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M9610108 葉鑫
許士軍教授在這堂課中談管理跟其他的老師不太一樣,看到一個年紀已可以當爺爺的老先生在台上用有點裝可愛的語氣在授課,雖然有些好笑或是覺得奇怪,不過卻也會對他努力要對我們解釋管理的精神感到尊敬與佩服,在聽講時也多了一些專注。
後來在研究室重新聽一次並且打心得時,一邊聽一邊打字時發現在聽的時候並沒有覺得,但試寫下來卻發現裡頭有好幾個重點與原則穿插在其中,在行雲流水般的說話中將管理知識帶到談話裡,內容可以說是許老師已經將專業領域中的知識吸收並且融會貫通後重新詮釋出來的知識。
雖然在演講過程中並沒有談及很多管理的專業知識,不過卻可以在許老師的談話中可以聽到他將所謂管理的原理及概念用口語化平易近人的方式說明,用簡單的譬喻來解釋複雜難懂的公式及原則,讓聽者在聽講時不會因為聽不懂而緊張,再這場演講中學到的比先前想像的更多一些。
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2008年5月2日 星期五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M9610106王郁閔
以設計的領域來說亦是如此,因此有設計管理方面之學術研究與發表。尤其設計又屬於創意的實踐,有時難免會顯的比較天馬行空一點,唯需依賴管理,才能將這些創意轉化成人類的福祉。
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黃詩珮 D9610202
常聽許多業界的前輩說,以前的大專院校並沒有「設計系」只有「應用美術系」,設計被歸類為美術的一種運用,誰能想到今日設計不但被重視,還變成上至達官顯要下至平民百姓喜歡談論的話題;到底設計與美術的不同在哪裡?我的想法是設計必須要考量市場的需求,配合商業的策略與要求,在期限內完成「作品」。
認真思考設計的需求,會發現設計確實需要管理,但是在管理之前,團隊裡的人必須確認一件事,你知道自己再做設計嗎?忘記那些同業羨幕的眼光,那些誘人的獎項,那些鑽牛角尖的直覺,記住,設計是一種商業行為,有客戶有業者有市場有消費者,搞定了這些才是真正的「設計」。如果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認清自己的定位,管理的規劃其實已經完成百分之七十了,因為對於自身立場的混搖這是設計人員最常出現的問題,畢竟,他們不像一般各行業的從業人員,他們受的訓練、從事的工作、都充滿了不確定性與不斷的變化。
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雷凱俞 M9610113
其實做設計有些部份也需要管哩,無論是個人或團隊。個人執行設計時,所要管理的就只有事、物及時間,如何妥善安排一個專案的每個細節相信也是相當重要的。團隊合作則是管理能力的更深的考驗了,因為還要多加上一個"人"的因素,而"人"在管理上則是最重要的。
當然許教授強調,所謂的"管理"並不是真正的"管",對我來說,不如說是一種計策與謀略。綜觀中國歷來偉大的君主或傑出的將領,與其說他們很會管理軍隊或國家,還不如說他們很懂得掌握人心、為謀運策。
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M9610103 張珮容
一個專業的管理人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在自己所接觸過的管理人身上看來,他們都有一種很好的統整能力,有著敏銳觀察人們的眼光,知道要把資源如何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效率及品質,他們要看過許多不同的案例,他們需要多接觸不同的東西,什麼都知道一點但卻不會因此而顯得半吊子。管理,是一門要懂得拿捏平衡輕重的藝術,就看你能不能培養自己抓取到這門藝術的sense。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M9610114 林穎謙
許教授所提到的管理是一技之長,是透過管者對於不同領域、不同的人才與多方的資源加以運用,而它的目的就是未了創造更高的價值,所以管理所謂的「一技之長」並不是對於某種特殊領域或者要熟悉所有專業領域才能叫做管理,而是將這些東西整合創造更大的價值。
而許教授也提到要如何創造更大的價值,在現今的時代已不是滿足生活需求、滿足生產製造或最好的技術就是價值,而是要將服務加入整個流程之中,要如何達到這樣要求讓多數的人都能接受要滿足顧客的需求並不是靠產品的本身的那個動作而是根據需要生產產品解決需求。IPOD就是一個例子,但許老師也有買阿而且很早就買了,但它不會用阿!!!!為什麼?因為它是一個很先進的東西但它卻沒辦法符合高齡者的需要解決不了問題,而要怎麼滿足顧客就是要靠服務。
如何創造更大的價值,這問題在未來設計的過程中是值得我們深入去思考的。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D9610301 曾國俊
許教授這次演講用許多實際的例子,來對我們說明「管理」這兩個字裡頭的大學問,讓我們更有了具體且鮮明的概念。然而管理也需要創新,跟做設計一樣。管理在乎的是「市場」,許教授說現在市場重視的是想像力與創意,更點出其實每個產業,無論是一級二級或三級,都是需要用最符合時代潮流的觀念與技術,來創造最好的「市場價值」。因此這次許教授雖然用管理的觀點切入,但無疑的,也提供了許多管理層面的具體例子所歸納出的理論、方法與實務,讓我們可以導入設計裡頭來做核心的參考。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許教授說管理需要能夠對於各個領域的整合,還要有絕佳的文化敏感度,除了李安導演這個成功的例子外,全球化的趨勢中,要瞭解各種文化的內涵與意義,才能進行整合,而這個能力正是管理要培養的領導人的核心能力,這樣才能將有形與無形的資源整合起來,將大加的智慧與力量凝聚起來,創造出新價值。因為講到這裡,讓我想到最新誠品新上架的《決定未來的十種人》這本書,儘管中文書名翻的與英文書名不是蠻符合的,英文書名是「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這本書主要是說創新的角色,到底該由組織或小組裡的誰扮演呢?是工程師、是行銷人員或專案經理呢?答案都不是!書中談及,創新代表組織或團隊裡的潛力,不應該用傳統職位來說明任何角色-新角色能把新影響力,授予新的創新者。因此,透過創造「構想」而誘發「行動」,經過「落實」後,帶領整個團隊「收獲」或產生「利潤」。
而書中提及的十種角色並不見得是組織裡最有能力的人,但他們都有自己的特質與觀點;如果能把他們適當地結合起來,讓他們發揮能量與智慧,就能為組織帶來意想不到的創新能量。其中裡頭有一種人,就是組織類角色中的共同合作人。這種人把各式各樣的團體匯集起來,而且經常在群體中帶領大家,創造出新組合和跨領域的解決方案,在過程中,即使是最好的構想,也必須一直去爭取時間和資源。他們把預算和資源配置視為複雜的棋局,並且要下贏這盤棋。
這類人我想跟許教授提及管理中要培養的領導人是相同的,當然,導演也類似這類的人,而這本書,分類出的人,是對於各個不同領域下的專業所提出的一套創新原則,但最後,還是留了一個「集大成」的伏筆最為總結,詳細的內容就推薦大家到書中去挖寶囉!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M9610105 林銘璋
藉由不同要素的組合下,產生不同的定位。管理在早期的定義就只是管
與理,一種從屬的主動與被動關係。在今日,藉由有形的、無形的資產
,如資訊、知識、創意、膽勢及眼光等要件的構成,群策群力的將各種
才能與能力透過互動式的整合來協調,得取最大的利益就是管理。許教
授以電影工業為例,一部電影的生成,除了有各種多方面的專才,如音
效、燈光、舞台、演員…等的演出,最重要的是導演的整合,而透過整
合模式的溝通,才能激發出互補的效益。管理者就像導演一樣,在不同
領域都需有所涉略,才能獲知事情的先後順序,在其中進行了解而整合
呈現出最高的價值所在。這似乎與跨領域的觀點有所相關,透過彼此間
熟悉的牽連,從中平衡不等重的兩端,而嘗試出整合有利的結果,相信
這也是最難的。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M9610110 溫顓豪
許士軍教授便指出管理是對於所有意外狀況能夠有所應對,換句話說,管理可以說再實務狀況底下所衍生出來的一門學問,必須要整合所應該備全的因素,考量到所有可能的變因,在這樣的過程中當,管理的確是跟設計有許多雷同之處,只不過考量的地方有所不同,管理專注在於更高更廣的層面。
未來,或許有機會要帶領著下一個世代的設計在業界裡闖蕩,培養相對應的管理能力已變得刻不容緩,共勉之!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M9610303 曾彥齊
1. 整合
許教授的整合領導說的非常好,成就電影的導演真正的價值就在於整合,基於這一點,我認為現在我們學生在創作與學習的時候,千萬不要有這不是我的領域的觀念,基於設計本一家的概念,我們要有設計導演的心態,以為設計師本,藝術家為末的觀念出發,重新尋求整合。我未來的目標是從事動畫研究、發展與創作,夢想成為領域中的領導者,也經常從書上獲取領導者應有的觀點,我前一陣子對於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的幾個觀點頗有感觸,也對領導整合頗有共鳴,從這一點開始反省自己未來要努力的方向,我認為應該多攝取本行以外的許多相關知識,許教授也說,管理是從企業界開始,而非教授們的理論,對於這一點,我的解讀是:整合從實踐開始,而非說得口沫橫非,比爾蓋茲宣稱他從未看過管理的書,卻能成為世界首富,道理亦然。
2. 服務
所有的行業都是服務業,這一點跟之前陳禧冠總監所說的相似,我們賣的設計是在賣價值,創造市場價值才是設計之本,其實公設方向還比較具像,商設(視傳、動畫、電影、多媒體...等等)的價值其實是非常抽象的,因為很多時候視覺傳達的作品功能性實在是非常不明顯,如果以功能的角度來看似乎價值感非常淺薄,但是若以服務業所販賣的“價值感”的觀點,正是一語道中視覺傳達類的人所從事的方向,我們做的是以人為本的服務業,產品本身只是一個服務的工具,即使我做動畫,動畫本身沒有實際的“功能”,但是動畫本身所傳達的,就是一個說故事的服務啊!
許士軍教授演講內容 / D9510104 D9610301 M9610301 M9610302 M9610303 M9610304 M9610305
這一次的演講內容重點裡有一個很大的部分在闡述“什麼是管理?”
世界各國很多人、很多書籍在討論何謂管理,但截至今日卻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管理”在英文上字是Management,在英文的字面上還是沒有辦法明確掌握當中的意義。
許士軍教授由“管理”二字拆解成“管”與“理”來解釋。
「管」: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被管,管有掌控、控制的涵義,令人感到負面。
「理」:所謂有理走天下,無理寸步難行、真理愈辯越明,人與人之間以理相處,但人興之間部是只能用理來看待,理字令人感到枯燥、負面。
由上述而言,似乎不論是管或理都讓人感到是負面詞彙。(在這裡許士軍教授提及一本著作:《都是管理名稱惹的禍》)
於是,許士軍教授提出一個觀念:由服務代替管理!
書名的意義:
1. 《Las Vegas之行》 ─ 許教授的親身經歷發現,過去以代幣進行的吃角子老虎遊戲,現在用電腦及網路化的方式代替,利用聚沙成塔用的概念將小資源匯集成大資源,而使得吃角子老虎創造極高的收益。
2. 《Webonomics》 ─ 網路的興起改變了就有的時、空概念,過去的經濟學當中提出量大之後價值遞減、物以稀為貴的觀念,被網路的興起給打敗了,而網路當中知識是越用越多,價值是不斷創造的。
3. 《金字塔底層大商機》 ─許教授引用2006諾貝爾和平獎─孟加拉的窮人銀行家一例來說明,窮人的壞帳特別的低,比有錢人的信用還好,開放小額借貸,竟然同時幫助窮人與賺得利益。
許教授用吃角子老虎的收益、諾貝爾和平獎當中的小額借貸、YouTube在網路的興起來講述,聚沙成塔用的概念,進而將小資源匯集成大資源。
4. 《誰說大象不會跳舞》 ─ IBM公司不再以銷售硬體、賣電腦為公司核心,而是以整合服務為目標,以顧客為導向,開發中介軟體,進而創造公司的新契機。
許士軍教授由上述的鋪陳講述:管理的意義在於整合。
很多人認為學管理的人都是無「一技之長」,甚至學管理的學身自己本身也認為,學習管理好像是樣樣都會,卻樣樣不精。
許教授以李安為例,講述管理的意義在於整合。
電影不是一個人就能拍成的,縱然奧斯卡獎有最佳男女主角等演員、最佳剪輯、最佳燈光、最佳配樂等等獎項,但最高殊榮仍是最佳導演獎。李安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殊榮,並不是因為她每一個細節都樣樣精通,而是在於他善用每個人才身上的資源,透過導演本身的整合來使電影的呈現盡善盡美。
專於管理的人,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單項專業,他們的重點在於整合每一項專業,管理就是透過事實來做整合的動作做整合。多年來不變的觀點:群策群力、以竟事功。管理主要是針對「人」為目標,現在事業的成功靠的是有創意知識與膽識的人,如何才能整合所有才能的人,這就需要管理來達成。管理無非就是一門創造價值的學問,包括了有形的價值與無形的價值,現代社會的產業結構已有別於傳統的概念,許多價值是抽象而難以捉摸的,共同的觀念在於「凝聚大家的智慧與力量創造一個事業」。
MBA學位的本質:
培養管理的人,主要是能帶領隊團隊的leader,而不是做監督做稽核的專業經理人。也就是We are training leader, not management. 因為學習管理的人本身並沒有明確的一技之長,管理者只能靠抽象的感覺,並沒有實質的學識,管理的學識都是來自企業界實實在在所面臨的問題與方法。一位領導人必須了解全球化之下不同國家的文化,對於不同的文化要有敏銳的洞察力,這樣才能成為一位能夠接受全球產業挑戰的領導人。於是,這似乎告訴我們好的管理學識主要來自於企業界,而非教授們,這才是真正活的理論。
每種企業都是服務業,有形物品只是工具,服務才是主人。
這是台灣的主要問題,台灣已經不能靠製造業的觀點來獨撐大局了,必須晉升為服務業的觀念,例如愛爾蘭以做服務業起家的國家,成為歐盟服務中心使國民所得提高,台灣曾想當亞太服務中心,可惜最後失敗,主要原因在於限制過多、野心過大,什麼都想做卻都做不好。
如何讓顧客願意消費,好的產品不一定會迎合所有的顧客,重點就是要發現顧客的需求,並且做量身訂做的服務,從製造業轉為服務業,例如“無聊”的產業產生健身房、美容業這種體驗經濟,因為服務就是創造一種體驗。
現在的新觀念最重要的是在於創造市場價值,只單純花大錢開工廠的的時代已經過時了,花了非常大的預算在跟國外買配備,錢都被國外賺走,自身只能靠量大賺小錢,但卻供過於求。經濟活動的價值在獨特性,這就是藍海策略,不定要做最好但要做唯一,就像是明星一樣的獨特性,對於消費者是無可取代的,這樣才是有價值的獨特性。
現在的市場重視創新與想像力,我們現在還沒辦法再文化創意產業中找到清楚的定位,獨特性的開端就是創新,創新是需要嘗試,且容許失敗,但可能的失敗不能導致企業的失敗,因此企業嘗試創新時,仍須有全盤的審慎評估。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M9610102 蕭舒駿
本次許士軍教授的演講中,談到一位領導人的能力,以及他的專長,或者說,他的一技之長。一位高階的領導人物靠的絕不是因為他所學,而是他能夠整合底下的資源,掌握無數專家的智慧並且妥善用之。許教授於是舉了李安導演作為例子讓大家印象深刻。李安導演的成就絕不在於他會演戲,他懂得編劇配樂,懂的剪輯影片,懂得各種拍攝電影的專業細節,李安導演擅於整合團隊中的專業資源,能夠用有限的人力來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我們可以將一位領導人比喻為一位解碼高手,數字密碼零到九的數字透過排列組合所得到的一組解答,將相同的團隊交給不同的人來領導,都會有不同的結果,而一位優秀的領導人應該盡可能拓展自己的視野,多方面接觸,卻不必每個層面都專精。全球化的概念是一個多功的場域,我同意許教授將管理稱之為一門藝術,不可捉摸也無法預測,隨機的整合能力才會是關鍵。
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許士軍教授演講內容 / M9610102 M9610107 M9610108 M9610110
什麼叫做管理?
管理是透過人和人之間的感情信任與好感才能達到管理的目的阿,但「管」、「理」 都是負面的。例如,許多口號常提到「服務代替管理」,原來管理是限制、管制是相當負面的。事實上不是這樣的。
什麼叫做管理?
Las Vegas >
「網路改變市場」>> 由於網路的發達,加上電腦化的結果<吃角子老虎賭注變小了 (一分錢、兩分錢),讓市場擴大了,原來不會來玩吃角子老虎的人也跑來玩吃角子老虎,加上網路連線的關係,可以把分部的點都串連起來,獎金可以廣泛且快數累積,這也和管理有關係
Webonomics>>
網路的發展,intel net 的普遍,對於時間與空間的觀念改變,供幾何需要也發生改變,在一般的經濟學裡,量大價值越低,但在網路經濟學裡卻不同,數量越大價值越高.,像Youtube,越多人看價值就加倍。
金字塔底層的大商機
以孟加拉針對貧窮的銀行家為例子,這個銀行家業務做得很大,窮人借的錢很少,但呆帳卻很低。這個銀行家不但賺錢也幫助了窮人。
奧斯卡最佳導演 李安
奧司卡電影獎所頒發的獎項包含了最佳男女主角等演員、最佳剪輯、最佳燈光、最佳配樂等等獎項,而最高的殊榮莫過於最佳導演獎。李安導演能夠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肯定,並非因為他精通各個電影製片上的技術細節,而是由於他擅於運用這些資源,透過最佳的整合來創造出電影團隊最精采的呈現。
MBA與經理人
談到策略,策略就是要做到獨特且具有價值,文學哲學上可以不必考慮到市場,而如果是在企業經營上,經營管理者追求的是市場價值,必須要得到顧客的認同,服務業要時時考慮到顧客的反應,Customer is the king! Customer always right!,除了必須要取得顧客的愛好外,顧客滿意度也相當重要。服務業不只要使顧客滿意,還要進一步達到貼心。
價值有很多種,在管理界追求的是市場價值,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是相類似的,市場上一家公司做得好,他創造了價值顧客會買單,哪天做得不好顧客也就不會再去買他的產品,而政治也是如此,政治的市場價值就是創造人民的滿意。而科學家文學家不需要去追求市場價值,科學家追求的是科學價值。
而企業界也必須要追求市場價值,服務業注重顧客要滿足顧客需求,解決顧客需求。隨著時代背景不同,在過去一家公司只要生產出一個好品質的產品就能賣錢,但現在時代已經不同了,一個好的產品如果沒有提供好的服務,顧客仍然不一定會願意購買。
以前發展一級產業時代,人們用手工製造產品,顧客的需求很簡單也很容易滿足,工業革命後進入二級產業時代,轉變為生產製造導向,專注量的多寡、品質的好壞,隨後就轉型進入了服務業的時代,一切以滿足客人需求為導向,一切都要考慮到顧客的。服務業最注重的是人,一切與人有關的文化,而文學上在談的也是人,故與管理上兩者有相類似之處。
補充資料:小國掘起 愛爾蘭
1970年代起,愛爾蘭的經濟與政治都陷入黑暗期,但是後來能夠成為「賽爾特之虎」(Celtic Tiger)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愛爾蘭於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對於愛爾蘭而言,戰後推動的歐洲統合,為愛爾蘭帶來了龐大的政治與經濟利益。愛爾蘭從1961年首次與英國一起申請加入「歐洲共同體」,由於法國與英國的反對,愛爾蘭被拒絕。1971年,愛爾蘭再次與英國共同申請,經過兩年的談判,於1973年起與英國正式成為「歐洲共同體」的一員。
愛爾蘭政府成立「國際金融服務中心」,嘗試建立愛爾蘭在全球化金融互動中的新地位,建立「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希望能夠減少貧富差距,使經濟平均發展,從2003 年起推動一連串的改革,企圖以文化、產業與科技為主,發展出環狀的產業鏈,帶動地方繁榮。
於 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愛爾蘭迅速發展成為連接歐盟和美國兩大經濟實體的重要橋梁。歐盟愈擴大,愛爾蘭的角色也就愈重要。這時,美國跨國公司急於尋求進入 歐盟市場的登陸地,英語國家愛爾蘭和英國成為首選。英國由於在歐元問題上的遲疑不決,未能成為第一批加盟歐元的國家,於是大量跨國公司投資愛爾蘭,吸引了 其他國家的公司也紛紛到愛爾蘭投資。以服務業為例,美國的保險公司開始利用都柏林與美國的時差,迅速在愛爾蘭設立了申訴中心,將辦公室以外的申訴轉送到愛 爾蘭處理。也就是,當美國人在睡覺時,就由愛爾蘭人處理美國公司的業務。在2000年,這種服務模式就為2,500家美國企業,在都柏林創造了25萬個工作機會,是都柏林人口的十四分之一。
愛 爾蘭在歐盟二十七個國家中,是英國之外唯一的英語系國家。這樣的獨一無二,對照著美國公司占愛爾蘭外資公司總產值的八成,似乎讓人看到了一個經濟因素中的 非經濟因素。愛爾蘭因緣際會的掌握了這個全球化「看不見的新大陸」上的重要平台,沒有英文做基礎,愛爾蘭不可能成功地成為歐洲的「電子轉運中心」(e-hub )。如果沒有語言的優勢、歐洲共同市場、高素質的人力,愛爾蘭今日不會崛起,如果不能繼續「運用地利、創造人和、掌握天時」,愛爾蘭這顆綠色寶石也會迅速褪去光芒。對於其他小國而言,愛爾蘭的成功之道,不是更值得思考與學習的嗎?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M9610107呂易達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這次的演講有兩個重要的收穫
第一點是關於管理的觀念:「整合」能力是管理的根本,管理的對象是人,管理希望能夠凝聚熱情、發覺希望以及透過整合產生機會。上述觀點是透過演講得知,這樣的想法確實改變了我對管理的想法,如果將上述觀點套用於設計管理那會是如何?重點是否頁是激發團隊的熱情,透過工作的分配達到最好的效果,發現新的創新方式。事實上,聽完許士軍教授的研究後,對於管理的輪廓還是相當模糊。
第二點是關於跨領域的觀點:這次演講最後的Q&A時,有提到跨領域合作的議題,教授認為跨領域合作到底好不好,必須試了才知道。目前各界都奉跨領域合作為王道,但是跨領域的成果真的會比較好嗎?事實上,很多案例都證實,跨領與的結果並沒有預期的好,是否跨領域的過程更需要特別的管理,而我們卻不知道呢?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M9610204 楊小青
經驗非常老道的許世軍教授,用非常詼諧的上課模式談論”管理”,不停的重複”什麼是管理”這幾個字。
他用吃角子老虎的案例說明小金額的投資反而獲利最大,跟之前我在某課堂上做的專案研究慈濟功德會,他要大家每日捐助五毛錢,這種力量讓不管多困苦的窮人一樣可以做善事,而有了現在輝煌的成績。
另外許世軍教授提到管理的三個層次:原理原則(理論層次)→方法制度(方法層次)→實務(量身訂做、不可模仿)。管理需求的是一種整合的能力,而教授以李安導演,因為它具備這樣的條件,獲得奧斯卡的最佳導演獎。
總結許教授的管理1.管理一種制度2.管理是一種整合3.管理是一種服務,是為”人”而做的管理。
許士軍教授演講心得 / M9610202黃子倫
許士軍教授對於管理的解釋與坊間眾多的出版書籍不大相同,他認為管理是一種整合的概念,不是一種能夠制式規定的做法,而是依照不同的情況而有所變動,他以李安的例子讓我們更了解他所訴說的觀念,我們常認為學管理的人較不具有個人技能,因此會對學管理產生懷疑,但是身為導演的李安確能擅用他所具備的管理能力,有效的統合各種專業技能的人,這也讓我明白的了解到教授所說的管理是指什麼,那就是「整合」能力。
而對於企業來說,除了要能有效「管理」,整合各種人才,還應該要創造公司的「價值」,而這也是國內企業最需要發展的方向,在技術可以很快的被取代的市場底下,企業求生存必定要發展出它的不可替代性,也就是「市場價值」,為有發展出企業的獨特與價值才能確保企業能長久經營下去。
最後,教授也提到了目前環境發展是以服務為導向,這也是提升「價值」的一個重點,能提供顧客一種體驗的價值,依企業對於顧客的了解,找出顧客的需求,進而滿足顧客,以提升企業在顧客心中的價值,鞏固企業的不可取代性。
教授很明確的點出了幾個企業所需要注重的要點,而且用非常簡單的例子讓我們了解到它所要傳達的概念,言簡意賅,讓人體會到他的獨到見解。
許士軍先生演講心得 / M9610210 沈千琪
許先生詼諧的談吐,將「管理」這個嚴肅的議題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來闡述,改變了我先前對於「管理」這兩個字的看法,許先生藉由親身經歷,與在實務或學界的豐富見聞,讓大家在潛移默化中再度重新認識「管理」。
從許先生的言談中說明管理並非是由理論而生,而是從實務中發現的,是業界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案例及策略,是為企業量身打造的唯一策略或方法,這是難以複製及模仿的。除此之外,他認為管理的中心在於「人」,以李安導演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為例,說明整合的重要,導演並非什麼都要會,而是需要集眾人之智慧與力量,也就是各種專業的人才,以求得一部好作品。許先生也提出,管理,要培養的是領導者CEO,是能夠發現機會、凝聚眾人的向心力及團隊精神的人,而非監督者,也就是說不只要帶人,還要帶著人的心。將此觀念運用到設計上,同樣地,設計亦以「人」為中心,從人性的角度、使用者經驗來製作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物品或是服務,進而擁有獨特性與難以被取代的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