芬女士演講心得 / 楊舒涵 M10010303
即使駱毓芬女士曾多年任職於3C電子產業,對於文創商品的熱情依舊沒有減退,因此以上班族女性為客戶群,打上「白日夢有理,遐想開出小宇宙」的口號,獨自創立了CUCKOO這個品牌。雖然CUCKOO這種主打趣味的、小女人的文創商品並不是我會喜歡的類型(木叉箸倒是挺可愛的),但仍然可以從中感受到這個品牌的溫度。駱毓芬女士提到人脈廣是創業這條路相當重要的基礎,這讓我有點憂心忡忡,朋友很少如我大概只有當員工的命了,幸好這學期藉由跟資工系合作認識了幾個聰明的同學,將來就靠他們罩了。
{延伸閱讀}
偶爾貼跟設計沒有關係的書好了,劉憶如告訴妳如何將「人脈」成功轉換成「錢脈」 >_^
女人要優雅的交朋友,聰明的賺大錢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駱毓芬女士演講心得 / 劉婷宇 M10010208
[個人心得]
設計,除了讓別人感到幸福之外更要是自己能力範圍以內,駱講師以過往的工作經驗中發現,設計應該要依自己特性為基礎再去創造,因為只有真正體驗過其生活並且熟析才能想出改善方案,使用者經驗也之所以越來越被看重了,科技技術已飽和,若不先知道使用者的想法是不能再創造出好東西的,而因為駱講師喜歡旅遊喜歡聊天喜歡注意每個生活中的小地方,也才能設計出能產生共鳴的作品。
他知道行銷管理與專業領域的重要性,集合了各不能領域的人才一起激發靈感,除了知道如何有效的分配生產量與資金更注重材質運用,在有限的資源中讓產品發揮到極致。駱講師讓我了解到設計除了理性思考外也要愛幻想,因為愛幻想才有機會創造奇蹟。
[延伸閱讀]
這樣思考,才會有創意:10個認知X5項要訣X10條法則,早知道早成功的創意思考術
書上談到10個認知創意是最生活化、最輕巧創新的思考結果會思考才會有創意,考高分的人不一定有創意 99分的用心,才有1分的靈感重視無行的思考價值,就不會有創意 “want”為創意之母,知識力不等於創意力要先尊重智慧財產,才會誕生好創意以業餘的心情來進行專業的創造創意不在名山,而在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地方運用幽默和玩笑讓創意更有創意用現在式找創意。
駱毓芬女士演講心得 / 陳冠儒 M10010117
駱毓芬女士演講心得 / 林純綺 M10010116
駱老師詳細地分享了完整的個人經歷,讓我們了解到基礎與在大環境下學期的重要,無論是技術層面亦或是人脈關係上,這些都是需要不間斷地經營的。很驚訝駱老師從3C產業領域的轉變竟是人文意味濃厚的文化創意產業,但是我想駱老師成了很棒的例子,很巧妙的將以往的經驗改變為現在發展的動力。經由駱老師實務經驗的分享,可以了解到品牌經營模式的架構,設計師不僅僅只要專注於設計上,而更應該開始將管理以及行銷的知識準備充足。很喜歡老師所提的想法,從自身小地方的興趣以及優勢去注意,然後找到對於自身更有可能的發展;我想駱老師的生活哲學也是我們該去學習的:工作就是旅行,再累也要玩得盡興。
駱毓芬女士演講心得 / 林妙鴻 M10010207
駱小姐分享了她豐富的實務經驗,讓我更加了解品牌是如何形成、如何運作。就像其他講者殷殷叮嚀我們的,設計師不僅要懂得做設計,還要了解如何做個「經營者」,因為再好的作品、再好的理念,都必須告訴業主它好在哪裡,並說服業主這個作品是能產生利益的,而說服的基礎,就是品牌的建立與經營。無論如何,一定要練好用一句話傳達自己的品牌,從形而上的理念逐漸踏實,這樣才能讓別人了解這個品牌的內容,而不是只有虛浮的想法。
不過駱小姐以切身經驗,希望我們從一個簡單的道理出發:懂自己的優勢。有時候,自己的興趣,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派上用場,一切都等我們自己去尋找。
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駱毓芬女士演講心得 / 張文馨 M10010204
要如何把每個鄉鎮的光點故事,整合、集結、串聯起來,並且引進更
多資源協助建立一個永續的文化創意發展經營模式,是【小鎮文創】
成立的宗旨與價值所在。
駱毓芬女士演講心得 / 莊偉銘 D10010301
[個人心得]
駱老師開場即以CUCKOO的Slogan「白日夢有理,遐想開出小宇宙」道出他們品牌的精神,這是創業最基本也是最難做到的事情,如何用一句話描述自己產品的特色?方向確立了,產品自然能夠順著口號建立出獨有的風格。
老師並以兩個軸線、四個象限清楚的將品牌的市場定位開展出來,明白自己產品的市場定位,要切入市場就不會那麼困難,此外,一個品牌在營運上要可長可久,除了走低價的、量販策略的、收支平衡的、且能夠讓公司永續經營的產品線,還需要支持整個品牌形象的核心商品。
有了目標,產品,最後還要考慮行銷,我們不妨參考Jerome McCarthy教授的《基礎市場行銷:管理方法》一書中提出的4P行銷理論,亦即產品(Product)、管道(Place)、價格(Price)與促銷(Promotion),從CUCKOO的通路佈局和銷售模式來看,也都遵循著這樣的方式在操作,是一個很值得學習的案例。
[問題與答覆]
[問題]
為了追求工藝品質,產品會墊高成本,而這也同時反映在售價上,想請教您如何說服一般的消費者願意花錢去買一個工藝品質較好,但功能性相同,且可能是其他品牌3~4倍以上價位的產品呢?公司推產品的時候,是如何突破這塊障礙的呢?
[答覆]
必須要針對不同的使用者來推我們的產品,擺對地方,對應到對的族群很重要,此外,產品的高低價位要做出來。再來,行銷時需以豐富的故事性為包裝手法,對於現在的消費者來說,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
[延伸閱讀]
筆者親訪世界各地的設計學校,並將好的設計成功轉為好的生意的案例分享出來,是一本講述設計管理和品牌行銷的好書。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
駱毓芬女士演講心得 / 何昌達 M10010108
其實身在學校從事設計,很難去思考到銷售與通路的部份,畢竟產品非藝術品最後還是要讓消費者使用,除了要有好的設計力外人脈與溝通更是重要的一環,設計師有點像跑業務的,常要去和各種不同行業的人溝通,講者談到有好的人際溝通能力不只能成功完成案子,在求職時透過各方好友介紹得到好工作,由此可見交友的重要,另外我覺得在認知上比較不一樣的一點,設計師常常會陷在自我陶醉與幻想的思緒裡,顧客使用產品的意見就會將你拉回現實面,重新思考並調整自己的設計,只有剛好的設計沒有完美的設計,有時要考慮的層面更細,文化、地理、習慣等,不注意的話可能會跌得很慘,最後提到未來的5種設計類,當紅的APP軟體設計絕對是趨勢,還有東方元素的創作設計,如能繼續將其發展就能讓國外更能看見台灣獨特的地方。
【延伸閱讀】
這次講到設計創業,ZARA不同的銷售思維,讓它在這個領域打出一片天來,看看ZARA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吧。

ZARA沒有名片的總裁
「不能因為手上衣服漂亮,就硬要賣衣服給他」── ZARA成功的售貨員思維
阿曼西歐,立志要做「一般人負擔得起」的商品,所以也一直以「一流設計,二流品質,三流價格」為ZARA的企業目標,並成為「速食時尚」(Fast Fashion)的代名詞,終能擴張到全球78國,1557店,成為全球最大連鎖服飾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