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13 王俊隆先生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3 王俊隆先生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王俊隆先生演講心得/ 10210114廖栢賢

  感謝王俊隆老師對於TEA PARTY的解說,之前就對於這個活動很感興趣,對於他的始末,還有媒合了這麼多人的團體所製造出來的效果,從這些東西裡沒有看到磨擦,每個人都像一個完美的齒輪滑順的轉動然後一同做出了這一個作品,不管式茶具還是茶師,裡頭最令外陶醉的是那張桌子,令人眼花撩亂的線條,琥珀色的茶慢慢的沿著渠道有一邊流到另外一邊,剛剛好的時間,剛剛的長度,水到渠成,表演落幕,讓我看到桌子的另外一種可能性,脫離了只是一個擺設,是一個時間的裝置,看完表演真的會想搬一張這樣的桌子回家擺。
  演講之中還有看到另外一件紅磚水泥的作品,讓我想起自己老家三合院的牆壁,一磚一瓦的,都是回憶的東西,看到老師把水泥柱直接削切打磨後變成一個容器希望傳承給自己的兒女,這種感覺真的很令人感動。
  另外很令人動容的是王俊隆老師的打拼歷程,經過被人家倒債,浮浮沉沉的到32歲一就沒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但他還是堅持他自己的理想,就算沒有錢還是努立的做著設計,實踐著自己的夢想。

王俊隆先生演講心得 /M10210119 李雄傑

設計師要先會做夢,再把夢想給實踐出來!王先生的故事性和畫面性很強烈,整個Tea Party像是個慢動作的近距離對焦的電影,畫面如此清晰又充滿詩意,具有整體性又兼具細節,我也想要有一個這樣的團隊,共同來創造前所未有的體驗。

抓住茶的精神而不是形式,時代在變,不必拘泥形式及方法,捨棄具象的代表東方的符號及既定茶的元素,把茶帶到一個新的領域,一個充滿現代感的茶文化,仍然保持著對天地的謙卑和尊敬,以茶會友的親切,我看見東方文化全新的一面和貼近現代生活的機會。

目前有在著手貓空旅遊的服務體驗設計,王先生帶來了全新的想法,很多的畫面,很多的儀式,貓空可以是個精彩的故事書,用一種全新的姿態。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王俊隆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101鄭宇婷

個人心得

透過王俊龍先生的「Tea Party」分享,可以深刻感受到台灣茶與禪的美。然後,身為擁有這樣文化特質的台灣人,究竟該如何轉化至設計讓國際或身為台灣人本身感受到呢?對於他的東西我覺得很美,但我可以感受到西方與東方的結合,不禁也讓我想到後來的邱慶岳先生的演講裡,提及對台灣的看法「多元的俗味」,對於這樣的風格讓我突然很想要看看,在建築界或是電影界,出現在地化的風格並且讓國際注目,但在工業設計裡呢?究竟這樣的俗味要怎麼拿捏,才能讓人覺得這是台灣呢?在王俊龍先生的作品裡,俗味是沒有的,而這樣添加俗味的方式,會不會讓人有多幾分情味在裡面呢?

延伸閱讀

Let’s Tea Party
https://www.facebook.com/TeaParty.Taiwan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王俊隆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210 吳羿蓉


這次邀請到的講者-王俊隆先生,是竅門設計的負責人之一。其實對於王俊隆先生的了解不太算陌生,剛好身邊有同學也曾在竅門設計實習過,而指導老師也有與王俊隆先生合作tea party,而這次的演講剛好也提到tea party

從王俊隆先生熱情的演講風格,就可以看出他對於自己所熱愛事物的熱忱。最有趣的地方,是他分享自己從小的志願就是當一名搖滾客“Rocker”,而當這個志願一被師長、同儕知道時,當然是被當笑話看,但他卻勇敢地實踐自己的夢想,也組了樂團,當了Rocker。而他人生的轉捩點,是在大學時期,他體認到「興趣與專長是不一樣的」,Rocker可以是一個興趣,但不一定是專長,於是從此專注於設計上。後來大學畢業,進入設計公司、自己創業、出國留學深造,王俊隆先生的設計生涯並不是一帆風順,他也分享了在這些期間所遇到的困難,包括經濟上的困難、也曾重拾鼓棒當起Rocker

分享完自身經歷後,王俊隆先生也分享了tea party的設計案例。tea party是由8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工藝家、服裝設計師、音樂製作人等所完成的一項「茶美學」設計,這些設計師包括我的指導老師-李根在老師、東海醫院的徐景亭等知名設計師、製作人。茶與派對,這兩個分別具有東方與西方分明特色的代表物,卻可以透過這些設計創作者的創意激盪,讓東西方文化有了最完美地融合,賦予了傳統茶文化新靈魂與新體驗。

王俊隆先生的rocker精神,其實就驗證於tea party上。看似不可能的跨界結合,因有了熱情與執著,使不可能存在的tea party,呈現了最完美的新世代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