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12 陳國珍女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2 陳國珍女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陳國珍女士 演講心得 / 林妙真M10010202


【個人心得】
來自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金工藝術家陳國珍老師,於此次演講帶來了很多個人的作品,也與我們分享她的心路歷程,集結陳老師個人對於百種「花卉」與「花瓶」的仔細觀察,設計出百件金工珠寶作品,以百朵「花卉」自然活躍的姿態,搭配「百瓶」豐富的材質與肌理,透過光影流竄,感受到新舊融合的創新金工。陳老師秉持著對傳統工藝理想,不斷加入新意,期盼能有更多不同面貌的新金工。

【延伸閱讀】
百花:瓶安2011金工漆藝創作展

2011陳國珍金工漆藝創作展,展出百件新作,依循著她長期創作的主題與概念,再次以獨特的金工形式引領觀者進入她的世界;陳國珍在創作中堅持著師法自然,追求以東方人文內涵為本,外以現代純粹簡約的形態呈現,東西和諧融合的創作本質益發成熟彌足珍貴。陳國珍細膩閑熟的創作架構起當代金工藝術的新穎樣貌,足以令人細細品味,雋永彌新。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陳國珍女士演講心得 / 賴采秀 M10010201


[個人心得]
陳國珍老師將從皇家藝術學院所學的經驗與過程,結合至其漆器與金屬的創作中,透過漆器呈現溫潤內斂的色澤,但結合現代感的金屬,其衝突美感創作出一件件陳國珍老師令人驚艷的作品。陳老師更是一名十分有趣且坦率的創作者,她提到創作的過程其實是有些自虐的,但透過這樣的過程,完成時的成就感與愉悅感,只能用一「爽」字來形容!就如同我們做設計一般,過程中發想不出的痛苦、技術上達不到的困難、腸思枯竭的精神壓力..等,但只要作品產出,就像是自己孩子誕生一般,其喜悅與自豪感是無可比擬的!想到與荷蘭同學一同去過的瑩瑋藝術翡翠博物館,其館主胡焱榮的堅持更令我動容,與家人一次次的抗爭與爭執後,館主投身於翡翠設計中;一塊翡翠原石,就像是賭博一般,其可使用的部分或許僅有一小部分,且在一次次與技師討論的過程中,若雕刻出來的成品不如所想,館主有時更嚴苛,一顆價值千萬甚至是億的作品就此從頭來過。珠寶與雕刻工藝是我較不熟悉的一塊,但看到前輩們如此堅持於自己本身的創作,並投入大量熱情,更加激勵了我的內心,成為我往後創作與設計的基石。


[延伸閱讀]
胡焱榮:超越翠玉白菜


“翡翠又硬又貴,很多人不敢碰,也舍不得碰。就像鑽石,100克拉的東西,要雕成一只10克拉的蝴蝶,如果雕破了怎麼辦?後來我就跟師傅們慢慢研究,我說我們不要當它是翡翠,就當它是塑膠,當它是泥土好了。”胡焱榮說。就是這樣的精神,充斥許多精雕玉琢的翡翠作品瑩瑋藝術翡翠博物館誕生了,建議同學可以仔細閱讀此篇文章,便能更加理解胡先生的堅持與熱情。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陳國珍女士 演講心得 / 洪毅軍 M10010101

[個人心得] 這次陳老師帶來許多他的創作作品,看著看著就相信作品是會隨著人們成長,或是蛻變的。創作之所以無可取代正是因為人心和生活經驗的不同,成為我們之所以獨特的關鍵點。老師不但對各種媒材相當了解外,更能很好的融合搭配產生讓人驚艷的作品,讓我十分敬佩。 [延伸閱讀] 線索:紀宇芳金工創作專輯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6465
台灣另外一位知名的金工創作者的作品。

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陳國珍女士演講心得 / M10010M01


[個人心得]

陳老師這一次帶來的是有關金工方面的講座,主要是通過展示她之前的作品。不同於一般意義的金工,陳老師的作品加入了更多像漆器、壓克力這樣材料,從而也創造出了具有更多豐富變化的藝術品,同樣也帶給我們對金工一種全新認知。老師的作品的主要靈感多取自自然元素,從『觀宇意象』到『月光森林』,再到『月光下 花漫舞』和『百花瓶安』,每一件作品無不體現了她對生活的細緻觀察,也能從這些作品中看出她對生活的熱愛。

[延伸閱讀]

 

















初學首飾設計者,應以歷史知識與美學為依據,才能看清設計的得與失。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粘碧華,以多年設計首飾的豐富經驗,告訴您首飾造型的歷史淵源,說明不同時代文化所形成的首飾原型,如何影響目前首飾的造型與流行,並介紹現代首飾設計的美學概念。最後再以各種不同材質與造型的首飾之細部及角度,解釋其設計動機與原則,以便初學者在實際設計時有所依循,同時亦培養一般讀者對於首飾鑑賞的品味與樂趣。
作者簡介
粘碧華
  英國諾丁漢大學「織品服裝」系碩士,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金工與首飾設計」系碩士班研究。現為國立故宮博物院織繡收藏諮詢顧問、世界展能競賽「珠寶製作」職類的國際評審。曾任教於輔仁與實踐大學,創辦鐵網珊瑚藝術中心,專精首飾、織繡的研究與創作,著有《刺繡針法百種》(雄獅美術)《清代台灣民間刺繡》等書。

陳國珍女士內容 / M10010101 M10010102 M10010103 M10010109 M10010110 M10010M01 M10010117



陳國珍女士

現職/
1997~
迄今,專任副教授,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所

教育/
2005~
迄今,博士候選人, 台灣,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1996~1997
,珠寶設計碩士,英國,英國伯明罕中央大學
1994~1996
,金工、銀工、珠寶設計P.E.P,英國,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1987~1991
,金工產品組學士,台灣,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

重要展演/作品發表紀錄/
2011
《百花、瓶安》-陳國珍金工漆藝創作展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台北,台灣
2010
「月光下 花漫舞」陳國珍金工創作展 誠品敦南店B2 藝文空間 臺北,台灣
2009
「十美圖當代藝術珠寶與知性美人的相遇」陳國珍當代創意珠寶展 文化大學臺北,台灣
2008
,「當代金屬工藝特展」,黃金博物館,臺北縣黃金博物園區,九份,台灣
2007
,「我在指間有座花園」,陳國珍金工創作展,第五屆台灣設計博覽會設計玩家館,台南蕭瓏,台灣
2007
,「台灣工藝2007加拿大巡迴展」邀請聯展,加拿大多倫多湖濱中心、溫哥華萬國廣場,加拿大
2006
年「月光森林」陳國珍金工創作個展/台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
2005
年「花漾」陳國珍金工漆藝創作個展/台北車站/文化藝廊
2004
年「2004台灣當代漆藝展」澳洲巡迴展RMIT Gallery, Melbourne/ Jam Factory, Adelaide/ Craft Queens land, Brisbane, Australia
2004
年「花非花」陳國珍金工漆藝創作個展/台中豐原漆藝館
2004
年受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之聘請擔任「第4屆國家工藝獎」評審委員
2003
年「天地方圓」陳國珍金工系列作品展/台北 非非藝廊
2002
年「星空夜雨」陳國珍金工漆藝創作個展/台北皇宣緣國際珠寶公司/ 輔大應美藝廊
2000
觀宇意象陳國珍金工個展 臺北縣立文化局,台灣


作品集分享:

1998 -享想宇空 (從國外回來的作品)
這一年做了許多的創作,也與來自各國的藝術家分組進行創作,運用非常多金屬絲做出石頭的感覺。

2000-觀宇意象
在這個階段做了很多有關觀看星空的想法,很喜歡許多與月亮有關的題材,不管是新月、滿月。

2002-星空夜雨
在這個創作過程中正好是懷孕的時候,生孩子影響創作靈感,造型上的轉變從陽剛、強烈,到柔和、圓潤。在作品中充滿許多與星體運行的主題。在創作過程也不斷在探討作品與身體之間的關係。不同的媒材運用如纖維金、木紋金。

2004-花非花
開始有比較多圓弧的線條出現如漩渦。

2005-花漾
開始有比較多大型的盤子出現

2006-月光森林
開始想要嘗試不同的創作,之前都是不透明的材質,但這一系列開始嘗試使用半透明的材質,

2007-我在指間有座花園
透過貴金屬的結合,希望作品可以讓人馬上融入到另一個空間與情境。

其他設計
與學校配合的案子,因學校是天主教,所以將許多相關的元素融入設計
203040電影周邊商品
與文建會配合的案子

2009-十美圖
請十位好朋來戴自己的作品

2010-月光下 花漫舞(誠品展覽作品約十元大小的尺寸
100朵花,這一系列是可以複製的
2011-百花瓶安(慶建國100)
為了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創作了一百朵的花與一百款的花瓶,用盡所有的可能所有的材質,也融入東方的元素,最在地的東西才是最國際的東西,因為它需要具有一定的識別度。

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陳國珍女士 演講心得 / 張文馨 M10010204



[個人心得]
一直以來,對於做工藝的人都有著崇敬心情,那麼多的細節那麼長時間的磨練,為的就是煞那間的作品誕生,陳老師的作品中也可已隱約的感受到老師在各個時期的個性與思想,從大學時期的極簡到生完孩子之後的風格是完全得不同,而有時候一個風格的轉變也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體驗~

從老師的作品演進,零開始,到百花瓶安,除了在數量上的大挑戰外,也可以看見歲月經驗的累積與技藝的精進,當她選擇主題的時候也可以感受捯一位優秀的得人是如何要求自己進步。陳老師也提到她在國外留學時的經驗,除了自身文化就是最好的國際化外,一個東方文化的崛起更是未來可以其帶的趨勢。

[延伸閱讀]
給設計以靈魂:當現代設計遇見傳統工藝
給設計以靈魂:當現代設計遇見傳統工藝
有感於「了解未來,才開始思索傳統的美好。」因此,他以「未來設計源於地方傳統工藝」為概念寫成本書,公開他與日本各地傳統工藝師傅跨界合作近四十年的紀錄與心得。從輪島的漆器、鯖江的眼鏡與手錶、美濃的和紙、有田的磁器、小田原的木工與燕市的鍛造案例,說明如何讓傳統工藝與思想融入現代設計,進而活化地方產業。

陳國珍女士 演講心得 / 莊偉銘 D10010301


[個人心得]
工藝品本身也反映出創作者的內心,陳老師一系列的創作代表著不同時期的「她」,有歌誦日月星辰的,有特殊媒材運用的,也有圓潤型態為主的各種嘗試,這是其他創作者無法複製走的寶貴經驗談和創作手法;一邊看著過去自己的同時,也一邊孕育著各種無限可能的未來,創作完成的那一刻,也獲得了滿足。

陳老師的百花瓶安金工漆器創作展,不僅僅以花的形體作為一種隱喻手法的運用,還表達出各種意境,更是老師一路以來的心血累積成果,沒有過去逐夢踏實的創作經歷,不會有如此精緻的工藝品質;由於融合了漆器與金工的複合媒材,將東西方元素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不是完全的中國味,也不是全然的西洋風格,熱情與內斂兩種特質互相呼應著,直叫人目不轉睛。

[問題與答覆]
問題:老師的金工創作中,其造型的靈感多半來自於仿生或是依附某種特定情境而生,有沒有一些「形」的產生是無意識、或探索、又或單純「玩」媒材的當下所偶然發生的呢?

答覆:目前的創作都是含有意圖性的,尚無你所說的無意識狀態所生這樣的經驗,金工創作這一點和設計是一樣的,一則也是因為材料較為昂貴,所以無法隨心所欲的嘗試各種可能,或許未來可以考慮這樣的手法。

[延伸閱讀]

珠寶製作大全
這是陳國珍老師翻譯的書籍,裡頭詳述金屬塑形、鍛鑄、還有使用拉線板等各種技法,清楚的圖解範例,是一本相當實用的金工參考用書。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陳國珍女士演講心得 / 劉婷宇 M10010208


[個人心得]
現在台灣文化更瀰漫著崇洋內外的氣息,許多設計師不斷著模擬國外作品以提升自己技能,這樣固然好,但設計師們從他人學習到一套技法卻不懂得利用,不好好把握台灣現有文化,讓其發揚光大,反而盲目跟隨潮流,這也是陳老師所擔心的問題,他希望我們設計者應把握現有的資源,並且結合其他設計元素,創造出更新穎的作品,設計者平日應多看多學多聽,不管生活中多不醒目的東西都有可能是你的創意來源,從古至今許多藝術家專研某件作品,不惜花好幾年功夫就是要做出能讓自己滿意並且表達心中想法的藝術品,其實我們看每一件作品時,都應該把自己融入進去,想想設計師當時的情境,感受其力量,或許它會告訴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走。

[延伸閱讀]
 幸福印記:超可愛創意手工章
幸福印記:超可愛創意手工章

只要是創作者精心設計的都是能撼動人心的藝術品,就連小小的印章也是。

作者刻章經驗相當豐富,每一位委託作者刻章訂做的網友,都是被她細緻的刻工、溫暖柔和的圖案設計以及慎重其事的包裝所吸引。
此書內容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前半部是作者精選橡皮章的12種主題應用,例如針對節慶(新年、婚禮、聖誕節)、用途(手帳、餐巾)、素材(貼紙、明信片、手工皂)等等,變化出繽紛多樣的主題圖案以及用途延伸。讓喜歡刻章的朋友們能夠發揮創意,將橡皮章應用到生活的各個層面。
後半部則是作者接受訂作以來的私房小故事,分享她進行最喜歡的刻章興趣的同時,也因此結識了許多對手作有興趣的朋友,她們之間曾經發生過的溫暖點滴。畢竟,手作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勞作而已,人與人之間最真切的互動關懷,才是手作之所以迷人之處。
於是,作者說:「手作讓人懂得滿足簡單生活,幸福自然降臨。當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總會過去,只要提起勇氣,擦掉眼淚,再繼續向大步邁進,光明就在前方。現在我努力打造純粹的幸福,藉由創作手工章傳遞給每一個人!!」

陳國珍小姐演講內容 / M9710211 M9910207 10010203 M10010204 M10010207 M10010121

陳國珍小姐是輔大應用美術系教授,從事珠寶設計多年,也樂於將創作經驗分享給大家。

‧第一次體驗金工:小時候敲鐵片釘家裡的門牌,成為很久以後工作的契機。長大後,從輔大應美畢業,就到英國念書。

‧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創作過程中,瞭解到技法等能力不足以讓作品突出,掙扎過程當中找到了東方漆器,應用差異化材料來凸顯作品特色。發現漆器有種溫潤內斂的感覺,加上金屬與其相輔相成。

‧創作經驗與心得:

設計是在黑箱當中摸索,創作則是一種自虐的過程,但得到的結果是愉悅的,可以用一個“爽”來說。創作過程中旁人的支持是最大的動力。她的老公是大學的學長,現在則是最好的聊設計夥伴。

成長環境,觀察大自然產生的影響與安定心靈的形式,成就了創作的平台。喜歡觀察自然,日、月、星辰,這都跟創作來源有關。

顏色扮演很大的角色,繽紛的顏色是她創作的一大特色。

‧作品集分享:

1998 -享想宇空 (從國外回來的作品)
這一年做了許多的創作,也與來自各國的藝術家分組進行創作,運用非常多金屬絲做出石頭的感覺。

2000-觀宇意象
在這個階段做了很多有關觀看星空的想法,很喜歡許多與月亮有關的題材,不管是新月、滿月。

2002-星空夜雨
在這個創作過程中正好是懷孕的時候,生孩子影響創作靈感,造型上的轉變從陽剛、強烈,到柔和、圓潤。在作品中充滿許多與星體運行的主題。在創作過程也不斷在探討作品與身體之間的關係。不同的媒材運用如纖維金、木紋金。

2004-花非花
開始有比較多圓弧的線條出現如漩渦。

2005-花漾
開始有比較多大型的盤子出現

2006-月光森林
開始想要嘗試不同的創作,之前都是不透明的材質,但這一系列開始嘗試使用半透明的材質,

2007-我在指間有座花園
透過貴金屬的結合,希望作品可以讓人馬上融入到另一個空間與情境。

其他設計
與學校配合的案子,因學校是天主教,所以將許多相關的元素融入設計
203040電影周邊商品
與文建會配合的案子

2009-十美圖
請十位好朋來戴自己的作品

2010-月光下 花漫舞(誠品展覽作品) 約十元大小的尺寸
100朵花,這一系列是可以複製的
2011-百花瓶安(慶建國100)
為了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創作了一百朵的花與一百款的花瓶,用盡所有的可能所有的材質,也融入東方的元素,在北京展覽中,中國人對於自己風格的東西反應並不好,反而外國人感到喜歡。未來是中國的世紀,但是必須回到自己的根,我們的文化只能自己來講,是我們的語言,自己是否能夠欣賞自己的文化,並從中萃取元素轉換成自我語言表達與他人。國際大師在演講中的最後一段話:最在地的東西才是最國際的東西,因為它需要具有一定的識別度。


陳國珍女士演講內容 / M10010205 M10010107 M10010116 M10010120 M10010211 M9910120


陳國珍女士

現職
1997~迄今,專任副教授,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所

教育
2005~迄今,博士候選人, 台灣,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1996~1997,珠寶設計碩士,英國,英國伯明罕中央大學
1994~1996,金工、銀工、珠寶設計P.E.P,英國,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1987~1991,金工產品組學士,台灣,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

創作經驗
將從皇家藝術學院所學習及體驗的過程,轉化成工法上的技術層面,運
用差異化的漆器材質與金屬創作,溫潤內斂的色澤,成為陳女士在創作
表達上一項相當重要的類東方素材。

作品賞析
1998/享、想、宇、空
使用了柏金線層層纏繞出石頭的感覺。是從國外求學時就開始創作的作品。

2000/觀宇意象
在作品中加入了漆器的元素,由於平時喜歡觀看星星、月亮、太陽,因此將這些宇宙萬物中永恆不變的美做為靈感來源創作一系列的飾品。

2002/星空夜雨
這一系列有別於以往地加入了一些弧線在作品中,媒材方面也嘗試了纖維金與木紋金。懷孕之後,陳女士認為生小孩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作品逐漸偏向了圓潤、柔和。

2004/花非花
水果盤的設計,作品中不僅運用了弧線創作,也開始出現了漩渦狀的線條。

2005/花漾
芳菲,指的是花草樹木的芬香芳華,也是春天百花齊放充滿蓬勃生機的意境。以花為雛型的大型盤子上加入了波紋的線條,形成一股流動的生命力。

2006/月光森林
將樹林間月光隱現的意境放入72個戒指之中,如同一幅幅的手上風景。透光的質地與天地方圓的概念相輔相成。

2007/我在指間有座花園
半透明材質的戒指創作,加入壓克力與金屬讓作品的光感變得更有層次,配上國王、皇后、騎士...等設計要素,希望配戴者能夠從戒指中感受到歐式花園宛如童話般的夢幻氛圍。

2009/十美圖
將藝術珠寶結合十種不同的知性優雅呈現恰如其分的風情。

2010/月光下花漫舞
每一朵都是親自打模、手工鍛造,加上鑽石、環氧樹脂等複合媒材。耗時兩年,以10元硬幣的大小製作出100種的花朵綴飾,將觀者帶入一個充滿歡愉片刻。

2011/百花瓶安
以「百花齊開、瓶瓶安安」為展覽概念,同時慶祝建國百年。凝萃於高約十多公分的作品中。內以東方人文內涵為本,外以現代純粹簡約的形態呈現。

陳國珍小姐演講心得 / M10010211 黃聰閔


[個人心得]


在皇家藝術學院裡,陳國珍老師便開始創造屬於東西方元素的作品,核心價值理念不斷的表現出東方國家之美,概念上就是為了讓作品能告訴觀眾,我來自何方。陳老師也提到「未來是東方的時代,創作應該回到最初的根本,發現屬於自己國家最特別的文化特色。」在全球化的時代,在地文化將更容易被外來的文化沖散,與其默默的被滲透取代,不如選擇做出更好的融合。

[延伸閱讀]


書名:文化多元性與全球化

在保護文化多元性的名義下,各國及各個國際機構紛紛提出應
該設立公共政策以及國家性、區域性政策的辯護,以建立精神
性的創作品為由,將文化產業視為一種「例外」性的文化保護,
到底保障文化多元性應歸公共政策管轄,以保障各國文化產業
的生存與發展,與全球商業機制相抗衡?還是該面對商品流通
及服務擴大的挑戰?

陳國珍女士 演講心得 / 王瑞龍 M10010107

[個人心得]


陳國珍老師帶來了她精彩的金工作品,陳老師的作品有別於一般的金工創作,有從金屬加上漆器,也有和壓克力的結合,各種材質搭配金屬呈現的作品,表現出具有深度層次感的作品。由老師對於材質掌握的程度可以知道老師對於金工創作的熱愛和投入,每件作品都具有強烈的細節處理,所謂魔鬼都藏在細節裡的感覺大致就像這樣的感覺了!


其中我最喜歡的作品是老師的「百花、瓶安」,這項作品是老師用來慶祝台灣100國慶的作品,具有趣味性與特色。由此可以知道創作需要耐心與體驗,才能完成如此繁多又不重複的創作。


[延伸閱讀]
玩金術


這本書是入門的金工書籍,裡頭的每張圖片都是由趙丹綺和王意婷老師親自示範,一個個步驟介紹,非常適合有興趣的同學參考。

陳國珍女士演講心得 / 何昌達 M10010108

【個人心得】

首飾、珠寶設計在我的學習歷程裡幾乎沒有機會接觸到,也因此對於它的加工方法很陌生,藝術的範疇很廣,我對傳統的珠寶設計有既定的印象,就是給人貴且難以親近的感覺,但是陳老師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不同的故事、體驗,珠寶設計也可以非常有生命力,要表現出如此的動人的作品勢必須要些技術,例如鑄造、斷敲等金工上的加工法,還不只這些以珠寶為基礎,搭配漆器、與玻璃,部份地方還利用編織的技巧,如此繁複的作業就只為了表現出最後的驚艷作,過程當然需要長時間的耐心與專注,看得出陳老師投入非常多的心力與熱忱於其中,工藝家很多但能創立品牌及經營十分艱鉅,或許在未來工藝方面的發展會漸漸興起,為大眾帶來更多不同的視野與感動。

 【延伸閱讀】

珠寶與首飾設計
THE ART OF JEWELLERY DESIGN FROM IDEA TO REALITY
作者:伊莉莎白.歐佛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給有興趣踏入珠寶設計領域的人,這本書簡明精闢的實務經驗以及觀念理論之研討, 揭開珠寶與首飾設計的神秘外表;並激發潛在所有工藝家心靈深處敏銳的創作熱情與天賦。

陳國珍女士演講心得 / 林純綺M10010116


[ 個人心得 ]


這次的演講,陳老師帶來了完整的個人創作歷程介紹,很喜歡老師將創作轉變的感想一併提出,我想這是觀看每件作品最有趣之處,也許也是最有意義的小地方。對於陳老師「百花、平安」系列的創作部分,從中看見的傳統與創新的交織,反而可以清楚看見了嶄新的創作亮點;然而,陳老師的作品大量使用漆器與其他複合媒材的應用,很喜歡老師處理每一種材質並且結合它們的形式。
陳老師利用了繁複的金工技術,鑄造、斷敲、也有許多的金屬編織作品,甚至漆器與玻璃的應用,由此可見陳老師對於的技術應用是非常廣的而且不設限的,另外配合金屬的砝琅,著實讓整件作品都繽紛了起來。最後,還是很欽佩老師對於金屬工藝的熱忱,無論是展覽的次數、還是工藝品的產量都很驚人,尤其在每一件作品都是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精力去完成的;另外,也是因為有這樣的數量才有辦法繼續創造自己的專屬品牌吧,越來越覺得工藝品的獨創品牌是未來的趨勢,也許因應著文創口號的興盛,這樣的結果是必須的。



[ 延伸閱讀 ]



500 Pendants & Lockets: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s of Classic Adornments
·         作者:Lark Books (EDT)
·         出版社:Sterling Pub Co Inc
·         出版日期:20080506


      這是在大學時期,選修金屬工藝課程時每個人必會選擇翻閱的書籍,裡面收錄了500組的金工作品;然而每一500系列的主題都不相同,有關於金屬容器、飾品、木屬家具、陶瓷、等等。
      500系列,主要都是蒐集些都是國內外相當知名工藝家的作品,並且每件作品下方皆附有媒材應用的小清單;是很棒的讀物。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陳國珍女士 演講心得 / 黃新雅M9810110

[個人心得]
陳老師這次的演講,分享了他從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後,將所看所學運用在漆器、金屬、壓克裡等材質的運用之上。從老師的作品之中可以看出,一個設計師或是藝術家的作品,隨著作者本身經驗的累積而有所改變與成長。陳老師也分享了她在創作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與阻礙,與解決這些問題後的突破與成就感。其實這與我們做設計時的過程是非常相似的,我們在創作與發想的途中常會遇到許多阻擾我們的困難,但當我們花了許多的力氣與時間將這些問題解決之後,隨之而來的成就感與成果是我們最大的獎勵。我們都應該珍惜這些寶貴的經驗,孕育出無限可能的未來。
 [延伸閱讀]
TOP 10 JEWELRY DEIGN WEBSITES 
http://www.lovetoknow.com/top10/designer-jewelry.html

陳國珍女士演講心得 / M10010105 許敬安

[個人心得]


這次演講請來金工設計師陳國珍老師來為我們演講,陳老師分享了許多作品以及其創作理念,將從皇家藝術學院所學習到的技法,轉換成工法上的技術層面,運用差異化的漆器材質與金屬作為創作,散發出溫潤內斂的感覺,為其對於東方之表達方式,而陳老師的核心創作理念既是表達東方國家之美,更藉由創作表達自己的血統。而讓我最佩服的是陳老師對作品所投入的精力與時間,每件作品都有許多細部表現,看得出其每件作品都是用時間與精力換取的!我在大學時期有修過金工設計,因此了解到金工是講究精緻與細膩的藝術,更需要用手工的方式製作,是非常的辛苦也需要極大的耐心,才能完成的挑戰,當時就覺得從事金工設計絕對需要很大的熱情才能堅持下去,也自嘆不如自己並沒有如此堅毅的意志力啊!因此十分佩服這些金工設計師們,對於自己的作品這麼的講究與要求,我想這樣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延伸閱讀]


全球經典奢華珠寶設計200+

珠寶不只代表珠光寶氣的奢華,它還蘊藏了珠寶設計師的設計美感與藝術風格。
本書介紹30位世界頂尖的珠寶設計師和200件經典的珠寶設計作品。
這本書有許多精采的珠寶金工設計,自己有購買這本,推薦給同學閱讀!

    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

    陳國珍女士演講心得 / 馮成文M10010203


    [個人心得]
    今天演講的最大感動是陳國珍老師所提到的,未來的世紀是中國的世紀,設計師應該回到自己的根,找到最在地也是最國際的特色。全球化已經是當今的趨勢,也讓整個地球村的距離縮小,但全球化使各個國家的特色模糊不清,更有很多人忘記了屬於我們自己最初的感動,或許因為我們太熟悉我們的環境,而忽略了許多種種的美好。因此,老師特別提醒我們創作者應該多多發掘我們文化的特色,例如她以漆器為概念,把漆器溫潤內斂的感覺帶入作品,並結合現代的金屬材質,造就特別的衝突感。其實可以發現老師的作品中使用很多不同材質的結合,試圖找出差異中的關聯性。另外一大特色就是老師喜歡使用很多繽紛的色彩。精工的製作非常的耗費時間與精力,一件作品不只是需要使用昂貴的材料,更需要花費龐大的心力。陳老師說創作的過程有點自虐,但結果適愉悅的,如果用一個自來形容就是“爽”。由此可看老師熱愛創作的態度。

    [延伸閱讀]
    社區文化創意,品牌台灣設計
    全球化使各國之間的界限開始模糊,在地的特色成為各個國家握有競爭力。如何利用在地的文化來打動別人,用自己的文化與其他國家區別是很大的課題。本篇文章,分析台灣的設計產業,以及所具備的競爭力。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陳國珍女士演講心得/張佳音M10010113

    [個人心得]
    老師的創作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同時也是最喜歡的作品,是一款耳環,它是由12個(印象中,找不到圖片)月亮陰晴圓缺的造型構成的,小小的但是非常漂亮,金色的月亮配深湛藍色的黑暗面,構成每一個亮圖,很美。

    老師的風格多變,總是給人驚喜,從金屬到漆器到透明壓克力,各種材質結合金屬的作品,呈現出的是非常有層次的效果;我覺得老師在材質方面的掌握度很高,很厲害,就算是用漆器,也還是可以用很細很細的工,完成非常精巧細緻的作品。

    我很佩服老師自虐的創作精神,雖然很辛苦,但重點是樂在其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很棒;就像是百花瓶安,一百個小花瓶,一百種風情,絕無重複,個個都令人驚艷。老師每次創作,都能看出成長的軌跡。




    [延伸閱讀]

    《百花、瓶安》影片之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BSt8FMaaYI


    《百花、瓶安》影片之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jLZeKof3SQ

    陳國珍女士演講心得 / 賴思羽 M10010120



    演講心得
    從皇家藝術學院畢業的陳國珍老師,有豐富的實作經驗,藉由各種工藝技術的學習,進而將不同的工藝作結合與嘗試,其中的耐力與毅力其實是非常驚人的,一件成熟作品背後所需要下的苦工與練習,其實是一般不是學工藝的人所能想像的。這次陳國珍老師帶來者多精彩的作品,不僅令人驚豔,也令人反思並且激勵要好好的花時間去努力才能有美麗的果實。

    延伸閱讀
    珠寶與首飾設計
    本書以全彩圖片、設計圖稿與清晰明瞭的實例,一路引導你進入珠寶與首飾工藝之堂奧;藉由簡明精闢的實務經驗以及觀念理論之研討,揭開珠寶與首飾設計的神秘外表;並激發潛在所有工藝家心靈深處敏銳的創作熱情與天賦。珠寶與首飾設計是形式與機能的完美結合,設計師所追求的創作樂趣,其實並不完全在於最終之工藝成品;相反地,是來自身心投入整個設計與製作過程中,及克服所有困難之挑戰的喜悅。

    作者:伊莉莎白.歐佛(ELIZABETH OLVER
    畢業於英國倫敦的中央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獲珠寶製作與設計學士學位,目前是該校的資深講師,主要教授珠寶製作與設計課程;她並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進修,以相同科系取得碩士學位。其作品廣見於各大高級服飾連鎖店與藝廊,如:賽克斯第五街(Saks Fifth Avenue)。伊莉莎白女士也是【珠寶設計:工藝人的參考書】(Jewelry DesignThe Artisan`s Refernce)及【珠寶製作技法】(Jewelry-Making Techniques)兩書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