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12朱旭建老師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2朱旭建老師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朱旭建先生演講心得/ 陳冠儒 M10010117


《個人心得》
  聽了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朱旭建先生的演講讓人為之一振,因為演講者在開始即開宗明義的講出過往人人爭先恐後想要念的MBA的重要性,將逐漸被MFAMaster of Fine Art)所取代。過往公司的經營以及管哩,多是由成功的管理學者所駕馭,然而近年來創意產業蓬勃,因此面對萬變的市場,更需要創意人才的觀念思維,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
  而演講後段演講者將哈佛大學博雅教育的目標做延伸探討,並以時間軸的方式畫分,分成「過去」、「現在」、「未來」,首先反思過去,才能鑑往知來,看見新的機會與發展空間;而後著眼當下,應該先往後找回自己而後找出自身的特殊長處,進而讓別人了解自己;最後遠觀未來,讓產品或設計具有未來的價值而非過往雲煙的設計。

《延伸閱讀》

美學經濟力:歐洲設計師談設計管理與品牌經營

美學經濟力:歐洲設計師談設計管理與品牌經營
作者:金宣我
原文作者:SunAh Kim
出版社:博碩
本書作者親身走訪歐洲的學校、博物館以及組織等等,藉由跨領域的設計交流,含括平面設計、建築、產品、純美術等等,訪問出如何將這些好設計付諸實現到市場,重新思索設計師應該具有的新能力「品牌」以及「管理」,書中將介紹各種實例,幫助讀者找出新的創意管理方式。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朱旭建老師演講心得 / 陳俊中 D10110103



實踐大學一直在台灣的工業設計教育界有很特殊的地位,不管是創意層次、表現的方法,到設計作品本身,常常都是其他工業設計學生談論的話題,每年於新一代設計展的攤位,更是他校必定前往窺探的重點。今天難得聽到實踐工設主任朱旭建老師大器鋪陳的演說,將工業設計師重新定義出一個位置,從支微末節的外型美工到左右企業創新發展的肇畫者。在美學世代,學習與美之間的頻繁互動,對未來競爭力與個人價值彰顯有長足的助益。今天,基於全球變遷趨勢亦或社會發展使然,以往我們在「製造經濟」熟悉的「生產條件比較利益法則」思考,今後其實無關緊要了,代之而起的是「生活條件比較利益法則」與「生態條件比較利益法則」。李仁芳在美學的經濟一書中說:有美學的、風格化的生活條件,才可能有美學的、風格化的產業發展。設計不應只是一種型態變化,而是主宰廿一世紀的新價值,麻省理工學院的史隆管理學院,將與美國知名設計學府羅德島藝術學院合開設計課程,把美學與設計納入新的課程規畫之中,設計已成為一門顯學,當全球化、國際化已成趨勢時,不但增加企業競爭力、提升職場競爭力,更可增添個人魅力。

不只是從賈伯斯開始,在2005年商業週刊就於專題報導中說明,在美力時代,美學的價值已經與科技的價值並駕齊驅,在台灣,政大EMBA教育也把戲劇課程引入。天下雜誌提到了「21世紀全球產業的競爭態勢,已經跳脫降低生產成本思維,升級到美學經濟,星巴克開創了美的時代,就如同麥當勞之於便利的時代,也像福特汽車開啟了標準大量生產流程時代」,其間更舉出蘋果電腦的例子「在這波全球產量向美學看齊的浪潮中,蘋果電腦擺脫傳統強調產品功能的舊觀念,而以精品的操作手法,推出iPod一炮而紅,三年狂賣一千多萬台」,更往後熱銷了iPhoneiPad。商業週刊更直接點出「技術邊際效益遞減,美感價值曲線上昇」、「美國大企業到藝術學院搶人」、「通用汽車副董事長說:汽車業現在是藝術產業,我因右腦思考而勝出」。在二十一世紀講求個人風格及品味的時代,企業的產出不再只是產品本身生產技術及品質的提昇,如何加入「美感」元素,觸動消費者內在的情境,才能真正勝出,也才能讓顧客感覺物超所值。就像朱老師介紹的VOLVO汽車,從早期只講求安全的鐵戰車,到現在兼顧安全與性感線條的新坐駕標準,都是從設計展開進而創新價值的最好案例。

[延伸閱讀]
 美學CEO: 用設計思考,用美學管理
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來將創新演化的更完好,用美的標準來管理複雜又不確定的世界,並想要傳達設計美學的商業思維與影響力,想要說明美力就是獲利,確立設計力就是商業力。設計與管理專業除了極大化獲利外,還要極小化國家地區發展的差距,用設計與管理改變貧窮落後國家,沒有我們熟悉資源才是設計該挑戰的場域,發展中國家才是企業未來的成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