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7日 星期五
胡佑宗先生 演講心得 / 許育群 D9610103
真的很高興聽到自己學長的演講,胡老師是大我六屆的學長,而且是從德國留學歸國後,就一直在設計實務界從事第一線的設計工作。如今從他的觀感提及在創意與設計間的落差,真的讓我感觸良多。
如果將時間拉回到自己在成大的唸書階段,我也有過同樣的困惑,就是徘徊在創意與設計之間的拉扯。尤其是有些老師是從實務界轉過來的,他們都會問,這是什麼材質?你要怎麼做出來?它的大小、比例、重心對嗎?真的,那時我會認為,老師是在找我麻煩,但隨著自己的成長與歷練,甚至是現在自己也踏上了教學的路途。而這個衝擊也剛我發生在我的身上,真的是因果循環,履試不爽!
就在這個禮拜二,系上也正好是大二的基本產品設計的期末發表,其中有位學生,就有類似的情形。該生是利用廢棄的輪胎來當作此次環保家具的素材,但是他的整個後續設計過程(執行)就有如胡老師所言:該生只負責畫圖,接下來就是他父親,幫他裁切那大卡車的輪胎,還有所有的骨架全部外包。過程中看不到有任何的設計方法,更別提驗證,修改,甚至是期中的發表也不見人影,再過成中我有提到這些建議事項,但該生卻反唇相譏,說我抹滅他的用心,結果他的話鋒一轉,就推給另一位老師,這真的是很好笑。在我任教的10年記憶裡,大概把學生分成3類。第一類是週遊列國型:他的足蹟遍佈於系上得每一個角落,問完同學,問學長,然後再去敲每一位老師的門,然後再將他們的意見整合成他的各人意見。這類型的同學有個發表口頭禪,就是:我是跟某某主任或老師討論過的,當他快掰不出來的時候,就跟他的某某主任或老師投射出關愛的眼神。第二類型是起乩型:他們可以在最後一天連畫數十個構想,然後再自己扮演”桌頭”來解釋他們通靈後所畫出龍飛鳳舞的構圖。試問那還需要問這是什麼材質嗎?還要提這是什麼的設計方法,還有你有經過驗證,修改過了嗎?真的是天知道。第三類型是阿飄型:這類同學似乎不食人間煙火,課堂上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報告時也往往是飄來飄去,最後的產品也是飄渺不定,所以一定得等到最後一刻,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胡老師的演講真的是一針見血,創意決不是天馬行空,更不是用外包就可以來解決的,但是這些現象反而會因為大眾的誤解或一些奇怪的比賽,讓這股歪風吹的正燄。也許是時候我們該靜一靜來思考一下設計的原來風貌了。
2008年6月26日 星期四
胡佑宗先生演講 / D9610102 江淑吟
概念設計除了必須具備創意的新穎度,務實面也不容忽視,因為「概念設計不等於天馬行空」,創意發想之初可以拋開所有的現實束縛,但在執行創意時,便要拉回到現實世界,思考技術面的限制,如何突破技術的疆界,確實實現創意概念,而非天馬行空完成後就宣告概念設計的終止。
本次的演講中,藉由豐富的實務案例,闡述設計與需求間必須衡量的種種要素,在實務經驗的分享中,更能體會出設計必須滿足實際需求的重要性。
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
胡宗佑先生 / M9610106 王郁閔
到底是設計師?還是美工?
其實大家最害怕聽到的就是被當作美工來看待,不了解的人可能以為設計師只要畫畫圖,不用做機構的研究,甚至是產品白身的研究,只要畫出一個漂漂亮亮的外觀就好了,但事實上並不盡然如此 ! 觀察,是設計與美工最大的差別 ! 設計師應該學會觀察與思考,不斷的反覆進行實驗已達到產品的合理性,進而才會依照這些研究的結果進行設計。
雖然偶爾廠商會提出一些無理或是難以接受的要求,但或許適當的妥協也是化危機為轉機的過程 ! 例如那個料理罐的例子,雖然罐身設計是既有的規格與產品,但如果在罐子上面花點心思並精心的設計,它也會成為一個很引以為傲的產品的 !
胡佑宗先生演講心得 / M9610103 張珮容
然而做一個設計師卻不是如此,也是這場演講中,胡佑宗先生所想要讓我們這些小小學生了解的事。胡先生認為,我們的想法都很好只是真正能被實現的卻屈指可數,胡先生透過一個個ndd的案例,告訴我們,要培養能落實自己想法的能力。
設計好玩但有時候也不好玩,我想,設計是基於所有理性的限制下而把感性的美感發展到極大化的一門學問,沒有滿足理性的前提,再美的設計也許都只是一個外表。也許話說至此是太嚴肅了,只是想想,設計師的存在,不就是為了設計出真正能為人們帶來滿足及實用性的產品嗎 :)
(但偶爾天馬行空還是要的啦,開心嘛~^^)
2008年6月23日 星期一
胡佑宗先生演講心得 / 曾彥齊 / M9610303
他有一個觀點我現在還在思考,思考不是質疑他的正確性,我認為他說的是正確的方向,只是作為一個學生,該如何鍛鍊、培養自己?
創意與技術,是互相平衡的。對於學工設的學生而言這是事實,挪來做為我們商設及資設做思考,創意是否更為重要?我認為如果以作品來看,作品的創意與技術是真的各佔50%的重要性,但是在培養的自己、訓練自己的過程,我認為創意培養是當前相當重要的一環,尤其設計詩走到一個境界,必須要以一個藝術家的姿態呈現,創意的重要性就遠大於技術了。技術可以說是基本與基礎,那是根基、是肉體,創意就是靈魂了,對於視覺傳達與多媒體設計師的消費者、目標群眾來說,技術的品質是你應該做到的,這點跟工設略有不同,因為視覺傳達藝術主要在服務的區塊,是精神層面的人,而非物質層面的。因此,我認為創意還是視覺藝術的中心。
胡佑宗先生演講心得 / 陳柏豪 M9610305
胡佑宗先生認為,許多創意的設計都因為技術還未成熟等原因而無法落實,是件很可惜的事。若說設計是一件現實的事的話,這樣的觀點我想是沒有錯的。就拿自己比較專業的動畫來說,若劇本設定的角色人物太多,技術上和時間成本無法負擔,就算劇本在好都是枉然,當然在工業設計上來說更是如此。
不過關於有些目前還無法落實的設計,我也不認為要否定他的價值,某些很具想像力的創新設計或許現階段是無法達成的,但就像科幻電影裡的幻想產品,對於啟發別人是有很大助益的,至少我覺得這些創作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讓設計圈保有新鮮的生命力。
胡佑宗先生演講心得 / 蕭舒駿 / M9610102
在2007年台灣設計師週中,胡佑宗先生所策劃的「五十凳」另我印象深刻,對於業界的設計師有如此般的創意刺激讓我相當羨慕與期待,我們發現實務的設計也能有極具創意思維的優秀作品,設計師的想法並不一定要透過未來的尖端科技來達成目標。胡佑宗先生的用心也讓設計界有所期待。
胡佑宗先生演講心得 / M9610107 呂易達
這個工作給我很深的感受,先前在燦坤實習,一暑假下來五個設計案
有四個是這一類的產品,這樣的設計對學生來說是相當困難的ㄧ件事
,重新畫新的真的比較簡單,幾個part不能動,整個造型就被束縛住
了,非常難處理。但這也是在訓練設計師如何在一小塊東西上做文章
的能力,運用簡單的材質搭配或斷差,造就ㄧ個不ㄧ樣的新個體,確
實很有趣也很好玩,但這再創新的變革就比較缺乏。
舊機換新機這樣的設計手法,最後讓我學習到如何作系列產品的衍生
系列產品也需要有共同的特徵,故此時常是修改某ㄧ部份,做一系列
造型的變化。
而這演講讓我回想前兩次的實習經驗,確實有向胡佑宗先生所說的ㄧ
樣,你們聽完會不會對工業設計失望,當我剛實習回來時,確實對工
業設計相當失望,但我又萌生另ㄧ點點的希望,因為這個環境很糟,
所以有我們可以開創的空間。
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胡佑宗先生演講心得 / M9610109 王嘉如
+ 屬於設計師的生存之道
一旦你踏入這個世界…
就必須盡其你所能發揮的熱情與努力,
在這個地方發光發熱!
+ 創意v.s.實務
整段演講侃侃而談道出工業設計的心聲,設計師的名聲就像藝人那般表面風光,其實私底下還是有許多心酸血淚。在如何落實創意與實務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顯得個外的重要。而胡佑宗先生也在演講過程中提及「觀察」的重要性,自研究所以來,這兩字不時的出現在耳際,而如何看到別人所沒發現的地方更是我們所需具備的另一項天分。
在整段的設計過程中,不斷的進行驗證執行的反覆工作,其實設計師也如同科學家般須具備追根究柢,經由一次次的實驗反覆向廠商求證,來達到雙贏的局面並得到雙方所期待那豐碩的成果。
+ 你屬於哪一種人?
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 ─ 決定十種未來的10種人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把世界上的所有人剖析為十大類,我們從小到大似乎都在努力成為這些人,儘管書中說的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但它的宗旨就是在告訴每個人在其位、謀其政,並且用心耕耘去創造屬於自己的那一片天空,或許未來自己的小小力量也能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而我相信,每個人在每一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密不可分的,因此該如何在自己的位置盡最大的心力,或許可以讓整個設計案執行得更順暢且更成功吧!Just do our best!
胡佑宗先生演講內容 / M9610204 楊小青
這是一場極精彩的實務觀點講座,不過,胡老師本身也出過不少書,對於能夠兼具實務與理論,在業界學界上都是極為少見。我們能有機會多多學習。
胡佑宗先生演講心得 / D9610301 曾國俊
胡先生這次的演講,真的是這學期系列演講中最有感覺的演講,或許是胡先生的個人魅力,也或許是設計經驗的累積,但我想,是胡先生無私的分享他公司真正參與的實際設計案例,用相當精美的圖片解說著每一個設計流程與提案會遇到的問題,問題提出來還不夠,胡先生更要與我們分享的是他們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方法與正確的心態。而這個分享流程就跟設計流程一樣,一樣的讓人會有共鳴,一樣的讓我們這些學子牢牢記住胡先生想要傳達給我們的經驗傳承。
其中胡先生在案例講解中,說了許多他深刻體會的話語,如:「忍受痛苦有多大,愛有多深」來說明自己對與自己從事的行業要以自己真正喜愛為最高原則,要不然,之後些許挫折將會讓你停止腳步。而「任何有地方妥協,就是下一個痛苦的開始」提醒我們在設計流程中,設計師要堅持自己的專業,要不然將會後患無窮,我想,這些經驗的分享,就是專題演講課程的精神所在,這些經驗,書裡沒有,課堂上有,內心裡更要有。
胡佑宗先生演講內容 / D9510104 D9610301 M9610301 M9610302 M9610303 M9610304 M9610305
整場演講中,胡佑宗先生為了強調他在設計界學得的經驗,覺得創意的落實必須與執行力並重,因此,他用了許多他們公司執行過的案子當成實際的說明案例,讓我們能夠充分體會他這短話的含意。
壹、與案主公司合作的設計流程
(一)鑽全的BASSO設計案
1.胡先生強調在提出設計案之前,要先充分的收集分析國內外相關的資料
2.接著把蒐集來的資料消化,並且從中找尋可以發揮的主題
3.再來就是針對設計主題來提案(提案時可以多幾個給客戶參考,且可以較不受限,在提案階段)
4.接著將案主提出的問題修正,進行3D建模模擬,在此過程中,若模擬的愈精細,與案主討論的細節就會愈深入5.案主會將提案帶回公司,請相關部門針對技術部分提出可能的問題
6.發包:將組件由3D分解出來後,交由模型公司做後續處理
7.建模與噴漆,案主通常會選擇一些覺得還不錯的配色,期待模型真正做出來的時候再進行更進一步確定,所以這個案子裡藍色與紅色會各做一支出來8.案主與設計公司共同對外觀模型進行檢討,並由設計公司依據結論進行3D檔案的細部調整
9.最後,模型出來一定還是會有問題(因此,設計流程需要相當大的耐心!)
10.成品呈現
(二)ARCA亞克手工具:
1.前言:在台灣設計的主要掌握的重心,不是單純只修改小部分的功能或材質,因為大陸的競爭會以價取勝。而是要將重心放在於能不能產生價值,且至少要產生「專利」。
2.接著蒐集資料:以專業師傅使用的流程、店家的想法與建議,將使用情境拍攝記錄,目的是讓設計師更有感覺,瞭解所有使用情境。即便如此,設計師也要出去接觸人群,不然一切都是玩假的。3.提出構想,畫實體圖
4.正式提案
5.進3D模擬
6.實體造型模擬:將所有的設計點子,付諸於實行,並且讓業主有信心這個點子是可以被實現的
7.最後定案,案主也會針對自己公司現有的組件技術與成本考量,來進行小幅度的再修正
8.提出色彩計畫
9.成品
(三)可登機式嬰兒車:
1.前言:嬰兒車,是個相當難設計的產品,因為外型就是結構。
2.注意事項:市面上的嬰兒車有很多專利的限制,故在設計嬰兒車時需要專利工程師嚴格的審核,避免碰觸其他廠商的專利限制。
3.著手設計:在這些因素考量之下下,抓取之間的平衡點開始著手設計
4.事先預防:先以簡單的材料製作初步模型,用具體方式呈現的方式與客戶溝通,一來避免客人看不懂設計圖,客人的誤解,一來使其盡早提出架構問題,以免造成之後更大的困擾。
5.提出覺得適合的提案繪製草稿,進3D軟體模擬,盡量以圖面表示來溝通,並交代設計的特色及小創意處,隨後進行組裝驗證、安規測試,從中發現並解決可能問題。
6.設計驗證&設計變更
7.組裝驗證
8.客戶提出修正問題,通常一個問題就會牽一髮動全身,這也是在設計流程中設計師常會遇到的難處
(四)家庭式烘豆器
1.架構外型好了之後,要跟客戶做功能驗證的工作
(五)六合一自動芳香器
1. 當客戶要求所有功能要整合在一起的時候,設計師腦袋要清楚主從關係,哪些功能是常用的,應該強調的,然後在當中做取捨。
2. 消毒噴霧為主。
3. 參考市面上的商品,做取捨,就算所有功能都結合在一起,價格也會相對的提高
4. 確定設計功能重點的發向,設計師要用敏銳的造形能力先紙上作業,與客戶再進行溝通,接著,靈活變通其他造形
5. 3D建模提案
前言:未來在台灣的設計師有兩種(也呈現M型化):
1. 花少錢創造出新的造形,但前提是設計師需具備良好的造形能力與成本控制的觀念。
2. 全新的開發,除了開發出新型的專利,也要符合消費者喜好,但通常會超越合作廠商能力的上限
現況:
1. 廠商直接找設計公司問明年要開發什麼樣的產品,可以達到成本低、技術難度淺
2. 這種設計案子是典型台灣商人會有的作法。
3. 設計師須了解台商的想法、彈性與手段,雙方才會合作愉快。在提出創新想法的同時,案主也希望設計師能夠給予其市場需求的資訊。
例子:
(一)空氣清新機
.jpg)
1. 從現有的模組下,進行外觀的重新設計,可以省去大筆的開模成本,也可以專注於外型與材質的流行選用
(二)密封罐
.jpg)
1. 案主為了節省成本,利用現有的玻璃容器,因此只要求在密封罐的蓋子做設計
2. 胡先生強調,即使能發揮設計之處只剩下蓋子,要採取「小題要大作」的心態,要更細心找出差異點
3.永遠記得,即使低開發成本的案子,永遠一定永遠有(設計)空間
.jpg)
(三)除塵蹣器
1. 蒐集相關資料
.jpg)
2. 拿現有的技術與組件來設計,才能快速的在市場上問世
3. 提案:可以讓廠商對這種產品設計有興趣
.jpg)
因此建議我們若要從事設計這個行業,首先要先將自己的心態調適好,心態準備好了,那麼一切都不會是困難的。而在提問過程中,胡先生也強調如果為了賺錢而來做設計,那麼一定會大失所望,也突顯出目前設計業的尷尬之處,但所謂最不可能的地方就是最可能的地方,設計業的價值,除了時勢所趨,再來就是我們這些學生要創如何更把設計這個行業的價值創造出來。
2008年6月21日 星期六
胡佑宗先生演講心得 / 李冠霈 M9610104
胡佑宗先生演講心得 /楊曜全 M9610205
這是最貼近設計師實際生活的一場演講,少了過度的美化與不切實際,更讓人反思在創意背後,所要付出的心血與實現的可能性,記得在上次參加國科會「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暨「前瞻工程科技之未來性產品概念設計」專案成果發表會時,有一位工程的老師說了一句話:感覺設計師的夢想都很美,隨便的一個概念或想法,都要花他們可能五年或十年的時間,才得以實現。 而這場演講也印證了這樣的一個說法,太多的創意與空想在設計師的腦海中,但真正能量產的,卻是少之又少,今天的演講,雖然接觸了設計最現實的一面,但也把我們從不著邊際的夢想中拉回來,畢竟這個世界上會有幾位Phliippe Starck,在高遠的理想也是需要一步步的努力付出。
胡佑宗先生演講心得 / 沈千琪 M9610210
胡先生藉由密封罐的案子來表示,在案主期望生產成本減少的條件下,設計師所面臨較高的挑戰與限制,但是即使有眾多限制,設計能發揮之處只剩下一個密封罐的蓋子,仍然要「小題大作」,發展出其特色,並以「價值」來突顯與其他產品的差異點,也就是說,不論案件的限制有多大,都有它能夠發揮設計的空間。而設計師除了自身專業角色的扮演外,仍需學習與案主或其他工程人員的溝通與互動,甚至除了專業知識之外,尚須對市場、成本等資訊有所探究,藉以提升自己的層次。
胡佑宗先生演講心得 / 黃建達 M9610302
胡老師除了對創新應如何落實做講題外,也對於創新本身有所提醒。我們不應為創新而失於落實,相對的也不應拿已成熟的東西去質疑新的東西,如此新觀點的喚起永遠出不來。現在,老師們愈來愈希望我們的設計概念或研究能夠在最終實現出來,這是實務上的真正現實。也就是對於自身創意觀點,不能要別人替我們解決問題,而是創意與解決能力兩者同時具備。就算要交由外人處理,對於事物上的了解也必須有程度的認知及粗略的問題解決,否則彼此心態將會受到影響,而傷害作品的品質。
在創新的落實上,胡老師提及可以盡量用現有的技術和原主件,發掘使用情境應用、使用評估。對於情境暗示所運用的人類學、民族誌方法,並不只是在了解市場或是讓他告訴你感想,而是活生生的讓你知道確有這樣的人存在,用主觀判斷、創意及執行,而後迴圈繼續。滿足對作品的實質影響。
這是一場極精彩的實務觀點講座,不過,胡老師本身也出過不少書,對於能夠兼具實務與理論,在業界學界上都是極為少見。我們能有機會請到這樣的講者是件很幸福的事,對於學弟妹能提早知道外頭的情況也是如此良好。
胡佑宗先生演講心得 / M9610114 雷凱俞
他既然是一位管理者,但終究也是設計師。因此也看的了一位設計師的獨到見解,以及心中對設計的熱情。他覺得小題要大作,也就是說設計師要觀察細微,也要懂得在小地方著手,讓一個設計品能呈現獨到特色。
當中她提到的案例之ㄧ是食物收納罐,這是他最喜歡的案例之ㄧ,也是個人最感興趣。此產品的背景本身就極有趣外,設計的手法及產品功能。都是另設計師興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