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劉中薇老師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劉中薇老師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劉中薇演講心得 / 鄭宇庭 M9910106

說故事,將成為一個設計成敗的關鍵,沒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那麼儘管用再多的包裝,也無法讓人感動。

老師的演講讓我想起BMW設計團隊在設計5GT車系的時候說的故事,相當棒相當引人回味。



儘管你不喜歡汽車,你也會被這整個發展過程感到興趣,也可以完整的了解5GT所有的設計概念,只是透過一支筆、一張紙,就將概念完整呈現,這個功力是相當深厚的。

然而如何找到那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就必須看設計者對於生活的觀察是否細膩,對於人生的體驗是否豐富。

這又讓我想起許多汽車產業的廣告,不用靠年輕女孩穿著清涼便能引起共鳴。









一個好的故事,就像這樣如此生動。

感謝劉老師的演講與親切活潑的互動,讓我聯想起過去看到許多有趣的事物。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劉中薇老師演講心得 / M9910201 M9910204 M9910211 M9910212 M9910303 M9910110 M9910306

演講者:劉中薇
演講主題:說故事了沒?


薇薇俏妞老師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tell-vivi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tellvivi?v=photos#!/tellvivi

今天演講所邀請的是當紅作家兼編劇的劉中薇老師,目前最新編劇作品為電視偶像劇「女王不下班」,在這次演講的過程中,從她的談吐與表情上,令人情不自禁地被她的樂觀與享受生活的快樂氛圍所渲染著。劉中薇老師,在她大學畢業後,她以第一名的成績甄試進入政治大學廣電研究所,曾經當過台灣廣播公司節目主持人、東森幼幼台節目主持人、自由時報編輯等等。然而,身為說故事的創作人,劉中薇老師,現在則是一名作家、編劇與講師;「盡情玩耍,認真說故事」或是「世界是一座遊樂場,人生是一本故事書」,這兩句話就可以代表著劉中薇老師對於創造故事的態度,而我們也從她的身上感受到了她對於寫故事的熱情與真誠的用心地說故事給每個人。
在演講中學習到說故事的重要,老師將『說故事』解讀為具體化的存在,而具體的存在就是在你我的生活。一個好的故事內容是,創作者必須具備感受力與觀察力,而享受生活、閱讀書籍可以向內探索自我並培養這些能力;而一個好的故事形式是,創作者必須具備溝通力與美學力,也就是必須精進自己的專業技能而產生更好的能力。一個好故事,可以打動聽者或觀者的心,並且產生共鳴與感動。而做設計也是一樣,當設計作品是一個溝通載體時,透過作品傳達出設計者想跟人們訴說的故事與理念。所以作品就必須可以喚起人們的情緒,並且憾動人心。
但是,說故事可以帶給我們生活有哪些不同的改變呢?她說:「說故事擁有把平凡變不凡的魅力!」,因為故事會形成情感連結。說故事的人可以讓團隊更加團結。甚至是說故事的人會把真實人物打造成英雄,故事很影響人的情緒,帶領人走入一種情境,當故事情節與真實的生活產生共鳴之時,它將會帶來不知不覺影響人的魔力。人們往往不喜歡聽大道理,但是他們卻會喜歡聽故事,因為故事會帶領人們進入一種想像空間,從文字中咀嚼與回味思考,而且有邏輯性的故事會幫助記憶,產生情緒反應,這也是聽故事的人無法抵擋的魅力之一。劉老師說了一個新聞例子,讓我們了解到有時候一個電影故事,會改變一個人對於事物的價值觀念,這則新聞說:有一位十一歲的何姓男童在放學路上撿到三千元,老實的他站在原地待了半小時,最後找不到失主,把錢送到派出所,警員發現這位何小朋友的家境不是很好,家裡是靠撿資源回收維生,但小男孩撿到錢卻沒有佔為己有,警員問他為什麼會把錢送來警察局而沒有自己留著呢?沒想到這小男孩回答說:「因為人窮志不窮。」,警員當時很訝異,沒想到小小年紀卻懂得這個道理,小男孩繼續講下去,他說他是因為從「長江七號」這部電影看到的一句話,人窮志不窮,雖然我們家很窮但是我們志氣卻不貧窮。從這一個例子不難發現,原來電影中的故事會對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觀影響如此之深,如果是從書本上看到這句話和電影劇情所傳遞的訊息相比,完整的故事內容的感動力量會大於一個句子、一段文字,說故事就是在傳遞資訊最基礎的人性方法,創造共同語言,當你越瞭解每個故事背後的意義時,也就搭起了人與人之間心的橋樑。
那麼如何創造故事呢?劉老師認為我們身邊的人、事、物都是故事,但是說故事不能只單單的描述,你必須要可以用細節去表達,具體化的過程,要不然它會變成抽象的內容,就像我們往往在聽別人的描述事情的時候,都希望他們直接講重點,因為我們都抱質著只要結論的心態,久而久之,我們會忘記過程的重要性,劉中薇小姐當場就問大家,今天中午吃了甚麼,有人回答:「包子」,她會繼續問說那包子裡有甚麼,在哪買的?它給你甚麼樣的美味?她會希望我們可以多描述我們這午餐到底吃了甚麼,當你描述越多細節佈置,再加入點情緒調味,或是顏色的彩繪,那麼,它就會越來越完整地可能變成一個關於午餐的故事,這也就是創造故事中,我們不要抽象的句子,而是希望能用更多細節建築起整體架構。
說故事需要「創意」,做設計也需要「創意」,生活最好也要過的有「創意」。那「創意」對她而言是甚麼呢?她說: 「創意就是用手邊的有限資源,去做最大效益的調配,用最有限的資源去解決困難。」,事實上,她認為創意就是解決問題,當時間越有限的時候,所激發的效益與靈感就會越多,最大的創意來自最大的限制!另外,她提醒著如果人生有一天創意用盡了,熱情也不見了,劉老師建議大家,請大家就出去活動活動玩耍吧!並且保持著莫忘初衷,起心動念的心,把握住每一個變動的機會,還有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劉老師也與我們分享三句話來當演講的結語:

找到自己,就找到故事的起點
找到生活,就找到故事的氣氛
找到胸懷,就找到故事的創意

相信大家在心中都種下了一顆故事種子,讓說故事發芽在心中吧!並且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



劉中薇演講心得 / 黃御彰 M9910118

        這次演講的主題很有趣,也與我們設計人大大的有關聯性,在過去幾年中,由IDEO所提倡的使用者體驗的設計方式逐漸形成顯學,慢慢地在國內的設計案例中被廣泛的運用,其中的情境導引以及意象看板等等,都是再作同一件事,"說故事"。
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說故事應該是行銷人員最擅長的事,但到現在設計師的地位因為逐漸受到重視,也慢慢的站到第一線,開始與客戶做直接的溝通,溝通能力也變成設計師應具備的工具之ㄧ,但學習如何去說一個動人的產品故事,卻是一個相當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透過這次的演講,劉中薇老師分享了她豐富的經驗,例如像是買玉蘭花的故事,購買的是花香而不是花的外表,就是一句令人非常感動的的話,另外如果是將情境的想像具體化形成故事,那產品就是故事的再具體化,設計師汲取生活中的素材,以及來自各方面的大量資訊,將他們轉化為具體的可觸摸的形體,並透過體貼具巧思的設計手法來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所以產品是一個一連串生活體驗的濃縮,更是一個好講故事的題材。很感謝劉中薇老師這次的演講,我們可以透過她自信的笑容,知道他是用非常開朗及樂觀的態度在生活,而我們更要如此,用對設計的熱情以及開心的態度來做設計,才能設計出感動人心的產品。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達到這樣境界。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劉中薇演講內容 / M9910118

演講者:    劉中薇
演講主題:說故事了沒?

    這次的主題相當有趣,請到了一位相當會講故事的劉中薇老師來當這次的主講人,在開場的時候就讓我們相當印象深刻;ㄧ開始就用充滿熱情的笑容征服了全場,過去經歷相當豐富,在28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報社主編,並跨足到電視劇、雜誌專欄(皇冠雜誌,薇薇說故事)等等,也已有許多本的著作,目前在淡江大學擔任授課講師,所教授的課程也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在一開始的演講,中薇老師就開宗明義的說了她對說故事的態度是什麼,她認為她是透過不同的媒介來說故事,而人生就像一個遊樂場一樣,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抱著遊樂的心情,雖然有時候過程是痛苦的,但這樣才能做出吸引人的產品。就像她在教學一樣,也是抱著極度熱誠的心在上課,用心的度過每一分每一秒。

1.故事力 VS 影響力

    WHY 說故事?
    這是一個包含   啟發     說服    激勵       的過程
  
    故事傳遞著一個訊息,而這訊息嘗試著去改變對方的認知,像我們所提到的文化,也是一種
    說故事的形式。

2.說故事的力量

    把平凡化為不平凡的魅力
  
    故事是一種魔幻的能力,讓人們賦予實體意義,帶領人們從現實裡產生想像,最終創造心靈的感動。
    這裡老師提了一個小故事作為案例,她提到每當離開台北的時候,都會跟一位顏面傷殘的女士購買玉蘭花。曾經,當這位花販要將比較好的玉蘭花挑出來給劉老師時,老師卻只要那些有受過傷或賣相較不好的玉蘭花,花販覺得很奇怪,但老師卻說了:「她要的是花香,而不是花的外表」。老師說當下她有覺得那位女士的眼框中似乎有些許泛紅,而這五年來,她都會將買到的玉蘭花送給第一個接待她的人,並分享這段小故事。

   平凡的玉蘭花-----不平凡的花香-----了解背後的故事

   另一個成功的案例就是電影海角七號所造成的風潮,曾經恆春光明路九十號這個不起眼的民宅,卻成為許多人趨之若騖的熱門景點,這就是故事的力量,也讓郵差成為了全世界最浪漫的職業,傳遞的不再是單純的信件,而是一份思念。

3.說故事,擁有不知不覺影響人的魔力

   小時候我們總不喜歡聽大人講道理,其實至今亦然如此,但如果將其轉換成故事的形式,那效果就大大的不同,人們的接受度提高許多,並可從故事中獲得領悟。像是之前在台灣南部有一位馬小弟弟,家境雖然貧窮,但在路上撿到五萬元的時候,沒有猶豫的拿到了警察局報失,令人訝異的原因是電影長江七號影響了他,他了解到了人窮志不窮的道理,而這個道理也許他在學校學了幾年也許都還不會了解這是多麼偉大的情操。
    從這邊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父母在小時候就會讓我們多去閱讀偉人傳記,或許他們並不期盼我們成為華盛頓或者愛因斯坦,但是透過介紹他們的故事卻可以讓我們有借鏡及模仿的對象,透過故事的潛移默化,達到教育的目的。
    像是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案例,例如每天在電視撥的廣告就是不斷的在說故事,而它讓我們產生的購買行為也就是其所產生的效益。

故事富有生命及情感,能讓腦海中產生圖像

4.決定未來的十種人(這裡指的是能力)

    說故事的人就是其中之一,這種人能夠在團隊中創造情感的連結,使情感昇華,強化團隊的組織力,讓團隊更加團結,並從中得到啟發性的結論。

5.WHAT IS STORY?

必須含有因果邏輯的存在,才能形成故事。舉例來說一句話「國王死了,皇后也死了」,並不能引起任何共鳴,但如果換個方式講,「國王死了,皇后因傷心過度,也死了」,這樣就產生不同的表達方式與內容,也能喚起聽者的想像與共鳴。

6.故事其實就是人生

(1)人生是每一天生活的累積
(2)人生的跨度是經歷生老病死與喜怒哀樂
(3)生活是食衣住行娛樂

   因此,我們從「食衣住行娛樂」的素材當中,展演著人間「生老病死」的故事,引起觀眾、讀者或消費者「喜怒哀樂」的情感共鳴,創造故事的價值與影響力。

7.說故事的核心價值

   向內探索自我
   向外溝通世界

8.說故事

   說什麼-----------如何說
 (內容)         (形式)

9.故事力


10.說故事最重要的是

      喚起情緒,打動人心


           共鳴          感動


11.這是一個曾經作為募款方式的實驗,透過不同的文案來了解故事的影響力
  
A版本  

  • 馬拉威的饑荒波及三百萬兒童
  • 尚比亞的乾旱導致2000年玉米產量下跌42%。估計約三百萬尚比亞國民面臨饑荒。
  • 四百萬安哥拉國民,及全國人口三分之一,被迫遷離家園。
  • 至少一千一百萬衣索比亞人需要食物救濟。
B版本

您的捐款將全部交給莉莉。
莉莉是一個非洲七歲的小女孩。
莉莉的媽媽在饑荒中過世了,莉莉也正處於飢餓的狀態,她常常睜大眼睛,無助的望著天空,不知道媽媽在哪裡,也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如果你願意,你的愛心捐款,將會大大改善她的生活.......。

而事實證明,B版本所幕得的款項是A版本的2.5倍。

12.故事是

     說故事,超越事實,讓人涉入

     好故事需要提供很多細節,造成感官衝擊,建立想像,觸動內在情感,引起共鳴,讓人高度移情、涉入。而細節就是讓人用來產生情境的想像。

13.故事是在傳遞一個訊息

     是一種詮釋的過程,幫助聽者對事實的詮釋。

     構築意義------產生認同------開始發生效用

14.故事是

      說故事,一連串提出證據的說服過程

      內容到形式都要提供高度的可信度,作為證據,用來輔佐證據,前後邏輯一致鋪陳到最後,讓聽故事的人信以為真,感動不已。例如金庸的小說中的故事背景或者人物設定都有他的一定的背景考據,這樣才能引人入勝,回味不已。
     
15.說一個打動人心的好故事

       創意是解決困難,用手邊資源做最大調配,來解決困難

       這邊提到的案例是史蒂芬史匹柏導演的大白鯊,當時在一個意外失去拍片大多數的資源時,急中生智,僅利用不到拍片成本十分之一的方式,用了音效及鯊魚鰭的的氣氛塑造,善加運用了人們對於看不見的東西的恐懼感,成功的拍出史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而這就是創意所帶來的效益,最大的創意是來自於最大的限制。

16.故事最重要的三點

      具體、具體、再具體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具體化的過程)


17.故事來自於哪裡?
  
     生活    生活    生活            (從生活中獲取故事的素材與靈感)

  • 找到自己,就找到故事的起點
  • 找到生活,就找到故事的氣氛
  • 找到胸懷,就找到故事的創意

18.最棒的故事,就是自己的人生

Q&A
1.請問老師,悲劇跟喜劇哪一個較容易觸動人心?
 
   悲劇比較容易觸動人心,而喜劇因為每一個人的笑點不同,較為困難。

2.動畫跟電影的腳本哪個較為困難

   在動畫中,對於動作的描繪是較為困難的,因為在動畫中的動作是要無中生有的,增添許多挑戰性。而電影來說,人則可以配合劇本的演出,不會有太奇怪的動作產生,最大的變因在於演員的演技。

最後劉中薇老師用幾句話來期勉我們

  1. 用更寬容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會更不同。
  2. 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
  3. 在不同的脈絡情境下,如果存在誤會,請學會互相體諒或諒解,因為也許彼此都不了解對方背後的故事。
  4. 要學會去把握每一個變動的機會。



劉中薇老師的臉書

劉中薇老師演講‭ ‬‭/‬‭ ‬D9810202 D9910101 D9910102 D9910103 D9910104 D9910202 M9810109

在這場講座後的幾天,很巧地聽到一位從事藝術表演工作者闡述一關於舞者蔡瑞月的故事。老實說,故事的中途我幾度想要落淚,也是在那個故事後,我才回想起、並認同劉中薇老師所說的,關於現場說故事的力量。

在那之前,我總以為故事要化為文字;亦或是透過電影細膩的處理,才有機會撼動觀眾。顯然我錯了,一錯就是二十幾年,可能是因為在那之前我不曾聽過如此美的故事吧。說書人要如何感染聽眾呢?我想沒有別的,重點在於自己也曾經在意識底層反覆咀嚼那個故事。說簡單點,就是自己也曾被那個故事所感動吧。

 佛思特(E.M. Foster)於《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中曾指出:「故事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事件的敘述。情節也是事件的敘述,但重點在因果關係(Causality)上。『國王死了,然後王后也死了』是故事。『國王死了,王后也傷心而死』則是情節。」撇開這先繁複的定義,劉中薇老師說,故事其實就是人生。但關於這句話,我是帶有些疑問的,我倒是想講的委婉一點,故事是被篩選過的「人生的摹仿」。生活的確是我們很好的謅故事的取材對象,但我比較悲觀的認定,沒有什麼故事是能夠忠實呈現人生的。畢竟光是連故事內的"時間步調"就與現實生活中落差極大。在你在闡述、或是撰寫、加油添醋的同時,故事其實就往悖離真實人生的方向走去。

另外一方面,假若故事即為人生,相信大多數的故事並不有趣,不有趣的程度也許不亞於「國王死了,然後王后也死了」。因為這樣的因果關係縱使十分合乎邏輯,卻太軟弱無力了。多數的我們反而比較愛聽「國王死了,然後王后在後花園散步」這種令人不安的情結。但若是譁眾取寵的說些異於平常邏輯的故事,在無法引起太多共鳴下,故事也許難以撼動人心。也因此謅故事時真實與杜撰的拿捏可能是個重點吧!

劉中薇老師是個活潑的講者,勤與台下互動,希望炒熱害羞同學的氣氛。真的很熱情。假若演講時間拉長點,也許演講內容將不會只關注於說故事的魅力,對於「如何說故事」這件事也能夠有更深層的介紹吧,亦或是能夠聽到幾個令人俯仰歌哭、難以自拔的故事吧。


(本文部份內容參考資料為張大春著作《小說稗類》)

劉中薇老師演講心得 / M9710104 M9910105 M9910112 M9910113 M9910114 M9910117 M9910119 M9910210 M9910304

本周演講請來了無論在寫作以及編劇上都深受好評的劉中薇老師,分享她對於說故事的心得與體驗。

劉中薇老師一開始分享了她如何踏入文化創意工作者的契機與淵源。首先,多年報社編輯的工作經驗,也許可以解釋為何老師有如此紮實的邏輯思考以及寫作能力,再加上老師對於生活的體驗極為敏銳,培養出了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如此造就了許多貼近生活的劇本與故事。

人生就是一個故事,而全世界最棒的故事就是每個人的人生。老師認為,人生就是生活的累積,從食衣住行娛樂中,我們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故事。而故事的核心價值能夠讓人向內探索自我,找到人生中的本質,並向外溝通世界,與人分享。至於要說什麼樣的故事以及如何說故事,也考驗著每個人的創造力。好的創造力能夠建構出強烈的故事力,其滲透人心的力量更能夠打動人,並傳達出主要的意涵。老師認為,說故事就是在傳遞一個訊息。當聽故事的人也產生認同感,那故事已經開始發生效用。老師舉了小朋友撿到鈔票之後送警局的例子,說明了電影長江七號如何以說故事的力量,來教導小朋友人窮志不窮的人生道理。好的故事不僅能啟發人心,更能說服人心,到最後激勵人心,它擁有把平凡變不凡的魅力,影響人產生許多自願性的行為。

老師認為,好故事能造成感官衝擊,觸動聽者內在情感,引起共鳴讓人高度移情。一個好的故事能夠讓聽的人不管在聽覺、嗅覺、觸覺以及視覺上,都能讓人有足夠的想像空間,說故事的人提供的細節,能夠讓人建構出故事般的情境,讓人掉入故事當中。老師也提出說故事最重要的三點便是具體、具體、再具體,透過一連串的證據,讓故事內容到形式都具備高度的可信度,讓聽的人身歷其境,信以為真。

整場演講下來,老師以非常活潑的發表,近距離與學生互動討論,並透過許多稀鬆平常的生活瑣事,來引導我們進入更深的觀點。老師與我們分享的哲理,看似短短的一句話,底下卻蘊含了許多老師對於生活的體驗。同樣身為創意工作者的我們,取代了文字,透過產品的形式在說故事,並也企圖將人們帶進我們為他們建構的世界中,藉由使用感官的體驗,傳達出設計的宗旨。只要我們能夠對自己與生活有更細膩的觀察與了解,一定也能讓人感受到作品意涵與背後那動人的故事。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劉中薇老師演講心得 / 蘇品嘉 M9910103

1234透過薇薇老師上課分享的鋁門窗故事,讓我開始學習用一種更加美好的角度看事情。我不知道薇薇老師是否完成了她想用故事溫暖全世界的理想,但是她確確實實在這短短的兩個小時內深深地影響了我。這堂演講讓我感受到故事的影響力,因為至今薇薇老師所說的那些故事以及它所要傳達的意念仍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或許這些故事之所以具備生命力並且能夠影響人,是因為它透過了薇薇老師這個具有極大熱情的說故事創意人的分享。

1234就從玉蘭花的故事來說,我每次看到婆婆在賣玉蘭花,我也跟老師一樣會去買。但是不一樣的是,我買了就把它收起來,而薇薇老師卻是把他傳遞出去。老師用說故事的力量,將這份善意、這份溫暖傳遞給其他人。接收者不僅僅是收到一串玉蘭花,而是收到一份關懷的心意,好像他也間接幫助了顏面傷殘的玉蘭花婆婆,那會令人感受極為良好的。薇薇老師運用故事的魔力,將平凡的玉蘭花變的不平凡,而我相信,那些聽過故事的人,或許在下次看到賣玉蘭花的婆婆,就可能有多一點停下腳步的機會。

1234薇薇老師是一個用心擁抱生命、熱愛她所做的事、盡情的過生活的人。這堂課讓我學到的不僅僅是說故事的重要性與技巧,薇薇老師的熱情以及她的生活態度讓我學到重要的一課。我不禁的思考,同樣身處在同一個大環境下,自己是否有認真的渡過人生的每一分鐘?是否真心喜愛自己的生活?是否具備熱情完成屬於自己的故事?經過一些自我反思後,我改變了一些之前的想法,我想這樣的轉變是好的。希望從現在開始,我能夠好好的完成屬於自己美好的故事。

劉中薇老師演講內容 / M9910102 M9910103 M9910104 M9910108 M9910109 M9910115 M9910120 M9910206

說故事了沒?
  薇薇老師在講座裡分享了無數個故事,讓整個教室充滿了歡樂又感動的氛圍。而透過這些故事,正悄悄的告訴我們:如何說故事、說故事的重要性以及故事的影響力。薇薇老師分享的故事就像是她的人一樣,多變、吸引人且具有感染力,有些故事讓我們會心一笑、有些故事牽動著我們的惻隱之心、有些卻又帶有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而這些故事之所以影響我們,我相信是由於薇薇老師她身上所散發的那股熱情以及她那積極探索生活的正向能量。

Introduction
  薇薇老師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無時不刻帶著真誠可愛的笑容、活潑的肢體語言,讓我們覺得好像只要跟她一樣這麼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也能跟她一樣快樂。薇薇老師說:「世界是一座遊樂場,人生是一本故事書。」於是她盡情的玩耍、快樂開放的過生活、也認真的說故事。
  她是說故事的作家、是寫故事的編劇、也是教故事的講師,而積極的用故事的力量溫暖全世界。在閒暇之餘,薇薇老師學習肚皮舞、茶道等等,也愛四處旅行,時時的在充實自己、盡情玩樂生活。她精彩的生活經歷,讓她的故事能說的更動人,而她的生活態度無形間應證了她對我們所說的一句話:「全世界最棒的故事就是你的人生。」也就是說,她在對我們訴說故事的同時,也正在創造屬於她最精采的故事!透過薇薇老師的故事,坐在台下的我們也被那股對生活的熱情影響了。
為什麼要說故事?
因為它擁有不知不覺影響人的魔力 - 啟發、說服、激勵

  有一個八歲小弟,家境清寒的他撿到錢卻拾金不昧拿到警察局,有人好奇他這麼小怎麼懂得要這麼做,他說他看了很多遍電視上演的長江七號,記得周星馳在裡面說的,「人可以窮,志不可以窮。」一個成功的故事是可以影響人很多的,像小弟弟無形間就被他所熟悉的台詞所影響了,間接養成良好的習慣。我覺得故事的力量是很大的,我們從小到大聽過很多故事,或許我們有時候都忘了,其實有些觀念、待人處事的道理都深受小時候那些在媽媽嘴邊道出的故事影響著。所以好的故事是重要的,它可以影響人很多。而周星馳之所以一直拍喜劇,是因為他想要讓觀者開心,對人生充滿希望,而小弟的例子就是故事價值的影響力最好的應證。

薇薇老師說故事



故事傳遞一種訊息

  故事它傳遞著訊息,同時也是對事實的詮釋,讓聽故事的人也產生認同。電視劇「敗犬女王」,敗犬是一個事實,指的是超過三十歲、事業有成但愛情卻仍無著落的女人,但是到最後她透過故事的展現,傳遞一個訊息:敗犬也可以活得很有自信!他的故事讓人信服,讓人相信女人就算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精彩,觀眾也自然而然容易產生共鳴。
透過故事告訴你道理

  道理是抽象的,故事卻是富有生命和情感的,故事裡面有人物、有場景、有前因後果,很容易就可以喚起人的認同感。而數據也是一樣的,數字和數據雖然是一種具備真實性的證據,但是它卻離人們的生活經驗太過遙遠。像是我們常常會說哪裡到哪裡距離很遠,但我們不會說兩地距離有幾公里。老師有說到像是募款時,道出一個令人產生憐憫的故事比起說明物資缺乏的數據更能令多數人買單。雖然最終是為了完成一樣的目的,但透過故事的途徑是更能夠讓人涉入、讓人容易理解和體會的。


如何說故事?
向內探索自己、向外探索世界

  其實故事力就在生活當中,所以我們應該無時不刻的培養自己的感受力與觀察力。每個人的生活經驗都有所不同,我們對於周遭環境的認知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我們更應該對生活多用點心,跟生活做溝通,用心的看待自己人生的故事。
  「全世界最棒的故事就是你的人生。」為了讓我們能夠體會這句話,她舉了一個例子讓我們感受良多。薇薇老師的一個學生當被問到爸爸在做什麼的時候,他不好意思的回答說他的爸爸是做鋁門窗的。而這時,薇薇老師卻覺得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因為他的爸爸幫很多的家庭開了扇窗。而他走過了無數的家、看過了很多家庭發生的故事,這些經驗也完整了他的故事,讓他的故事更加精彩,所以能做這份工作其實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聽了這個故事,我覺得很感動,因為它讓我產生共鳴,也讓跟他有一樣經驗的我產生了新的看法,透過這個故事改變了我的觀感,影響了我長久以來較逃避的心態。
  每個人都有精彩的故事,所以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探索自己進而向外探索世界。生活環境中有很多的小細節是能夠引起人的共鳴的,畢竟我們都身處在同一個環境下,而當你的觀察力夠細微,你的故事就更能讓人認同。薇薇老師在搭捷運時差點被前面飛來的傳單打到、她瞬間跳開的故事,讓他想起了一個運動鞋廣告海報所說的「運動,無所不在。」(間接告訴我們要常穿運動鞋)這是我們生活中常常會經歷的事,但是我們往往會忽略這些小事,但是這個廣告卻利用了這些小事讓人產生認同。

具體、具體、在具體

  故事有三點最為重要,就是具體、具體、在具體。在具體化的過程裡,更可以讓人心中產生畫面與情境,也更容易讓人在身處情境裡被打動。薇薇老師舉了時間的例子,時間是什麼?就這樣看來實在很抽象,因為我們既摸不到也看不到。但是若是比喻成:時間就像乳溝,擠一下就有了!如此一來,不僅讓我們會心一笑,也更能夠理解所要表達的時間。 另外在具體化的過程中,細節的描述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注重每一個細節,因為他都會造成聽者感官上的衝擊。細節處理的越合宜,越能讓人建立想像、引起共鳴,讓人高度移情、身處其中,觸動人的情感。
加入一點創意

  加入一點創意在故事裡,能夠讓故事更具吸引力更加與眾不同。創意是什麼?就是我們運用一些方法、利用手邊可調配的東西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而我們也要盡可能在有限的資源創造最大的創意。像是薇薇老師舉得大白鯊這部電影,在資源極度不足的情況下,導演卻運用了他的創意:將最後僅有的經費製作了一片鯊魚鰭,並成功的製造大白鯊可怕的意象,因為看不見的東西最可怕。最後這部片也非常的賣座並為他打下了知名度。

Q&A
怎麼持續抱持熱情? 莫忘初衷,謹記起心動念。

  薇薇老師的回答,讓我們體悟了很多。其實在現在生活當中,做的很多的事情早就已經忘記當初一開始的動力了,很多事情做到最後,失落與打擊總是將那一股熱情淹沒,導致最後迷失方向。薇薇老師說,最每一件事情都有最初的念頭,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要記得最一開始的起心動念,一一將那些障礙克服。好好想看看當初為什麼要開始這麼做,或許就會有繼續堅持下去的力量!

延伸閱讀

1. Tom kelley-決定未來的10種人:10種創新,10個未來/你屬於哪一種?
2. 劉中薇-說故事了沒





劉中薇老師演講心得 / M9910101 M9910107 M9910202 M9910203 M9910208 M9910209 M9910301 M9910302 M9910305


「世界是一座遊樂場,人生是一本故事書。」,年紀輕輕就當了報社主編,其後更寫過劇本、上過電視、做過演講,社會因為各種不同的工作經歷,為她冠上各種不同的頭銜,薇薇老師卻喜歡說自己就是個說故事的創意人。
在演講過程中,薇薇老師向我們說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在她常經過的捷運站門口,有個戴著斗笠賣玉蘭花的老婆婆,路上天天人來人往,卻很少有人停下來向老婆婆買10塊一串的玉蘭花。有天薇薇老師心血來潮,決定向老婆婆買兩串玉蘭花,這一近看才發現老婆婆的臉部曾經被嚴重灼傷,原來斗笠不是為了遮陽,而是為了掩飾自己的被燒傷的臉龐。看到這樣的場景,薇薇老師頓時感到內心一揪,趕緊挑了兩串已經有些斑黃枯萎的玉蘭花,並對她的挑花行徑顯得有些疑惑老婆婆說:「我要的只是花香,長得漂亮的玉蘭花你留下來賣個別人吧!」聽到這句話,老婆婆終於露出感動又感激的眼神;而薇薇老師,也習慣每次離開台北要到他地演講時,會向老婆婆買串斑黃的玉蘭花,把花交給抵達演講地後,第一個來接送或是幫助她的人,並轉達這斑黃花串背後的動人故事。霎時間,薇薇老師似乎可以感受到她那小小善念和習慣,讓互不相識的兩個生命產生連結,彼此為了對方的存在而溫暖著。一串平凡甚至有點醜陋的玉蘭花,因為有了如此令人動容的故事,瞬時變成世界上最獨特而芬芳的花朵;說故事,的確具有把平凡變成不凡的魅力。
多數的人不喜歡聽道理,因為道理過於抽象,教條也令人厭煩;但是我們都喜歡聽故事,因為故事是具體和具有情感的。好的故事之所以能喚起情緒與感動人心,就是因為他人的生活經驗能與之產生連結,並能提供情緒共鳴。薇薇老師再三強調好的故事要有足夠的細節,這些細節能造成感官上的衝擊,並讓聽者產生具體的畫面,也才能與自身經驗產生連結,達到撼動人心的效果。
故事其實就是人生,也就是每一天生活的累積。故事是人說給人聽的,好的故事之所以能喚起情緒與感動人心,就是因為他人的生活經驗能與之產生連結,並能提供情緒共鳴。因此一個會說故事的人,首先必須要有足夠的觀察和體會能力,才能感受到生活周遭足以感動人心的細節;其次要有良好的溝通與表達能力,才能將這些感動轉化為語言,讓沒有親身經歷的人們也能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撼動。 「最好的故事就是自己的人生」,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也唯有自己最清楚屬於自己的人生是什麼樣子,因此若要創造令人驚喜的好故事,就該先讓自己有不同的經驗和體會。身為設計師,更該走出室內,先學習如何當個生活家,才能創造出感動人心的好設計。「最好的故事就是自己的人生」,因此在體驗生活的同時,不要忘了細細品嘗生活周遭的細節:郭台銘先生有具名言道:「devils are in details」,所謂惡魔藏在細節中,就是細節能撼動人心的最佳註腳。「最好的故事就是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國際知名的設計師,絕不會整天蓬頭垢面埋首於工作室,相反的,他們會把自己打理得有形有款,到世界各地去旅遊和體驗。身為學生的我們雖然沒有這麼多的金錢去體驗上流社會的生活,但是花些小錢去認真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絕對會是值得的自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