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楊淑慧小姐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楊淑慧小姐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楊淑慧小姐演講筆記 / M10110106 M10110108 M10110109 M10110110 M10110113 M10110117 M10010104

1.文鼎發展字型許久,透過與日本的策略合作,度過網路泡沫時代,除台灣的繁體字以外,亦跨足全球語言。

2.介紹hinting技術,現在則用bitmap取代。

3.
閱讀環境變異,從紙本移到顯示。

4.
一組字型要經過字體元素的發想、與手稿繪製、電腦組字、校稿精修,這樣繁雜的過程需要造字團隊,而團隊也為辨認一個企業是否有造字能力的指標。

5.早期字型為紙本印刷使用,運用活字板排列,在製作上便以活字板為製作對象,與現今的電子閱讀不同。過去為光打在字上,現在顯示裝置則為背光式,相較過去多以鉛字設計的字體,未來則以黑體為應用大宗。

6.
通用字型,能符合大眾需求與閱讀障礙等需求的字型。


7.
未來發展,由於服務應用的擴展,未來字體更可能向個性化、多樣化發展。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楊淑慧小姐演講心得 / 趙龍傑 D10110104


(個人心得)
透過文鼎科技楊淑慧小姐的演講內容我可以深刻體驗到字體之於訊息傳遞十足影響著現代生活。記得賈伯斯曾敘述當時離開名校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無法在校得到想學的知識,反而去專研如何讓字體設計得更優美,也因為賈伯斯對字體美感的要求因而造就出讓使用著喜歡的軟體介面呈現方式。

自從接受教育開始,我們就不停的接觸文字,只是習慣於藉著字體接受訊息的同時又幾時停在字裡行間中思考這樣的字體呈現能夠傳達出視覺上的心理表現嘛?中華文化講究看字識人,深信文字所傳達的不只是文字的意義,透過字體的展現更能清楚展現出撰文者所要傳達的心境。回到資訊時代,資訊傳達數位化,如何展現出文字的靈魂就是隨之而來的挑戰了。

(延伸閱讀)

佛經音義與漢字研究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699325

許多漢字的研究都會從古文經典中著眼,特別是佛點中之文字與字義與一般大眾所認知的不同,許多文字都有其特殊的由來與背景故事,透過了解佛經文字可以體驗另一層面造字的精神與文字靈魂。




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

楊淑慧小姐演講心得 / 王鉞麒 M10110201

[個人心得]

此次演講邀請到台灣知名字型公司文鼎總監楊淑慧小姐,由於先前的他堂課堂上有邀請文鼎的老師前來上課,所以概略上對文鼎是如何造字及運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有別於先前,此次楊總監提到了許多字型設計與應用的未來觀點。由於科技的日新月異、我們已從傳統的紙張印刷走進數位時代!人手一機早已成為流行趨勢,因此如何因應電子化的時代也成了文鼎公司當前所要前進的方向。

透過此次的演講,也讓我更深入了解一組我們隨手可得的字型竟要經過如此繁複審慎的製作程序,從字體元素的發想、手稿的繪製、電腦組字、校稿精修,無一不是需要費心費力的步驟,而一組稱得上完整的中文字體少則八千字多則兩萬多字,與英文的二十六組大小寫字母或者日文的平片假名比較起來,中文字體的設計與製做更顯得工程浩大!也不得不佩服起可以勝任這份工作的每位字體設計師。

這次演講中也提到了關於UD (通用字型) 的設計與應用,如同我們常聽到的通用設計一般,通用字型也就是更符合大眾及滿足於文字閱讀與觀看有障礙的朋友,這點讓我感到非常有趣,也賦予了字型設計更多的意義,經過此次的演講真是收穫不少,一探了字型設計背後不為人知的祕密、也提醒了我們每組字型的創造過程得來不易甚至辛苦,身為未來設計師的我們更應該懂得妥善的利用與搭配,發揮每組字應該有的特性、放置在正確的位置,同時可以的話也要支持正版字型,良好的商業循環模式,我們才有機會享受到更多元更豐富的字體。

[延伸閱讀]

除了電腦常用的制式化字體、為了某個展覽、唱片、海報所製作的客製化少量字型,似乎更能吸引到觀賞者的目光,因為少的關係更看見許多設計師瘋狂的創意與趣味所在!先前於URS21 所展出的「瘋字型-文字藝術創作展」就集結了許多有趣的字體創作與實驗性的設計,錯過的同學們不妨搜尋看看喔!



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楊淑慧小姐演講心得 / 王志皓 M10110116

[個人心得]

本次演講邀請到文鼎字體設計的Grace總監,主要介紹了五大重點:電子閱讀、閱讀環境、閱讀現況、字型設計概念跟未來走向,其中我覺得字型設計的概念十分的有趣,跟以往所學到的產品設計觀點是大大的不同,也了解到台灣的字體設計業其實不好發展,都是因為盜版的關係,這點令人覺得相當可惜,不過即使如此,文鼎還是設計了相當多樣化的字體來供人使用。
另外也知道字體設計的演進是從早期簡單龐大的器具,進化到現在的電腦出稿,當中的軟體開發當然也是越來越多!不同平台上的字體也都完全不同,是跟區域的使用者之眼球習慣有所關係,這點我覺得很有趣,也了解字體是在相當嚴格的校正裡頭出來的,當中的辛苦,可能要實際體會才能知道吧!
未來的服務化會偏向網路,這也是必須要走的方向,希望台灣的字體設計,在未來能有更多樣化的造型變化,擁有更個性化的字體!

楊淑慧小姐演講心得 / 伍志翔 D10110101


本次講者請到文鼎科技字體設計總監 楊淑慧小姐,透過他的演講,讓我對字體的重要性,有了重新的認識。在現在資訊發達的社會中,如何有效的將訊息傳遞出去,除了透過圖像以外,就是利用文字,尤其是web font更是字體設計中的重點。楊淑慧小姐舉例說到,在不同的裝置上,所需要的字體也相對不一樣,如何讓使用者舒適的在裝置上閱讀資訊內容,字體的選擇及設計就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而這也相對道出了一個品牌對於使用者的貼心程度。
而這樣的概念擴展到服務的傳遞中,就更為重要了,當資訊已經佈滿在我們生活周遭時,提供一個讓人們能夠很快就清楚掌握的資訊呈現方式,對於服務接受者以及服務提供者,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使服務提供者能夠有效率的將資訊傳遞出去;另一方面,服務接受者也能掌握到應有的權利及義務,降低服務交易過程的風險,同時提升整體服務的品質及體驗。

楊淑慧小姐演講心得/李雅涵 M10110122

[個人心得]
文字是溝通最重要的媒介之一,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從手寫、活字印刷、電腦印刷到現今許多電子媒介呈現文字。文字的設計也隨著不同媒介有所差異性,在科技發達的現在,web font成為字體設計的重點。在楊淑慧總監的演講裡提到文鼎曾經參與日本HITACH冰箱的字型設計案以及NOKIA手機字型設計,這才讓我意識到不同品牌的手機內建字體是有差異的。在手機這樣一個手持裝置中,要讓使用者能順暢地閱讀手機內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此在存有品牌差異化的字體上要細心顧慮閱讀性。
英文字型是以二十六個字母去做設計,不同於繁體字,是成千上萬的單獨字詞,在文字的設計上困難度甚高。而文鼎科技發展繁體字體設計悠久,從楊總監的演講當中,得知許多字體設計在考量閱讀性上所做的細微調整,其工程之繁瑣。而在現在電子閱讀器的增加,以及數位化的生活型態,可見web font設計的重要性。經過這次楊總監的分享,對字型設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在之後做設計在字體選用上,能更加留心。

[延伸閱讀]

David Smith - Reverse Glass, Gold Leaf Sign Artist
David Smith是一位Sign Artist,曾為歌手John Mayer設計手繪專輯封面以及許多商標相關的字型設計,這部影片介紹了他設計的過程與技藝精湛的手繪藝術。

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楊淑慧小姐演講心得 / 陳柏英 M10110301




[個人心得]

這次楊總監的演講帶來的是幾項字體設計要點—如筆畫粗細、易讀性、美感設計、面積比例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字體辨識度以及其應用範圍。

很多keywords像是Hinting Skill(通常系統字才會使用,因為耗人力與金錢), Weight(分成L, M, D, B, E, H, EH, Bl, Ub), Readable(以往以集中式重心的字型為主,現代以比例均衡的字型為趨勢), Web Font,甚至是標題和內文所用的差別,我也都是第一次知道,對字體設計的瞭解因為這次的演講而入了門的感覺⋯有學到東西真不錯。其中也有提到黑體是現代字體設計的趨勢。黑體簡化特徵,且解析度影響特徵的存在必要。外擴、內縮也有差別。

未來的字型設計預估仍會以黑體為主流,造型多樣化、個性化、高解析度化,甚至應用服務化、網路化。

雖然對字體這一塊涉獵不多,但很多設計的原則都有箇中道理,像是中文的整個方塊字,它的比例調配通常要均衡、線條要一致風格等等,也許以後有時間可以試試!




[提問與答覆]







[延伸閱讀]

書籍




Tokyo TDC: The Best in International Typography & Design

Tokyo Type Directors Club (COR) 著


Antique Collectors Club Ltd 2012年06月16日 出版















網站

What Designers Need to Know about Typography





影片

Typography Porn: 100 Years of Title Design in Film



楊淑慧小姐演講心得 / 劉怡寧 D10110201


[演講心得]

關於這次文鼎科技楊淑慧小姐的演講,真的感覺到文字造型的重要性,身為平面設計師的我們非常瞭解,一個logo type的設計,是需要花費長時間的精神去來回修正才有可能達成的,常常會因為一小撇的襯線修改花了好幾天的時間。門外漢都以為寫字很簡單,其實寫字對平面設計師來說是最需要花工夫和花時間去磨練的一環,更何況要把字體設計於數位平台上使用,那真的要花費更大的力氣了,字的粗細、以及影響看字的光源方向,這都會影響到數位字體的設計。現在數位平台又轉換到極小的手機上頭,字體更要因應載體的轉換去微調字體的骨架及易讀性,這真的是大大考驗的文字設計師的功力了。

中文字是東方獨具美感的造型,尤其是繁體字,那請問你注意到他所應用的範圍了嗎?有書籍、包裝、海報等等地方。由於應用於太多地方,因此身為設計師的我們必須更去注意設計的小細節,現在許多設計公司的陋習就是使用某某堂的字帖,為了便宜行事或是不想找大師寫字,便落得隨便拼湊個平常人感覺不出差異實質卻醜得可以的基因改造文字獸,切記不要讓方便讓素質消失,對美的堅持大家都要一起努力。

[延伸閱讀]

我們都知道在平面的設計領域中,最擔心的就是如何去張顯文字的情感,間接帶給品牌與消費者更多的連結,在文字的設計原理這本書從簡單的認識文字結構開始教起,慢慢地帶領你進入文字的魅力中,想要多瞭解文字性格的大家,可以從這本書開始。


楊淑慧小姐演講心得 / 郭憲竹 M10110206


個人心得
文鼎在泡沫經濟的年代,有策略的與注重版權的日本合作,讓文鼎字得以外銷至各國,第一我覺得文鼎掌握了自己的市場在那裡,這是整個公司最重要的發展基石。另外楊淑慧小姐說我們做設計都是在電腦35cm前做設計,但是成品的觀看方式是否相同?你的閱讀者欣賞者會站在多遠看?或你要怎麼設計他們才‘願意看’?這不只涉及了字的大小,字型選擇、不同語文之間的搭配、字的筆寬策略都是需要考慮進去的。黑體依舊是主流,但近來也越來越多元往個性化多樣化發展,字體是功能性為重的一個形式,工業革命以來,從最工廠式的思維漸漸轉化,但隨著不同需要,字體漸漸的不是可用就好這麼簡單。

最後在提問中楊淑慧小姐補充檢視字體的方法與每個地區人的眼球習慣互異,引發我們的思考,也很振奮人心能看到台灣有一群人一家公司,正為了中文字體努力著,這實在是一種文化上的保留與傳承,如果有一天做中文字的人不在是說中文的人了或是沒人在做了,相信這會是多麼諷刺,沒有軟體做不到的事,只是成本的問題,政府和我們都該重視到這塊的成長。

延伸閱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F010577244
Typographically Speaking: The Art of Matthew Carter

出身於英國倫敦的世界級字型設計大師,他的父親是書籍設計師和歷史學家影響著他,且英國和英國的字體都很保守,他也將無襯線字體推廣至英國...。


楊淑慧小姐演講心得 / M10110M01 M10110201 M10110203 M10110205 M10110206 M10110208 M10110209 M1011021


設計師不只是懂得如何選字,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搭配。
演講大綱
1.電子閱讀螢幕顯示用字與文鼎
2.閱讀環境的改變
3.閱讀環境現況與字型
4.字型設計概念分享
5.未來

介紹文鼎從2000網路泡沫化到2011的過程,並說明文鼎由日本為媒介,讓字體得以銷售各國,並說明微軟利用傳統鉛字造字,及系統字的準則與hinting技術,在諸多限制下常用bitmap取代,不同的面板與閱讀媒介適用的字也不同,擴張型的字中光反射和較橫向有利閱讀即辨識。目前來說因為硬體的限制,有些小曲線的表現會更改成較方正的樣式,但不排除解析度提高後的時代,小曲線的字體設計將會在重出螢幕。

中文搭配英文也有其策略,中英的粗度1:1.2,且筆寬的策略也需考量。雖說中文字以正方為主但往往為了版面需要,必須在同個畫面塞進更多的字,因而字體也有較長的設計。黑體依舊是主流,但未來字體造型的多樣化、個性化會是廠商所想要邁進的一種噱頭,且目前日本已有此種選擇。

檢視字體的方法
宏觀:灰度、高低一致、常用詞彙的調整
微觀:筆畫頓點間的關係
另外每個地方的眼球運動習慣各異,像是微軟雅黑在字體設計尚有很多瑕疵,但因為多本簡體小說多採用此字型,所以被大眾所認可。

楊淑慧小姐演講心得 / 馬彗娟 M10110117


[個人心得]

本次演講請到的是文鼎科技的總監-楊淑慧(Grace)小姐,一開始楊總監便與我們說:「做事情需要保有一顆熱忱的心」,儘管在怎樣疲累都能夠很有活力的繼續撐下去,這讓我想到之前實習的時候,公司內的一個設計師,儘管再怎麼樣的疲累,事情再怎麼樣的繁瑣,他依然保持著活力與熱忱的心,這點真的讓人佩服,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有的。

楊總監分享了文鼎科技發展的過程,以及字體的演變過程,一直以為從以前到現在看的字體都是一樣的,直到楊總監說到,我才發現,原來字體會因為解析度高低,系統不同,或瀏覽軟體不同,而有所影響,這都必須經過細微的調整,像中文字有成千上萬個,因此在調整時,必須一個字一個字的來校正,且必須注重黑與白的布局,中英文搭配的比例,不同字體的協調性,在視覺上,必須讓人閱讀能夠更舒適,適當的選用字體,能夠提升閱讀性,這些都是字體設計的學問,而我們卻很少注意到這些事情,很謝謝楊總監此次的分享。


[延伸閱讀]
《夢字花》是我之前在2011年新一代設計展上看到的作品,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件作品,此件作品將名著-紅樓夢裡的人物個性,用花與文字,結合中西合併的設計詮釋書法字,結合了字體設計與書法字,這是一件滿美的作品。
 

 

 

楊淑惠小姐演講心得 / 邱琦 M10110102

[個人心得]

這次演講請到文鼎設計楊總監分享,讓人對中文字型在電子閱讀器上的發展歷程有更深的了解。行動電子裝置普及之前, 紙本是最普遍的閱覽媒介,但無論如何,凡是閱讀必定需要文字,有文字就需要字型。字型設計在閱讀上除扮演辨識、閱讀容易與否的角色外,更代表文字內容提供者想要展現的個性和價值觀,和品牌其實是密不可分的。

字型設計雖然只專注於二維空間中的編排,但用「魔鬼藏在細節中」這句話形容字型設計,一點也不為過。例如:閱讀平面的光源來源、文字製造使用模式改變 (鉛版印刷→電子出版物)、單個字中筆畫粗細調和、字與字之間的間距等,都是設計過程中不可忽略的環節。除因應科技載體改變,使用者經驗考量更是不可或缺,一般閱聽大眾即便有辨識優劣的能力,卻不一定有辦法將其中關鍵影響因子解釋清楚。因此,有機會聽專家分享見解,是相當寶貴的經驗。



[延伸閱讀]

楊總監演講中有提到字型設計優劣和引導標誌本身能發揮的效能有強烈連結。引導標誌作為「傳遞環境與空間概念」的象徵物,不僅幫助使用者更快速精準達到目的,也是企業精神的一部份,如果連小標示都能用心設計的話,想必能夠贏得使用者的讚賞也為個人企業打造優良形象。本書蒐集多個案例,了解不同國家、文化族群對引導標誌的觀點和執行方法。

《日本平面設計師空間引導標誌設計精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magazine/magfile.php?item=M020013880

楊淑慧小姐演講心得 / 蘇天雲 M10110109

[個人心得]

這個星期請到文鼎科技的楊淑惠小姐Grace講解字體創造。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用字的需求增加,逐漸變為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不可或缺的專業。中文的字體設計相對於英文字母十分複雜且流程繁複,除了要注意黑白之間的布局,對於閱讀的流暢度與辨識性都需要考量,在不同電子裝備和不同的字級處理上都需要逐字進行微調,可謂工程浩大。其中閱讀環境的改變在自行考量上所做的調整讓我印象深刻,宋代的紙墨印刷在製版時需要考量墨在紙上暈散的擴張性,而如今螢幕時代的來臨,則需考量到直接光對於視覺的影響,這些外在環境的變數,為幾千年相通的文字帶來了微小的改變。楊小姐也提到判斷是否為原創字體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設計的過程中是否有團隊在支撐,若沒有則有可能是吸收其他的字體透過軟體計算的方式所進行的改造字;雖然十分肯定造字團隊對於字體設計的付出,但與英文字母相比,中文的字體種類較少,如果以後環境的許可,有機會仿造軟體開放式平台公開讓有興趣的人進行創作,也許可以為中文字體帶來不一樣的發展契機。


[延伸閱讀]



交通指標:人命關天的平面設計



字體設計在生活層面的應用上,其中一個重要的用途是作為指標,此編提及英文字母、日本漢字以及台灣中文字路標使用的現況,對於公路字體視認性的探討。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楊淑慧小姐演講心得/曾瀚儀 D10110106

[個人心得]

      本週的主講者為文鼎科技字體設計總監 楊淑慧小姐,她提出了漢字的發展由古至今經過了各種造型自體的演變,從象形指事到形聲會議,可以從字的結構來判斷單字辭彙所代表的意思,而自的本體外形,也能展現出不同的意境。而在一個資訊傳播發達的時代,各種視覺傳達幾乎都得依賴文字來傳遞訊息,如何讓閱讀者能夠更加舒適的閱讀,字體的設計便顯得十分重要。文字的設計本身就有許多細節,設計師在毫米之間變化,就會影響到整體字型觀感,而中文字體在設計上亦比英文字體來的難上許多,光是單字辭彙就有五千多個字,筆畫的寫法順序對於文字造型也有影響,設計者如何結合字的美感設計出易於閱讀的便是一門學問。

楊淑慧小姐演講心得 / 陳俊中 D10110103

字在中華文化裡從來不只是字。古人說:見字如見人,我們可以在古代君臣將相、文人市井之間所遺留下來的書信中,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一個人外在生活面貌,從一筆一畫裡聯想到內在涵養性格。是故同樣為筆帖,柳公權與顏真卿分別為不同人所好,世有顏筋柳骨之說。這種把人的氣蘊、內涵加諸於字的型體而非文章內容的極致,有幾個著名的例子,包含唐代以來的夢幻逸寶--王羲之蘭亭集序,貴重不在於他寫了什麼內容,而是他怎麼寫。又如同張旭的草書,沒人在乎他寫了什麼(事實上也看不懂),而在於從字的型態裡流露出了什麼。早期文筆書信年代,娟秀字跡的閱讀經驗是一種享受,也從型體的熟悉度中辦認了親疏,展信先看到朝思暮想的一筆一劃,還沒讀起內容就已兩行淚潸潸。字的型體之所以重要,如同幼兒看圖是天性,讀意是後天教養,字型本身更具有認知意義上的代表性,可惜在數位化的網路時代,這種意義已經弱化到令人無法相信的地步。

進入數位時代,多樣的字型是否仍具有資訊快速傳遞上的必要性,是見仁見智的,是想,有人會堅持Line上出現的是什麼字型嗎?這麼小的螢幕空間裡,什麼字型不都一樣?但另一方面,紙本印刷因為具有固定性,為了閱讀傳達只好犧牲更多的作家個人特色,但數位閱讀並非只能固定,或許有更多的可能才對,而非只是紙本的數位化。目前數位字型最大量的使用仍在於數位設計後的實質印刷輸出,書籍、海報、卡片、POP促銷廣告,因為許多的原因,我們仍堅持必須有不同的字型來成為我們設計的一部分,但投射出來的是為了設計而設計的符號型體,缺少更深層的創作內在連結,像是見字如見人一般的辯知,像是遇到老朋友一般的熟悉。也許某一天,我們會說這篇文章光看那字就知道是九把刀寫的。

字型設計的未來,個人認為隨著手持型智慧裝置取代個人電腦,人與數位裝置之間不再具有“操作”上的距離,而是像食衣住行一樣的直接行為,而數位中文字本身會因為載體智慧的演進,變得更私人更具有辨識性。打開email也可以見字如見人,收到Line還沒細看內容也知道你今天心情不好的時代,或許會更有趣。

[問題提問]
問:1.要新創一套字型,需要特別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2.正體字與簡體字型設計的思考方向是否相同?
答:先回答第二題,目前是有在設計簡體字型,例如一些店子設備的內嵌字型。大陸的字型審核是非常嚴謹保守的,對於明體楷書都有一定的標準,太新的型體往往都會被打回票。常常都需要長時間的溝通之後才有可能。
第一個問題是個大哉問,新的字體設計大致上還是為了需求而設計,客戶或市場的需求會是最重要的因素。

問:另外請問,中文字每個單體有都可以是一幅畫,不同的字型有個特別圓,有的特別可愛,都傳達不同設計感覺,請問這些是如何塑造與決定。
答:的確,中文字型都有一種核心美感,就是是設計軸心,有專門的人在負責調整字型設計,每套字型也都會不段的修改,讓型態與傳達意義是能夠產生一致。

[延伸閱讀]
字型的設計終就有其極限,畢竟人常用的就那幾套字,但若字型會隨著個人成長變化,成為在數位網路時代中一種有價值的識別符號,那就價值無限了。雖然目前關鍵仍牢牢被西方世界的作業系統所限制,但相信在APP的世代,軟體的發行成本降到最低,讓字型由傳統概念的配角變成主角,未嘗不是一次好幾會,把數位閱讀裡的字型設計,變成數位文化創意;從賣字型軟體變成賣文化體驗。如同我們有時會在老外身上看到的奇怪中文刺青,誰說中文字符號沒有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