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11.方芷絮處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11.方芷絮處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方芷絮小姐演講心得 / 賴采秀 M10010201

[個人心得]
之前聽了太多業界相關演講者與設計師對於政府行政的批評,此次文建會的說法或許可以多少改變我們的看法。其實無論是政府或是設計部門,最不應該忽略的其實是民眾的心聲。常常在辦展覽或參與活動的當下,政府想要施行政策與擁有績效,設計者則除了想發揚自己的創作理念與設計外,有時往往導向獲取利益,其實最無所適從的是接受的民眾。親身參與過許多政府所辦的大大小小的活動,不僅是設計相關,還有其他。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常常是政府上層的人十分有心,或許有一大筆經費想資助或幫助相關人士,但一層一層下來,到最後錢的使用與活動該進行的方式往往偏離該有的跑道。

如果要說支持文創、支持設計產業,第一個令我想到的便是韓國的改變。才短短幾年,韓國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小國,無論好壞,已變成亞洲人人都在討論的一個國家。韓國政府投入給設計者的金錢與援助不知道是台灣政府的幾倍用心,無論是演藝、設計、動畫、遊戲、3C…等,能幫上忙的政府幾乎都幫上了,且不遺餘力的在推動,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我們不能否決台灣政府想支持與參與的決心,但是不是政府、專家與民眾該齊聚一堂談談,怎樣的決策是政府該做的、什麼是設計師與專家們語重心長想替台灣做的,又什麼更是民眾想吸收或是樂於見到的呢?

[延伸閱讀]
http://blog.roodo.com/ing2/archives/2097031.html
韓國設計振興院詳細介紹
近年來韓國設計正逐漸展露世界,除了歸功於韓國政府對設計產業的支持,更有賴於韓國的「設計振興學院」,韓國設計振興學院實行推動韓國整體的設計意識和能力。不光是推動產業的設計,更致力於所有韓國百姓設計意識,讓韓國人民懂得瞭解設計好壞、提身自我品味,最終更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為目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search/allDetail.jsp?id=100168713&sw=%E8%B5%B0%E5%87%BA
韓國設計憑什麽崛起
作爲亞洲四小龍之首,韓國現在的經濟增長力道實在不容小視。韓國設計界的總體實力跟隨著經濟力量的提昇,也呈現跳躍式的增長。即使韓國的設計還不能跟日本、美國、義大利、英國、德國相比,但至少,三星、LG、現代汽車的設計已經逐漸形成韓國自己的風格。至少可以說,韓國現在有東西可以拿出來比較。這個曾經在設計領域毫不起眼的東北亞小國,究竟如何能够在設計領域上崛起,實在令人好奇:韓國是怎麽做到的?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方芷絮處長演講心得 / 閩浩翔 M10010205


[演講心得]

最近其實能明顯感受到,政府在積極推廣文創相關產業,儘管台灣在各個國際獎項上屢獲佳績,逐漸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發熱。但這卻不能真正的代表台灣,如何在台灣這狹小的地方,找到自己的文化,創造更大的價值?不管政府的政策如何實施,資源如何分配。不變的是我們創作者對文創產業的熱情與投入,堅持下去,一起抓住自己的特色與優勢,把真正的台灣文創推廣到世界舞台。

[延伸閱讀]



















台灣軟實力 作者:徐小波

台灣面積雖小,但格局可以大。台灣現有的紮實基礎建設、豐富知識資源,以及獨立思考、追求創新的能力,正是台灣可以進一步擴張的「軟實力」,足以成為我們更進一步追求經濟成長與社會穩定的強大後盾。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方芷絮小姐演講心得 / 劉婷宇 M10010208

[個人心得]

台灣因為是製造商的關係曾經創造了經濟奇蹟,但隨著科技與全球化的影響,台灣慢慢被取代,變成只當個代工盲目的製造,在邁入這知識經濟的時代中,台灣面臨的危機是缺乏特色商品,必須找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結合台灣的文化魅力,將產品能發展在生活與美學並兼的要素上,為台灣產業創出新的生機,我想這就是文創正積極辦活動的原因吧,近年來台灣紛紛出現自創品牌,也慢慢合併了台灣自有的文化特色,打造出不一樣的產業,而設計師有時也必須要逆向思考依現況重新思考找出新規律,試著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延伸閱讀]

文化多元性與全球化

文化多元性與全球化

原文作者:Armand MATTELART

作者以全球化的觀點來探討文化的觀念與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它以自身的歐洲經驗為著眼點,他舉例美國等其他國家對於世界新潮流的應變,並觀察檢討台灣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提供讀者更寬廣的新視野。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方芷絮小姐演講心得 / 黃凱蘭 M10010115


[個人心得]

這學期開始,講座課請到了許多各式與文創相關的講者,位我們介紹從他們各自立場所經歷的、推廣的、看到的臺灣文創價值與處境。先前的講者多是與政府合作的公司的執行長,而今天終於能聽到政府單位對於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見解,尤方處長的見解十分的全面與精闢。
「生活」我們的生活方式、對生活的看法以及生活的品味是我們發展文化創意的基石,無論是媒體、藝文乃至設計的形式,我們對於多元文化的接受與發酵醞釀了屬於臺灣的創意契機。然而,相對於西方文化,我們對於中國市場具有相當相似的文化根源,這是我們的優勢,一個不具文化藩籬的市場,讓我們得以將我們藉由高品質生活而激發的創意銷售到更大的市場。但是面對相似文化根源的市場做競爭,我想我們能發展的就如同方處長所說的,必須尋找那無可取代的唯一,而體驗型經濟就必然是臺灣發展深度文化推廣的途徑。


[延伸閱讀]

我們都知道政府投入許多資金於文創發展,然而這些資金對於傳統工藝文化傳承與發展究竟幫助如何、未來又該如何持續發展,在這份2008年的年報有詳盡的介紹,讓我們對於先在工藝文化發展有足夠的認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5083
本書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二期計畫之工藝創意產業發展計畫於2008年各項計畫執行成果與論述分析,主要分為四部分:工藝創意產業發展計畫概述、外部觀察與理念闡述、重要議題探討與計畫執行成果概述,各部分均邀請工藝產官學界工作者從發展計畫內部到近年臺灣工藝的產業與國際表現進行撰述,以為目前工藝創意產業發展計畫的成果做一暫時結語、交叉呈現出關於計畫裡外牽涉的議題,同時為接續的工作投射具反省性與可行性的方向,為了解工藝創意產業計畫梗概的詳盡紀錄。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方芷絮小姐演講心得 / 林純綺 M10010116

[個人心得]

對於政府的文創實質政策有些沒頭緒,總是覺得這樣的政策其實離我們都很遙遠;但又想想,如果連我們都不花心思去注意,那麼會不會反而離得更遙遠呢? 所有的政策的實施,一定不可能會是雙贏的狀況,政府在努力,我們也該嘗試去接受、並且耐心等待,改革的人一定在某個地方努力,只是我們不清楚,而我們也沒辦法就事情的結果去衡量一切;所以對那些都保持著保留的看法,畢竟要改革是需要時間、金錢的。

方處長的演講中,也許數據真的說明了一切,台灣的文化創意能力是不容小覷的,但是要如何有規劃地、前瞻性的去整合,真的是政府的一大難題,指揮一個班級就已經夠辛苦了,更何況是一個國家內的相關人員;期望未來能有個有力的發起人,革新現況的發展,如果好好利用年輕人的活力、創造力,也許,未來能夠看到更多台灣的文化性產品出現在各個地方,而不是只是喊喊口號的施政;在前幾位演講者的演講內容都不斷的提到這些,並且也得知了他們在沒有政府幫助之下做了哪些實務、推廣了哪些活動,這些都顯得令人格外感動,明知道無法賺錢,卻仍一意孤行,我想政府的上層應該看到這些民間的推動力、與爆發力才是;期望在這些推廣之下,最後能夠變成民官雙方都能同時執行。


[延伸閱讀]

Town & City創意城鄉誌 7 探訪文創之都-台南 特刊

台南人才知道的府城,以及古都的美,古蹟與特殊小店形成了特殊的文創風格;裡面也介紹了文創小區域、地方特色商品、特殊的活動慶典;我總覺得台南是個文化很深的城市,紅磚路總是能提醒你到了一個被區隔的領地,然後能從建築、美食裡去得到很多;台南每年舉辦的成人祭典,也配合孔廟去執行,讓人不斷不斷地去聯想、記憶。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方芷絮處長演講心得 / M10010211

[個人心得]

縱使台灣有越來越多人才希望結合地方特色創業,為待了一輩子的台灣做點什麼,但始終在資金缺乏和市場行銷管理上的經驗不足上,而滯留卻步,少數人獲得了文創會的資源底下獲得幫助,大部分可能並不清楚文創會是什麼,甚至在僵化的制度上無法獲得資助,我相信政府成立文創會的目的,是希望能真正幫助與關懷新興產業的發展,整個服務單位能專業的投入產業轉型且推動文創,而不僅是編織華而不實的目標,盡是說些偉大廢話的單位,願你們能真心愛腳下這塊土地。

[延伸閱讀]

25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

出版社:遠流

書中呈現的25個案例,正是一種「範型」,書中人物所做的工作多和生活有關,和在地的生命與歷史有關,和土地風貌及生態環境有關。


方芷絮處長 演講內容 / M10010205 M10010107 M10010116 M10010120 M10010211 M9910214

文建會-方芷絮處長

文化是經由生活主張和生活品味的交互影響,才能形成品牌和商品。

*消費符號-象徵意義

我們不一定賣的貴賣得好,但一定要有不可取代性。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概況

全球化風潮下,台灣產業面臨轉型與升級壓力,如何發掘具淺力的新興產業化為未來經濟成長動力,為當務之急。行政院2002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國家發展重點之計畫,之一開始推動文化創意產業。

*台灣推文創產業優劣分析

優勢

多元社會,藝文活動呈現多樣性

創作環境自由,人才與創造力源源不絕

弱勢

80%以上,市場與消費者都還處於多元開發的階段

如何凝聚能量與創造人才,市場行銷管理之能力整合較弱

台灣設計服務業需要加強高階設計人員

*文創法對產業發展的影響:創新研發面.土地利用.流通拓展面.租稅優惠面.人才培育面.資金挹注面

我們有一些圓夢計畫,當我們畢業可以如何拿到第一桶金?跟著產業結合慢慢長大.比如說古又文,他會設計但不會行銷,政府拿出相對的擔保,當作設計人的經紀人.文建會希望發掘好的案源,找創投者,透過創新研發,讓產業有好的發展.

*台灣文創產業8種創新經營模式

1新興的服務

2診斷服務

3文創經紀人

4授權產業

5體驗型觀光

6創意生活產業的感官體驗

7複合式經營通路

8購物氛圍建構品牌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