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楊佳璋先生演講心得 / 洪毅軍 M10010101
這次的楊佳璋先生的演講可說是相當的活潑生動,透過許多案例的介紹,讓我們對於時下流行的整合行銷一詞不再陌生。行銷有時候不免惹爭議的是其「隱惡揚善」的特色,但同時又是一把雙面刃。行銷可以增加產品的價值,也可以影響人們的認知,換句話說也是可以透過行銷進行許多回饋社會的活動,這次看到楊先生覺得相當難能可貴的就是除了在賺錢的同時,也思考著如何回饋社會實在值得我們效法。
[延伸閱讀]

這本書展示230個來自全球各地的頂尖案例,從平面廣告、產品設計到近似口碑行銷的病毒行銷和執行應有盡有,創意管理專家馬里奧.普瑞肯一一指出其成功之道,並闡述論證出色點子如何用來豐富創意人員與客戶之間的關係。從創意文化到創意團隊,從創意簡報到創意過程,從客戶利益到辦公空間,他探索著能夠將個人和部門轉變為創意動力室的各式策略,並以實例說明,唯有當人們不怕犯錯或想超越日常慣例時,創新才能真正蓬勃發展。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楊佳璋先生演講心得 / 閩浩翔 M10010205

[延伸閱讀]
書名:哈佛頂尖MBA的最後9堂課:哈佛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學校,而且是一個品牌
為什麼哈佛能成為全世界的學子一生憧憬和嚮往的地方呢?或許每間學校也都有其獨立的品牌,教學風格或學生的感覺也都有其差異。
楊佳璋先生演講心得 / 王瑜君 M10010109
【個人心得】
這次的演講者請到的事中華平面協會的理事長楊佳璋先生,在這次的演講中楊老師跟我們分享了許多的品牌案例,就想他所講得一樣,不一定要大公司才需要建立品牌,在這個講究差異化與獨特性的社會裡,「品牌」不再像過去一樣好像只是一個LOGO,而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個性營造,即便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個品牌,每一個品牌的背後都是由該品牌背景、故事去做深層的內化而來的,所以消費者才能夠從中發現品牌背後給人的精神或者象徵,進而產生記憶甚至是忠誠度。
【延伸閱讀】
建立品牌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最近我選修另一堂課設計個案管理也提到了相關的議題,而我們這組也找的一個肥皂的品牌案例,《阿原肥皂》我覺得就算是一個蠻成功的案例,他利用包裝的設計和鋅酩的產品訴求,讓已經鮮少人在使用的肥皂又重新活過來,並不再是民生必需品,而成為了精品。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楊佳璋先生演講心得 / 楊舒涵M10010303
今天的演講者也是台灣科技大學研究所畢業,現在是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理事長的楊佳璋學長。品牌一直是一個很夯的議題,在現在這樣一個品牌林立、三不五時就會有周遭的朋友跟你說"欸我自創了一個品牌要支持喔"的時代下,究竟什麼才是品牌?品牌商品力所指為何?這次楊佳璋學長都為我們帶來了很好的解答。
大家都知道品牌是有魔力的,消費者有時候甚至不是把錢花在商品本身,而是在購買這個品牌所附加的一個抽象化的精神,如果品牌營造的成功,其所帶來的利益是很可觀的,於是很多人便如雨後春筍般的開始創立自己的品牌,而一個品牌好的開始莫過於擁有一個設計精良的圖像符號,雖然楊學長說起來簡單,但台灣許多品牌創立者在這一關就已經殞落卻不自知,這也是一個有點慘痛的事實。當然僅有這樣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必須認清品牌的目的:我要我的品牌能為我做些什麽?也就是要去思考接下來的行銷策略,如果只是一股腦的認為"買我的品牌就是挺兄弟啦"我想這個品牌能走的路就不長遠。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品牌是特別的,要怎麼樣讓自己的品牌在這些競爭者之中更為突出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此時就要強化品牌商品力,也就是商品本身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鎖定目標市場、精準的品牌定位、從品質、外型、命名、包裝清楚展現品牌所要傳達的概念。
我想只要是念商業設計的同學應該都會有為業主製作CIS的經驗,在還是一個小咖設計師的時後,不免會跟業主有意見上的磨合,在這邊學長也說到,就把自己想成是一個品牌設計的醫生,要負責解決客戶的問題並提出改善的方案,將這些經驗累積的同時也訓練自己溝通的能力,雖然大多都是從失敗中去換取經驗,但這都會是很好的經歷。
{延伸閱讀}
我想品牌的書都被貼的差不多了

http://tangz.blogbus.com/logs/48295731.html
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楊佳璋先生演講心得 / 管哲楓 M10010104
楊佳璋透過職場中的實際案例,為我們解釋品牌代表的意義其實並不是創造一個商標或是logo而已,而是代表著一種承諾。商標的圖像主要是為了讓人們降低不易辨識性,而品牌是為了創造更多的價值與利基,為了幫助自己而打造的形象,而之後所創造的產品也都能圍繞著這樣的形象。
每個客戶都會有它們的需求,不論道德與社會正義的話,其實社會上沒有非黑即白的事情,只有認不認同而已,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更期待的是有如台灣原住民族商場,或是八里日光水岸的在地文化產業的價值在運用設計力量提昇的事情能夠更多更發光發熱,但需要的是更多人的努力。以日本工業設計大師喜多俊之談過的十年一變的想法來說,我們在設計上的力量大概只往前了一步,而日本從1970年代就開始開拓以設計為力量的產業價值提昇,除了政府之外,我想是需要更多由下而上的民間力量去推動文化產業。
[延伸閱讀]
給設計以靈魂:當現代設計遇見傳統工藝
日本工業設計大師,以自身40年的經驗,如何將日本的黃昏產業與老靈魂,以設計的力量重新注入力量,讓讀者了解如何將傳統產業與現代科技加值運用在現代社會中。
楊佳璋先生演講心得 / 曾勝鴻 D10010102
楊理事長幽默風趣的演講風格,十足吸引與會者的目光。CI的設計不單單只是Logo的提出與複製在信封、紙袋而已,透過小動畫的呈現方式,可以讓客戶更容易了解設計師的想法,也可以增加提案方的專業感,這樣的提案方式值得效法與學習。楊理事長提到非常多精彩的案例,設計師也需要了解行銷,將設計提升到另外一種層次,才能幫品牌創造價值。
八里日光水岸的品牌故事,協助當地的筍農及農產品進行銷售,也為農產品提高利潤,從熟筍到筍包子的設計共合作了六年多,可以看到設計公司與農會長時間的溝通所建立的互信,互助。創造農家、農會、設計公司三方共贏的局面,也是設計師善盡社會責任的有意義案例。
[提問與答覆]
問: 國內大部份都是中小企業,很多企業的經營者會習慣於過去的成功模式或習慣,設計公司與客戶意見相左時,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手?
答:通常企業生病了,才會需要協助,所以期許自己是品牌醫生,透過溝通,提出挽救品牌的方法。以八里農會的例子,當意見相左時,透過溝通與耐心與客戶交流,做好設計讓客戶信任你,是溝通基本能力。透過經驗的累積,操作的案例會越來越精準。
[延伸閱讀]
《果然臺灣:

從八里日光水岸的品牌故事,農民辛苦的種植農產品也需要良好的行銷,從《果然臺灣:種出在地的幸福》可以看到十種台灣水果的甜蜜滋味,農夫守護土地家園,為台灣水果努力尋找出路的感人故事。台灣的農產品,需要我們一起用消費行動來支持。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楊佳璋先生演講心得 / 邱鈴媛 M9910116
[個人心得]
品牌設計的價值不只有設計元素本身,更是消費者認識產品或企業的第一步,利用視覺的元素,讓顧客體會到企業本身的精神及意涵,再經由行銷,使得顧客對品牌產生既定的印象,重塑消費者對於某項產品的認知。這樣的過程是重要的,特別是引領這項流程的門票-品牌設計。
而有趣的是,客戶本身並不懂得品牌與設計,因為就連消費者本身,也總是無法正確的描述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設計師的職責在於找出顧客最深層的需要,這樣的步驟莫過於在執行前深入的研究與調查,而非完全參造業主的想法,並且與業主一次一次的溝通與修正。最重要的是,與客戶一同維持品牌的經驗,提供長期的設計服務,品牌這樣獨一無二的印象,才能在消費者的心中常存下來。
[延伸閱讀]
推薦書籍-簡單就是你的品牌力
此書探究一個品牌何以成為品牌,他為何成長,並以案例的方法解釋該如何真正鎖定消費者的需求,以及針對那些客戶群。
楊佳璋先生 演講心得 / M10010M01 洪冠舒

了解設計,選擇設計,評價設計,駕馭設計。 對企業里的經理人來說,怎樣管理好品牌資源是個永遠的話題。這本書闡述了許多我們需要的品牌管理原則,是所有身處創業期的企業老板和大企業的市場、營銷或品牌部門的經理人的必讀書。——唐駿 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前總裁,盛大網絡公司前總裁,福建新華都實業集團總裁 在今天,設計深深地影響著企業的命運,從領導人個人氣質到企業內部文化,再到最後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企業形象、產品和服務,無一不浸透著設計的氣息。 設計無疑是一門門檻很高的科目,對大多數企業家來講,如何選擇設計公司、支付費用、評價成果物和設計的流程等問題著實令人頭疼。 本書即是一個職業設計師/企業管理者用企業的視角,為讀者講述設計在商業中的種種。 |
楊佳璋先生演講 / M10010101 M10010102 M10010103 M10010109 M10010110 M10010M01 M9910213
主題:點石成金-成功品牌設計溝通策略
演講者:楊佳璋 先生
現任
中華平面設計協會 理事長
樺致形象設計有限公司 創意總監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品牌到底是什麽」
「並非傢大業大才需要經營品牌」
認清品牌的目的
非-我該不該打品牌
要-我要我的品牌能為我做些什麽?
一組設計精良的圖像符號可能是 品牌化 好的開始
品牌設計的目的就是提供一個經過規劃的「單一外在形象」給消費者接收,停止不利於企業的「隨機品牌形象」,使品牌「具有被傳播的效果」。繼而藉由傳播的路徑去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看法,繼而讓品牌的影響力去掩護商品銷售
何謂 「品牌商品力」 ?
「商品力」,即商品本身的品質、功能、價格、設計、多樣化…等表現出來的實力。是商品本身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同時也商品的實質銷售能力。
「品牌商品力」
包括:品牌形象、品牌特徵、商品品質、售後服務、商品問題和商品差異化。
用設計創造品牌的“核心價值”
企業須由「品牌定位」發掘「核心價值」,確定核心價值後便要貫徹始終,才能一直引導品牌朝向同一個方向去發展影響力。
有了品牌的核心價值,品牌印象才有來自內部的支撐力量,得以向社會大眾「重複印證」品牌印象帶來的「品牌意識」,才是企業永續生存之道。
案例分享
「東生華制葯 TSH Biopharm」
老字號、新形象
Logo不再是傳統2D呈現,而是利用動畫來展示品牌的精神,並提出可能的運用方式。
這只是一種可能的展示方式,對於其他企業或案例可能在運用上會有其他方式。
「Mcshine 愛妮雅化妝品」
老品牌、新生意、訴求品質提升
愛妮雅原有目標族群是菜籃族,經營區域也主要存在於市場或大賣場,
而商家希望尋求新的消費模式,提升品牌價值,想要通過改變品牌的包裝,脫離原有的企業形象,更有質感以達到吸引新客戶的目的。
何謂「品牌商品力」
簡而言之就是商品本身的銷售能力或者對於消費者的吸引力。
還包括品牌形象、特徵、商品品質、售後服務、和其他品牌的差異化等等。
如何強化「品牌商品力」
1. 鎖定品牌商品的“目標市場”
2. 明確品牌定位
3. 清楚展現品牌所要傳達的概念(品質、外型、命名、包裝…)
「Corning 台灣康寧顯示器玻璃」
以CSR為主要的訴求來提升企業形象,以公益活動為概念出發,
通過對社會貢獻減小反彈與不滿情緒。
「Egami 矽連科技」
原有電視代工OEM希望運用新品牌轉向OBM
「巴里日光水岸」
「日光水岸」品牌的操作重點
1. 建立品牌核心價值與特色形象
2. 從新觀點再塑造商品新價值
3. 闡述並發揚品牌故事
4. 爭取消費者或觀光客的認同
5. 提昇伴手禮的附加價值
「台灣原住民族商場」
將標準化統一的LOGO元素重新排列組合
應用在不同原住民族群的商場設計上,但品牌形象都一致
「盛饌牛排Enjoy牛排餐廳」
專賣幸福與美味
引導業主地位風格,尋求差異化定位
「MSI wind notebook 微星筆電」
整合行銷設計,通過建議業者改變品牌形象來符合產品定位
「高山青文創-台灣好」
通過單一logo發展出一系列logo以適應不同產品。
明確品牌定位,消費族群,通過名人效應提升銷售。
設計師是品牌的醫生,必須要跟業主耐心溝通與經驗的累積
楊佳璋先生 演講心得/M10010105 許敬安
這次的演講楊理事長帶來了許多精采的品牌形象提升的案例,讓我了解到品牌意識是一種消費者對品牌的感受與認知,就如麥當勞品牌形象所訴求的就是-販售歡樂,而非食物,這就是深植人心的品牌形象與企業精神之案例。而品牌設計之前,必須了解企業的背景,運用設計展現品牌的特點與精神,設計師就等同於品牌的醫生;而整個品牌設計最重要的就是定義品牌的形象,精準的品牌形象與貼切的精神意涵,才能讓品牌印象深植人心,更能讓品牌持續的推廣下去。
我認為品牌形象就如同給人的第一印象般之重要,也間接關係到品牌能否長久,身為設計師的我們,或許未來也有創業的可能,品牌這方面的知識更需要多加強與深入了解。
[延伸閱讀]
脫穎而出的品牌致勝秘密

「如果你的品牌突然消失了,會有人想念它嗎?好的品牌就能做到,這就是差異。」
本書徹底解說設計品牌識別所需的檢視、開發、實踐、推廣的流程,以及如何維護公司或服務的品牌形象,讓品牌持續在市場上佔有絕佳優勢…。這本書推薦給同學們閱讀!
楊佳璋理事長演講心得 / 李亞芝M10010106
[個人心得]
理事長分享很多他們做過的品牌案例,從化妝品、電腦、傳統牛排、到原住民商場設計,層面之廣,這就是品牌的價值,也是客戶為什麼來找他們的原因。在一個藥品廠商的logo提案中,以往視覺化的商標呈現,被運用成動畫動態的提案方式,更能夠讓顧客體會到商標的意涵,讓我看到有別於以往的品牌提案方式。這次演講突然體會到,光是幾個視覺的元素,就能夠帶消費者進入品牌的記憶中,光靠消費者的感官認知,就能夠把商品的價錢翻好幾倍賣出,就像是蘋果的iphone也變成是一種娛樂的品牌象徵。
從理事長分享的案例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四五個只會拿菜刀的廚師想要開牛排餐廳,他們自己可能只知道想要開的是一家屬於他們的餐廳,對於其他的什麼都不在行,但是「很會拿菜刀」,讓我覺得很有趣,有幾種麻煩的客戶,一種是要求很多意見太多,另一種是沒有什麼意見,有時候客戶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不懂品牌與設計,我們就要幫客戶找到他們要的東西,因為「消費者總是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但他們能夠分辨的出好與壞的差別,如何找到客戶在市場上的價值,幫他們找到市場價值,讓他們很會拿菜刀的功力能夠好好發揮,也就是我們設計師的職責吧。
[延伸閱讀]
感動70億人心,才是好設計:好品牌的吸引力法則
好品牌 + 好設計 = 全球70億人口都能理解的通用語言
楊佳璋先生演講心得 / 方浩任 M10010103
【個人心得】
本次的演講非常有趣,除了學習做好設計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到如何去規劃一個良好的品牌,包括了企業形象的營造、行銷宣傳的方式以及如何連結消費者。讓品牌深植於消費者的心中。這不單單只是設計,更是一個創新的策略。而演講者也從自己公司所合作的案例來分享這樣的創新策略是如何運作。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台灣康寧顯示器面板公司以及盛饡牛排餐廳。前者由於在台灣已經是獨佔市場的情況,所以演講者建議他們將廣告行銷轉為企業形象的營造,讓消費者有購買其公司產品就像在做公益的感覺。而後者則是如何從顧客的一個想開牛排館的訴求進而轉變成整體盛饡的品牌規劃,包括了品牌識別,宣傳手法和店面裝潢擺設。最後,從這些案例除了了解到設計在整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外,也可以發現創新策略能產生多大的效益。

楊佳璋先生 演講心得/M10010113 張佳音
楊佳璋先生是屬於樺致形象設計,今天他帶來好多設計案例,讓我更加了解形象設計的接案內容。一開始覺得形象設計只是平面設計加包裝,沒想到在做出適合案子的設計前,還必須對顧客有非常全面的了解才行。就像”八里日光水岸”的農產品包裝設計案,顧客提出希望利用蝴蝶在包裝上的想法,而設計師也會利用各種可以代表地方特色,和突出產品的方式來包裝產品。結果是成品很漂亮,顧客滿意,銷售量也更好,重要的是,可以帶動八里的其他產業也跟進,讓自家產品躍上銷售網,也創造了觀光產業,讓更多人認識八里,也可以增進民眾欣賞美的能力,提升人文素質等等眾多好處。我想這是單一一個工業設計產品很難做到的事。就是全面的影響一個地區,很多人的生活。
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新觀念是,設計師應該盡量讓自己的設計使顧客了解。有時我都會懶得解釋我的設計,結果就是,大家看不懂就會說”喔設計就是這樣啦”,結果沒機會讓大家知道背後用心良苦。還有,老師說,跟顧客合作會好事長時間的,這樣才可以跟著顧客一起成長,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概念。經驗跟時間的累積對於設計師來說也很重要,設計是很需要人脈的。年輕設計師通常想做很多有意義的事,但是前面累積能量跟朋友的過程我想是必須的吧。耐心學,慢慢地就能做越來越多事情了吧。
形象設計也是很有趣的呢,能觸及的層面很多很有挑戰,如果有機會,希望能去樺致形象設計實習!
[延伸閱讀]
介紹台科好趣味^^(雖然跟本課程似乎沒甚麼關係><
獨立特派員220集{預見設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Aw8UyvQitE
楊佳璋先生演講心得 / 林純綺M10010116
[個人心得]

[延伸閱讀]
楊佳璋先生 演講心得 / 彭傳旋 M10010206
品牌
獨一無二的代表物,是消費者對複雜產品印象的統稱,也是業者操作意識的載具,各式品牌充斥市場,如何在亂世紅塵中脫穎而出,也許注入設計是一條路。
品質
最基本的要素,沒有質是無法在市場上競爭,就算品牌塑造的成功,也無法長久,對自我品質的要求,是提高自信心與立即看見價值的展現。
品味
是一種塑造出的個人感覺,是個性化的展現,像人一樣,品牌也應該有其獨特的個性與想法,如此才能拉出生命。
結論
只要被消費者認同,就是品牌的開始,而品牌的背後常牽扯的是其價值,在種種設計表現上我們其實不停維護的是形象背後的價值,那是一股內在的蘊含,與樣式無關,並且必須透過長期的經營,甚至產生特有的文化特質,屬於養成形的文化創意產業,這或許也是未來設計師們可以操作的一塊。
[問與答]
Q:品牌打造工程的關鍵點有哪些?
A:執行前的研究與調查,而非僅參照業主的想法,這樣並不能達到最正確的目的,過程的修正與溝通,最後完整的呈現與實現,並提供長期的設計服務,如此才能提供客戶最完整的品牌制度。
[延伸閱讀]
東京品牌設計大賞
作者:吳嘉芳
出版社: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時尚之都東京目前最棒的品牌設計案例,對於品牌流行知識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楊佳璋先生演講心得 / 馮成文M10010203
[個人心得]
這裡拜的演講帶給我們很多很棒的案例,楊理事長用設計創造品牌的核心價值,用品排得價值發掘核心價值,並重複印證,確立品牌意識。設計者的目的就是展現與加強品牌的特點,研究其背景,做品牌的醫生。因此好的設計師也應俱有解決與溝通的能力,這也是靠不斷的累績經驗而得來的。楊理事長從品牌的真正的意義幫我們開始釐清,品牌不是分大小,而是要問自己想要為品牌做些什麼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定義品牌的形象,唯有精確的形象才能有利於推展,有利於對大眾消費族群的鎖定,更能清晰的訂立行銷策略。許多人都認為LOGO就是品牌,但這只是品牌化的開始,而不是品牌的開始。這期中還要加入許多的形象包裝等等。現今每個地方都開始注重品牌的重要性,因為它的長久的經營,更有利於公司。而不像代工時期,只是讓大廠獲利的形式。
從這次的演講可以發現,很多業者與設計師之間常常會有意見相左的問題。需要良好的溝通才能說服或改變公司的態度。這期中也是經驗的累積,如何精準的操弄品牌創造最大的效力,一直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CSR是覺得很有趣的一個議題,也是聽一次聽到這個案例。從康寧玻璃顯示器來闡述,獨佔企業所撥發的行銷預算根本是浪費投資,因而改而凸顯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不同的品牌本應該用不同的行銷手法,必須跟著期既有的企業形象。最後老師提起了動態識別這個技術,利用不同的組合創造不同識別標示,但普通還是有共通的連貫性。
因此,雖然品牌的概面慢慢根生於業主上,但對於品牌還是有很多疑問與迷糊。所以更應該加強品牌形象的塑造,創造出吸引人的魅力。我們不是在欺騙消費者,而是再凸顯商品的優點以及期附加價值。
[延伸閱讀]
談品牌的建立
http://www.atelligent.com/view_show.php?l=zh&id=57
http://www.atelligent.com/view_show.php?l=zh&id=58
從品牌的重要性引導到建立品牌的步驟,並思考品牌不同的構面。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楊佳璋先生演講 / M10010201 M10010202 M10010301 M10010302 M10010304 M10010306
今日楊佳璋先生的演講,從『何謂「品牌意識」?「品牌」到底是什麼?』等問題談起,透過了解品牌的價值、定位,結合「品牌商品力」,便能創造出更高的產值,楊先生並帶來了一連串的案例做分享:
。東生華製藥 (TSH Biopharm)
Logo不僅僅是Logo,楊先生說明了他們利用動畫來呈現Logo意涵的方式,讓客戶理解設計背後所要表達的理念,不僅好懂、更能省去大量的文字說明。
。愛妮雅化妝品 (McShine)
將原有的品牌重新再造,透過包裝與新產品,讓原本只能在傳統市場推銷的方式,變成賣到缺貨的高級品牌化妝品。
。台灣康寧顯示器玻璃 (CORNING)
台灣康寧根本無需做廣告行銷,因此楊先生與康寧建議,不如將行銷預算放在企業形象的建立,讓客戶們知道台灣康寧其實也做了許多社會關懷,不是只有銷售賺錢。
。矽連科技 (egami)
一間典型的台灣代工企業,欲轉型創造自有品牌,因此成立的新公司,並且將產品定位在歐洲市場,從外銷中也學到了相當多的經驗,包含法規、氣候影響等等。
。八里日光水岸 (Bali Sunshine Coast)
讓傳統農會轉型成為觀光品牌的操作,透做循序漸進的方式更改包裝、形象,並利用產品分級的方式保護品牌價值,使相同東西的產值提昇了三倍以上!
。台灣原住民商場 (Indigenous Style Shop)
包含新的「動態識別設計」與店頭的整體規劃,希望能讓有被忽視感覺、會被藏在不知名角落的原住民商場創造出獨特的特色。
。盛饌牛排餐廳 (幸福‧美味Enjoy)
與很會拿菜刀的廚師們合作,透過不斷的溝通,讓業主做出有特色的厚切牛排。
。微星電腦 (MSI Wind Notebook)
藉由平面設計強打產品的獨特性,並且以成效說服企業主更換更適合的產品Logo,以符合現代商品需要的形象。
。高山青文創-台灣好 (TAIWAN GOOD)
另一個「動態識別設計」的案例,在主要的Logo中就已經藏有許多圖案,作為之後延伸設計使用,推廣台灣特色。
楊佳璋先生演講心得 / 林盟凱 M10010304
日光水岸,包裝很重要!讓傳統農會轉型成為觀光品牌的操作,透做循序漸進的方式更改包裝、形象,並利用產品分級的方式保護品牌價值,使相同東西的產值提昇了三倍以上!
原住民商場,”動態識別設計”真的很酷,也很好用。搭配店面的裝潢設計讓獨特性提升許多。
盛饌牛排,討論的過程很逗趣,很會拿菜刀的廚師真是太絕了!然後店面的裝潢也很讓人印象深刻。
還有原來SUZUKI的SOLIO原是設計給老人開的阿,還想說那裝了輪胎的衛生紙盒怎麼會誕生在這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