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13方浩實先生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3方浩實先生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方浩實先生演講心得 / M10110209 向文君


[ 個人心得 ]

學期最後一次演講請到的是緯創資通價值創新中心的方浩實先生,於工業設計領域工作三十餘年,觀察了台灣此領域數十年的變革,這是他最近一次的公開演講。演講前半段觀賞了一位國中男孩為了研究高鐵與地層下陷之間的關係,不畏辛勞做了兩百多次列車的紀錄短片,這樣的年紀與這樣的舉動,著實引發我們深思。講者亦提到於
ID產業,未來將會趨向以服務創新為主要的發展,硬體上將會趨於簡單化,可以理解且認同未來發展即將走向這樣的趨勢,但產品硬體上的發展卻也不該轉為輕鬆,反而是將更多的細節聰明的收藏在產品內提供給使用者使用。另外一個演講重點,是方先生提醒大家未來是掌握在年輕人的手裡,年輕人必須要勇於嘗試、也要至國外看看這個世界,未來千萬別被侷限住了。

[ 延伸閱讀 ]

服務設計|Desiring Clicks 設計分享誌
dclick.fourdesire.com
Desiring Clicks是平日所固定會觀看的網站,是一個專門介紹使用者介面、使用者經驗、視覺設計等的網誌,文章常探討設計應用亦融入不同領域思維如心理學、人機互動等內容。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方浩實先生演講心得 / M10110210張宇晴

[個人心得]
從第一張投影片,方先生就破提告訴大家:現在是年輕人的時代。
若干年前,長輩對於這個世代給予「草莓族」的封號;近來許多官員、總裁指責年輕人不夠負責任、能力不如人;然而亦有一些聲音的反控,認為是上一代的人抓住資源不願意下放,只想用低廉的「基本酬勞」得到最高利益。雖然現在是年輕人的時代,但年輕人總是一年年的長成,被注目的一代從七年級轉到八年級,夾在中間的我們,不如五年級六年級的前輩,抓住經濟發展之際的大好先機,亦不能像八年級般打破成規勇於放手去做,七年級生尾段的我們,必須如何自處?

方浩實先生鼓勵年輕人往外走,到國外去闖。從開學至今,許多講者皆給予相同建議,或許在現今的情況下,年輕人往外走成為趨勢,成為往成功的途徑。國內現況環境困窘,為畢業的學子尚未接觸到實際產業情形就已經被大量負面消息淹沒,似乎畢業即失業,必須即刻成為22K的成員之一。到外體驗是一種比較,一種認識,了解這個世界還有其他不同的動向與市場狀態,每個人都應該要有機會選擇自己的現實,而被壓迫在無奈的政策與環境下。

科技發展到一個階段,必須應對所有更新、更快的科技演變,提供更完整、更佳的服務品質,產品品質極佳的同時必須配合相對的服務,最終影響的使用者印象的,都是更細微的感受,洞察先機,掌握動態的人才是先驅。

[延伸閱讀]
《獲利世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67254

想要推薦一些設計領域以外的書,畢竟除了產品外,息息相關的還是人,我們也必須要時常從不同領域的角度思考與觀察,規劃服務設計之於規劃商業模式,同樣都是在尋找一個創新的、可行的、吸引人的、完善的運作系統。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方浩實先生演講心得 / D10110103陳俊中

演講開始之前老實說確實沒聽說過方先生,也不清楚方先生過往是如何在工業設計界聲譽卓著,但說到閉關多年之後將第一場公開講座留給台科大工設的專題演講,其中確實令人好奇。方先生在演講過程中提到的幾個概念,大抵呼應目前幾個科技趨勢,個人認為最值得探討的部分在於:裝置Device 結合 服務Serive的概念,我稱之為服務型裝置。在Apple之前,記憶中並沒有“服務型裝置”這種東西,每種產品的機能就是它的服務項目,並以此為名,例如果汁機、微波爐、手錶等,而我們則從產品服務品質的整體感受中評價品牌。但Apple的iPhone結合iTunes與App Store兩項網路服務之後,我們發現原來購買手機之後Apple賺得錢更多,也保有更密切的品牌互動,簡而言之就是,消費者實際上是購買一個提供多種服務的介面裝置,而企業則透過裝置主動被動提供或銷售更多服務。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清楚的了解到,消費者要的是服務,並不是裝置,所以裝置本身會趨向單純化、無感化是合理的趨向,所以大支的黑金剛手機會消失,而根本不用“拿著”的穿戴式裝置會成為下一波風潮。總而言之就是:享受著各種便利、樂趣、社交、通訊服務卻又感覺不到裝置的存在,絲毫不造成重量、動作、外觀、有限口袋空間的負擔,一切就像是魔法一般。在早期是將電子零件盡量微小化,除了運算力與散熱的問題及記憶體容量限制,畢竟在小也有其極限,但當前雲端服務卻為這種趨勢開啟另一個大門,將所有高耗能與產生熱的運算處理,以及巨量儲存空間問題交給異地伺服器,身上的裝置只要有無線傳輸與顯示功能即可。更快速的4G無線通訊時代即將到來,這種無感與虛化現象將會更明顯,若配合微投影,連最後的螢幕都可以省卻,想像一下:要用電腦時直接手往空中一揮,佩戴眼鏡上的小孔就會感測並投影在桌面一個畫面,模擬出觸控營幕所有功能,彷彿桌上擺著一檯iPad,不用時再一揮,桌面仍是一個再單純不過的桌面。這些當然還是一個“未來式”,方先生談到的是這些裝置背後一定要帶著服務,一種緊密、貼心、突顯不同硬體特色的數位功能,就像iTunes與App Store,甚至是iCloud,否則就易流於規格戰與價格戰,在生態系壁壘越來越高深之際,將成為次世代數位戰爭的輸家。

演講最後方先給我們看的影片,可以說是一種服務型裝置,小小的手環裡面卻有無限多種可能,透過輕鬆佩帶,即有多種服務,包含運動量的監測等,但你說它可以監控心跳、血壓進行微健康管理,並可當手機通話,進行微投影模擬觸控電腦我也不意外,因為這就是未來。

[問題提問]對於HTC的經營發展困境,問題到底是什麼?
答:HTC還是台灣廠商那一套硬體思維,品牌跟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是薄弱的。你有看過HTC的手機上有什麼不得了的HTC App嗎?同時之前的專利戰,確實如猛獅腳中的一根刺,讓HTC的產品被檔在美國海關之外,雖為萬獸之王但也動彈不得終究日漸消瘦。同時Apple與Samsung的技術投入與行銷操作,確實也讓HTC追趕的很辛苦。

[延伸閱讀]服務設計
服務是一個藝術。在數位時代,人在實體生活中被服務人員服務,在數位生活中當然也要被好好善待,包含服務的項目、流程、介面以極互動等方式,都需要精心的規劃,工業設計應該好好運用對人性的敏感度來進行服務層面的思考,究竟如何在流程互動之中體現“美”的價值與感受。

方浩實先生演講心得 / D10110104 趙龍傑

【個人心得】
30年的工業設計歷程著實經歷了許多新一代設計師從未有過的經驗,從早期渴望高科技的年代,一路上有過專精於製造、人因發展、產品語意,一直到現在的產品互動;每個階段都顯示出台灣設計得演進甚至是可期待的未來。
 
很榮幸能在本周有機會與緯創資通價值創新中心的方浩實副總監進行設計的對話,從他精彩的演說中深刻體驗新一代設計師所被賦予的新世代使命;方副總監提到:「變化的時代是年輕人的時代」,老實說,沒有人能夠告知變化的趨勢,也無人能夠阻止大環境的變遷,我們只能夠關注自己的優勢來建立屬於自己的未來,當然開創未來得過程難免會失敗,不怕失敗才會是成功的關鍵。
 
Kickstarter的募資平台、3D printer與Mobile by Device等產業新型態的形成,會造就未來如何發展,就端看我們這群設計師們如何接招以及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加以發揮了。方副總監談話中提及「團隊合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這指的不是一個團隊,而是跨部門或跨領域的整合團隊,藉著不同專長、視野的人,可以為著共同的目標努力,這樣的結果是值得期待的。
【延伸閱讀】
 

這就是服務設計思考! THIS IS SERVICE DESIGN THINKING: BASICS, TOOLS, CASES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83593

這本書解析了現今設計領域皆關注的新學門『服務設計』;幾年前人們都在談如何將設計服務做好,所談的是針對一件事提出解決方案,而服務設計則是把服務的範圍擴大,從思維、行為、執行以及管理等方面著手,透過全方面思考後的產出已不再是一件事物抑或是一件產品,相形而至的是一個生活型態或思維,設計本科的我們怎能不了解!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方浩實先生演講心得 / M10110103 游穎軒

[個人心得]

這週請來緯創的方浩實先生來與我們對談。一開始方先生便詢問有誰是不同科系轉進來的、以及誰現在還在研究單純的硬體產品設計?由此帶入一個現在台灣設計教育所面臨的問題-研究所的時候所做的事情和大學其實是一樣的。我們很習慣快速的生成概念、參加各種比賽提高學校的聲譽,但方先生強調,一直得獎,久了就不見得是加分,反而會變成一種包袱。業界所看到的是有沒有能力將產品量產與商業價值,會比只是單純的概念設計複雜許多。這個世界變動非常快速,一直以來所習慣的方式可能已經不再適用於現今的社會及產業模式,我們所要做的首先就是要看清楚自己的強項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麼。方先生以Google所製作的影片,各訴我們年輕人堅持夢想和不斷求知所帶來的力量。像現在很流行的Kickstarter也是很好的運用工具,重點其實不是募款,而是能夠藉此來測試自己產品的市場潛力。此外,他也強調服務設計的重要性,若只想和大家拼硬體裝置必定會走進死胡同,背後的服務和創新系統才是價值所在,服務設計所包含的項目更為多元而複雜,但有良好的系統支持的產品更能永續的經營下去。方先生最後勉勵大家,思考自己的市場在哪裡,因為現在的機會大部分都在國外,不要侷限自己,像影片裡的吳同學一樣,懂得多方思考、運用各種資源,朝目標努力前進。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方浩實先生的演講心得/M10110115 王亦瑀

這次請到緯創資通的價值創新中心設計處長方浩實先生來演講,一開始的投影片即是斗大的幾個字"未來的路是屬於你們年輕人的",他說今天不談設計,想和我們來場對話,他開始請大家說說各自的研究題目,後來說明因為經過這幾年來產業快速的變化,若學校僅教給我們傳統的工業設計,很難幫助我們在未來找到一份十分滿意的工作,其中他看到了一些現象和提出了他的見解,像是做事除了有勇也要有謀,如影片分享中那個勇敢又感於實作的吳承儒,因為發現問題,善用資源解決,將會看到更大的世界。他也談到,設計其實是門應用的科學,將我們的體驗與生活帶入,不拘泥於傳統的型式,我們新的一代會走出更不一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