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13 林建宏先生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3 林建宏先生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111 王守裕

  印象中百貨公司的廣告似乎都是斗大的周年慶字體之類的形式,而這次林建宏先生帶來的作品顛覆了我對廣告的印象,在現在大部分的平面廣告都是靠電腦繪圖製作出來的,很難想像當時是利用攝影還有後製手法去製作一張張的廣告,甚至還有手工繪製的,看得出來製作的用心,相較於現在的廣告多了一份獨特的質感。

  林建宏先生也分享了他在大陸工作的經驗,說到現在台灣和大陸市場競爭力、財力間的差距,不難發現台灣的優勢、人才逐漸的流失,而近年來我們一直都在提的軟實力,真的有在發展嗎?似乎是要好好的審視思考,如何在未來競爭激烈的洪流中,有自己的特色和發展性。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M10210106 趙亞紀

林建宏 設計師
給人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感覺,把自身的過去經驗毫無保留地的分享出來,並且是用一張張廣告作品的介紹還做整場演講的方式,雖然很直接,但也可以很針對設計上的思路去看出時代的轉變以及運用手法的演進!最後提到大陸的崛起對台灣業界的憂心!我覺得若與世界比就更要憂心了!真是針針見血!看海報更可以看到到中興百貨的興盛至終點時期的脈絡!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M10210113 楊雅筑



[演講心得]

  此次演講前便多次聽李根在老師提起中興百貨在台灣平面設計史上的地位,但中興百貨興盛時我們還是一心只有考試的國高中生,無緣被這些特別的設計及標語挑起購物慾走進中興百貨血拼,幸虧此次演講,有機會見證當時的風采。

  林建宏先生一一講解了這些珍貴的作品,對於從未在現今的百貨看見的視覺設計感到不可思議,也相當感嘆在現在,中興百貨關閉的五年後,竟沒有一間百貨足以匹敵這樣的視覺設計。

  而林建宏先生也花了一些時間解釋在電腦不盛行的年代如何製作一張海報,這讓我想起了國中畢業紀念冊的製作經驗,當時所有的頁面都要手工製作再加以掃描,為了要製作斑駁的效果以打火機燒紙弄得整間房間都是焦味的記憶猶新。

  在電腦後製當道的現在,許多事情變得容易許多,但管理者的思維若沒與時俱進,只怕再十年後看見中興百貨仍覺得前衛。



[延伸閱讀]

以下為各個百貨線上DM的連結,不知以此做為比較是否有失公允
(有一些不小心會以為是大潤發)


Bellavita
http://www.bellavita.com.tw/xmas/xmas.html

SOGO:
http://www.sogo.com.tw/www/flippingbook/index.asp?id=1281

新光三越:
http://www.skm.com.tw/zh-TW/OnLineDM/Detail?CTID=b8727321-3a44-4b5b-a239-d26c895cffab&storeId=4d6c8b25-f31a-4d83-b016-d97973648188#1

誠品:
http://www.esliteliving.com/dm/dm_detail.aspx?sn=2013121701

Mega City板橋大遠百
http://www.feds.com.tw/store/dm.aspx?store=22&dm=201312061133262d5

漢神百貨
http://www.hanshin.com.tw/DM/?m_id=142

大葉高島屋
http://www.dayeh-takashimaya.com.tw/dm/dmlist.asp?swfno=18

明曜百貨
http://www.mingyao.com.tw/Magazine-XML/Default.html

中友百貨
http://www.chungyo.com.tw/edm/edm_pages.asp?cid=top&sdate=20131206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M10210206 邱元貞

此次的演講者林建宏先生和其夥伴來台科分享以前,就先聽了李根在老師分享了一些關於林建宏先生在中興百貨時期的作品,以及中興百貨的廣告在台灣平面史上的地位,在網路上也先看了一些中興百貨當時很前衛的廣告,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中興百貨的視覺表現仍令人驚艷,很難想像在十年前電腦軟體技術等還不發達的時候,林建宏先生就能用許多不同的視覺表現手法來呈現一張張多元的廣告,每個系列的作品都讓人耳目一新,不同於現今各家百貨大同小異的廣告文宣,拿掉百貨公司名稱之後你變不知道這是哪家的廣告。現今的設計人才越來越多,但林建宏先生也題到了人才外流的問題,並談到大陸與台灣的差距逐漸在拉開,台灣不乏許多有創意有想法的人才,但在整個社會經濟環境的壓力下,在加上台灣還是有大多數的人存在著我在你這邊印名片你要送設計這種想法,讓台灣的設計人才存在著超時工作,薪水又不高,客戶的美感與無理的要求,讓人深感在台灣想好好作設計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與信心的,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能運用自己的特色,善用台灣的優勢,培養出良好的競爭力,不要讓台灣與世界的距離越拉越大。



分享大陸網友對於中興百貨意識形態的見解
中兴百货意识形态 创意观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b3c2500100869d.html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林建宏 廷宏繪社演講心得 / D10210101 黃柏源

林建宏先生和其創業夥伴來到台科給了我們一些很實務經驗的分享,特別也讓我有些進一步的思考。林先生為我們逐一介紹中興百貨時期到後來自行創業接案,包含1988-2007時報廣告得獎作品到接受大陸企業委託的一系列執行作品。論其創作構思來源,林先生不諱言也會參考觀摩當時其他人優秀的創作,有時文案內容和視覺畫面的創作未必一致。其最終都能夠有其獨創而令人驚豔的作品呈現,原原本本直接忠實地還原創作現場的過程,而沒有修飾浮誇的華麗詞藻,凡此種種都能感受其誠懇並希望對我們未來面對現實職場有所啟發的態度。
綜合而言有幾個面向值得我們思考。一、市場環境與企業文化對創意能量的滋養茁壯,有其助益。二、廣告媒體業,隨著台灣經濟的飛快成長以至於現在整體經濟狀態的轉變,市場規模與機會逐漸轉移到大陸,促使這個領域的設計專業生存模式改變。三、面對大陸設計產業的興起,台灣的設計產業如何發展自己的特色。
台灣企業是否已經有自覺需要培養自己的設計軟實力,是一直有在持續發展的。只是其發展的規模、企業主觀念轉變的速度,在不同類型產業,實際上都有所差異,廣告媒體、科技產品、數位週邊、家電品、家居家飾品,各自的發展狀況、起伏都有很大的差異。設計產業上,大小型設計公司變少,某些企業內部增加內部設計部門的規模,設計師經營自創品牌時接案與自有產品營收比例各有消長,可見台灣的設計產業朝向多元發展的方向轉變中。而相對於大陸大規模、強調大氣勢的設計特性,台灣反而因為有過經濟文化發展的基礎上,有能力發展小規模、精緻、深刻、多元的設計表現模式。如同歐美品牌的發展,除了大型品牌之外,有許多各具特色的小品牌,朝向重視多元、個人化特色的方向發展。

提問: 廣告媒體業,逐漸轉移市場到大陸,大約是在哪個時期?
回答: 目前台灣頂尖的廣告人才有多數都到大陸發展了,擔任大陸設計部門的總監等高階主管,大陸業者提供的經費、酬勞,已經比台灣高出許多,很多人短時間內無法回到台灣發展,或者已經賺夠錢回台灣退休了。

我們在會後和主講人有些小討論,可以看見講者出於關心台灣而表現出的憂慮。但是我們認為,還是要看不同產業的個別狀況,以目前台灣在設計產業的推動、能見度、教育人數而言,或許可以促成整體環境的持續成長,發展高度具有自我文化的設計環境,使整體生活的美學感知增加,例如歐洲義大利、法國、英國、北歐等國家,設計美感已經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 高科技產品目前仍以大規模的資金與人員編制,占台灣設計工作的多數。在家居家飾產業,目前則是轉型的萌芽期,資金的流動規模不若科技產業龐大,但有少數公司轉型、微型創業的興起。台灣設計發展仍然有機會找到自己的模式,發展全球在地化的設計特色。

參考資料:
廷宏繪社 因為業主與市場需求的關係,逐漸走向國際時尚廣告的方向,作品甚至被誤認為是國外團隊所創作,並不是一蹴可及的,而是專業持續發展的累積。雖然經費預算會導致某些差距,但是保有創意與技術的掌握能力,時間累積而階段性的發展是必須看見的變項,每個人都有這個時間線與階段的變項,知道自己所處的階段並發展該階段需要的能力與態度,就能持續地轉換。也期待下一階段,面對國際競爭下,廷宏繪社的轉變。

廷宏繪社 近年作品相片集

關於中興百貨時期創作風格的探討,則有研究者從符號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同時對其創作進行年代列表,值得參考

「意識形態風格」之台北市形象廣告設計創作研究/ 林政緯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305 徐笙洋

今天來演講的是中興百貨的林建宏先生
在台灣早期90年代,中興百貨的作品,到現在看也覺得畫面很有趣以及點子很棒,台灣在創意的人才很多,總是會有很多的人在扮演提供點子的角色,而在林先生談論到台灣的人才流失的問題,不免有些可惜,也說了很多台灣與大陸的差別。

大陸的人是如此多,競爭是如此激烈,在好幾年前就已經有說台灣可以贏在創意,不過這幾年下來,大陸的創意似乎也不遑多讓,而這時候是否還要再拼創意或是創造更美的事物,或許可以開始反思,這幾年台灣化的作品也越來越多,這樣是否是新的出路,也是該反思的。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301佟紹魁


廣告隨著潮流的不斷改變,當時有許多有趣的廣告都是出自林建宏先生的領導,林建宏先生在中興百貨廣告貢獻了許久,但近年來的廣告手法越來越類似,無法了讓人印象深刻或是驚訝的創造力,而林建宏先生分享許多精彩的平面廣告,比起現在這些毫無印象的宣傳海報有些落差,中興百貨所強調的是自我的風格,許多其他百貨追求的都是西方文化特色,但他們所看中的是目前社會許多文化的意象,從廣告中可看出目前社會整體的型態結構。

最後說道台灣與大陸上的差距也越來越大,無論是財力或是公司規模上,許多人才都逐漸外流,是比較需要擔憂的狀況,台灣需要表現出屬於自己的風格,才能走到國際市場上與人競爭,並不是一直不停的效仿國外或是替人代工。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306 劉宥佳



[個人心得]

這次的講者林建宏先生,介紹了許多他在中興百貨時期的作品,在那個時代電腦還不盛行,設計師都還會用手工的方式排列文字和版面。即便如此那個時候的廣告拿到現在來看還是很前衛,就連攝影蘊含的視覺語言也非常豐富,不管是烙印名牌的豬,穿著華美衣服的隱形人,一整排吊掛的人。無論燈光、色彩、服裝、妝容、模特兒、攝影每個細節不無讓人歎為觀止。那時候意識型態非常強,版面大量留白,都是能一再回味的經典作品。而反觀現在的百貨和廣告型態,被大量的資訊和多餘的色彩取代,在看林先生給我們看作品前,我成長的年代到現在,根本無法讓我想像原來百貨DM可以長這樣。還以為這些留白和意識型態都是小眾的喃喃自語。後來他也提到了兩岸之間差異,以及古今廣告業的品味和資金變化,這些聽來都好無奈..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211呂瑋嘉

[個人演講]

從林建宏先生帶來的中興百貨歷年作品可以看出,設計多為簡單的字體排版,加上強而有力的攝影圖片及文案。中興百貨極盛時期為台灣廣告設計興盛的時期,從這些作品之中看得出著重於高品質呈現,就連現今去欣賞這些作品,也不難被其背後的用心給震攝住。

後期林建宏先生感慨了現在廣告業在台灣的落寞,雖然近幾年台灣設計學系有逐漸變多的趨勢,可是廣告設計已逐漸不被看重。在廣告方面的訴求和昔日不同,過去的廣告可以是種藝術的呈現,著重於文詞意境深遠的文案,而今日廣告強調呈現簡而易懂的對白,以及直白的畫面表達,少了台灣過往獨特的文化。

或許我們該思考的是,在這個尋求快速、效率高的社會裡,什麼是我們該走慢腳步去好好審視,去好好保留的。


[延伸閱讀]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E10210004 周欣

        林先生是設計界的前輩了,二十多年來的勇猛精進都記錄在那些極富意趣的作品中,讓人恍惚也回到那些年經濟騰飛的日子。而這次演講的有趣之處在於,林先生的話鋒轉向了自己的大陸經歷與見聞,話語中混雜著複雜的情感——對於大陸,感歎于它的經濟發展與開放程度,對那裡的商業氛圍和商場文化也有所抱怨;而對與臺灣設計和產業發展的未來,則不免充滿擔憂,拳拳之心,令人感動。
        作為來自大陸的交換生,頗能領會林先生的心情與觀感。只是在我眼中,臺灣的設計動力十足,有著光明的未來,獲得新生還需耐心、堅定。
        演講完畢,根在老師有一段總結講話,其中有這麼一句:“現在的大陸沒有一個人不是浮躁的”,這話在我聽來,頗為刺耳;而過後冷靜想想,倒也貼切真實——誠然,設計不只是創意、功能和美學,它的背後還有經濟、文化、政治、民情的基礎——兩岸各有兩岸的問題,距離理想的狀態都還遙遠。
         然而此時,設計師更加應當明白自己的位置,有所作為。當最具創意和良知的設計師抱成一團,認真地思索土地和人民的需要時,應當能夠重新塑造那裡的生活和未來。 林懷民先生把“雲門”推向了世界,我倒從沒有聽他抱怨過什麽,我們作為設計人應當自省。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M10110123 呂易安



國高中美術班課程裡,除了素描、水彩、水墨、書法等技巧學習,還有一堂「設計課」,那時覺得國高中的設計課跟設計系教的內容相去甚遠,國高中設計課比較像是平塗、畫插圖,感覺不像是「做設計」,但聽到今天的演講、看到林先生的作品,才真的瞭解造成兩者間差異的原因。過去設計與繪畫間的關係較現今密切,製圖方式也相近,仿若複合媒材的創作方式,只是是接受某種請托後而製作,非單純個人的表現形式 ; 現今設計行為與電腦密不可分,甚至有了需要 ADOBE 系列軟體才能做事,或是會了那些軟體,你也可能會是設計師的錯誤觀念。表現形式其實不受限於虛擬或實際的媒材,電腦繪圖的發達只是多了一個表達手法,對創作者而言,關鍵還是在腦內的思想、個人的體悟、心理層面的認知,這才是不會被時代潮流所衝逝的原則。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101鄭宇婷

個人心得

這次的演講很可愛,主講人林建宏先生與他的好朋友,一搭一唱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他們過去幫前中興百貨做視覺的經驗,並讓我們了解那個年代,沒有數位化的世界,平面設計的製作方式以及他們背後所要傳達的事情。並也能夠感受到他們對於過去的作品的堅持與珍惜,就像是層層回憶一段一段翻找出與大家分享,也讓我想到過去在學校,製作海報也都是徒手繪畫,而在這繪畫的同時是多人一起參與,一起討論與分工,你畫這塊,我畫那塊,一起拿起畫筆在紙上一張又一張的畫過,而現在電腦數位化下,卻成了一個人工作室,網路傳檔,一人獨自完成,copy和paste,我們不用再分工畫著一張海報......。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110122 李雅涵

平面廣告使以視覺上的文字、圖像效果刺激觀看者的感官,以傳遞廣告商的理念。在林建宏先生介紹的中興百貨每年度不同的平面廣告當中,可以清楚感受到其背後意涵都在刺激著消費者的購物欲望,雖然不是以明明白白的方式呈現,卻營造出一種視覺可以感受以外的欲望氛圍。以現在台灣常見的百貨廣告來看,最常引人注意的是週年慶時的廣告,斗大的全館折數。傳遞直接的打折概念,卻少了些內涵。以林建宏先生介紹的中興百貨廣告,彰顯著那個時代的中興百貨,對於時事議題的關注,以幽默、諷刺或是轉化的方式將百貨的廣告意象緊緊扣住當下的環境、社會氣氛,讓觀看者產生共鳴、省思甚至是認同感,這樣衝突、大膽的手法在當時的台灣社會下是前衛的,也許以我們現在的觀點這些都是常見了,但是可以看出設計師在這一個畫面的設計上有許多的細節與想法。
中興百貨廣告輝煌的時代,是在設計師的工具還有數位限制的背景年代,林先生細膩介紹著每一幅中興百貨的廣告作品,其構想的來源、想呈現的感覺,然而呈現的部分呢不像我們現在有方便的繪圖軟體、影像後製,他們每一件作品都是靠著設計師的雙手去實際塑造出畫面來拍攝。這裡有一個很值得設計師注意的地方,理念的傳達還是要靠自己的手去實踐,並不是說只能用手做的方式去呈現最終的產品,而是說在過程中需要自己實際去操作,以工業設計來說可能是原型的製作,想法的呈現。也曾經有位設計背景的老師說過,想法要靠雙手去形塑實體才能釐清想像中的形態。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M10210M02 袁一

      這次的演講者是前中興百貨的設計師林建宏先生。
      林先生說畢業之後打算做室內設計,卻發現學純藝術很難找到工作,無奈選擇涉足百貨業,卻得到了與眾不同的收獲。
      演講以中興百貨不同時期的海報展示為主軸。在徐麗玲領導的早期,中興百貨的視覺設計開始大面積留白,如“中國不見了”,在當時亞洲設計在世界設計中無立足之地的背景下,舊百貨思維跳脫到新思維的第一張海報,第二張“中國出發了”,其意圖在培養新的設計師,能在世界上發光發熱。  因1991年覺得時代不景氣,創作了 “不景氣萬歲”, 鼓勵人民多消費。一系列的留白稿子,在那個時代顯得十分特別。而林先生也提到中興百貨的海報同時也會結合時代當下變化的議題來作為海報的主題。
     早期的海報都以手工為主,拍照再印刷,有別於當下的軟體設計,製作過程及手法繁雜而特別,當時的海報展現了無法比擬的真實感。再後來海報開始結合攝影,也開始用電腦軟體進行海報設計。利用攝影來進行的海報設計開始玩起了視覺趣味,前衛與特殊編排,獨特的想法與創意。隨著軟體的不斷進步,中興百貨較早開始使用3D軟件進行海報設計。林先生說起當下的設計環境時感嘆在中興百貨的在職期間愉快自由的設計經歷,每一天都有一個新的想法和新的創意想要執行,而透過海報的編排,文案,主題等不難看出海報製作人背後的用心。這些海報的設計雖然距離現在算得上年代久遠,但不難發現一張好的海報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每一張海報不光有特別的視覺呈現,同時搭配了立異標新的文案,廣告跳脫了傳統的敘事手法。百貨公司多呈現服裝,精品等,海報的主題也圍繞著這些展開, 中興百貨的廣告是戀物而時尚的,它將消費變成了一種生活美學。除了揭示物品的物質意義,這一系列的海報賦予了物品不同的文化意義。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114廖栢賢

藉著林建宏設計師深入淺出的介紹,我看到了在中興百貨那個時代的海報,相較於現在許多電腦合成的光影變化與特效,當初的海報都是直接攝影出來的,講究的是攝影的各種手法與創意,還有洗照片時的各種技巧,讓我感到很驚奇的是這些海報就算放現在,也一就是很有當代性與潮流感,或許這就是他們成功的地方,做著有前瞻性的東西,讓自己成為潮流的尖端。看著這些海報,看到他們許多直搗人新的標語也覺得很有趣,像是把衣櫃當魔術箱是道德的,把衣櫃當倉庫是不道德的,在加上正體圖片的配置與氛圍的建立,當然除了有趣的標語,裡面的標語也佔了海報的很大一個重點在,出了看出整體的訴求,同時也反映了時代的一些轉變,可以看到經濟的起伏在於標語上各種各樣不同的用法,也是挺有趣的。另外林建宏設計師也突出了令人憂心的一點,台灣與大陸的差距,以前總是說台灣還是略勝一籌,但是就現今的角度來看,大陸其實已經有許多地方勝過了台灣,或許這種時候台灣所謂的軟實力,在於文化還有創意還有文創這一類的東西就更顯得彌足的珍貴了,要怎麼來發揚這一個小小的點然後立足世界,好像就更值得我們去好好的對這一切身思了。

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102 / 卓思陽

[個人心得]

聽完老師的演講有許多的想法,透過廣告來向女性消費者傳達與溝通,是欲喚起消費欲望,更是要準確打中共鳴處。另外我想,廣告在某方面傳達了一些使用者的經驗,它述說了消費是愉悅的,購物是喜悅的,激發了消費者的深層經驗與思考,不同於一般百貨公司所傳達之廣告,它跳脫出框架,給予消費者不同的渠道體驗。

現在這個消費時代,消費者購買的不只是產品,更希望得到的是服務體驗,像是星巴克,我買的不只是一杯咖啡,是坐在店裡聞著咖啡香,啜飲一下午拿鐵的舒適角落;如Nike運動品牌,透過廣告的傳達,我想購買這些運動產品是希望能如它在廣告中建構的想像和期待,挑戰自我並且成就偉大;又如可口可樂,飲料本身已不是主角,可口可樂帶來的歡樂、分享是消費者接收到且期望享有的愉悅感,而設計師便有這樣的一個能力,創造出如此想像和體驗,營造一個情境,使消費者深受感動,投入其中。

我想縱使老師提到台灣和對岸的環境資源等差異,我想是不用擔心的。我們經歷過的經驗,文化都不同,這正是我們價值所在,如何溝通傳達出來,便是我們最大的發揮處。


[延伸閱讀]
She Runs The Night – strategy, execution, results of Nike’s groundbreaking campaign
http://www.marketingmag.com.au/case-studies/she-runs-the-night-strategy-execution-results-of-nikes-groundbreaking-campaign-39847/#.UqCa47IayK0

Is your name on a coca cola?
http://shareacocacola.ro/Bottle

林建宏先生演講 / M10210118 王柏皓

林建宏先生演講簡報中,給我們看了許多中興百貨時期的廣告作品,和現在我們常看到的廣告十分不同,跳脫以往對於百貨廣告浮誇俗艷的印象,而是一種令人覺得時尚、舞台藝術般的美。那些都已經是有一段時間的作品了,但和今日的眾多商業廣告相比,卻仍然十分出色。今日的許多廣告很明顯地可以讓人覺察到多是千篇一律的形式,直接且強調地訴說價格、標語以及商品,少了許多創意與美感上的表現,因此大多都缺乏記憶點,令人看過即忘。 時代在前進,為什麼這些廣告設計卻好像越來越退步呢?總是設計是軟實力的台灣,為什麼美感逐漸不受到大家所重視了?人才逐漸外流了?是美學教育的不足使然,還是因為我們生存在一個太忙碌的時代,人人都急於看見績效使然?而面對這樣的窘境,設計師又該如何自處與應對,更是每個人都應該好好思考的難題。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207 柯采妙

從林建宏先生分享的許多中興百的貨廣告稿裡,可以發現在那個年代裡的廣告是具有前衛和突破性,不管是在視覺畫面上的安排還是在傳達的意涵都別有獨特風格。因為中興百貨強調自我風格,有別一般百貨都是追隨西方的時尚文化。中興百貨以廣告將這些新生活觀點和新價值觀建立於消費者上,在他們的廣告中可以看到許多符碼和文化印象的元素,打破文化結合新觀點並挑戰傳統文化讓消費者產生不同的認知。從眾多的中興百貨廣告中可以反映當時的社會型態和價值面貌,相較台灣當代的商業廣告多數類型的已經形成既定的形式,在不景氣的環境下這也是林先生很擔心的現況。

其實在幾周的講座課下來發現很多的設計師都透露台灣的市場很小,不只是對設計其它的產業也是如此,且對岸的發展迅速大家都很擔憂台灣未來的處境,我想這是我們目前很大的困境。如果台灣可以發展出真正俱備台灣代表性的風格,這樣才有和各國競爭的優勢,不在停留於模仿的階段和過度的利益導向這樣才能發展出一條永續的設計力。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308 陳敬恆

這場演講其實聽得有點難過,畢竟在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感受到講者的無奈,自己也越聽越傷心.演講中瀏覽了許多當初在中興百貨產出的經典作品,由於在高中和大學時期對於廣告有相當的涉略,因此對於中興百貨的“奇蹟”也不陌生,記得那時候在廣告課時看到這些作品,說真的徹底在打動我的熱情,除了中興百貨的例子之外當然還有其他像是“奧美”的知名公司也都有很多很經典的作品產出,因為這些我開始對廣告著迷,想當然耳那時候的志向肯定是投身於廣告圈,於是乎高中畢業之後的路便從美術直接轉向新的領域,不過也因為有更深的了解所以這樣的志向也就立刻夢碎,這些更深的了解不是別的,就如同今天演講所提到的一切,開始發現這樣一個產業的沒落和落魄,只是當時還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只知道最黃金的那一段已經不在,而我看到的只是歷史上的某一頁.

以前覺得廣告創意真的好棒,對我來說是很嚮往也很精彩的工作,而近幾年的狀況實在是令人有些痛心,真的完全不如從前,每個廣告開始看起來千篇一律,感覺像是套個公式做出來的東西,然後越來越粗糙,接著就開始發現這背後的利害關係,大企業吶喊經濟不景氣,對於資金及投資處處都綁手綁腳,但事實上不景氣真正造成的影響到底多大我們可能不清楚,唯一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台灣有百分之四十的資金是完全鎖在不動產上面的,而有本事這樣搞的人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哪些人.台灣人懶惰其實看得出來,大家開始不想賺錢但有想富有,所以現在錢都不是賺來的而是“炒”來的,說真的這些人不只懶惰也夠混蛋了.當初那個年代產出了許多白手起家的大老闆,現在各個都是成氣候的企業不然也有間不錯的公司,然而好處佔儘之後便開始吃乾抹淨,自己爽就好了誰在乎下一代怎麼起來?然後近年經濟不景氣的責任又壓在後面的人身上,薪資給了一個鳥到不行的數字又怪說年輕人抗壓性差又不耐操.謝謝這些老人家,我們或許也沒想等時局好轉,等的是這些人入土.
企業家和大老闆們老愛說我們現在競爭力差沒辦法跟大陸比較,現在的年輕人要多努力和加油才有辦法前進,但也不想想跑大陸扒飯吃填飽了肚子的人是誰,把一切都送給別人了對這塊土地又回饋了多少?

很感謝今天能夠聽到這場演講,宛如走過了一趟黃金的歲月,看到了真正有心跳的作品,也感慨現在這個失落的時代.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110121 劉立祥

今天演講請到林建宏先生來替我們演講,曾為中興百貨廣告貢獻大半輩子。可能因為年紀的關係,又或者是太少關注電視,今天才是我第一次看到許多有關中興百貨的廣告。中興百貨能在廣告界創造盛世的原因很多,其中的可能是中興百貨的廣告時常運用符碼來表現視覺重量,且許多廣告稿的符意更是造成觀者的認知衝突,這些有賴於細微且精闢的社會觀察以及挑戰傳統的文化意涵與社會議題的勇氣,不論在當時或是現在都是老闆或上級難以接受的,但中興百貨做到了。


後段提到現階段台灣與大陸的差異,市場大小、財力與公司規模的差距實在太大,聽了當然心裡會有些難過但畢竟是事實,林建宏先生希望我們這些年輕人能加油。台灣其他的都差很多唯有的能力不差,可能是今天聽到的少數肯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