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楊明璋先生演講心得 / 張宇晴M10110210
[個人心得]
於TOYOTA就職的楊明璋學長帶領我們進入汽車設計的世界,對我來說這真是一個完全沒接觸過的領域,對每個環節都感到十分新鮮特別,而學長也詳實介紹整個汽車設計的每個環節,除了精神與概念外,實務精神的經驗分享也是整個演說中的精彩之處。
不同於以往與西方文化接軌的講者們,日本設計強調團體大於個人,因此於日系公司工作也使整個氛圍特別的不同,從每個環節都看的見所有人對於工作「一生懸命」的認真負責,從油土師到設計師都完全投入工作,雖然台灣曾受日本文化洗禮,但這部分卻沒有學習的透徹,是有點可惜的事情。
這場演說很適合做為整學期專題的句點,回歸到設計必須面對的實際狀況,平實卻精彩連連,也讓我對汽車設計有更為多面向的理解。
[延伸閱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89686
《LEXUS傳奇》
Lexus是豐田近年來推出有別於TOYOTA國民車等級的高級車種,在眾多高檔歐美車種中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楊明璋先生演講心得 / 王鉞麒 M10110201
[個人心得]
此次演講邀請到楊明璋學長來分享關於他在TOYOTA擔任汽車設計師的秘辛!在工業設計的領域裡,汽車設計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在學習表現技法的過程中,也經常看到十分精彩的汽車繪圖。
有別於一般的產品設計步驟,汽車設計以人因工程為最初的開始,從人體的髖關節出發量測出整台車子的對應尺寸,另外由於汽車的產期時程較長、做工上也複雜,從設計到問世則需要為期兩年的時間,色彩計畫方面也會因應不同的國家和文化背景,有些許的變化和調整。這次有幸可以聽到楊學長的經驗分享,幽默的談吐和豐富的閱歷讓演講過程可說是相當精彩!我們對於汽車設計產業因此有了更清楚的畫面,同時對設計實務上的知識也受益良多。
演講最後,楊學長分享了幾個他認為很重要的觀念,也用來提醒我們該如何在設計路上走得更加順遂:1.「讀書破萬卷,下筆有如神助」- 如何有效說服客戶,就要看你平時累積的功夫了,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穩紮穩打的基本功,好的磨鍊終能再未來派上用場!2. 語文的重要 - 語文就是你和他人溝通的媒介,如果連溝通都無法順利進行,那勢必會流失許多機會。3. 寧可當個禽獸,也不要禽獸不如 - 永遠比他人設想的更周到、付出的更多,多畫多做就是你的東西。4. 日本的觀點 - 一生懸命,用力的如同復出你的生命去創造有價值的事情 ; 職場倫理的重要,懂得分清楚輩分和檯面上檯面下的關係 ; 電視冠軍,專攻一項專業讓自己變成最頂尖。
此次演講邀請到楊明璋學長來分享關於他在TOYOTA擔任汽車設計師的秘辛!在工業設計的領域裡,汽車設計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在學習表現技法的過程中,也經常看到十分精彩的汽車繪圖。
有別於一般的產品設計步驟,汽車設計以人因工程為最初的開始,從人體的髖關節出發量測出整台車子的對應尺寸,另外由於汽車的產期時程較長、做工上也複雜,從設計到問世則需要為期兩年的時間,色彩計畫方面也會因應不同的國家和文化背景,有些許的變化和調整。這次有幸可以聽到楊學長的經驗分享,幽默的談吐和豐富的閱歷讓演講過程可說是相當精彩!我們對於汽車設計產業因此有了更清楚的畫面,同時對設計實務上的知識也受益良多。
演講最後,楊學長分享了幾個他認為很重要的觀念,也用來提醒我們該如何在設計路上走得更加順遂:1.「讀書破萬卷,下筆有如神助」- 如何有效說服客戶,就要看你平時累積的功夫了,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穩紮穩打的基本功,好的磨鍊終能再未來派上用場!2. 語文的重要 - 語文就是你和他人溝通的媒介,如果連溝通都無法順利進行,那勢必會流失許多機會。3. 寧可當個禽獸,也不要禽獸不如 - 永遠比他人設想的更周到、付出的更多,多畫多做就是你的東西。4. 日本的觀點 - 一生懸命,用力的如同復出你的生命去創造有價值的事情 ; 職場倫理的重要,懂得分清楚輩分和檯面上檯面下的關係 ; 電視冠軍,專攻一項專業讓自己變成最頂尖。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楊明璋先生演講心得 / 劉怡寧 D10110201
[演講心得]
聽完楊學長的工作分享,突然間覺得工作是一件充滿夢想衝刺的場域,
由於日本制度的要求,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日劇那熱血的場景,雖然都是自己在想像,但是一個演講者可以將氣氛引導成如此的有趣,實在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學長在演講分享中雖然都是抱著幽默的態度講解,但是內容絕對不會馬虎,反而把我們更拉近汽車設計的劇情中,實在有趣。
另外學長提到汽車企劃定位的部分,才瞭解到文化也是設計的要素之一,就以Camry專案為例:正常來說2000cc的動力不會改變,但是外形會隨著趨勢潮流而改變,a.消費形態分析:以35~50歲的成功人士為主、百分之八十購買族群為男性。b.市場調查:泰國是給兒子及情婦開,所以需求不一致。
台灣是我希望要怎樣的車子、泰國是我要給誰怎樣的車子。有了以上的分析,就會瞭解文化層面在消費者的定位及設計的風格都會有影響。最後跟大家推薦一本書,它是在講設計的獲利如何操作。
[延伸閱讀]
這本書分享了創新的獲利模式、以及介紹知名品牌的策略擬定。連荷蘭知名設計學校也採用這本書為上課的教科書,實在值得一讀。
楊明璋先生演講心得 / 曹心琪M10110204
[個人心得]
難得請到在國瑞汽車服務的楊明璋先生,具有業界經驗十五年的資歷,分享的經驗相當詳細而寶貴。
演講用心且相當熱情。
一台汽車的設計時間比我想像的還要短很多,兩三年甚至四五年之後的產品,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必須被定義,就像是個「遇見未來設計」的產業。非常不容易。要有前瞻的眼光,深度縝密的調研,還要強大、有智慧的團隊。
楊先生告訴我們他對日本人「態度」之敬佩,全力以赴、不顧一切只為了達成目標,值得學習。態度的基本功,是長跑成功的關鍵。同有朋友在日商工作,對於日本人的執著,一樣讚譽有加。設計能反映設計者的生活態度和背景,甚至個性。另外,語言更是一重要的媒介使我們接觸世界和各領域。
楊明璋先生演講心得 / 馬彗娟 M10110117
[ 個人心得 ]
這次的演講主題是關於汽車設計,學長分享了他在TOYOTA的汽車設計流程與工作內容,內容相當精彩。我在這學期也接觸到汽車設計相關的實習,才瞭解一台車的開發必須要三年四年有些甚至要五年這樣的流程,才知道汽車設計師是必須非常有遠見的,要走得比別人前面,在四年後才能有所突破,不覺得老舊,這也是實習過程中內部設計師們不斷強調的,讓我覺得汽車設計是一個很酷的行業。實習過程中,曾經困惑一個問題,正是不了解為什麼台灣的汽車設計為何至今無法超越歐美車系的汽車設計,到那天聽了學長的分享,才知道有些是因為台灣的技術還做不到,解了我這兩三個月以來困惑的地方。而我也是在實習時才發現汽車設計的工作分的相當仔細,設計師(內&外)/3D人員/CMF/模型人員,並不需要像一般產品設計師一樣幾乎全包。
最後學長分享了幾個態度與觀念:他舉例”禽獸”與”禽獸不如”這段故事,用意是要告訴我們這兩個只有一念之差,多做、多畫這些都是自己的。多讀書/多練習,自己提出的東西也必須要有內涵。
學長也說道日本人的做事態度:職場倫理的重視/一生懸命,可以發現日本人對事物都可以深入的探討與講究,擁有認真的態度,與非常強的信念,日本人做事的態度與精神是值得仿效與學習的。
[ 延伸閱讀 ]
這本書中提到豐田汽車的會長經常用一句話以此為戒:「員工耽溺於成功的情境,動輒顯露傲慢的態度」。我想這也是TOYOTA為何會成功的原因,當自我設了限之後,自我實現,才是成功之道。
楊明璋先生演講心得 / 蘇天雲 M10110109
[個人心得]
這次的演講請到國瑞汽車設計色彩工程主管楊明璋先生為大家演講Toyota的汽車設計流程以及他的工作內容,也熱心回答大家對汽車設計的提問。楊明璋先生經手台灣Toyota市場近幾年車款的外型設計,也經常出差到日本豐田汽車公司開會,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開發一輛汽車從市場調查到量產需要花費2~3年的時間,中間的流程十分繁複也動用大批人員,楊先生舉Camry作為專案範例說明,專案開始會由企劃部人員提出對於整個專案的大方向,針對使用族群、市場競爭者做分析,並製作image board,接下來位有市場調查,對地區的環境和汽車配備進行調查和人員訪談,再來才是外型設計,分為外型和內裝,外型發展會經歷酷炫的idea sketch,提出設計的方向性,rendering,內裝包含很多項目,包含座椅、木紋、儀錶板、方向盤等之後才會製作1:1的全比例模型製作、3D。每個專案都會有一位總工程師負責整合機構、設計、銷售等部門的工作。楊明璋先生也以過來人的身分向大家分享與日本人工作上的相處經驗,舉了幾個日本人工作上所重視的觀點,也許可以讓台灣人思考借鏡,首先是日本人一生懸命的工作態度,對於工作有拼命、全力以赴的意識,再來是對於職場倫理的重視,維持職場倫理有助於帶來良好的工作秩序和責任制度,第三點是對於專業領域的深入鑽研,提升工作領域的專業能力,第四點是重視且保存文化傳統,為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第五點是顧客第一,重視服務態度,打從心底為客戶設想,既使客戶看不到每位公司員工私下單獨的努力,但也一定能感受到整體團隊所做出的成績,最後一點是擁有堅強的信念,不向命運屈服的決心,舉了甲子園的例子和大家分享。演講後段也提到了語言的重要性,知識的傳遞建立在語言相通的基礎上,語言相通才有機會向別人學習,增長自己的知識。另一點是與其做被動的員工不如多主動一些,做得越多學到的越多。
聽了楊先生的演講對於汽車產業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汽車設計遠比我想的複雜許多,聽到楊先生說模型修改40到60幾次是順地的情況感到很不可思議,對於日本人的工作態度也由衷敬佩,要有專業級的工作能力和成就也許就是要擁有全力以赴的態度和不屈不撓的決心。也許畢業後到職場上再次驗證楊明璋先生的這場演講會有更深層的感觸。
[延伸閱讀]
http://www.scion.com/
個人平時對於汽車產業不熟悉,聽了演講才知道Toyota跟Lexus有設計上的關係,於是上網一查發現凌志(Lexus)、Scion、日野(Hino)、Daihatsu都跟豐田汽車有關,其中覺得針對北美青年市場推出的Scion品牌車款活潑多元,有跑車GT86也出過四四方方的xB,有點像運動鞋跟休閒鞋的區別,設計上跳脫出了對於刻板印象中的日系車款樣式,銷售成績似乎也不錯,感覺是個很有意思的品牌。
楊明璋先生演講心得 / 馮睦淳 M10010121
【個人心得】
接觸了設計,尤其又在工業設計這個領域當中,真的難得能有這個機會能夠一窺汽車工業的設計領域,不知道在哪一次的演講當中聽到,真正走在工業設計前端的產業,就是汽車設計了。在這次的演講當中從講者的分享過程當中也了解到,一兩汽車要上市至少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進行設計,這確實需要具有領先潮流或前瞻的洞見才有辦法讓未來的消費者來接受;汽車工業的設計過程需要經過縝密的市場調查以及等等的分析,經歷提案以及細節不斷的修改完全才能夠產出真正在市場上、馬路上能夠被使用且面面俱到的汽車,這真的是一件大工程。
除了在汽車設計當中的分享外,講者分享了在日本的經驗,強調「語言」的重要,以及日本人「態度」所引領的理念,不管在設計上以及生活上都能夠體現這個要素。時常聽到設計是一種生活態度的理念體現,從不同的族群、文化背景的人們,可以看出在作品當中各式以甚麼樣子的態度、觀念來呈現,除此之外,語言的學習更是讓我們張開眼睛去探索這個世界的重要工具,應該要把握現在還能夠精進的時間,相信在未來現在的付出是絕對值得。
【延伸閱讀】
美學企業力:
設計師×企業=日本設計大師共同打造的企業品牌
這是一本最近有印象的書,內容提到知名設計大師共同打造的日本九大企業品牌,透過九大品牌故事,從找出品牌概念、確立產品定位開始,設計師與這些企業一路從對彼此充滿期待、歷經磨合階段,最後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合作關係,深度揭露了企業如何與設計師合作,應用設計來提升企業力及品牌精神的經驗。其中便能夠看到且感受到,日本設計師們與企業首先要能認同彼此的專業、傾聽對方的理念,建立起對於該品牌的共識度,在這樣的共感基礎上,才能打造出真正符合品牌精神的視覺提案,傳遞出生命力的品牌,正是感動人心的力量,讓閱讀過後更能體會到日本設計師們在設計上的態度。
楊明璋先生演講心得 / 郭憲竹 M10110206
個人心得
楊明璋學長提到語言重要性,其實不論你到哪個國家,良好的溝通能力,真的會讓你成長很多,另外就像如果你英文很好,其實你就多一個對外的窗口,這時候你接受的資訊量就會比別人廣、比別人多,你的成長速度也會比他人更驚人。
Toyota是一個注重團隊的公司,每個人的角色都是重要的,記得楊明璋學長舉例有個人他一直畫不出草圖,隔天他決定替光頭謝罪,大家都不敢說話,但是最後還是被更上級長官罵臭頭,很多時候你必須面對成果,而不是覺得做了什麼可以逃避。
最後學長提到禽獸不如的例子,讓人有很大共鳴。有些時候不只是客戶,老師或許也是如此,很多是你以為這樣就好,但其實對方需要的更多,記得以前考學測時,老師和我們在考試之前,你必需準備150分(超過100分)的實力,來預備你當時可能會有粗心等其他狀況,其實同樣的道理,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麼大魔王,你都要預先準備多一點實力去面對,拿到主控權,你才能打敗他。
延伸閱讀
FBI這樣學套話
有時候覺得自己說話很不流利,厲害的話術能讓別人服氣,也會讓客戶更加信認你。這本書教你要如何控管你的情緒,取得主導權的機會,看穿別人,面對客戶你必須是聰明的,才不會被他們牽著走。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楊明璋先生演講心得 / 張琬琦 M10110106
[個人心得]
這次是第一次聽汽車工業的演講,了解很多關於汽車製造的流程,由於汽車是一件跟美、機能與人之間高度有關的產品設計,設計工作部份也分得很細,大可分為汽車外型、內裝和色彩,再加上汽車是個載人的交通工具,人因工程和舒適度也得非常注重,以「人」為設計車身的基準點,進而計算出車身高度、方向盤位置等等,而且必須製作精緻的1:1油土模型來檢驗設計,終極發揮以前的工匠精神,採取嚴格的標準竭盡最出最好的產品。另外隨著材料和製造技術的進步,設計師在汽車造型上的發揮廣度也越來越大,像是頭燈設計因為射出成型技術的提升,造型上可以更加彎曲並延伸至側面車身,不過最令我訝異的是目前市面上販賣的車款都是二、三年前的設計,只能說汽車設計的規模真的繁複不少,一部車從設計到生產竟要花上如此久的時間,楊學長也很風趣地說當看到自己設計的車款生產出來時,也只興奮了一下,因為都過這麼久了。
楊學長也分享他自身在業界和去日本工作的感想,「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楊學長對於設計專業的看法,當覺得自己sketch畫的很差時,其實是自己畫得還不夠,只要不斷的訓練和執行,熟練度和專業度就會提升,就像之前張葦葦演講者去義大利學製作包包,老師傅沒教她多樣的工法,只要求她每天做同樣的包包,目的就是透過不斷地練習來磨練她製作包包的技巧,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此外,楊學長也強調語言的重要性,想要學更多東西就必須開口去問和讀資料,楊學長提到就算在日本公司的前輩想要教他,但是看到他聽不太懂日文的關係,就算解釋也沒用就會打消念頭,因此喪失學習的機會,只能說多了解一種語言,你的視野就能更寬廣,拉近與他人的間的距離;另外楊學長以禽獸和禽獸不如的故事來比喻設計師的角色,面對客戶必須以客戶的需求為主,但是設計師也必須要對自己的專業有所堅持並且做出高出別人期待的專業,這或許是設計師存在的任務吧!
[延伸聯想]
銀座專業職人 世界第一
這本書講述日本各種職業對於他們工作的投入及用心的態度,不僅介紹每位師傅的背景和技藝,更分享師傅成功的原因以及對工作的責任感。
楊明璋先生演講心得 / 游穎軒 M10110103
[個人心得]
在日本TOYOTA公司的張先生帶領我們初探汽車設計的過程,更帶來他對日本的觀點和心得分享。從探討姿勢(人因)到研究居住性(空間),再到操作性的研究及發展整體,汽車設計產業有和一般工業產品較為不同的開發流程,或許是因為造型的流動和線條感影響汽車設計甚巨,所以會以大型油土模型來檢討後續的設計修正,將模型的步驟提到較為前面的階段。在概念企劃的階段也進行得非常縝密,市場調查、消費族群、競品分析等都是必要的。
一直以來,TOYOTA給人的印象就是非常貼近大眾市場的,好開耐用、價格合理平實。但要和高階車種有所區隔,以創造符合大眾需求的產品路線其實反而不是件容易的事。趨勢可能造成各品牌產生類似的造型,但品牌的不同,還是會造成人們的感受不同,同樣的造型可能高階的車種才會給人原創的印象,這是比較無奈的問題。雖然如此,從講說內容中我們看到TOYOTA持續進步的成果,技術的成長帶動了造型的可能性,以往無法生產出來的特性線、動感線等都得以實踐,過去只限於在圖面上展現的炫麗造型,如今許多都可以實際做到,這點讓我對汽車的未來發展感到非常期待。最後也希望我們能以日本人"一生懸命"的精神,嚴謹確實地執行設計流程,不論在什麼領域,都抱持專注深入的態度,尊重自己從事的工作也更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延伸閱讀]
TOYOTA 豐田:以品質成就霸業、從危機突破重生
TOYOTA(豐田)汽車曾經幾度面臨經濟危機的威脅,但他們憑著沉著穩重的企業精神,一再度過難關並開創新局。從近年來他們有趣創新的廣告(大明星反串哆啦A夢角色、中性名模的驚人演出)可以看出品牌的走向正日漸活躍起來。這本書雖然和設計本身較無關聯,但詳述了成功的企業如何面對全球金融海嘯風暴,並從日本走向世界的傳奇經歷,可以看到他們獨特的生產管理理念,值得想了解企業管理與革新的人作為參考。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楊明璋先生演講心得 / 陳美伶 D10010101
[個人心得]
汽車設計在台灣的設計圈當中,是屬於較為「神祕」的一個設計領域,因為汽車設計的週期長,牽涉的零組件多且產品屬性上對於安全性的要求較為嚴格,所以這次能聽到楊學長分享Toyota 這台灣人最愛的小型汽車品牌,感到相當新奇。
汽車開發流程先從產品企劃開始,確定汽車的屬性、定位、消費族群後,才進入設計提案,汽車提案的review是百人的大陣仗,在產品概念提案時,為求精確設計師都必須與油土師父配合,將概念做出仿真的成品。
產品企劃必須先掌握銷售市場的消費者生活形態與屬性,尤其在汽車類別上,文化的差異性最容易反應在顏色的偏好上,例如台灣大賣的銀灰色系,在中國大陸完全推不動,因為銀灰色音同「錢飛了」。
楊學長也分享了自己對於設計學子的勉勵:
- 讀書破萬卷,下筆有如神。要多看多練習,才能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否則即便別人傳授了,那還是別人的功夫。
- 語言的重要性。與人溝通時,是否能夠理解對方的意思,通常都是一個當下,如果不能好好掌握語言,可能別人連跟你溝通都懶,那遑論其他的。
- 禽獸?禽獸不如?。楊學長講了一個笑話,比喻要把客戶當成自己的女友,自己要成為一個作出超越女友要求的設計師,也就是多做,把主控權放在自己手上。
[問與答]
Fashion產業有趨勢預測,那汽車產業的產品開發期長,會不會做出來後,才發現和別的車相類似?
答:會有,一定會有。像我們可能做出來後,發現賓士也是做一樣的,那就要趕快改,不然別人一定以為是我們抄襲。但有些時後,不一定是抄襲,而是因為技術的進步,像是最近的車款,車頭燈都一定是拉長的,那是因為技術的進步,讓這樣的設計可以被做出來,以前的車燈都方方正正的,沒辦法那是受限於車燈技術的問題,那現在可以做到就可以讓線條往後延伸,這對車的設計就有很大的影響,看起來的流暢性就很不一樣。
答:會有,一定會有。像我們可能做出來後,發現賓士也是做一樣的,那就要趕快改,不然別人一定以為是我們抄襲。但有些時後,不一定是抄襲,而是因為技術的進步,像是最近的車款,車頭燈都一定是拉長的,那是因為技術的進步,讓這樣的設計可以被做出來,以前的車燈都方方正正的,沒辦法那是受限於車燈技術的問題,那現在可以做到就可以讓線條往後延伸,這對車的設計就有很大的影響,看起來的流暢性就很不一樣。
[延伸閱讀] 請偷走海報!:原研哉的設計隨筆集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0806
原研哉先生在展露頭角前,就是在日本設計中心擔任的企劃員的基層工作,也因為這份工作讓他看到了以前沒有看到的新角度,也為「思考派」的自己,找到了在設計產業中的定位與使命,換句話說,這幾年的訓練磨練了他的腦力,讓他成為一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從根本出發的設計大師。這本書是原研哉先生執筆的散文集,除了可以看到他一路在設計領域鑽研、努力、提升自我、鍛煉自己意志與設計理念的心路歷程,文筆幽默隨性,閱讀起來輕鬆有趣,值得一讀。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