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薩巴卡瑪James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薩巴卡瑪James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1月26日 星期六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心得/M9610115 鍾岳容

品牌一直都是許多企業或個人的夢想與目標,也是目前台灣所要面臨轉型的問題,但這個東西卻大得不著邊際,令人難以捉摸,似乎沒有一定的教條或規則,而James把許多迷思給釐清了,包括CIS並不等於品牌等等。
而薩巴卡瑪的業務範圍則是為台灣的許多傳統產業塑造品牌形象,並且打入國際市場,而這些傳統產業其實訴說著台灣工業的歷史,James說,台灣其實有很好的發展機會,只是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讓國際看見。目前有許多國家都已經有具體形象,而台灣的定位卻仍然模糊不清,看到許多產品大多印著Made in China 時,不禁想時幾年前仍有印著made in taiwan時,國際市場是怎麼看待台灣的,而究竟台灣要轉型進入國際需要的是什麼?如何將Design in Taiwan打入國際市場,也是我們所要面臨的課題。
James也強調,品牌顏色的重要性,台灣人所喜好的“可愛”,並不能被歐美國家所接受,因此目標市場對於品牌之看待,也會因為地域與文化的不同形成強烈的差異化,而台灣有許多廠商不懂的運用色彩的力量,並非模仿別人的色彩或外觀,就能夠增加產品的價值,而是要找到自己明確的定位。

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心得 / 黃子倫M9610202

剛開始主講者運用色彩、圖像情境及符號…等元素讓我們意會品牌應該要帶給消費者的是什麼,之所以能成為品牌並不是單靠LOGO或是CIS的形成,而是能讓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及經驗,並能直覺地聯想到這個企業或公司。同樣的人也能成為品牌,如果他夠獨特,因此對於個人或是公司要能形成品牌的要素之一就是要與眾不同,這更加深了我對品牌這個名詞的了解;而主講者也提到品牌除了帶給人視覺上的經驗、印象之外,更可以是觸動各種感覺的,記得無印良品這個公司曾經說過他們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品牌,但是消費者對於無印良品的追求就如同對於其他品牌一樣,因為無印良品帶給消費者一種乾淨舒服的體驗,這樣令人深刻的經驗讓他在消費者心中成為一個品牌。但對於有商業需求的企業來說,在創造品牌經驗時,光有獨特性是不夠的,因為消費者擁有決定權,因此仍須考量到市場、客戶及競爭者…等這些要素。

最後主講者也提到我們對於台灣的認同感這個問題,有什麼形象能代表台灣,而在別的課堂上同學也問過一個問題:什麼顏色能代表台灣?台灣就如同企業一般,員工若不能對自己的公司有所認同,那更別提要對外發展,我覺得要能成為一個品牌除了能有一個代表的符號或印象外,更重要的是要能被認同!

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心得 / 黃資赫 M9610206

Listening to speech brought back the memory of times when I pondered on the question: What represents Taiwan. Before grad school, I lived in the US for 11 years. To many people in Taiwan, I may appear to be just another Taiwanese, but in reality I may share the views of foreigners in some way. Living in the states, I observed that many Taiwanese American often talk about the positive sides of Taiwan, the parts of Taiwan that we miss. But those things were often related to food or nightlife in Taipei. And if we compare the nightlife in New York to Taiwan, then we can also cross out the nightlife which leaves only food. It's sad to say this but I really feel that Taiwan has not fully developed the culture side. When foreigners talk about Taiwan, most of them recognize Taiwan as a country that makes very nice motherboards. We know Taiwan is more than that(or do we?), but the world does not.

What is even more depressing is that, some fellow Taiwanese people refuse to look at the cold reality and only listens to the junk that the media feeds to them. Obviously, any foreigner that is attracted to Taiwan appreciates some distinct qualities of Taiwan. But it really does not mean anything. It's like some people go to Africa and ends up loving the heat. It means nothing but personal preference, and we should not feel comfortable just by listening to the positive side of comments. The reality is that over the past 8 years, Taiwan has become the slowest Asian country in terms of economic developement. And I am not denying those great companies such as Asus and Benq, but they do not account for the entire Taiwan. Korean, a country that has been behind Taiwan for decades, is now way ahead of Taiwan for many reasons, and we should feel pressured in this global competition to find exactly what those reasons are.

If anyone could tell me what Taiwanese culture is, please do. From what I see, Taiwan's image is vague and weak to everyone including ourselves, and a vague brand certainly does not sell anything.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心得 / 溫顓豪 M9610110

第一次聽到外國人能夠講國語講的這麼溜十分就感覺到十分的新鮮,而James的公司「薩巴卡瑪」也是給我同樣的感覺。最近國內企業都強調其品牌價值而無不對於其品牌提昇感到殷切,在一面倒地追求與國外知名企業合作的風潮中,薩巴卡馬能夠合作對象專注於國內的中小企業上,與其說他是不知道市場的潮流,不如說他懂得從貧瘠的市場中看到一片藍海,除此之外,他更對台灣有著一份熱愛,很少有外商公司(在這裡我把薩巴卡馬定義為國外公司)會對台灣這樣小的市場下足心力,我相信薩巴卡馬並不能達到如國際廠牌那樣的收益,也因為如此讓我覺得非常的感動。

而在他的演講中也用一個外國人的觀點,具體的點出台灣現在品牌營造的問題,讓我一直不斷的驚嘆「對呀,沒錯,問題就是在這裡!!」身為土身土長台灣人卻不能比一個外國看的更加的透徹,真是汗顏,而我想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旁觀者清」吧,希望在未來能夠也向James一樣對台灣設計界及品牌有所貢獻。

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心得 / 林韋呈 M9510306

講題:『知識經濟時代下台灣產業的設計與品牌塑造』

為台灣的中小企業規劃品牌、定位價值並行銷世界,這是薩巴卡瑪(SUBKARMA),來台灣的出發點,也是公司一路走來的自我定位,而事實也似乎證明了,品牌這觀念經過每年這大企業相互的影響之下,企業們也開始要自己正視這問題了。

早期在台灣的市場,只要你肯做,而你看到”部分”需求,就可以在經濟一片看好之下,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與榮景,而經過經濟的高峰過標以及民生需求以達到飽和的程度時,基本的擁有,早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消費者的生、心理需求,相對的人們已經在需要並渴望在買這商品的本身,我除了享受商品帶給我的方便之外,它還要傳達我什麼呢?
是的!那就是品牌,可能是一種精神,或者是一種態度,更或者是一種處事方式…等。

薩巴卡瑪(SUBKARMA)在台灣的出現,其實一點也不會覺得意外,而他們現階段的成功也是亦然。在全球普遍資金流向大陸市場的環境之下,為世界代工的責任與扮演這腳色的工程,其實就會有所轉移,而接下來的就是因為代工所遺留下的結晶-技術與品質的控管,就在這樣之下不知不覺成為台灣現階段可能可顗在跨出一步的方式,也因為如此,品牌的包裝就不在只是一種口號,而是一種企業是否可以生存的門票。
一種產業,一種品牌,都有其不同的定位,配合其實機與不同時機的環境,而會產生不同的配對,其實我也十分相信,在我們這一袋每個人都會對品牌有不錯的認知,而當要我們去落實並執行時,希望也要不時的回頭或者向前去檢視自我的定位,因為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品牌。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心得 / 楊小青 M9610204

講題:『知識經濟時代下台灣產業的設計與品牌塑造』

這是一場非常有趣的一場演講,James是以圖片方式先讓我們聯想,思考圖片的消費群以及產品是什麼,再以解釋,結合了互動及思考並讓我釐清不少觀念。

一直以來對企業形象識別(CIS)非常有興趣,但與LOGO、MARK、BRAND之間的關係尚模糊不清,但此次演講了解「MARK」≠「BRAND」的觀念,James以三個商標NIKE、IBM、BenQ進行解釋,他說NIKE的勾勾是一種符號(Symbol),IBM的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是名稱縮寫(Monogram),BenQ才是真正的標誌(Logo),但這些都不是品牌。他們用CIS規範的系統不能說是品牌,它只是一本說明書。
James的解讀品牌是一種觀念或是一種知覺,也是一種使用經驗的承諾,不僅靠視覺體驗而是需要加入五感的認知。

所以我認為「品牌>商標」,一個成功的品牌不僅有好的標誌,還包含很多市場考量、消費者族群,而且可能會因市場導向而改變視覺形象,所以經營成功的品牌是需面面觀,多角度的思考的。

薩巴卡瑪James演講 / 黃冠豪 M9410207

文化認同‧自我認同

每一次的演說總是能帶給我不一樣的觸動和想法,James在演說中提到SUBKARMA正在推行的一個活動─「We Are Taiwan」。在資源豐富,資訊管道暢通的環境下,台灣是個集世界文化之精華的的地方,說到台灣的特色,大家想到的不外乎就是人情味,但除了這之外,還有甚麼東西是最能代表台灣的印象呢;最近,咱們的政府打了一些政績的廣告(先撇開選舉考量來說),那支強打台灣許多No.1的廣告,確實是台灣的驕傲,例如暫時是世界上的第一高樓台北101,吸引了許多中外遊客,加上最近奧地利的彭剛納爾的那一跳,又增加了101在國際上的曝光率,人人似乎都以這經濟產物建築為榮,但若干年後高度被超越了,台灣人要拿甚麼出來才能大聲說話呢?關於以上的言論並不是在斷定好壞,我只是在反思台灣真正的內涵是甚麼,我們有豐富的人文、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以及特殊的國家立場,其實這樣在國際舞台上想不紅也難,我覺得欠缺的是每個人對於自己所處地方的認同。「We Are Taiwan」由一個外國人的口中說出,讓我有一些些的感動,外國人都這樣相挺了,我們咧?我們是與眾不同的,要能忠於自我,勇於驕傲地呈現每一個形象特點。設計當然也是如此,內涵與實力是根本,熱情和自信就像放大鏡,品牌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薩巴卡瑪James演講 / 林穎謙 M9610114

這次的演講James以什麼是品牌與品牌行銷為何並要如何努力為主要內容,但在這兩小時的演講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說到,他很喜歡台灣;他覺得台歡很好,但為什麼台灣人提到自己卻有種自卑、看不起的味道,當我們在讚嘆韓國、日本時為何沒人說台灣是最好的?台灣也有許多品牌在國際有著亮眼表現。

這讓我想起以前老師總是說到各個國家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與特色,從建築、藝術、產品中都可看出,但說到「台灣」的特色為何時,別說是學生連老師也不知為何,什麼是台灣?什麼代表了台灣?這些問題在我的腦中始終都是個問號,希望在未來有一天這問號能從我腦中消失,當有人問我或要我設計「台灣的形象」時我能有所回應但我感覺最大的問題在於多數人對於自己「台灣」缺乏認同感,這是誰的問題?也沒人說得上來,但以我自己的感受是「台灣」在某些方面總是相當令人失望無奈,要對讓自己失望的東西有所認同那是不可能的。

演講的主要內容是說到要如何成功的塑造品牌形象,品牌不是將他硬生生的置於消費者眼前,他關係到公司、市場、消費者、產品…等各各面向,在演講的開頭他給大家看了一張,女孩拿著工具路出曼妙身材的產廣告,從一張產品廣告就透露出該公司,品牌將帶給大家何種的感受針對市場為何;訴求為何,其實不管以何種方式做表達,消費者都是他門的最終目標,正確的將訊息傳達傳達至消費者心中才是品牌的真正目的。

在演講結束前James也提到他們公司用人的標準,學歷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對設計的熱情與能量。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心得 / 呂易達 M9610107

James總監再次看到他竟然是會是在台科大演講,真的讓人興奮。在台灣懂品牌經營的人不多,他便是其中一個,第一次看到他讓我感動的特點是,為台灣中小企業努力尋找出路,打出品牌價值的是他們。大部份的設計公司,都想接國際大廠的案子,想接大公司的案子。但他們挑了一塊感覺沒什麼賺頭,卻很龐大的一個族群。這是很可貴的一件事情,大公司品牌都不一定能推往國際的同時,他已經悄悄的把許多台灣中小企業打入國外市場。
當全台灣的人都覺得台灣不可能做品牌的同時,已經有人悄悄的戴著一大票的自由品牌衝向國際,我們覺得不可能的,在他們眼中有著很大的希望,大概就像他所說的,品牌是需要慢慢累積的,我們是陪著他們一起成長,James無形中感覺也建立起她的形象、他的品牌。最懂中台灣傳統產業的品牌經理。
James也非常努力在推廣台灣品牌,這真叫人汗顏,讓國際展覽中,幫台灣人推廣(台灣)這個感覺的竟然是一個來自法國的兄弟,雖然可能是他們的視野叫我們寬廣,他們可能比我們看到更清楚的台灣定位,James買的是他在各國的生活經驗,很榮幸的最後他是用在台灣。希望不只有他在想如何讓台灣有個清楚的定位,這也是身為在地人,且也是設計人的責任。
照總監講的,品牌是一種感覺,一種清楚的區隔,記像在塑造一個人物一般,要如何讓他有個突顯得個性,經營品牌的想法透用在身為設計的一分子上,我們也必須慢慢建立自己給別人的感覺,我想品牌經營可能是從自身開始的吧!當你讓自己成為一個鮮明的意象時,慢慢的我們也會懂得如何刻畫品牌吧。

2007年12月22日 星期六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心得 /李佳穎 M9610101


這是場很棒的演講,光是從James講中文開始,我就知道,今天的收穫會很多,首先他放出了一張海報要我們思考這張海報的消費群以及產品是什麼,這是個有趣的開始,講著中文的James仍然有著外國人的性格存在著,和一般的演講者不同,他期許演講是互動式的,他問,我們也必須要回答,他說東方人總不愛回答講者的問題,即使眼神中透露出了些許想法的,卻不敢勇敢大聲的說出來,聽到此時,我莞爾了,是呀!為什麼我們總是如此?

今天他所談的是品牌行銷的議題,其實和產品設計是相同的,消費者仍然是最大的主角,消費者要什麼?消費者心底的渴望我們能找出來嗎?品牌對消費者的意義又是什麼?怎麼樣才能讓品牌成功的植入消費者的心中?這一連串的問題,James用了許多簡單的品牌例子化解了我們的疑惑,雖然薩巴卡瑪不是針對大公司做品牌行銷,但是我倒認為他們能夠讓中小企業的品牌成功的打入市場,比起替大品牌做行銷來得更具有挑戰性。

演講中,不斷的提到台灣的品牌該如何打入國際,或許我們真的應該認真思考,「台灣製造」是什麼?「台灣設計」又是什麼?什麼品牌能夠代表台灣?品牌不只是LOGO,不只是廣告,那是一種深入人心的印象與精神,當我們提起「可口可樂」總會有一些既定的感受、意象、情境與色彩從腦中浮現,這就是成功的品牌行銷。一個成功的品牌可以讓產品更有價值與發展方向,但是,一切都要從服務的對象開始著手,我們的品牌希望帶給大家什麼樣的感受?這時候,已經不再是價格的問題,這是一個綜合多向度的思考議題,台灣如果要走出國際就不能再單單只是靠著高科技做推銷,我想必須要像「可口可樂」這樣的品牌一樣,塑造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必須能夠打動人心,在擁有產品的同時,似乎也擁有了此品牌的性格與感情。

品牌是什麼?或許從這場演講中,我還無法完全的透澈了解與明白,但是,從James的演講中,倒是引發了許多的省思,品牌與產品設計一樣都是創意激發的過程,都是在有限的條件中找到出路,都是在讓消費者能對自己的設計產品感動,品牌與產品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必須兩者都能有好的成果,才能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為什麼你們總說日本的東西好、韓國的東西好,而不說自己台灣的東西好?」James的這番話,真的很值得我們去想想為什麼。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心得 /張珮容 M9610103

「Countries can be brands. 」
「台灣的形象是什麼?」

主講人如此問著。

「熱情?不行,熱情已經成為泰國的代表了」
「台灣的人總是說我們要愛台灣,但,卻很少人真的喜歡自己的東西」

這段話給了我們台下「所謂的台灣人」一記當頭棒喝,尤其是主講人是一位來自國外的母語法國人,用著我們熟悉的語言,問著我們我們聽得懂,卻完全無法回答出來的問題。也許是一種羞怯,使得我們沒有回答,但是否也可能是,我們對於自己的產品沒有信心?

這場演講,主講人分享了很多關於品牌的觀念。然而我們在規畫時常常流於一廂情願,很容易忘了要考量接受端的文化或感知,是否能對產品或品牌產生認同,在編碼及解碼之間,是否會造成錯誤。品牌的建立,可以有很多方法,用了對的語言,對消費者或著顧客的五感造成了刺激甚或是記憶,慢慢的長駐在另一端人們的心中,當某天有人提到某種產品,顧客立刻想到「XXX」或著是某個聲音、某個這個品牌的畫面,我想也許這就代表品牌已經成功的被建立,也深植於人們心中。

然而主講人所提出的問題還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畢竟我們自己對於自己國家,也許可能根本也沒有一個鮮明的印象「Taiwan = ?」,希望這是在未來,as a designer,我們可以盡力用我們的產品我們的創意,去打造的一個目標。

薩巴卡瑪James演講 /王郁閔M9610106

這次演講的主要內容圍繞在如何利用設計塑造品牌或者形象,尤其對於面臨對岸強大挑戰的台灣而言,品牌似乎是未來必走的路。其中,對於形象的塑造還蠻有興趣的,就以麥當勞來當例子好了,看到漢堡、紅色、M就會聯想到麥當勞。此外,看到可樂、紅色就會聯想到可口可樂。由此得知,一個品牌形象的影響力,是包含著各式各樣的元素所構成的。

然而,這種類似無形中的"教育模式",也可以從社會中觀察得知。記得很久前有人拿麥當勞來討論他對於社會影響力,其中針對於兒童這個族群有個很特別發現,從幼稚園的幼童開始,他們即開始透過電視、父母親或者是同儕之間的影響力,而被教育著一種所謂的"麥當勞文化"。當小朋友開始哭鬧時,父母親便會對著小朋友說:『你再哭鬧,就不帶你去麥當勞!』,妙的是小朋友竟然真的停止哭鬧,在這裡可以發現"麥當勞"就像一個魔法咒語般,可以讓小孩子乖乖的聽話,不再哭鬧!

在這學期,因為因緣際會的關係去當了一場演講課的助教,而在那場演講中我聽著台上的廣告人士訴說著一個親身經歷,內容大綱大致是這樣:有一個母親帶著小孩去麵攤吃晚餐,而那家麵攤的位置正位於麥當勞的隔壁。一開始這位小朋友便不斷的要求母親帶他去吃麥當勞,然而在這位母親嚴厲的譴責之下,拒絕了小孩的要求,而有趣的是,正當小朋友一邊吃麵,一邊不斷的望著隔壁的麥當勞時,突然無奈的說:『媽媽,那我們可不可以端著麵,去麥當勞裡面吃?』

雖然麥當勞已被討論過很多次,但他品牌所創造出來的影響力仍然可作為一個參考性的指標!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心得 /李冠霈 M9610104

這次很驚訝的是,老外的國語怎麼這麼好?!這次演講內容,很風趣很實用,但是也很諷刺。品牌在台灣,好像很難去建立,也很難說是民族性問題還是國家政治問題,雖然聽完之後好像知道品牌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品牌在台灣就是拓展不開,台灣人賣的東西台灣人自己都不會買(除非讓人以為是外來品),真的很悲哀。回想一些台灣成功的品牌,好像一定要弄得像外國的東西才會受歡迎,像是ASUS,得過了幾次國際大獎,把自己的身價台高了才讓台灣客戶如此愛用。學生要從國外回來才算拿到好學歷。

結束了演講,我發現其實最大的問題並非大家不懂品牌,台灣的廣告或是一些媒體比起國外,其實已經相當有創意了,東西的品質也不比別人糟,但是就是缺乏我們對自己的認同感。如果能夠釐清這個問題,相信台灣的品牌設立將不會走得這麼艱辛;另外,我在思考台灣這種缺乏認同感的心態到底來自哪裡?明明隨口也說得出台灣的特色,但有時候我們卻不引以為傲,例如阿嬤的花布,這麼有特色但卻只是一種復古kuso的產品,要我們真的穿上這樣的花布上國際舞台開會表演卻沒人會這樣做。所以到底台灣有什麼可以引以為傲的特色存在呢?至少目前我想不到。

我不討厭台灣,也不覺得台灣是個丟臉的國家,但叫我設計一些台灣風味的產品我卻設計不出來。這可能就是我們設計師或者應該說全台灣人民都該好好思考的事情,我們不該只靠著建立一棟即將會被取代的摩天大廈而妄想得到國際認同。我沒有遠大的志向想要設立台灣的形象,但是希望不久之後的未來能夠找到一些值得認同的台灣文化。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內容 /楊曜全 M9610205

在聽完了James的演講後,能夠理解一個成功品牌的形塑,在背後所花費的精神與時間是相當可觀的,如同James在演講開始由一張具有文化差異的海報談起,因為目標市場鎖定的不同,其顧客族群的差異是必然的,就像生長在台灣的我們不容易對“荷蘭女生頭髮的辮子”馬上發生共鳴一樣,針對不同的文化族群做設計,會比較容易將產品打入該目標市場,並產生良好的品牌形象。

另外,在目前台灣中小企業往往對於自己的品牌認同會流於表面,往往只在乎VI視覺表現,而忽略了BI及MI的核心價值,殊不知讓員工認同公司的品牌形象,藉由瞭解公司到一同成長茁壯的經歷,讓工作夥伴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公司最佳的形象代言人,但台灣的業主常會因為時間的壓力,希望公司可以快速達到預期的目標,但品牌形象的塑造絕非一蹴可幾,需要時間的累積與沈澱,很慶幸越來越多企業瞭解這般的觀念,也開心有如此的設計公司會花心思在長期的推廣與教育企業,而非一昧短期的獲利,相信這種設計公司與企業一起成長,共創雙贏局面的例子會越來越多的。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內容 / M9610101 M9610103 M9610104 M9610105 M9610115

講者:Subkarma Director-James
主題:知識經濟時代下台灣產業的設計與品牌塑造

Know what's your target market 了解目標市場為何
了解公司形象
考慮老闆以及未來的客人了解end-user的感受:

The key to successful brand design project is
1) make sure client knows what branding is
2) make sure that everyone will accept new brand
3) make sure the client has a clear strategy for future
4) make sure that client has something special

打造品牌的成功關鍵
1) 讓客戶了解何謂品牌
2) 確認每個人都接受新品牌
3) 確認客戶對未來有明確的策略
4) 確認客戶有特別的地方

他也強調,不管設計再怎麼好,最重要的是消費者的想法,所以設計師也要懂得如何“賣”產品,而不是只會設計。

而品牌不只是一個企業識別系統而以,那只是其中的一環,品牌應該說是一種觀念跟直覺。當我們在設計之前必須先知道品牌的精神是什麼,然後給予一致性的經驗和承諾。


-----------------------------------------------------------------------------------------------------
What is brand?





Nike→符號 IBM→名稱縮寫 BenQ→標誌
→ all these are trademarks. Trademarks are not Brands
這些都是商標,但商標不是品牌。

CIS = Brand?CIS is not a brand. It is a guidebook for consistent Image.
CIS 不是品牌,而是一個提供一致形象的方法。

A brand is a feeling that felt by the customers.
來自於消費者的觀念與直覺。

as well as the promise of consistent experience.
給予一致的使用經驗的承諾。

Brands are not just product. People can be globe brands.
品牌不一定是產品,人也可以是一個國際品牌。
例如施振榮、貝克漢,或是王建民也都可以成為一個品牌。

Countries are also brands.國家也是品牌的一種。
補充:當「熱情」這個特質已經被泰國註冊走時,「台灣」這個品牌代表什麼?

Designing for commercial purpose, you MUST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made in Taiwan” or “Designed in Taiwan” or “Taiwan”
必須了解「台灣製造」、「台灣設計」甚或是「台灣」這幾個詞,在商業用途中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A brand is not visual only. It can touch any of our five senses.
品牌不只是視覺上的感受,還包含了我們五感的記憶。
ex. INTEL 的聲音、heavy = quality

-----------------------------------------------------------------------------------------------------
Can the business support branding?
企業是否能支持品牌?

1.Gain adoption. 獲得採納、被接受


- Engage all current stakeholders in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brand
讓所有企業擁有人從品牌建立初期即開始參與此工作。

- Bring in the customer voice as soon as possible.
加入消費者的聲音。

- Build in feedback mechanisms from the very start
從最早階段設立好回饋機制
=> Be prepared to refine your brand as you progress and learn

Tell them, and they will listen
Show them, and they will follow
Involve them, and they will understand.” - Abraham Lincoln
告訴他,他們會聽。給他們看,他們會跟隨。讓他們參與,而他們會了解。

2.Know your market. 了解你的市場

3.Understand your customer. 了解你的顧客

4.Understand who your customer really is. Get inside his mind.
了解你的顧客,了解他們在想什麼


Sometimes it's not just about the end-user
有時候那不只是關於你的使用者

Understand the 2 type of buyer behavior.Rational and Emotional
理性的&感性的了解消費者的兩種消費行為:理性的及感性的。

5.Understand what business client is in.
ex:
REVLON → sell HOPE 販賣希望
HALLMARK → sell RELATIONSHIP 販賣關係
7-11→ sell CONVINIENT 販賣便利
WHEELCHAIR → sell INDEPENDENCE 販賣獨立

6.Be aware of consumer trends. 明確了解消費趨勢

a brand image may change over time to follow market trends
有時候形象必須跟著市場趨勢而改變。

以mars巧克力棒為例,起初強調「大份量」,但隨著時間過去,人們不再只想吃得多,因此,改以,改用較輕巧動感的字型,並以「Delight」字樣加入產品,再加以白色等清亮的顏色加入包裝,希望提供一種要美味又健康的感覺。ex. MARS 巧克力棒

-----------------------------------------------------------------------------------------------------
B
randing Rules 品牌規則

以目前的市場來說,我們不能只是在賣一樣產品,而是將品牌經人帶入產品之中,明白你再做什麼樣的生意。例如:REVLON化妝品公司就強調他們是在賣一種 “希望”,而Hallmark賣卡片的公司,也強調他們是一種 “經營關係:”的企業。

而隨著時間的過去,品牌也可能因為市場的導向而改變視覺形象。

Rule 1–Be different 要與眾不同   
The nail that sticks out gets hammered down.
突出的釘子吸引榔頭

Rule 2–Use opposite color with your competitors.
不要和競爭者使用相同顏色

Rule 3–Avoid generic names 避免使用大眾化的名字
ex: 在台灣,有超過五萬家登記註冊的公司名稱裡有 ''tek'' 或 ''pro'' 這個字。

Rule 5–Pick an area where your business is strong and promote it.
挑選一個你的公司現在最強勢的領域,然後宣傳它 避免只是 “ Good price, good quality”

Rule 7–Stay focused on brand message and keep it simple and meaningful
專注在品牌所傳遞的訊息,使其簡單又有意義

Imagine that you are introducing a friend at a party – what would you say?
想像一下在party中要介紹一個人給朋友認識,你會怎麼說。

Can you think of a brand that does not have a likeable personality?

Rule 9–Do not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colors.   
不要低估顏色的力量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內容 / M9510107 M9610106 M9610109 M9610111 M9610112 M9610113 M9610114 M9610116

SpeakerSubkarma Director-James
Topic:知識經濟時代下台灣產業的設計與品牌塑造










1.品牌Brand

  • 必須能被了解
  • 主要的傳達訊息
  • 公司的品牌

範例:他以一張他們公司所設計的海報當作例子:一個金髮綁雙辮的美女穿著牛仔褲背向蹲著並露出小臀溝,整個情景就是水電工的模樣。
它要我們猜猜看此海報的意涵是什麼?其實是手工具工廠欲行銷到荷蘭去,而大部分維修員基本都是男性,而且給人的意象就是穿著垮垮的褲子並露出臀溝的模樣,而荷蘭女性傳統上會綁兩條馬尾。以荷蘭式的幽默來表達此產品的主要族群。

有幾個有關品牌設計案子的重點:

  • 確定客戶知道什麼是品牌
  • 確定公司裡每一個人將接受一個新品牌
  • 確定客戶對於未來有清楚的策略
  • 確定客戶有特別的法寶

然而買家跟賣家之間,他們對於品牌的認知其實是不同的。


2. 什麼是品牌? What is brand?
NIKEIBMBENQ為例。
其中包含了符號、名稱縮寫、標誌。他們都是商標並不一定意指品牌。

另外企業識別系統(CIS)等於品牌(平面)?
An
s不是。
CIS簡單說是形象說明書,品牌是一種觀念或直覺,也是給予一致使用經驗的承諾。
以大象為例,我們可能想到的是兄弟象、灰色的;以SOAD為例,我們可能想到的是碳酸化合、泡泡等;
以可樂為例: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
象:60%一般人喜歡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
口味:
70%一般人喜歡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
因此,由以上可知,可口可樂的形象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但就口味未必就比百事可樂好。可口可樂的
CIS和品牌似乎做得相當成功。
品牌並非只是商品,也可以是人(王建民、貝克漢、台灣品牌先生施振榮),國家也可以是(新加坡、日本、香港、台灣)。
以台灣為例,MADE IN TAWIANDESIGNED IN TAWIANTAWIAN,當我們看到這些字的時候我們感受到什麼,也許好也許不好,但國人其實大多都抱著從洋的心態,對於國產製品並不支持,相對的台灣品牌也就很難建立起來,如果想要讓台灣品牌讓人知道,那麼我們就必須先推廣台灣,讓人人知道台灣,台灣在哪?特色在哪?以及台灣的美,這些也是現在薩巴卡瑪公司現在正在推動的。如此的推動當然還要加上國人的支持,相信便能夠讓大家知道台灣,進而了解台灣品牌。

品牌不只是視覺的,它更是可以觸動任何我們五種感官意識,可以是聲音(INTEL)、觸覺的(B&O)、嗅覺的。

其實我們有太多的注意力只放在產品上,產品固然重要,但其實在外觀包裝和平面宣傳上也是重要的,能帶給人的感受、印象,其實就造就了品牌最基本給人的印象,也就更深刻的能夠明白了解此品牌主要帶給人的感覺以及產品的了解度。

3. 企業是否能支持品牌?Can the business support branding?

Gain adoption (Buy-in)
設計師的任務除了參與設計流程外,也必須要讓客人或者老闆瞭解到品牌什麼?品牌的定位在哪?為什麼呢?因為台灣企業老闆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所注重的大多在產品上面,而往往忽略了消費者的背景。有時後消費者不會那麼注重在產品的功能層面,反而比較注重在外觀,還有售後服務上。除此之外,設計師也必須能夠去說服公司,簡單來說,設計師的工作還包括了Sells這一塊。因為一間的公司老闆往往決定了公司所有的事物,反觀其他人因為沒有一起參與決定,因此很難去支持老闆所做的決策。因次又下列幾點值得注意:

  • Engage all current stakeholders in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brand.
  • 讓所有的投資者在品牌剛開始的階段就參與
  • Bring in the customer voice as soon as possible.
  • 盡早帶進消費者的聲音
  • Build in feedback mechanisms from the very start.
  • 從最早的階段就設立好意見回饋的機制
  • Be prepared to refine your brand as you progress and learn.
  • 預備好在不斷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焠鍊妳的品牌

然而美國雷根總統所講過的話,就是一個很好的的例子,內容如下:









告訴他們,他們就會聽

表現給他們看,他們就會跟隨

讓他們參與,他們就會明白。 ---Abraham Lincoln

此外,設計師也必須清楚的瞭解以下幾點:

  • “Understand your buyer.”
  • “Understand your market.”
  • “Understand your customer.”

例如,薩巴卡瑪也舉出一個零食的包裝的例子,同樣的包裝形式,但跟根據銷售的據點與國家,也會分別出現不同的印刷形式與圖樣,所以必須要瞭解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 “Understand who your customer really is, get inside his mind.”
  • 瞭解你的顧客,瞭解他們在想什麼。
  • “Understand the 2 types of Buyer behaviour : Rational & Emotional.”
  • 瞭解兩種購物者的行為:理性及感性。
  • “Understand what buisiness client is in.”
  • 瞭解你正在做什麼樣的生意。

例如,REVLON化妝品公司與卡片公司Hallmark,他們最主要的訴求並不完全都只是在賣公司的產品而已,而是在賣一種希望,或者是在經營關係與歡慶的事業。

  • “Be aware of consumer trends.”
  • “a brand image may change over time to follow market trends.”
  • 隨著時間過去,品牌也可能因為市場導向而改變視覺形象。

4. 品牌規則Branding rules
經過前述的說明及讓大家了解其重要性之後,接著就是James他們團隊在做品牌設計時,所依照一些法則來幫助設計發展,來提供給學生參考:


規則一:要與眾不同 – When you do design, try to be different.
當我們在做設計時,第一個要注意的且最重要的就是要與大眾不同,才能引起注意力,其實這是東方人最需要加強的地方,因為相較於西方人當中做設計的心態太過於保守了!就如在日本有句諺語
"The nail that sticks out gets hammered down." 突出的釘子吸引榔頭,正是意味著,當我們設計品牌就是要不一樣,才能更突顯自己的特色!









同時James舉個例子,台北常見的咖啡店:STARBUCKS COFFEE,是大家耳熟能響的。但實際上台北是有相當多家在新開的咖啡店,為何大部分的消費者都只對STARBUCKS COFFEE印象最深?在品牌方面來看,STARBUCKS COFFEELogo、商標主要是以圓的造型來做設計,而其他家剛起步的店家也是相同的設計模式來推廣自己的品牌,很顯然的,欲在如此眾多的品牌脫穎而出是相當困難的

規則二:使用與你的競爭者相反的顏色 - Use opposite colours from your competition.
James
列舉一些世界要著名的快遞公司的Logo,如:FedExDHL … 等。所運用的顏色是完全不一樣,不相互衝突!這就是呈上述的所強調的要與大眾不同的觀念是一樣的!


規則三:避免使用大眾化的名字 - Avoid generic names.
在取名之前須要先了解目標市場的文化,再來思考!就如在台灣人的思考模式,取的名字必須要有所涵義;而西方人的話,則是認為好聽、好記就可以了,未必須需有任何的意思。


規則四:避免欠缺創造力 - Avoid lack of originality in Taiwan.
在台灣,總共超過
50,000間公司登記TEK或是PRO這個名字。


規則五:挑選一個你的公司現在最強勢的領域,然後宣傳它-Pick an area where your business is strong and promote it.

AVOID: GOOD PRICE, GOOD QUALITY!
一般在台灣最常見的就是
” GOOD PRICE, GOOD QUALITY ” 等這類的標語,實際上客人認為這是應該的,而不是強調自己的特色!


規則六:品牌的附加價值為何。


規則七:專注在品牌所傳遞的訊息,使其簡單又有意義-Stay focused on brand message and keeps it simple and meaningful.
想像一下在派對中要介紹一個朋友給別人認識
- 你會怎麼說?

規則八:新的品牌,說話就簡單點,容易牢記! - Easy to remember!
在做設計一個產品或是一個品牌,除了與眾不同引起注意力之外,簡單明瞭的標語也是相當重要的!

舉例:

  • 1.GoogleYahoo!的網頁設計風格的差異性。
  • 2.燈泡廣告:We care. We do.
  • 3.Apple電腦:You know I. So I don’t say.

規則九:不要忽略色彩的力量 - Do not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colors.

台灣設計師的設計能力是擁有相當的水準,但在色彩上的運用卻是較弱的!James 給的建議:必須要透過一些問卷或是觀察,來了解自己的目標市場、當地文化及當時最時尚流行的色彩風格。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心得 / 雷凱俞M9610113

James4個主題來說明台灣產業的設計與品牌塑造,也提供許多議題讓我們思考。

首先James以一張海報來帶入主題,可以感受到他們在設計規劃行銷時,是很深入地去探討。或許者也是由於它來自英國,也經歷許多歐洲地區,才能深入他們 的文化來呈現。此海報第一眼就非常引人注目,除了女還露臀溝外,色彩及手工具與女性的對立等。更深層的就是能以荷蘭的文化、幽默及象徵來傳達其欲行銷的地區。

品牌是一種感覺,是消費者的感覺,然而此感覺是必須給予一致使用經驗的丞諾。就像Apple給人的感覺,就算其產品價位再如何地高,但由於其產品代表者創新、流行,以及提供新的生活風格,其品牌忠實者仍然會繼續追隨。品牌也不只是產品,包含任何五感都是品牌可延伸的。

我想品牌也是一種意識及精神,例如我很在意個人所給人的感覺的話,我的儀容、談吐及儀態都會分外注意及強調,這時我就是一個品牌了如果有人指證我的缺點時,我必須能接受並且適當改正。所以當企業注重品牌時,所有可被消費者接觸的的層面都必須兼顧,消費著的意見也必須設計回饋基制。

然而必須把消費者當成是追求的對象,所有的人都各有特色,所以無法以同樣的追求模式套用再每一個人身上,除非個人魅力太強了。必須了解不同的對象,也有不同的方式。

有時以台灣人的個性來說,是很難發展品牌的。我們不敢出鋒頭,喜歡默默做事,覺得做久了大家就知道。總是想以壓低成本及低價策略來增加銷售量。但是這樣是無法發展品牌的。

台灣能有這樣從國外居住台灣並開設計公司,其服務對象也是台灣的中小企業,我覺得很難得,也想表達支持的心。或許因為這間公司的努力,台灣也能慢慢的走過產業的黑暗期。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心得 / 陳薇竹 M9610304

演講標題:知識經濟時代下台灣產業的設計與品牌塑造

James活潑生動的演講方式讓聽眾着迷,也從演講中發現到他對於台灣的熱情以及奉獻。

James一開始便告訴我們設計需要注意的三大事情:(1)目標市場(2)主題(3)品牌等等。很明確的點出了演講要探討的主題的重要性。講到品牌,很多人第一個就會想到CIS,但是James認為CIS並不代表品牌,CIS像是形象的說明書。品牌是一種 “觀念” 或是一種 “直覺” (這邊的直覺是指顧客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只需要一兩種,不要給了一堆資訊,只要清楚好表達即可。

品牌很重要,因為品牌的關係,會影像到顧客的喜好或是決策,而品質反而變得比較其次。品牌也是給予一致使用經驗的承諾。而品牌並不僅是商品,人也可以是品牌,聲音也可以是品牌,各種感官都可以成為品牌可以考量的點。在設計品牌的時候也有幾點要注意的是:(1)企業是否能支持品牌(2)了解市場(3)了解通路(4)了解客戶(5)了解自己正在做的生意(6)注意客戶的改變等等。

James分析了一些品牌的規則:(1)要與眾不同(2)使用與競爭者相反的顏色(3)避免大眾化的名字(4)挑選一個公司最強項,宣傳它(5)專注在品牌所傳遞的訊息,讓其簡單又有意義、(6)不要忽略了顏色的力量等等。

今天我們以台灣推銷我們的產品,那我們就必須了解Taiwan這詞或是Made in Taiwan帶給外國客人是怎樣的感覺,因為這個形象會影響到品牌,所以要塑造一個品牌需要注意的點不僅僅是商標好不好看,而是客戶、市場、整體的形象等等都必須顧及的!

薩巴卡瑪James演講內容 / M9610102 M9610107 M9610108 M9610110

薩巴卡瑪JAMES演講
講者SUBKARMA的總監James

SUBKARMA的設計總監James提到他們與客戶合作並不是以賺取設計費,而是希望能夠過設計案跟客戶一起成長。

品牌-創造感覺
提到品牌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個國家或是一種感覺。

以人為品牌
個人成為品牌的案例相當多見,凡舉螢幕上能看到的人物都是一個品牌,自己也可以是一個品牌,台灣有很多個人品牌,例如大聯盟棒球選手王建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以國家為品牌
國家成為品牌的例子,例如法國企圖營造給其他國家的人的感覺是悠閒、浪漫,這樣的感覺也可以說是法國這個國家所營造出的品牌。



設計師應該更接近消費者
Revlon品牌宣言
Revlon品牌宣言是我們並不是一個賣化妝品的企業,而是一個賣希望的企業。

Hallmark品牌宣言
Hallmark is not a business of greeting card, Hallmark is in the business of relationship & celebration.

提出了這兩個例子要來說明,品牌建立形象重要的是提供消費者一個願景,例如7-eleven所要給消費者的印象是方便的服務,他們就會推出很多繳費、宅配、沖印等服務來建立起形象。

將這個思維運用在輪椅型錄設計時,他們所放的並不是制式化的產品型錄,取而代之的是使用鮮明的戶外照片Outdoor, freedom, independent等形象來傳達輪椅本身能提供給使用者的承諾。

案例:櫻花牌瓦斯爐
設計師不該總是坐在工作桌前、坐在電腦前做自己的設計,應該深入消費者,了解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潛在的需求是什麼,家庭主婦在清潔與擦拭瓦斯爐或抽油煙機時,設計上的死角會造成怎樣的不便。
案例:藥盒包裝設計
考慮使用者的預期心態,設計不能只考慮最終使用者,有時也要考量通路商,舉其中一個心臟病的藥物來說,由於商品中包含的藥品保存期限有限,可能每星期需要銷售的店員做替換,所以也將店員替換時的方便性列入考量。另外消費者打開盒子時的體驗也會影響對於產品的觀感。

設計師同時也是銷售員
對於設計公司與客戶而言,重要的是要讓提出的構想被採納,在討論時會要求公司的員工、主管還有老闆一同參與討論,這除了讓公司人員能提出意見外,也讓全公司都能對於新的產品或是品牌形象有所瞭解與認同,進而接受這個產品。

B2B與B2C的差異
台灣中小企業習慣用B2B的模式進行,這樣的商品形式強調簡單、直接的產品溝通,缺乏消費者角度的考量。品牌經營必須更著重B2C的溝通模式;由於使用者的使用模式直接牽涉到產品形態的設計,產品的類型、包裝、通路都必須被考慮在內。

James舉例林肯曾經說過的一段話
“Tell them, and they will listen.”
“Show them, and they will follow.”
“Involve them, and they will understand.”


→Understand your buyer.
→Understand your market.
→Understand your customer.

品牌是一種感覺台灣中小企業在外銷市場上,在國際展覽中,提供給買家的總是產品的型錄、功能細目等制式化規格。台灣廠商忽略的是品牌的感覺,產品或品牌能夠提供給人無形的感受,如同化妝品公司所賣的不只是貨架上的商品,而是販賣一個希望,讓每個女人有機會變更美的希望。用「感覺」來打動消費者遠比用「產品」打動消費者來得有效益,而台灣廠商則缺乏此類特質。

上圖顯示台灣企業網站上所提供的商品資訊,包含產品型號、產品明稱與外觀圖,提供買家下單,貼牌或是委託製造。

品牌規則
1. Be Different,與眾不同
台灣廠商往往較為保守不願意靠著「特別」來強調自己,而將重點擺在「高品質」、「低價格」的促銷上。當國際市場已將「高品質」視為前提之下,提升公司的獨特性,才不致於流於報價的競爭中,漸漸失去競爭力。

2.避免使用大眾化的名字
James舉出台灣半導體等IC產業,尤其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科技公司,有超過五萬家公司英文名稱包含TEC、PRO等科技字眼,如此經營方式將無法讓「台灣」意象突顯於國際。相對地,SUBKARMA名稱為什麼要取為SUBKARMA薩巴卡瑪?James強調:因為好聽,就因為好聽。

舉一家門鎖公司命名的案子來說,在發想時就不拿鎖lock或是門Door這些字來命名,這些字太容易與其他同類的企業產生混淆,最後決定選取鎖門kacci的聲音作名稱,後來也證實這個名字很容易讓消費者產生印象。

3.挑選最擅長的領域,then promote it.
4.專注品牌所傳遞的訊息
品牌最終將會塑造出獨有的形象,如同VOLVO給人安全的印象無可取代,設計師不能扭曲既有的事實,審慎進行。
5.不要低估色彩的力量
每個地域的文化性對不同的顏色都有不一樣的喜號程度,設計師更必須了解不同顏色的定義。例如台灣老闆對於工業產品「習慣」的顏色並不一定能被歐洲客戶接受;符合歐洲客戶喜好的商品卻又不一定能被美國客戶認同。






薩巴卡瑪James演講 / 黃建達 M9610302

薩巴卡瑪(Subkarma)詹姆士(James)和東尼(Tony)在台灣開設的品牌設計公司,他們生在英國長在法國的外國人初衷是對台灣所需要的品牌管理和國際方向予以協助。品牌所照應到的不光是設計商標而已,它應該是給予大眾如何的感覺及形象。中國易經(亦形上學)繫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我們所研究的應是在事物後,追究超感覺性的「實(存)有」道理,而這一塊一直很少被開發執行的。薩巴卡瑪品牌設計似乎是往更高一層的做法來處理這些事。另外,台灣欠缺對國際市場觀念,以致對內無市場對外無辦法的穹況,他們願意幫助台灣中小企業重新定位,走向國際。

談到品牌,這次演講較以往偏重品牌的指導與經驗,一開始便破題說道:「品牌是一種感覺或是一種觀念」。這是大眾的感覺,跳脫出有形的外在。在修課的一門感性品牌中老師提到,打破你的品牌,看剩下的元素,是否還容易被大眾識別,如一塊紅色可以聯想到可口可樂、黃色麥當勞等。如果不是的話就該打破你的品牌。包括在產品型錄上,他們也刻意加入感覺性(Feeling)的元素,如用人表現出友善的感覺,來打動大眾印象。有趣的是,為了節省成本,他們偏好用自己小孩、員工當作模特兒。

台灣欠缺對國際市場的掌握,所有產品、設計和圖案都是可愛(Cute)的感覺,舉到hullo kitty例子,他說道在國外並不喜歡這類的東西,你要考慮到當地的風族民情、文化與顏色,而不是用你喜愛或你文化上的概念去做事情,訂出歐洲人喜愛的色調,就連商標都搭配整體設計。要了解文化,也可以從其他地方如電影、雜誌去擷取這些顏色趨勢。

最後,唐老師對詹姆士(James)發問,關於到他們那工作需要什麼樣條件,他說能力好不是非常重要,反到你的個性和態度對設計有直接影響。他不要你悶悶的從早到晚坐在電腦桌前,他會要你走開(Get Out)到戶外去,因為外頭有太多可能(Possibility)可以讓你滋潤想法和創意的地方。就如Joshua Davis寫程式寫到瘋掉的時候,就拿著滑板喀啦出去了,因為在這世界上有太多如蟲蛀般的生活經驗和創意,還未被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