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阮文盟先生演講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阮文盟先生演講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阮文盟先生演講心得 / 洪毅軍 M10010101

[個人心得]

台灣的精工產業其實有一定的實力基礎,但對於市場的掌握與推廣,或是技術的精進都還有待加強與學習。真的很榮幸這次有機會聽到阮文盟先生的演講,透過阮先生分享他在德國擔任珠寶協會會長的經驗來分析台灣本國的文創發展現況,一針見血字字珠璣,同時阮先生也給了我們還在求學階段的設計系學生一些學習的方向與目標,相當獲益良多。從阮先生的身上也看到他對於文創發展的熱情與野心,這都是值得我們新一代年輕人學習的。

[延伸閱讀]<詠物成金:文化創意產業析論>

本書以基礎、跨界的角度,探討分析文創產業之基本概念、文創組織其相關的人、事、物等領域。主要內容包括:文化及文創產業之概念、文創產業經理人、文創產品類型、組合及開發、產品風險、文創產業市場、文創產業鏈、文創產業群聚效應、文化創造力及創意思考法、符號創造與日常生活、文化品牌、品牌符號學、品牌經營、文化行銷、「PCRV」行銷組合、符號行銷、有形文創產品行銷企劃、無形文創的藝文節慶活動行銷企劃、綠色行銷企劃、文創產業專案經理、文創產品及品牌生命週期整合規劃、智慧財產權及藝術授權、專案管理、文創產業組織經理、文化組織與組織文化、關鍵績效指標、學習型組織、地方文化產業經理、社區經理的「四生」、地方文化產業及社會企業、地方自主營造模式等面向,是對於文化創意產業有興趣的學生、研究者,或相關領域的工作者值得參考的書籍。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阮文盟先生演講心得 / 黃新雅 M9810110

演講心得

對於金工領域我非常的陌生,我從來不曾深入研究過這方面的學問,多虧了阮先生這次介紹了大量的金工作品、品牌與設計師,讓我著實大開眼界。尤其是我非常驚訝德國的珠寶品牌,是如此極簡前衛卻又可以大量的生產,利用金屬卡合的角度創造出全新的寶石結合的方式。另外還有許多國外的廠牌固然賺錢是很重要的但是他們都還是秉持著冒險的精神持續不斷推出新的實驗性的產品,這真的讓我非常佩服。在來阮先生也提到了一些設計上的風格與趨勢,也同時發表了他對於台灣文創的看法與建議,我同意他的想法,我覺得台灣文創還有許多可以進步的空間,不管是政府還是我們都需要更深入的了解,我們才能改變現況。

延伸閱讀

現代工藝概論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75839
工藝向為人類智慧結晶的表徵,不但是一門藝術,同時也具有極高的教育意義,最能啟發人們對於「美」的追求與感受。現代工藝除講求造型的美觀與裝飾的趣味外,更由於素材種類不斷的增加,機器的廣泛使用,以及製造技術的精進,成品愈趨多采多姿,美不勝收。 作者以其多年執教與研究的寶貴經驗,撰成此書,就現代工藝的每一層面作詳盡的介紹,理論與實際並重,使讀者瞭解現代工藝的真正意義,以及各類工藝創造的實際歷程。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阮文盟先生演講心得 / 張文馨 M10010204


[心得]
在這次的演講中有別於以往的主題與切入點,阮文盟先生街少了許多金工的作品與相關產業的介紹,從德國的設計潮流講起,感覺到的是屬於德國的本質但是又有心的創新的作品,從這樣細細雕琢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工藝家的細心與對作品的熱情執著,我想這是一種對專業的堅持與態度吧,就像阮先生致力於工藝產業一樣。雖然這一塊產業在台灣才剛起步,但是台灣進步的很快,其中討論到的政府與產業之間該怎麼合作,或是常常大家都在抱怨我門沒有個很好的政府,但是在抱怨之外阮先生卻提到了一句話讓我時分感動,他說要是沒有一個好的政府就”做自己的政府吧”,的確我們設計師常常在抱怨但卻沒有做出什麼行動,像是泰國的設計,比我們有個更差的政府但卻也自立自強,直到在國際上有了一定的位子,台灣的發展方像本來就不是以藝文或是設計為重點,當在這樣子的環境之下,設計師的定位或是我們要思考的方向也許就不在是自身的專業了。
台灣很小,有時候等著政府的幫忙不如自己找到自己的資源,像是之前歐陽穎華辦藝文活動的籌錢方式,或是水越設計一直在做的社區活動,小小的事情雖然現在看不到什麼,但是慢慢的就會是一個影響未來的點,不是什麼都得等著政府,如果那天不來就永遠都沒機會了不是嗎?

[延伸閱讀]
泰國的創意設計中心
http://www.tcdc.or.th/?lang=en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阮文盟先生演講心得 / 邱鈴媛

[個人心得]

看到德國的珠寶設計非常令人驚艷,談到德國設計總會聯想精準、精緻,日本的設計總會聯想禪意與簡潔、泰國因為素旺聯想到溫暖而有特色的,可惜的是台灣是正在發展中的國家,文化及歷史不如其他國家發展的深遠及長久,台灣受外來影響非常大,比起資訊、視覺化的設計,對於金工或工藝這塊較不著墨,但這也是台灣深深的內涵,是台灣工藝性質或者藝文活動的特色,或許我們說得太多,做的太少,做的環節比起前期設計是更重要執行面,設計師應該在這樣的前提下設計自己的產品,這樣的工藝技術正是讓作品自己說話的機會。

[延伸閱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1q3_w5Vt5E
東海教學卓越計畫與東海美術系為慶祝東海大學校慶策劃了一連串活動包括閃亮的「CONNECTING-金工聯展」、探索性的「台灣金工創作發展研討會」,有趣的「來玩金工­.趣」金工Workshop,以及具創意「東海43號藝術市集」。98年11月7日邀請到講師-陳郁璇,為我們介紹金工製作的趣味所在。

阮文盟先生 演講心得 / 楊舒涵 M10010303

{個人心得}

提到德國設計,似乎馬上就能聯想到德國工藝的「極簡」與「精緻」,這次阮文盟先生將從他旅居德國的創作經驗告訴我們德國珠寶首飾的二三事。

在賞析這些美不勝收的作品之前,我一直以為首飾珠寶是有一個既定的型態在的,沒想到它的創作範圍可以是這麼的廣泛,真是跳脫我對珠寶工藝的刻板印像,原來這才是藝術阿!我對Kay Eppi Nolke的作品相當有興趣,他利用了很多複合式以及平常不會想到的媒材去製作首飾並且讓它們看起來都充滿著生命力。另外我後來在家裡自己辜苟到阮文盟先生的南島系列作品,那些幾何圖形中呼之欲出的躍動感跟建材的選色搭配都非常吸引人。

在問答時間中,阮先生認為台灣學生與德國學生之所以有顯著的差別,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德國有著百年的歷史做為發源的基礎,無論是師資、學習環境一定比正在發展中的台灣較為優勢。我想既然我們的起跑點已經差別人一大截,是不是就應該從教育開始打下良好的基石呢,可惜台灣政府目前對於工藝這項產業並不是這麼的注重,導致很多人(包括我)對所謂的金工、工藝的印象還停留在開金飾行或是去夜市擺攤賣項鍊戒指這樣的一個行業。期望台灣能有更多工藝性質的展覽或是藝文活動。

在這邊阮先生也提到很重要的一點,在思考上,西方學生會在清楚的邏輯上輔以精美的技術讓作品本身會說話,而台灣學生往往說的比做的多。這段話令我很有感觸,看來不論是身為學生的我或是台灣在工藝設計上的政策都還有著很大很大的進步空間。


{延伸閱讀}


在2011年德國慕尼黑「Schmuck」(首飾)特展中大放異彩的Marta Mattsson一些作品欣賞
http://www.klimt02.net/jewellers/marta-mattsson

阮文盟先生演講心得 / M10010210 花于涵

聽完阮先生的演講後,讓我想起當初在高中時曾經也寄子動手做過金工的作品,在我國小的時候我就想結婚生小孩了,在高中剛好有這個機會可以替自己做一個屬於自己的戒指,我就把它當成是我未來的結婚戒指來設計,利用花朵的形狀用臘去雕出來,然後再去用成銀的材質,最後在花朵上方鑲上一顆小珍珠。

當成品回來時,看到的那份喜悅真的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我想這每位金工設計師都是抱持著能讓客戶看到作品時的那份喜悅及將自己內心的情緒及感觸藉由作品來呈現出來!!!!很感謝當時高中老師讓我有這個機會可以親自體驗到做金工的樂趣。

現在得當代金工設計已不單單局線在金屬的材質上了,跳脫以往的材質,有些設計師會運用塑膠、紙、皮革…來做為設計上的運用與結合。

當代金工最重視的就是流行”(有虛實面之分),流行得要素又細分為下列幾項:

‧市場(必須由人們的認同)→屬於實在面

‧技術‧材質‧時尚(並不代表品質)→屬於虛在面

好的設計師必須要能兼顧虛實面,彷彿就像古時候的文武兼備的概念。

[衍伸閱讀]
在老師介紹許多作品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且感性趣的就是這位設計師的作品







KAY EPPI Nölke

1960年 出生在德國比勒費爾德
1993-1998 藝術與應用科學,普福爾茨海姆大學
自2005以來 今天在運行自己的工作室,位於康斯坦茨

他的作品有利用羊毛氈還製作還有利用鐵來染出不一樣的顏色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阮文盟先生演講心得 / 林純綺 M10010116

[個人心得]

阮老師從當代金工分類說起,進而介紹現今有影響力的金工設計師們,以及背後的創作故事,這些都好吸引人;回想大學時期,金工課一直是系上的熱門選擇,除了可以從無到有的自行製作以外,線鉅與焊接、斷敲之間,你總是能自己掌控,依據你的設計進行,最喜歡的部分就是異媒材的結合,你總是能發現不同的東西去搭配金屬,甚至玩出新的造型。

阮老師分析了流行周期與市場的關係,時尚不等於品質的現象,感慨的道出代言人的影響力,而可能模糊的焦點;但市場卻是實際的。阮老師提到了年輕人的

創造力是值得去投資的,我想這就是阮老師對台灣的金工市場抱持著正面的態度的原因,又因為台灣金工發展三十幾年,無法跟德國百年歷史相比較,處於正在發展中的狀況。

理論與實務並重,文創是手做的。

如果沒有背景文化的扎根、被薰陶後的思維;如果只剩下空有的狂言、斷章後的語意;如果沒有精湛的技術、手法?那做出來的東西不會感動人,每一件工藝作品必須是經過咀嚼消化的,但是獨大的某一部分、強行凸顯的那些,卻可能帶來些許的問題,阮老師說道與德國的最大不同就是要我們去思考這些吧。陶後的思維;如果只剩下空有的狂言、斷章後的語意;如果沒有精湛的技術、手法?

最後老師分享了在求學生涯中,我們必須要擁有的能力。

時間是拿來尋找未來的,而不是一昧的浪費;第二外語能力的培養,語言是工具,讓你能更精準的找到對應的知識、深入的了解那些背景,然後佐證你的設計;出國旅行,在多多接觸海外文化之後,你會發現很多事情,但是請務必做有計畫的旅行,而不是走馬看花。

聽完了演講後,也非常期待阮老師在2013年夏天的成果,希望台灣的工藝能夠更被大家所瞭解、發現。



[延伸閱讀]

00 Silver Jewelry Designs: The Powerful Allure of a Precious Metal (500 Series)

這是一系列金屬工藝作品的收集書冊,每本以500件作品做數量的收

藏,並且介紹使用材質、作者..等等資訊,非常適合製作金屬工藝的人參考創作。












The Complete Metalsmith

在台灣有趙丹綺老師出的<玩金術>做金工的入門書籍,國外也有相當多的技法書,內容都很不錯,技法也介紹的很詳盡,可以依據步驟接觸金屬工藝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