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13,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3,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M10210115 林怡菁

過去沒有聽說過中興百貨,也不熟悉台灣的廣告市場,直到今天林建宏先生的分享,才知道台灣的早期廣告海報的層級居然這麼前衛,富有美感和思考!在這些這些主視覺播放中,能看到東方前衛美學的味道,還有過去廣告業最意氣風發的年代。
然而現在已經很少像中興百貨這樣高辨識度的平面廣告畫面,林建宏先生說道,台灣的時代轉變和經濟不景氣,台灣的企業不願意花大錢製作高品質的平面廣告,導致廣告市場外移到對岸,他提到對岸血淋淋的崛起與大氣,台灣不可避免的會面臨產業斷層,突然氣氛變得凝重,也讓我們憂心台灣該怎麼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然而一件事情都會有兩面,也許台灣美感素質的提高,企業界有一天會感受到市場的需求,也或許台灣的在地文化正漸漸被看見與加值,而因此被國際市場看見且需要,我們只要認同台灣的獨特與學習,未來還是有點希望的!

延伸閱讀
中興百貨的文案總添加一些意識在裏頭

其一:當暴漲的歷史洪流 沖刷掉一切美好可信的事物 詩人屈原愈益清明地端詳自
己 乃至於以生命 縱身完成個人與時代的辯證……他造就了清芬的端午節。
端午,詩人節 值此紛擾不安的年代 中興百貨與您 共同堅持一種完美的理
想典範。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119 李雄傑

百貨公司的廣告想不到可以這麼的活,甚至從藝術的層面出發,跳脫以往廣告的意象,大膽地去玩攝影、拼貼......等等,有時更是傳達了一種想法、一種觀念或一種生活型態,現在的技術越來越精進,能做出來的效果比以往都還豐富和簡單,反而容易流於一種形式而忽略的最核心的精神。

林先生,儘管台灣市場小,仍然努力不懈,甚至以較低的成本呈現出許多令國外客戶為之間驗的高水準廣告,面臨大陸崛起的壓力,台灣在設計或在廣告上怎麼繼續發展,產生許多有趣或別有新意的作品,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和優勢,呈現出自己,相信台灣能找到出路。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110119 蔡亞典

        這次的演講者是中興百貨的林建宏先生,演講中看到許多台灣早期,中興百貨的作品,也讓我跨進了台灣早期設計的起源,以前沒有工業設計,甚至廣告設計人在以往都被稱之為美工,如何在這樣的設計窘境下還能天馬行空去嘗試不一樣的視覺藝術。

        早期的中興百貨給了林建宏先生這群廣告人發揮的空間,他們能夠不受雇主在獲利上的約束,去玩許多手法,慢慢的累積了許多想法與實力,甚至也獲得許多獎項,但反觀現在的街頭,就如同老師說的,我們再也看不到會使我們產生衝擊與刺激的廣告,反而滿街看板上都佈滿了標準化的商業廣告,簡單的線稿與照片讓我們一目了然,我就是在賣手錶、相機,這樣沒有不好,但在這樣的環境下犧牲的則是我們的創意,當我們任何事都用一個標準化的套圖格式去框住我們的產品時,我們的創意就被扼殺了,期許台灣的設計師能夠多一些想法設計中,而不是單純的讓畫面很漂亮就繳件了。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208 官孟穎

90年代的中興百貨為台灣的流行文化帶來了一股嶄新的氣息,其特殊的意識形態海報風格,至今還為人所津津樂道,網路搜尋關鍵字''中興百貨 意識形態'',滿滿一頁都是相關論述研究或著作--不論是台灣還是中國出版--那是一段台灣廣告的輝煌的時光,這次能夠聽到林建宏先生的演講著實難得。

中興百貨的廣告旨在消除購物的罪惡感,這些廣告以人為訴求,尤其是「我」的重量將大於群體意識,以價值理念來進行對話,冷調的文案加上特殊的語法結構,佐以那些冷漠的、華麗的、藝術性的、如舞台劇般畫面,肯定人性與慾望,一把將小小的中興百貨拉到台北百貨坪值比首位。要說中興百貨的廣告是對社會的反叛並不合適,它雖然異於常態,但其實某一程度的迎合了當時的社會思潮,我想廣告就是這麼一回事,它並不能不考慮目標群眾,方向對了,才能發揮效果。

最後一段時間我們討論到中國和台灣的設計現況,很平常的,似乎當碰到跨足兩岸的講者時,我們總是急於了解究竟我們與中國有什麼不同,但總覺得,台灣的文化性優勢將以非常快的速度流失,就像那些外流的人才,一個地方有更多的資金、更好的舞台,去不去?的確讓人非常猶豫。

延伸閱讀:
當消費文化成為流行--看中興百貨如何進行廣告訴求
http://big.hi138.com/guanlixue/shichangyingxiao/200412/190618.asp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204 張嘉年

這場講座其實有些小失望,前半段演講原本以為可以聽到比較多是作品的創作動機、過程,還有那年代廣告界的一些事蹟,可惜這部分的解說好少,畢竟中興廣告在台灣廣告設計史中是多麼經典、重要的一個角色,所以一直都很期待能夠更深入了解這些作品在畫面和文案上的故事及意涵。
演講中看了許多先前沒有見過的作品,一直在想,將這些畫面、文字放到現在的廣告上也完全不會有老氣、退流行的味道,反而還更加前衛。「怎麼會這樣?」一直讓我處於一種又敬佩又驚恐又對現在的廣告業充滿疑問的狀態。後來林建宏先生開始侃侃而談大陸和台灣廣告業的現況,才讓我驚覺台灣已經好久沒有像中興廣告、思迪麥這種意識形態廣告的出現,雖然近年有像全聯先生或全國電子這類具在地化幽默的廣告形式出現,但卻也無法代表一個時代、成為一股美學風潮。而中興廣告反映的正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和步伐,隨著時間的焠鍊而成為經典。

[延伸閱讀]紅色斯迪麥廣告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302 林浩翔

林建宏先生是我的偶像,從高中時代就讀廣告設計時,在閱讀一些刊物或是聽老師上課時就一直知道中興百貨的廣告在當時那個年代的地位,它某方面形塑的一種標竿,告訴大家平面廣告做為商業媒介物,所能傳遞的笑效果及目標,很難想像在還需要手工拼版的年代,是如何達成那樣子的效果,令人神往欽佩。

演講中也講到一起很現實的部分:台灣與大陸的設計現實,以及一些心態上的不可取,希望透過這次演講,能夠讓地下的學子們有所吸收,並共同努力轉變這個環境。其實台灣已有好一陣子沒有像中興百貨廣告那樣,意識形態很強、顛覆主流的廣告,那對於文化的累積來說是危險的,因為所有的商業媒介開始扁平化、膚淺化,大家循著一套公式走 ( 因為最安全 ),不免期許自己未來出社會時,能夠正視這個環境並予以俱進。

整場演講我都在想:好想要簽名。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M01 尹健琳

       廣告大師說:好廣告不只在傳達訊息,它能以信心和希望,穿透大眾的心靈。
       林先生在中興百貨負責所有的平面廣告和美術指導,這次演講也讓我們能夠看到這麼多優秀的,用心的作品,很多作品極具張力,想像豐富,甚至不可思議!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些作品所帶給我的在於意識形態上的衝擊。
而在意識形態獲得的9個獎裏,有5個是中興百貨的廣告。中興百貨定位為流行時尚頂尖品牌,所以俱有使命感,每年提出流行新主張,鞏固業界地位。
       曾經早期1997年的《奉茶篇章》“服裝和化妝品的價值很可能不只是外貌膚淺的美好,真正愛流行的人自然找得到他存在的理由”。1999年春裝上市時“經濟不景氣不會令我不安,銀行倒閉不會令我不安??缺乏購物才會令我不安”。這些都體現出在消費文化盛行的個人主體意識與物質崇拜間相互膨脹、擠壓的緊張關係,是部分喪失主體性消費者在抵制物化而又內在適應的過程中的精神囈語。
       手為了袖子而存在,
       腳為了鞋子而存在,
       空間為了傢俱而存在,
       身體為了衣服而存在,
       三日不購衣便覺面目可憎,三日不購物便覺靈魂可憎。
       散文式的文案,存在與反存在,如果你不夠顛覆,想必今時今日的廣告你已看不懂了,套用一句,而廣告也是為了消費者而存在的—而社會思潮,社會現象和商品鏈接,賦予每張廣告招貼不同的面貌,也和現代人的感受連接得更緊密。將文學語言,符號學體系、美學在意識形態的廣告中充分應用,營造一場又一場的視覺盛宴。雖然有可能有消費者看不懂,但是覺得很好看!這就是獨特的意識形態下的廣告凝造的一種莫名的魅力,不是追著消費者,去製造迎合潮流,而是帶領消費者,去創造潮流。正是這種真正有誠意有創意的實踐才會真正打動顧客,成功塑造品牌形象。在眾生喧嘩的媒介環境下,品牌所涵蓋的商品必然更樂於被目標消費者使用。
      透過林先生分享作品中,除了直觀的創意表現也可以看出作品當下脫離出來的文化背景,各種場景化、儀式化的表現也詮釋了百貨公司作為最新時尚流行的秀場帶來的“誘惑”。我想正是在意識形態把握了臺灣的受眾素質,通過這些意識去引導他們,營造氛圍和環境,而不是那些一味去迎合客戶的胃口,加上林先生這樣優秀的設計師才會取得這樣的績。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101鄭宇婷

個人心得

這次的演講很可愛,主講人林建宏先生與他的好朋友,一搭一唱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他們過去幫前中興百貨做視覺的經驗,並讓我們了解那個年代,沒有數位化的世界,平面設計的製作方式以及他們背後所要傳達的事情。並也能夠感受到他們對於過去的作品的堅持與珍惜,就像是層層回憶一段一段翻找出與大家分享,也讓我想到過去在學校,製作海報也都是徒手繪畫,而在這繪畫的同時是多人一起參與,一起討論與分工,你畫這塊,我畫那塊,一起拿起畫筆在紙上一張又一張的畫過,而現在電腦數位化下,卻成了一個人工作室,網路傳檔,一人獨自完成,copy和paste,我們不用再分工畫著一張海報......。

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林建宏 廷宏繪社演講心得 / 林冠芠 M10210104

{個人心得}
以台灣近年來的櫥窗、形象廣告、宣傳手法來談設計的呈現方式,就會發現印象中的廣告,總是千篇一律,無論平面方面的大標小標和櫥窗擺設的手法,少有讓人特別注目或印象深刻且感到驚艷的宣傳方式。
最讓我感到驚訝的,莫過於主講人林建宏先生所分享的,中興百貨那些宛如藝術品的平面廣告,每一張的色調、版面配置、攝影;甚至是裡面所鋪陳的點子,過了這麼多年,至今細看仍然讓人感到心動且驚艷不已。
除了產品廣告或帶入行銷活動作為主要目的之外,適時融入當時時態與重要記事,讓一張平面廣告除了宣傳之外,得以流傳千古,並記錄下當時的時事供未來的人流連彷彿可以深刻感受到當時的氛圍。相較之下現在的百貨公司周年慶廣告,是否在十幾年後,也能經過時間的考驗,讓人感受到當初製作時的細緻與層次感?


反觀我們所談的現代那些無法流傳且讓人毫無印象的周年慶廣告以及主講人也提到了現在的台灣沒有所謂櫥窗設計,我們所該省思的,除了台灣人才外流,更讓人感嘆地應該是處於這樣經費緊縮讓設計師無法將理念做完善傳達的這一切。希望年輕有志的人留在台灣,卻要屏除那一切不注重設計的闕漏和問題或許真的是一大考驗。


延伸閱讀
廷宏繪社 Flickr 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