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王俊隆先生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王俊隆先生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王俊隆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106 趙亞紀

tea party 設計講故事,用拍電影的格局講故事!
重新演繹傳統文化!讓人對傳統的文化有了新的想法!或許傳統文化的與時俱進是一種符合時代的感覺,讓人可以感受這個時代的人對於一個儀式不一樣的看法,設計就是如此沒有一定的定論,
或許在未來又會有全新的演繹方式!這不愧是設計的魅力吧!

王俊隆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113 楊雅筑



大二時在一堂產品設計課中初次見到王俊隆先生,當時他與我們分享了他用廢棄機車做成的作品「洛可可計畫」用原來我認為骯髒而廉價的材質,組合成了華麗而富裝飾風格的作品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相隔三年,他這次帶了新的作品「Tea Party」與我們分享。令人驚豔的是他將傳統茶藝,以現代的形式發揚,除去以往我們聽到茶藝,總覺得是老人坐在樹底下活動的印象。在王俊隆以及工作團隊的詮釋下,變的優雅而時尚。或許這可以讓我們思考,當我們真的想要保存某些我們認為很重要的文化或者是象徵時,是不是以吸引人的手法可以讓這樣的東西自然而然的被重視、傳承,而不是再開闢一個文化館,孤高的重複著那些乏人聽聞的故事。

而他提到夢想的重要性。
我猜想就讀設計系的我們,或大或小每個人心中對於這塊領域都是存有夢想的,否則怎麼能在日復一日的壓力、熬夜中,繼續堅持走這條路呢?



[延伸閱讀]

曾經展出洛可可計畫的特展訊息
「工藝‧科技Craft Science」特展
http://www.moc.gov.tw/images/epaper/20120316/epaper_01_04.html

Yii上對於這件作品的介紹
http://www.yiidesign.com/ch/info.php?id=51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王俊隆先生演講心得 / D10210104 歐庭綱

王俊隆先生為竅門設計工作室,同時也為臺灣的工業設計團隊Yii的設計師之一,他的風格與高度商業化的工業設計很不一樣,他擅長結合工藝設計,作品沒有一般“工業設計”的冰冷質感,提供了當代設計的另一種思維。他相信設計應該是單純且真實呈現出來,總是試著在衝突之間取得平衡。「後退是為了更前進」是他提出對這個頑固及充滿敵對世界的策略。

他以Tea Party這個設計盛宴傳達了跨界思考,將古老元素"茶藝"以設計手法轉換為時尚呈現給我們,從視覺設計、產品設計、家具設計、織品設計、服裝設計甚至到音樂與舞蹈,以敬地、賞茶、聞茶、敬天、品茶的過程,品茗於是有了嶄新的面貌。身為創作團隊的靈魂,他將思考論述與作品細節、手法呈現調整到了極致的和諧,最後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優異的詮釋能力創造出所謂的"合",將手上的食材烹調出完美的料理,才能創造出純粹原創的藝術。

延伸閱讀:上海創詣雜誌,王俊隆 Rock.Wang專訪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7%8E%8B%E4%BF%8A%E9%9A%86/20123%E6%9C%88%E4%B8%8A%E6%B5%B7%E5%89%B5%E8%A9%A3%E9%9B%9C%E8%AA%8C%E7%8E%8B%E4%BF%8A%E9%9A%86-rockwang%E5%B0%88%E8%A8%AA/3302759297556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王俊隆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209 吳亭葶


講座心得:2013.12.13(五)

講者:王俊隆 Rock


這次的講者是竅門設計工作室的王俊隆先生,他今年41歲,是實踐工設第一屆畢業,後赴荷蘭唸書,跟朋友開竅門設計工作室,在業界頗有名聲。他是個敢做夢的人,也是個敢於堅持自己想法的人,他說,他一直想要走一條很不一樣的路,讓設計除了商業以外,還可以將講述其他事情,例如社會議題、藝術、文化等,讓設計這件事擁有更深、更廣的意義。

其中Teaparty作為代表性的鉅作,有商品、空間設計,配合各項概念活動,將茶文化做了一次全新的演繹。不論在品味的高度,文化的深度等各個面向,都是非常頂尖的作品,是一次充滿詩意、富有藝術性的展演。例如,他們從思考茶師這個職業開始,創造了一個封茶儀式,意在留下緘封的那一刻。透過賦予茶精神上的意義,帶來一種寧靜的沈澱。對現代人而言,商品的品質好,是一回事;在精神上感到美好,又是另一回事。為了精神上美好的體驗或擁有而購買,這樣的動機,是遠強過購買理性上認為「好」的商品。配合活動,就能達到更完整的體驗。

此外,我很喜歡一件作品是,紅磚與水泥做的瓶碗。以古早的紅磚與水泥為材料,直接連結到鄉間紅磚屋的印象。被打磨得飽滿的圓弧瓶身,散發著溫潤光澤,光是想像那手感的溫度,就能勾起對鄉的懷念,以及一股暖暖的親切感。席間有同學形容為它一首詩,是結合了童年記憶,富含詩意的創作,形容頗為得貼切。

作品以外,他強調,身為設計師,涉獵的層面要夠廣。

設計的跨界,在近年是一個不斷被呼喊的口號,但是實際上究竟應該如何?精通兩個領域,是跨界的基本,但更重要的是,能看見兩個領域結合的可能性,甚至是從中延伸出的更多領域,這需要想像力、創造力,才是跨界人才真正的價值所在,設計師應該扮演橋梁,成為一個具有更高的眼界、視野廣闊,連結並整合一切的角色。講者說,他很喜歡電影,自己是個帶有導演特質的設計師,喜歡用一個面,而非一個點去看事情,這是一種觀點轉換的能力,也是讓他能夠擁有跨界視野的一項特質。

他提及童年,我覺得很有趣的是他童年想當Rocker這件事。

國中的時候被問及一個經典題:我的志願,他說要當搖滾歌手,結果全部的人都笑歪了,因為這在當時是鄉下小孩難以想像的一件事。

設計師的一項共通特質,就是愛做夢的一群人,但同時他們也是很敏感的一群人,因為要有細膩的感受力、深刻的洞察力,才能確實掌握好設計的每個細節。但也正因為敏銳,所以容易受傷,要堅持下去並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自信與勇氣。但他說,要敢做夢,更要敢於相信夢想,願意接受夢想不被正面看待的可能性,然後相信自己,繼續走下去。例如,他想像自己的作品有一天作品能被設計博物館收藏,如今也真的實現了。這是他一直以來的信念,也是今天我從講座中感受深有感觸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從滿街停放的速克達找靈感,王俊隆堅持街頭創作路線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8535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王俊隆先生演講心得 / M10110119 蔡亞典

        從王俊隆先生的故事中,隱約可以感受到自身就處在那個時空下,並隨著每一樣產品的產出,慢慢被帶回現實,但回憶又透過產品被帶了出來,並且揮之不去,感覺甚好。

        從講者的經歷中,我發現他有很大的信心,雖然成長過程中有許多的嘲諷還有看笑話的聲音,但他堅持自己的理念,並且努力去建造通往目標的階梯,透過實踐讓自己與周遭的人認同他的想法。

        我相信很多人一定也認同「在設計產品時,要先會說故事」這句話,但往往都落入無法將故事轉化到現實並產出作品的窘境,也有可能是主管或是老師給了你很大的壓力,讓你沒有時間,也逼得你不得不草草結束你的故事,也草草的產出一件產品,王俊隆先生的設計經歷反映了我們的狀況,也給了我們一個新的學習模式與心態的建立。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王俊隆先生演講心得 / D9910201 王怡



       唐·諾曼(DONALD A. NORMAN,1935~)提出「隨著消費需求的轉變,目前產品除了使用功能與實用性外,還必須兼顧消費者認知與產品訴求等面。」(徐啟賢、林榮泰, 2011)

       王俊隆設計師於專題演講中介紹了獲得2013年文創精品獎「創新服務獎」肯定的Tea Party《慢‧漫》作品。而每個國家的文化傳統與生活美學,皆具備獨特的辨識性,若運用文化特色進行產品的設計與應用,可提升產品的特殊性,並可增加消費體驗,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Handa, 1999; Yair, Tomes, & Press, 1999; Yair, Press, & Tomes, 2001; 林榮泰, 2011)。

       王俊隆設計師的 Tea Party《慢‧漫》;結合了8位不同專業領域的創作者,包含圖像、空間、產品、家具、服裝、音樂和舞蹈等表現形式的「茶美學」;以「水」和「溫度」的兩支舞茶腳本,透過舞者的穿針引線,導引出「敬天、惜茶、聞香」的演出,茶具設計的意象以「水」為出發,概念來自於王俊隆設計師對溪石的觀察,茶具外殼鏤空的設計則演繹流水穿越後的痕跡。

       Tea Party《慢‧漫》從茶師的點火燒茶,詮釋以茶會友的心境,並體現「茶在生活文化中」所創造出人與人的交流感動。正如Benny Ding Leong 與 Hazel Clark所說:「現今的產品設計,可藉由文化知識的探索和理解,建構出設計發展的新方向。」【註1】


【註1】
Leong, D., & Clark, H. (2003). Culture-based knowledge towards new design thinking and practice- A dialogue. Design Issues, 19(3), 48-58.




DONALD A. NORMAN(2003)“PROLOGUE: THREE TEAPOTS”
參考網站: www.jnd.org/dn.mss/CH00_Prolog

【陶作坊】 www.aurlia.com.tw

【2013年文創精品獎官網】
http://60.244.127.77/iccie/news.php?act=view&catId=1&no=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