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張宇凱老師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張宇凱老師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張宇凱演講報告 / M9910108

[演講內容]

    今天邀請到技轉中心張宇凱先生來為我們講述智慧財產權與如何申請專利。今年台灣科技大學研究所的學生們榮獲國際知名大獎,但是學生獲獎後呢?如何保護自己的創意?公開後是否喪失申請專利的權益?這都是身為設計系學生們應該先初步了解的。

什麼是智慧財產權?
    經由法律規範的權利,智慧財產權是一種無形資產但是頗具商業價值,以防他人擅用抄襲以量化生產賺取金錢。

智慧財產權的類型?
    以下以專利、商標、著作權、營業秘密等四大類來解釋。

專利:目前可申請專利的物件主要講求其”新穎性”,而具備未來有機會大量商品化的產品為主,其中,專利具有排他權。如:一般商業化大量製作的產品。

*專利權(patent)起源於17世紀的英國(1624年左右)。申請後的專利保護範圍屬於其申請國,並無涵括全世界的專利。

*專利排他權:排他權與發明人創作的關係如同權利與義務般要講求平衡。

商標:所有申請商標者講求其”識別性”,商標的重要性不是在於其商標的平面設計,而是背後商標代表整個公司的信用。如:可口可樂商標。

著作權:主要講求其”原創性”,不同於申請專利的商品們,申請著作權的所有者講求自我物件的單一少量工藝創作。如:瓷器創作、工藝類竹製品創作。
--
其中,專利第二十一條為利用自然法則作創作與設計。
專利之下分為三類可申請,發明、新型、新式樣三種。


A
B
C
類型
發明
新型
新式樣
專利編號代碼
I

D
保護期限
20
10
12
申請範圍
方法、裝置、化合物、材料
物品、形狀、構造
形狀、花紋、色彩

如何選擇申請類別?

保護強度 AC>B
保護範圍 AB(文義)>C(圖案)
保護期間 A>C>B (可依產品特性與市場銷售壽命來選要申請哪個)
專利申請費用 A($3500)>BC($3000)

專利申請講求其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創新性

何謂新穎性? 其中新穎性代表已見於刊物、已公開者不具新穎性,如IF competition下的所有類型競賽他有公開刊物,表示得獎的作品不得申請專利。
          +優惠緩衝期限:於政府主辦公家機構中公開,可於半年內申請完畢。

何謂進步性?  X (1)置換共一素材,如螺絲取代釘子。
                        X(2)組合起的功能們,但功能互相獨立,缺一仍可操作
                                        -MP3的相機 X
                                        -有輪子方便搬移的收納箱 O
                        O(3)克服長久的問題、瓶頸

何謂創作性? 太像實體自然物借來的外型產品不具創作性。如像芒果的計算機、像玉米的圖釘。

PCT專利合作條約:各國相互採認前案檢所與預審查報告之專利合作制度。

[提問與答覆]

Q:有關專利的關鍵字含括問題、要怎麼撰寫以打掉其他專利或避開其他專利?
A:就算檢索的關鍵字再好,專利師會以更嚴苛的角度來仔細搜查專利,如果專利相同,就算再好的關鍵字以避開也會被舉發。
Q:請問產學合作案,想將研究成果商業化,這智慧財產權屬於哪一方?是否有第第1或第2作者之分?
A
:老師以廠商經費研究,其智財權屬於老師。但因老師是學校的一員,故智財權實歸學校,學校藉由授權廠商幾年的方式簽屬合約,詳細狀況可與技轉中心討論。此外,並無第1或第2作者之分。

 [個人心得]
    經由技轉中心的張宇凱先生講述專利問題,他一開始就指出我們系得國際大獎的與申請專利問題,得獎之後當然希望設計概念於技術所在能夠被保護,但往往我們設計系學生最缺乏的就這一塊,專利只保護懂得自己去爭取與申請的人,許多設計概念很好但一不小心就被公開,所以也要注意可以補救的管道,這次張宇凱先生的簡單講述也讓我了解不少,之後更想要了解申請專利的過程程序,以備自己未來的需要申請時才不會慌張忙亂。接下來也有查一些相關的專利檢索方式與私人部落格,大家可以自我去了解與檢索或是上網詢問有經驗的人。

[延伸閱讀]
以下有關專利的網頁。

1.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專利技術網 光機電技術研發中心
以台灣科技大學教職員與學生為主,提供許多有關專利資訊在網頁上都可了解與下載。

2.專利申請私人部落格
Q:請問如何申請專利,申請專利流程為何?



Q:申請商標註冊流程
申請商標註冊流程圖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張宇凱老師演講報告 / D9910202

[演講內容]
今日,張宇凱老師介紹智慧產品權的定義、由來、類型、權益、何謂PCT,另介紹幾個設計作品,說明申請專利是否符合條件以及注意事項。

智慧財產權為無形資產,為國家賦予發明人的法律權,可做為商業授權談判籌碼及企業競爭力指標(例如,鴻海)。分為專利、商標、著作權、營業秘密、積體電路佈局等等。其中以專利具排他權,具產業利用價值,可製造、使用及販售;擁有商標即是專屬及獨佔性,具識別性,與專利一樣皆須經由申請、審查後取得。而著作權則是從事原創性之工藝創作而自然產生,擁有著作權,可避免他人抄襲。對於設計師來說,想擁有設計作品的商業談判籌碼,必須了解並藉由申請與獲得專利,來保護自身權益。專利分為發明、新型與新式樣,其中設計最常碰到的會是新型與新式樣。專利要求的三要件為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

得獎參賽設計作品申請專利時,注意事項如下:
1.
若是參加政府主、協辦或認可之展覽,則可依據新穎性優惠期一點,於事實發生日起六個月內,提出證明文件排除公開事實。

2.新式樣專利主看新穎性,但以下方式無法申請:由基本幾何或基本形狀構成、模仿自然物或著名創作,及僅轉換特徵。

3.得獎後應邀接受新聞採訪盡量不於報導中文字透露技術內容,及如何達到功效,如此可減低申請前公開事實的嚴重性,另外發明與新型專利皆為文義擴張權利,因此若報導中明載,即為公開行為,不得申請。

4.單一產品不限申請一項或一種專利。

[提問與答覆]

Q請問產學合作案,想將研究成果商業化,這智慧財產權屬於哪一方?是否有第第1或第2作者之分?
A
老師以廠商經費研究,其智財權屬於老師。但因老師是學校的一員,故智財權實歸學校,學校藉由授權廠商幾年的方式簽屬合約,詳細狀況可與技轉中心討論。此外,並無第1或第2作者之分。

[個人心得]

智慧財產權、專利、著作權,這三個名詞雖常聽到,但真的要定下心來了解其中差異,對我來說,有點難。不過藉由今天專題演講,正好有了個大致的了解。難怪,有人說,最快了解一件事的方式,就是直接問專家。對商業設計而言,最常碰到的是新式樣申請。新式樣重新穎性,然而師法大自然或名著創作的作品,並無法構成新穎性。創作性則會因是否易思及這主觀判定而決定。因此對於商業設計來說,新式樣專利實在很難獲得。不過,若是透過研究,研究成果的商業化就較易透過申請而取得專利。以及,任職於公司團體期間作品,其智慧財產權屬於公司團體。這2點是今天最大收穫,前者讓我心意更堅定,後者釐清我多年的困惑。Thanks God!

[延伸閱讀]
上網找了些專利相關網站:雖然是私人企業網站,但今日演講內容都略略提到,可看"專利問答資料"部份
http://www.genius8.com.tw/home3.htm

查到國家型計畫智慧財產權授權契約範本公佈,有興趣的可看看:
http://www2.ndap.org.tw/newsletter06/news/read_news.php?nid=300

另外還有:
經研院-智慧財產鑑定登錄機構:法院囑託智財專業機構,侵權鑑定、損害賠償鑑價、存證登記、分析檢測等專業服務。
http://www.tedr.org.tw/

台灣專利商標法務人員協會:代辦各國專利商標申請, 無需透過台灣事務所。www.tptp.org.tw/tptla

再者,產學合作智慧財產權相關:
教育部 產學合作資訊網 http://www.iaci.lhu.edu.tw/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學術服務網 http://web.nsc.gov.tw/
經濟部技術處 http://doit.moea.gov.tw/index.asp
教育部 產學合作資訊網網站http://www.npust.edu.tw/date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http://www.coa.gov.tw/show_index.php
財團法人高教評鑑中心基金會 http://www.heeact.edu.tw/
中華民國專利核准公告案資料查詢系統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http://www.twpat.com/Webpat/Defaul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