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黃宣龍先生演講心得 / 蔡雙予 M9910306
演講主題:You can observe a lot by watching?--淺談使用者洞察研究
在這次黃宣龍先生「淺談使用者洞察研究」演講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高鐵車票的例子,還記得高鐵剛開始試營運的時候,我抱持著好奇心和興奮的心情搭乘,正當我把票卡插入的時候,有一位服務小姐馬上過來,叫我把票放反面再插入才可以通過閘門。倘若我那時候可以保持興奮且認真的看過車票上的說明,我就可以順利使用車票,但是如果以一般使用交通運輸的車票經驗,遞給剪票員或是機器都是正面遞交,所以當預期的產品產生非預期的狀況時,這就牽涉到最原始的 「設計」和「 使用者」”兩者之間”是不是出了甚麼問題,這是值得我們去重新思考。
當聽完這次演講,去反省與省思以前有很多不清楚與模糊不清的設計思考過程中,對於使用者的研究探討並沒有透過許多研究方式去瞭解,原來在設計一項產品或是介面互動時,過程中除了設計師本身的創意與設計概念,還需要更多針對產品使用群做觀察與調查分析,才可以幫助這件產品更加貼近人性與普遍使用。
根據演講內容,依產品設計過程,整理成兩項:
1.產品設計前的使用者洞察研究:
當設計師在設計一項新產品時,因設計師內心有一個「概念模式」,但是設計師想像的情境不一定等於實際使用者的環境,這時會產生設計師和使用者之間的「同情心斷層empathy gap」,為了縮短empathy gap,我們必須針對使用者做設計前的調查和分析需求,而研究方式有許多種可以獲得數據,在把研究數據與創新設計驗證可行性之處。
■不同的研究方式:
訪談(Contextual immersion/5why-->how/show me)//觀察法/日記法Diary/行為考古/媒體掃描media sweep/隨身物研究/同理心工具empathy tools
2產品設計過程:
根據設計前的研究分析,設計師在改造與創新產品過程中,也許是增加功能或是減化功能,並在產品初略完成後,還要注意物品的改造後的透過時間流後續產生的問題,以及還可能會產生的非預期使用行為,如果在產品設計後問題還是產生,前者企業會透過教育使用者去理解產品,後者則是造就產品還有需要設計的空間。
我的想法是,有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設計其實最重要的是「溝通」,透過使用者與設計師之間一來一往的交流,縮短兩者間的empathy gap,進而慢慢的描繪出「共同的語言(產品)」,讓產品不但擁有設計者的創新想法同時也符合大眾需求;而我想,"設計"不單單只是把事情解決或者是改造,而是讓我們發現生活中我們不曾懷疑的那些問題,把它重新思考價值視為問題,讓問題的缺點變成優點,使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環境更加方便與貼近人心!
黃宣龍先生演講心得 / 花莉涵 M9910206
記得在演講的開頭,黃宣龍先生首先向我們介紹資策會。他說「資策會是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生活的。」對設計師來說,一個好的設計師,應該是要了解使用者的。不過又怎麼知道,我們是真正了解還是猜測到的?即使我們同時扮演著設計師和使用者的角色,也還是不能百分之百的了解使用者。
設計進行的過程中都會有思考,我們要以同理心來了解使用者,拼了命的去「觀察」使用者的生活,努力去做和他們會做的事情,揣測他們的生活。然而,卻完全忽略了有Empathy Gap的存在。這讓我想到了大學第一次學習情境故事法的時候,我們煞有其事地想出一個故事來,並開心的提出了切合我們故事的解決方案,進行設計。現在回想起來,那樣的使用者也許存在,不過在使用者圈裡面是佔了多少呢?「思考其實是想像」真的是很貼切。從前天真的認為“這個是填問卷的數據耶”,以為只要有白紙黑字外加簽名,就可以當作一切,卻忘記自己也是那位在訪談時會人云亦云,在填問卷時可能會整排都勾同樣答案的一員。不過其實只要降低同理心的斷層,同理心工具也是會有好設計的。就像是那個IKEA設計讓小孩子躲在桌子底下收藏玩偶的小架子,如果我是小孩子的話,也會迫不及待的要收拾娃娃吧。
那麼,脫離了想像和訪談,使用觀察法呢?就像是那些選了黃收音機卻拿走黑收音機的人,雖然鏡頭下的是事實,有如奧出直人所說「觀察者本身透過觀察自己的改變。」以前聽探討紀錄片的老師提過,即使是紀錄片,也要經過長時間的習慣,透過鏡頭顯現出來的行為才有可能少去一點點不自在,多少還是有的──除非你不曉得鏡頭的存在。那又何況是也許是第一次在鏡頭前回答問題的使用者?還有,原來觀察也是有分很多種的呢。其中的行為考古法讓我想到小時候看過的柯南卡通,那集是小朋友們玩遊戲要從超市發票購買項目來推斷那位客人的晚餐菜色,沒想到也是使用了行為考古法耶!再來的隨身物研究,也是在雜誌和報紙上的流行版面上常常看到的;媒體資訊更是座落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之中。觀察其實不需要大費周章的架設攝影機或是使用錄音筆,帶著冒險的心去探究街道,也會有不可思議的發現。
另外今天的演講也讓我想到使用者都是聰明的設計師呢。就像是花媽懂得把濾咖啡的杯子敲破,讓她煮咖啡煮得更順手;工程師會使用兩個螢幕搭配便利貼,使他的工作環境更有效率。還有電視上很常撥出的運用小巧思改善生活的節目,他們不正是在設計自己的生活嗎?
很開心自己讀的是設計科系,觀察世界是一件好有趣的事情。把這些都存在自己的idea wallet裡,有一天這個錢包是滿滿的,除了設計的腦袋變得富有,這天我也會多了解使用者一點點吧。
黃宣龍先生演講心得 / 陳泳勳 M9910105
若說自己學了設計這麼幾年,或許有點進步的部分,大概就是比較會觀察一點了吧,雖說似乎也沒找出什麼大問題,但至少開始懂得從小地方開始看起,對人與人、人與事物之間的互動有比較敏銳的感覺。
我對於黃先生講演內容中,許多講演者提出的小小問題都令我感到印象深刻。高鐵的車票就是一個令我深有同感的例子,暑假我從上海回來,在桃園機場要搭高鐵回台北,當時我就拿反了方向,也是工作人員提醒我,我才順利進站,當時雖然覺得這個設計有問題,但這樣的想法也在我順利進站後就倏忽即逝了;而標了記號的牛奶瓶,在大學住宿的日子裡,共用冰箱最大的問題就是"可能"有人偷喝,又或者常常放到過期,但我從沒想過要如何、甚至從沒想過要去解決這個問題。
生活中有太多問題往往使用者都覺得不是問題,我們不巧的在大部份的時間也是一名使用者,但其實很幸運的,我們也身為使用者,因此在身兼設計者與使用者的我們,可以從自己的生活中,洞察自己、他人在生活上的種種有趣現象,從中發現問題,進而設計出有用的、實際的好設計。
黃宣龍先生演講心得/楊珮祺 M9910204
主題:You can observe a lot by watching?--淺談使用者洞察研究
聽完黃宣龍先生的演講後,得到許多以前從未思考的事情。因為自己的背景一直以來都是藝術,在藝術的思維模式下幾乎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對藝術家來說,觀者或是買畫的投資者幾乎都是直接或是強迫接受藝術家的觀念與想法,除非有特殊需求而有所改變。但對於設計師來說,使用者也就是消費者,做出來的產品直接就受到檢驗或考驗,所以在那之前需要先來了解消費者心理真正的需求,為了就是要減少”同理心的斷層”(Empathy Gap)。這方法不只是要觀察使用者,更重要的要了解使用者的生活,再透過”情境脈落”,更加的了解他們所使用產品所在的地點或是時間甚至是場域氛圍,設身處地的將自己當成使用者。雖然設計師就算多麼設身處地的把自己當成末端使用者,但終究還是不是;不過也可以透過其他方法,將Empathy Gap降到最低,這也就是除了理性分析外,還要感性體會。這樣做出來的產品能讓使用者真正體會到設計師的用心。這也就是設計存在的目的-為了解決問題,一直不斷地改善目前的生活,為了就是要讓世界或生活變的更棒,更方便!
黃宣龍先生演講心得 / 林韻嘉 M9910304
而我想所謂的讓機器去配合使用者,指的應該是設計者要能設想到所有使用者會發生的狀況,讓使用者能夠隨心所欲的使用,而不會有被機器限制住的感覺。
聽起來是很容易的道理,卻還是能常常聽到使用者抱怨產品有多麼的不「人性化」。
大家都住在地球上,大家都知道要有同理心,也覺得自己有,可是工程師設計師還是常常被說是從火星來的 - 演講中所提到的empathy gap。我覺得其中最大的原因在於,當設計師在發揮所謂同理心的時候忘記了很重要的一點:出發點已經不一樣了。產品是自己開發的,對於這個東西基本上是了解的,所以會把很多地方理所當然的忽略掉。這些忽略的地方,就是使用者抱怨的來源吧。
所以整段演講中,便介紹了許多如何真正touch到使用者需求的方法。可是我總覺得,聽來聽去好像大家都以能做出百分之百配合使用者要求的東西為目標,不知道為什麼我就突然想到蘋果電腦和PC。
而從windows跳槽到mac的人,中間也是需要經過一段學習和適應期,在這段撞牆期陣亡的人也不是沒有;apple的steve jobs又以個人風格強硬古怪著名,很多東西都是他覺得好就好,一個人的想法就代表了全部使用者的意見,讓我覺得有時候是apple讓使用者來適應它的東西,主動的改變消費者的習慣,能適應的就會覺得好,而不是被動的去配合使用者的習慣。這樣的做法,卻反而讓它在市場中開創了一個難以取代的地位。
所以看起來有時候對於自己的產品十分自我感覺良好也不能說它錯囉?使用者啊使用者,真是越來越讓人摸不清啊......
黃宣龍先生演講內容 / M9910101 M9910107 M9910202 M9910208 M9910209 M9910301 M9910302 M9910305
演講主題:You can observe a lot by watching?--淺談使用者洞察研究
當有一間公司要設計一個產品、一個服務為某一群人的時候,他要如何去瞭解這一群人的生活、他們的需求、以及怎麼樣的設計使用者會比較喜歡,因此就必須做一些比較深入的使用者研究,也就是今天的講題:使用者洞察研究。
演講的一開始談到的是SAP這間軟體公司的創辦人Hasso Plattner在雜誌中看到了IDEO的一篇文章(2004):The Power of Design,談到了設計是未來的趨勢,藉由對使用者的研究,我們可以更確實的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需求,也因此SAP提供了大量金額,在史丹佛成立了設計學院,為什麼他要這麼做呢?
我們時常想破頭覺得我們已經想出了使用者的需求,但是到頭來為什麼仍然達不到標準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我們不是使用者,本身再思考上就有一定的落差,也就是所謂的“同理心斷層(Empathy Gap)”。因此主講人引用Norman在情感設計中的一段話做小結:工程師跟設計師知道的太多又知道的太少,他們對技術知道的太多,對於人們如何從事他們的活動、過他們的生活知道的太少,也就造成了同理心斷層,那我們要如何去彌平這樣的差距呢?
在設計的時候,我們會先訂定預設的使用者,當有了使用者之後我們必須瞭解他們有什麼樣的需求,但是我們要如何得知他們的需求呢?透過設計師本身的認真思考呢?還是透過調查研究能夠獲得這些資訊呢?透過設計者的思考,就是一種黑箱作業,可能藉由長久以來的經驗,也許可能知道使用者想要什麼?而透過調查研究,也許可以比較清楚的知道使用者的需求,而且是有跡可循的透過調查或問卷的方式,然而那樣就是正確的資訊嗎?在調查研究中,常常會因為許多因素而影響調查結果,例如:一間公司為了設計一款新的手提音響而做了一場(1)焦點團體論壇,希望能夠透過潛在的使用者,調查出他們真正想要的,然而卻發現(2)行為與意見之間是有落差的,也就是所謂的使用者黑箱,
(3)使用者無法清楚說出需求,也許是因為當局者迷、使用者對於生活要求不高於是妥協、可能自行找尋了替代的方案(A+B=C)、或者是(4)我們遵從了客戶的需求(但客戶始終不是使用者本身)。我們發現雖然調查研究可以得知需求,但是與實際需求仍然有落差,為了避免落差過大,在執行上我們必須遵循下列要點:(1) 找對使用者;(2) 著重行為(What?)、理由(Why),而非意見;(3) 觀察行為,光用問的是不夠的;(4) 掌握脈絡方向,利用情境脈絡,讓受試者較容易回憶當時的情況(Rebuild); (5) 除了理性分析之外,也要感性體會。以上的要點都是為了縮減同理心斷層,但同時也要避免過度的同理心而造成土著化(Going Native)的現象。
除了透過觀察,也要同時進行訪談,但是訪談必須有技巧,在詢問的過程中,應該問的是How而不是Why,這樣受訪者較能夠放下戒心,說出真實的感受。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利用行為考古的方式,推斷人們生活的行為與方式,於是我們會發現許多物品的改造使用,或者是非預設的用法,從中我們就可以獲得許多新的靈感,而改造的手法又分為:附加、刪減兩種,透過這樣的方式得以改造以符合需求。主講人也提到可以利用媒體掃描、隨身物研究或者是同理心工具,得到需求,從隨身物研究中可以依物品推演行為模式,也可能得知不同的使用方式;同理心工具則是透過裝備模擬使用者的生活,透過器具的輔助,可以體驗到老年人或者是孕婦的行為模式,就能夠設計出符合通用設計的產品。
在得到上面這麼多的研究方式之後,我們得到一些結論,(1) 我們如何能夠有效的縮減同理心斷層?若我們能夠用同理心去設計想必能夠更加的貼近使用者;(2) 找出正確的使用者研究方式,提升研究的準確性; (3) 建立Idea Wallet與Bug List,平時多觀察生活、建立資料庫,在設計的時候就能夠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參考。上面有許多不同的方式觀察使用者,但最重要的是身為設計師,我們必須更著眼於觀察周遭的人事物,多用同理心彌平與使用者之間的斷層,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夠設計出更適合使用者的產品。
黃宣龍先生演講心得 / 黃筱媛 M9910107
黃宣龍先生演講內容 / M9910118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黃宣龍先生演講 / M9910201 M9910204 M9910211 M9910212 M9910303 M9910110 M9910306
演講主題:You can observe a lot by watching?--淺談使用者洞察研究
當使用者說不清楚需求,很有可能是有以下幾點:
(1.)當局者迷。
(2.)妥協的使用者(沒有完美產品就算了)。
(3.)使用者自己找到替代方案(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 自己改造產品) 。
(4.)不是真正的使用者 (Client&User-討論案子中僅是與客戶討論,未曾見過真正的使用者) 。
當開發者聽不懂需求:
(1.)Empathy Gap:
(2.)與使用者的互動方式錯誤(與使用者做調查錯誤)
使用者洞悉要點:
1.找到真正的使用者。
2.注重行為與理由,而非意見。(做甚麼?為何做?)
3.聽其言,觀其行。「想要瞭解使用者如何使用產品,不能光是用問的,而是去觀察,去看使用者哪裡碰到問題。」- David M Kelley. IDEO創辦人。
4.掌握脈絡的力量。情境脈絡(Context):了解周遭環境與使用者之互動,而非僅聚焦於一件事物上,做調查時盡量讓使用者還原情境,而非處在於辦公室討論,才能知道真正使用者的情況。
例如: 有一樣產品-四面鐘,每一面所顯示的功能性不同,若是我們坐在會議室討論如何使這樣產品更好,我們是無法真正的改善產品,而是需要還原使用者在使用這項產品的情境,這樣才能真正了解當時所面臨的狀況與情境。
5.除了理性分析,還要感性體會。
做使用者研究的時候該怎麼做?
6 Understanding:
(1.)Understanding the “mental models” people build.
(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瞭解他的世界、情境、生活經驗,會受到過去的經驗影響,EX:高鐵票問題、捷運投票口問題。)
(2.)Understanding the “tools” they use.
(瞭解使用者的工具)
(3.)Understanding the “terminology” they.
(使用甚麼詞彙?)
(4.) Understanding their “methods”.
(使用甚麼方法、步驟、流程?)
(5.) Understanding their “goals”.
(6.)(價值觀與文化影響)
訪談法:(Interview)
不做”意見調查”式的訪談,而是問生活經驗、了解過去行為。
運用三大觀念技巧:
1.沉浸脈絡(Context Immersion)。
2.打破砂鍋(5 Whys):像剝洋蔥,追問,並將詞彙轉換,
Whys(一層一層的問)
缺點:防禦性反應(使用者一開始不會跟你說他心目中的答案)
改善:用「如何」來問「為什麼」。
3.秀給我看(Show Me)。
觀察法(Observation):
觀察你所感興趣的使用者行為。
有現場與非現場。
1.現場-Shadowing, -Fly on the wall.
2.非現場-影片觀察, LOG分析(網站點閱分析)。
EX:Envirosell賣場分析,Blogger.com&Adaptive Path
日記法(A Day in the Life.):
EX: NOKIA: The Everything I touch Diary.
Everyday I Drive Report
1.請使用者自行記錄
2.紙筆、PDA、拍照、錄影、自動記錄器
3.注意受測者造假、批次記錄。
行為考古(Behavior Archeology):
研究前人活動遺留下來的「物品與痕跡」,藉此推論前人活動內容的技術。
從”磨損”狀況推測前人的行為舉止,(EX:Walt Dickie觀察地毯及椅子皮革的磨損狀況,發現多數人喜歡在視線較佳的位置觀看自己正在維修的車體。)
注意物品的「改造」及「非預設」的使用行為:
改造為使用者提出的設計方案,可讓觀察者聚焦。
改造:
1.改造-附加(EX: 高雄公車捷運卡機器多寫了”刷卡”,以表示感應區。計程車司機使用夾子在安全戴上)
從這可看到使用者的使用行為.也可找出:
(a)使用者的替代方案
(b)解決方案
(c)解決方案的使用結果
2.改造-刪減(EX: 學生將不要的鍵盤扭拔除)
透過觀察這些改造可以得知使用者的需求。
非預設使用行為:
使用者直接把物品拿去做別的用途。(EX: 小孩子站在投籃機上或是2.3人一起玩)
觀察使用者背後行為,人的行為背後一定有理由,無論是缺德還是不合法的。
觀察人們活動與生活的地點,留意各種活動留下的痕跡,幫助我們找到使用者的需求、設計的機會。
媒體掃描(Media Scanning) :
到一個新環境,想要快速抓到環境的脈絡,可以藉由海報、文字從中觀察。
(EX:(a)入口處第一櫃台,貼了老闆手寫的廁所在樓下的標語-代表很多人詢問老闆(b)不准帶狗的標語-老闆.客人不愛狗;很常有人帶狗進來)可以藉由觀察標語、觀察媒體得到很多訊息。
隨身物研究(Personal Inventory & Wallet Mapping) :
透過瞭解使用者從事某些活動隨身帶的物品來推測行為模式,且除收集清單外,需更進一步瞭解其使用方式。
同理心工具(Empty tools) :
透過裝備模擬,如利用工具模擬視力不良來探討與觀察視力不良者的使用情境。
#1.如何有效縮減同理心斷層(Empathy Gap)對於產品/服務成敗影響具甚鉅。
#2.錯誤的互動與使用者研究方式讓你徒勞無功。(得到錯誤的意見)
#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建立你的Idea Wallet與Bug list. (從日常生活中觀察與記錄)。
黃宣龍先生演講 / D9810202 D9910101 D9910102 D9910103 D9910104 D9910202 M9810109
因此,黃老師告訴我們許多必要掌握的訣竅與注意事項,除了掌握情境脈絡與時時觀察使用者的想法,更需要隨時調整訪談技巧與氣氛,這些都是十分有用的資訊。包括在對的情境中討論,藉由情境的還原來重建記憶,如此一來則能夠得到更多的細節。還有必須理性的分析與感性的體會,藉此縮短同理心的斷層。但是我們可能因為投入整個過程而土著化,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做短暫抽離的動作,讓感性與理性達到平衡。
人類存在著固有的心智模式,這與區域文化有不可分隔的關係。黃老師提到多面向的觀察法,包括現場與非現場的類別。其中讓使用者參與研究的方式-日記法,是十分有趣的方法。雖然有使用者可能造假或是批次處理的疑慮,但仍然可以從中得知一些理性分析下無法得知的另類訊息。而行為考古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觀察方式,物品被附加改造與過度使用所造成的磨損,這類非預設的使用行為,更可以實質的還原使用者當下的使用狀態。媒體掃描是一般人會忽視的觀察類別,因為人們對於標誌會習以為常,他們會把這些額外的媒體訊息當做理所當然的存在。如果能平時養成對於有用資訊的敏感度,相信一定可以建立起屬於自己一套的蒐集哲學。
另外,或許我們也可以去思考,是設計出讓消費者不需額外添購附件的一百分完美產品,比較深得人心?還是保留20%的不完美,讓消費者擁有自我改造及想像的空間,較深得人心呢?就好像原本人滿為患找不到座位的餐廳,加大了空間人潮反而有可能減少了。滿足了使用者,下一步是什麼?
黃宣龍先生演講心得 / M9910210
認知)自己是研究生的身份,需要培養獨立思考、分析與統整歸納的能力。
認知)思考一件事並非單一個點,而是要從整個構面。
認知)原來自己設計的產品,最大的詬病就是,以為用同理心去看待就可以!!!
其實再想怎麼周全,還是有同理心斷層存在,因此必須輔以觀察研究、訪談或親身經驗等方法,去更進一步了解癥結所在,然後再去解決問題。多麼愚蠢的是,常聽老師說觀察很重要,藉由觀察可以發現問題,但當下感受並非如此的深,直到聽了演講後,那些如火花般生活中的例子衝擊了我的思緒,感受最深的就是高鐵車票的例子了!
我搭過高鐵,也剛好從剛開始的試乘到最近都經歷過,第一次搭車時車票就拿反了,當下只覺得好奇怪的插票方式,難道不能使用直覺設計,依照過往的經驗去設計讀票機嗎,後來就覺得,可能是因為發包的設計工程師不小心弄反了,再重新製造可能需要額外成本,也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妥協使用者,因此之後便依照慣例,把票拿反的插進讀票機,一丁點都沒發現,原來高鐵公司在車票上有做數次的修改,目的是要讓乘客更容易發現票要反著插進機器。
講者他發現了我沒發現到的地方,這件事讓我省思了自己,對於已經涉入設計領域的我,是否更該注意生活周遭發生的事件了呢!是否改變以往慣性使用經驗的設計就是不好的設計呢?也並非如此,很多事情有好幾個構面,說不定這種設計會造成顧客不同的體驗與感受,都是很難說的,不然就不會有設計師故意把茶壺的壺口跟把手做在同一邊了。
總結這次心得,設計是從生活中觀察,有時必需帶點刻意與目的,然後發現問題並紀錄下來,去思考如何解決,而觀察這部份,個人是很需要多向講者學習的,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整理來說,讓我成長的不只是了解觀察的重要與方法,重要的是他修正了我的錯誤理解,並讓我思考了設計應該有的態度。
黃宣龍先生演講內容 / M9910105 M9910112 M9910113 M9910114 M9910117 M9910119 M9910210 M9910304
演講者:黃宣龍
演講主題:You can observe a lot by watching?--淺談使用者洞察研究
演講開始即分享了一個故事,關於SAP流程軟體公司創辦人HASSO PLATTNER,在一次演講開始前看了商業週刊所提到的IDEO創新設計公司,藉由觀察與研究了解使用者行為,進而正確的解決了問題,對他帶來了啟發,便在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的d. school捐了3500萬美金,且投入小公司研究,漸漸成為當今世界極具影響力的SAP。並引用Norman在情感設計一書裡所提到的,工程師和設計師知道的太多了解的太少,即工程師與設計師們對科技技術知道的太多,但對於那些使用者的生活了解的太少,再次強調了解使用者生活行為的重要,因為生活需求影響了行為,從根本了解使用者行為,才知道何為他們的需求,才有辦法解決真正的問題。
而了解使用者需求、生活,可透過兩種方式: 1)認真思考、2)調查研究。但開發者不懂使用者生活與需求的原因是1)認真思考,但卻還是有同理心斷層empathy gap問題、2)調查研究,但是與使用者互動方式錯誤而無法真正了解其內心想法。其說明如下:
1) 認真思考必須以同理心來看,但是每個人都不是別人,沒有辦法完全了解使用者心態,因此就算是以同理心去看待一件事也會有 ”同理心斷層”,是因為族群不同所造成的影響。
2) 調查研究,就算是使用者本人有時會也會表達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是甚麼,因為使用者可能: a)當局者迷、b)變成妥協使用者、c)自己找了替代方案,其中,講者便舉了例子說明 :
Ex. a)
SONY針對一款手提音響做focus group研究,訪談內容是手提音響做黃色好還是黑色好呢? 研究結果為受測者普遍傾向此款黃色手提音響。然而受測結束後受測者可以帶走一台手提音響,而這些受測者大部分卻都拿了黑色款,這顯示出受測者的行為與意見有落差。
Ex. b)
有一款掌上型四面鐘,往前後左右轉螢幕會有不同的顯示,可能是萬年曆、鬧鈴、倒計時、溫度等,使用時並不是那麼好區分哪一面是哪個功能,然而使用者用久了便妥協了。
Ex. c)
我們這一家的卡通有一段畫面,媽媽有一個咖啡濾器,不小心破了一角但還可以使用,於是她用著破掉的濾器泡著咖啡便發現,缺一角的反而更好用,因為可以看的到咖啡杯裡盛了多少咖啡,在咖啡杯子快滿的時候,就可以停止水的注入,於是後來新買的咖啡濾器她也想要把它打破,改造原有的面貌,符合他的需求。
因此,綜觀以上小結,研究者除了做研究之外,必須輔以觀察、訪談,有時必須親身參與等,才有辦法去了解使用者真正需求、行為和生活型態是甚麼,才可以正確解決問題、發展創新的好設計給使用者,以下是觀察、訪談、親身參與的說明:
觀察
從生活中出發,如行為考古(Behavior Archeology),即研究前人推論他們的生活,其中舉了哈佛先生銅像的例子,約翰.哈佛(John Harvard) 的銅像,他的左鞋尖特別地光亮,是因為傳說進入哈佛的新鮮人如果觸摸他左鞋尖,學業將一帆風順,因此新鮮人都跑去摸他的左鞋尖,導致那地方特別的亮,另一個例子則是Walt Dickie的皮椅磨損研究,在靠窗的一些皮椅磨損的都比較嚴重,是因為那靠窗的視野比較好,所以消費者都選擇靠窗的位置,因為常使用的關係,皮椅都有比較嚴重的磨損。因此藉由觀察,可以進一步了解使用者行為,而觀察要先區別構面再得結果,其步驟為:
一、找到真正使用者。
二、著重行為與理由而非意見。
三、聽其言,觀其行。
四、透過經驗法則掌握脈絡力量。
五、除了理性分析,還要感性體會。
訪談
要了解他們的詞彙、語彙,可回到當時情景觸發感受,也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但不要先急著問受訪者想要甚麼,要引導他們”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做?”,訪談時不要一直問why,要改問how因為一直問why有可能造成受訪者防衛心的築起,最後,再請他們show給你看當時的情況。講者並歸結了一個模型:
親身參與
奧出直人覺得,觀察者親身經驗會有體會,即所謂的土著化(Going native),其中講者舉了自己的一個例子,在研究竹炭產品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家中便佈滿了竹炭商品的影子,親身參與會影響研究者的行為,土著化會讓研究者本身變成使用族群,會更容易判斷問題的解決或設計,有沒有符合使用者需求,但相對花的觀察時間也會比較長。
瞭解觀察、訪談、親身經驗的重點後,此次演講重點在於使用者洞察,講者並舉了幾個觀察到的例子,說明從生活中發現到的一些問題:
Ex. 1
SAP公司深入使用者辦公室,發現他們普遍需要兩台螢幕,一台是開著他們的軟體視窗,另一台則是開別的視窗,並且螢幕前會貼一些便利貼用來記事提醒,因此這些都是他們可以改善的空間,SAP的軟體執行時可以再新增工作區域多這些功能嗎?!
Ex. 2
在辦公室很多東西都是共用的如冰箱,有時候同事肚子餓了,情急之下就會把冰箱的東西吃了或喝了,於是便有人想出,為了防止被偷喝的情況,在牛奶的瓶身用簽字筆做記號,喝到哪裡就畫一條線並寫下日期。
Ex. 3
高雄市公車一卡通的感應器,因為標示不清,乘客常常感應錯誤,司機便在感應部分寫了刷卡兩個大字。同樣地,台北市公車也有相同問題。
Ex. 4
計程車司機有時候載客要下車開門,而都市交通繁忙,有時候動作必須迅速,不然會擋到後面的車子,而安全帶打開又繫上要花上一點時間,於是運將先生們就想了一個妙招,把兩三個長尾夾夾在安全帶上,這樣安全帶長度可以固定,不會因為人起身而縮回去,減少因為拉安全帶造成的時間浪費。
Ex. 5
如上,計程車司機在衛星叫車器上加了蜂鳴器,因為衛星叫車器聲響太小,在車外休息或和別的司機聊天的運將,不會因為聽不到鳴叫聲而少了一則生意。
Ex. 6
有使用者把鍵盤上右上方的power、sleep、wake up三鍵拆掉,怕不小心按掉電腦會關機,遊戲玩到一半應該會氣炸。
Ex. 7
車站裡有標示,持定期票者請確認清楚,不要拿取錯誤,就是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或許不只一次,車站才多加註的標示。
Ex. 8
投籃機因為太高了,有一位爸爸就把自己的小孩抱到投籃機上投球,也有爸爸跟著小孩一起投的,顯示出投籃機不只有年輕族群的消費者,或許有其他消費族群需求的產生。
總結這些問題,Ex. 1-6發現到有些產品被使用者”改造”了,”改造”有加法也有減法,其三個立即的優點: A.發現問題 B.有設計方案 C.方案已實行,好用嗎?,也發現到,Ex. 7透過”媒體掃描”可以得知疑點資訊,Ex.8更發現到有些使用者的行為”不是預設的使用行為”,這些發現就是問題所在,解決了它就是商機!!那要怎麼觀察呢?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日常生活中開始,相機就是最好的工具,看到甚麼就拍下來做紀錄,設計師若建立自己的idea wallet,便有機會替社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延伸閱讀: 顧客洞察者的田野手冊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黃宣龍先生演講內容 / 鄭宇庭 M9910106
一個好設計不一定要經過縝密的觀察分析過程、透過縝密的觀察分析過程也不一定可以創作出好作品,但透過這些過程,可以幫助你更有機會去接近所謂的好設計。
整段演講段落分明,且引用許多生活週遭之事物,引起我巨大的共鳴,同時也針對過去對於設計的一些習慣作反思;過去的設計大多是閉門造車,為求作品量而假想出大量的問題點,且相當快速就完成解決方案,造成作品乍看之下相當合理,實際上卻暗藏許多問題,記得看過這麼一段文字:"好的設計應該是簡單、型隨機能",當你可以把一個問題描述的很完善的時候,產品的造型應該就在聆聽者的心中有個大致的輪廓,不矯揉造作,簡明扼要。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樣產品是所有人都滿意叫好的,但好的設計就是儘可能的滿足這些需求,因此設計物是否能引起大多數使用者的共鳴似乎就斷定了設計的好壞,若一個車站完全不需要服務人員做導覽解說、若一隻手機完全不需要使用說明書、若一個產品讓所有人一看就知道怎麼用,那我想這就是所謂好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我目前在追求的,更直覺、更貼近需求、讓產品說話,而不是文字解說。
並不是所有人透過一樣的觀察,都可以有相同的解決方案,而解決方案也必定有分高下,因此除了發現問題外,後續的動作也是相當重要,將拿到的資料消化、解決,因此從頭到尾的程序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要讓設計完整化,就必須反覆的訓練整個過程。
設計扮演的腳色越來越重要,我們要學習的也越來越多。
黃宣龍先生演講內容 / 鄭宇庭 M9910106
演講者:黃宣龍先生
演講主題:You can observe a lot by watching?--淺談使用者洞察研究
演講內容:設計是從觀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連串流程
工業設計在現代的地位開始慢慢的轉變,從以往的較偏重外觀、包裝設計開始轉向貼近人真正需求的設計訴求,然而這中間最重要的一環即是貼近使用者生活的觀察做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世界上不是所有產品都符合使用者需求,於是產生了一些使用者改變產品的行為產生,一樣的產品,透過不同的使用者,便會受到程度不一的改變,如放在公共冰箱內的飲料,常不自覺的變少,即是被同事等偷喝或倒掉,因此有人拿麥克筆在飲料的包裝上做記號,乍看之下讓想偷喝的人卻步,實際上卻可能發生偷喝者偷喝完再加水稀釋至原來液面高度;又如計程車運將,將衛星叫車器上加裝蜂鳴器喇叭,如此一來就在等客時,不必待在車內也可以聽到衛星叫車的通知,然而可能衍生的問題是若有顧客上車,可能會因為忘記關蜂鳴器造成驚嚇到顧客的情況。然而這些問題與情況,都是要相當貼近使用者才有可能會發現到的問題點。
許多設計師常把自己設定的問題與解決方法套用在使用者身上,造成所設計出來的產品無法獲得共鳴與符合實際生活的趨勢,設計師在蒐集問題時,常使用問卷的方法,然而問卷會讓受訪者產生防衛心,無法實際問到需要的資料,又或者在訪談時,使用踢皮球的答問法。
EX:
問:為什麼你要運動?
答:因為運動健康。
問:為什麼運動健康?
...
這種問答法不僅會讓受訪者感到厭怠感,且極有可能無法獲得心中想要的資料,不如換個方法,把WHY改成HOW,盡量讓受訪者可以敘述心中的感受,如此一來得到的資料會更具可信度與客觀度。
那要如何觀察使用者才能真正發現問題?常用的兩種方法:SHADOW與FLY ON WALL法,第一種方法為如影隨形般的觀察使用者,每個動作每個細節乃至於每個習慣都記錄觀察,NOKIA使用者觀察分析團隊即有採取類似的方法,受訪者從起床開始每碰觸到一個物品都必須用相機記錄下來,如此可以獲得相當充足且細節的資訊;而FLY ON WALL則是儘可能不讓被觀察者察覺的觀察法,可能是一個長時間且隱匿的資料蒐集法,如此一來被觀察者才可以自然的生活與表現自己最真的一面,如此得到的資料是相當客觀且自然的。
IKEA有個相當知名的設計,就是兒童的收納家具設計,設計師透過觀察,發現兒童喜歡待在桌下等有如自己小小世界一般的地點,而對於收納的動作方面為"塞"的動作居多,因此把整個設計做在桌子底下,為雨滴般的形狀,如此一來兒童就可以把玩偶等物品塞在內部,這個設計若沒有經過縝密的觀察思考,是絕對沒有辦法辦到的,由這個案例即可體會到觀察分析的重要性。
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除了觀察分析外,還必須考慮到共同生活經驗以及人們普遍的刻板印象,如高鐵票儘管在朝上那面已經有著斗大的提醒字樣,仍有許多人會搞錯,將卡片反插,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人們已經習慣將含有磁條的那面朝下,如此的生活經驗投射在高鐵卡票的使用上,造成使用上的反差;又如台北捷運的售票系統,許多人直接要把硬幣投入卻不知要先觸碰螢幕才可投幣,原因為販賣機造成的使用習慣與印象,因此若一個設計無法將大眾共同生活直覺的反應考慮進去,則就無法完美的呈現。
透過仔細完整的觀察分析、貼近使用者、了解使用者背景與生活習慣,一個好的設計必須要有這些完整的資料做為後盾與基石,方可更恣意暢快的揮灑創意。期許各位設計師未來都可以朝這些目標邁進,共勉之。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2010 作業繳交方式
- 請大家將作業上傳,請包含報告文字、相關的圖片、相關的影片。
- 請將標籤(tag)設為演講人姓名、2010及學號,如果忘了加可能會因為找不到而沒有分數,加標籤時請用英文的逗號,如梁容輝老師, 2010, B9510999,用中文的逗號會產生錯誤的標籤 。加標籤時選擇顯示全部,將可看到已有的標籤。
標題寫法為演講者姓名 + 雙空格 + 斜線 + 雙空格 + 學號,如梁容輝老師演講 / B9510999。 - 作業包含演講內容及心得補充, 演講內容佔70%,請在標籤中包含演講內容與參與同學的學號,最多可以有8個同學一組,標籤的設定如:梁容輝老師演講, 2010, 演講內容, B9510991, B9510992, B9510993, B9510994, B9510995, B9510996, B9510997, B9510998。心得補充為個人作業,標籤的設定如:梁容輝老師演講, 2010, 心得補充, B9510991。
正常繳交作業:80分
未繳交作業:0分
發文標籤格式不符合規定:60 (大部分錯誤都是演講者名字寫法有誤,請參考官方公佈的寫法。目的是務求版面看起來能乾淨、簡潔)
標籤事項
- 每 次作業內容及演講的標籤已設定,請用顯示全部的標籤來選取,統一標籤。包含黃宣龍演講, 唐聖凱演講, 龐可辰演講,陳鼎瀚演講, 黃孫權演講, 劉中薇演講, 吳瑪悧演講。
- 演講作業是演講後1個禮拜交,為公平起見,過一天扣一分。
- 如果還有問題請聯絡助教陳杏綺,e-mail akiyakiki@gmail.com。
專題演講報告內容說明
- 分 組內容部分:針對演講本身整理其內容,再次透過小組 分享瞭解演講內容,不需逐字翻譯與紀錄,但儘量以完整內容呈現,其判斷標準是以小組為主,將演講內容中較有意義的部分做詳細紀錄,所以如果覺得某一場演講 十分精采,也可以作逐字的紀錄。紀錄時請採取保留原文的做法,例如英語演講的PPT請保留原文,
再加中文說明。 - 個人心得部分:呈現出演講內容給您的啟發及感想,可以引用相關的演講內容。
- 博士班同學以個人心得為主。
標題書寫方式
1. 團體作業的標題請寫演講內容,成員學號間不加斜線。Prof.和姓氏之間沒有空格。案例如下 :
- 修改前 Prof. Fischmann演講 / M9610191 / M9610193 / M9610194
- 修改後 Prof.Fischmann演講內容 / M9610191 M9610193 M9610194
- 修改前 Prof.Braham演講 / M9610999
- 修改後 Prof.Braham演講心得 / 張元元 M961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