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吳瑪悧老師演講‭ ‬‭/‬‭ ‬M9910101 M9910107 M9910202 M9910203 M9910208 M9910209 M9910301 M9910302 M9910305

從文學到雕塑到裝置藝術再進行到一個社會環境空間的思考,甚至於建構一個所謂人詩意的居住,很多看似獨立的領域卻產生了連結,而「雕塑」的定義與視野原來是如此的廣闊。本週請來吳瑪悧老師為我們進行演講,讓我們從老師的身上看見在不停反思、探討下所延伸的各種創作及想法。

演講從老師的創作歷程開始,大學從德文系開始到著手創作作品是有一個脈絡可循、是經過思考的推演累積才走至今天的這個場域。因為對文學的興趣使得老師大量的閱讀進而書寫,發表了散文、詩等,再進一步決定朝劇場發展於是開始寫劇本,後來進入了雕塑系求學;創作受到行動藝術潮流極大的影響,在視覺藝術領域裡面有非常多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是跟行為、行動有關,因此開始尋找在劇場裡所感受體驗到的行為藝術與所學(雕塑)之間的關聯,這些看似各異的領域卻是有其相關性,而其根本的概念就是「空間」,而展現出來則是裝置藝術。在老師於國外求學的期間,當時對雕塑的思考已經開始創新,有了寬廣的解釋,也就是場域的概念已經開始出現,後來老師轉而到德國求學,德國又帶來了另一波思想的啟發,有了社會雕塑的概念,其意義是藝術家的雕塑並不是僅限於雕琢一塊有形的物質,而是將無形精神都包含在作品中,其目的可能是為了改變社會,用藝術介入的方式去對社會進行改變,那怕是用語言、行為、物件、科技、網路媒介,在在都可以創造出改變的可能性,也是社會藝術概念之一。

傳統的藝術家可能處理的是媒材,可是一旦媒材進入了場域之中就跟空間產生了對話,一個藝術家或是創作者如何去處理物件進入空間後與觀眾的關聯,而當觀眾進入空間後也就產生了和時間的交互。早期老師的作品是在美術館裡做展出,將2D轉變為3D,探討一種物件形體的變換,之後擴大到整體空間的呈現、轉換與運用,再深入去以脈絡的探討為主軸,所能夠表現的已經不再是所謂的實體空間,而是與觀念藝術有關。返國後面對轉型期,當時的時代背景正實施解嚴,充滿反對運動的聲音,也因此對老師的產生相當大的衝擊,以往關心的層面可能就是在自己的身上,而在那個環境下所思考的是如何找到一個形式去把關心的議題表現出來,面對社會劇烈的衝擊要如何將所學的與空間、社會的狀態去做結合,也因此作品開始轉變為處在一個社會性的批判介面上。90年代開始的作品與社會批判開始有極大的關聯,去思考藝術本身的問題、進行對商業的批判,而當從藝術跟社會的關係去思考時,作品則開始進入了公共領域。

在社會空間下思考歷史怎麼被閱讀,重新檢閱後會發現很多歷史在經過時代的沈澱後呈現出來與原先不同的面貌。舉出老師所進行的許多有關於女性的案子,其探究的是過去父權社會下的女性,思考城市的文化脈絡所賦予那個空間的意義,那是一個時代的累積、一個人跟城市發展的關係,每個人的生命被大環境下所牽動竟產生了莫名的關聯性;其中透過作品老師試著去批判當時那個年代對女性的漠視,藉著創造一個無法時刻進入的空間去反思女性的經濟價值,很多議題看似很大、看似很難呈現,但是透過藝術的思考去進行空間的裝置,讓人在與整個環境互動時產生思考,有時我們會感嘆很難改變一些社會的現實,不過改變是必須的,或許無法成效立現需要慢慢的、漸漸的去進行,是一個長期的運動。藝術的力量其實很大,透過藝術的媒材去反思生命的很多狀態,這是一種思考,是我們對所期盼的社會的一種「雕塑」,而這其實一般大眾也能夠接觸的,只是反思目前的藝術教育,似乎將藝術視為是賺錢的工具,但藝術所能帶給我們的力量透過推廣、透過思考是可以很強大的。

回到最初演講主題的訂定,到底人如何能夠詩意的居住,其實建造建築的本身、當在從事任何事情時都是一種存在具體的表現,創作的本身就是一種詩意的表達;我們的存在該是一種怎麼樣的狀態,透由藝術去豐富我們的思考,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願意改變,有動力為這個我們所居住的社會付出關懷,隨著改變的力量的活水去穿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