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黃宣龍先生演講內容 / M9910101 M9910107 M9910202 M9910208 M9910209 M9910301 M9910302 M9910305

演講者:黃宣龍
演講主題:You can observe a lot by watching?--淺談使用者洞察研究


當有一間公司要設計一個產品、一個服務為某一群人的時候,他要如何去瞭解這一群人的生活、他們的需求、以及怎麼樣的設計使用者會比較喜歡,因此就必須做一些比較深入的使用者研究,也就是今天的講題:使用者洞察研究。

演講的一開始談到的是SAP這間軟體公司的創辦人Hasso Plattner在雜誌中看到了IDEO的一篇文章(2004):The Power of Design,談到了設計是未來的趨勢,藉由對使用者的研究,我們可以更確實的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需求,也因此SAP提供了大量金額,在史丹佛成立了設計學院,為什麼他要這麼做呢?

我們時常想破頭覺得我們已經想出了使用者的需求,但是到頭來為什麼仍然達不到標準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我們不是使用者,本身再思考上就有一定的落差,也就是所謂的“同理心斷層(Empathy Gap)”。因此主講人引用Norman在情感設計中的一段話做小結:工程師跟設計師知道的太多又知道的太少,他們對技術知道的太多,對於人們如何從事他們的活動、過他們的生活知道的太少,也就造成了同理心斷層,那我們要如何去彌平這樣的差距呢?

在設計的時候,我們會先訂定預設的使用者,當有了使用者之後我們必須瞭解他們有什麼樣的需求,但是我們要如何得知他們的需求呢?透過設計師本身的認真思考呢?還是透過調查研究能夠獲得這些資訊呢?透過設計者的思考,就是一種黑箱作業,可能藉由長久以來的經驗,也許可能知道使用者想要什麼?而透過調查研究,也許可以比較清楚的知道使用者的需求,而且是有跡可循的透過調查或問卷的方式,然而那樣就是正確的資訊嗎?在調查研究中,常常會因為許多因素而影響調查結果,例如:一間公司為了設計一款新的手提音響而做了一場(1)焦點團體論壇,希望能夠透過潛在的使用者,調查出他們真正想要的,然而卻發現(2)行為與意見之間是有落差的,也就是所謂的使用者黑箱,
(3)使用者無法清楚說出需求,也許是因為當局者迷、使用者對於生活要求不高於是妥協、可能自行找尋了替代的方案(A+B=C)、或者是(4)我們遵從了客戶的需求(但客戶始終不是使用者本身)。我們發現雖然調查研究可以得知需求,但是與實際需求仍然有落差,為了避免落差過大,在執行上我們必須遵循下列要點:(1) 找對使用者;(2) 著重行為(What?)、理由(Why),而非意見;(3) 觀察行為,光用問的是不夠的;(4) 掌握脈絡方向,利用情境脈絡,讓受試者較容易回憶當時的情況(Rebuild); (5) 除了理性分析之外,也要感性體會。以上的要點都是為了縮減同理心斷層,但同時也要避免過度的同理心而造成土著化(Going Native)的現象。

除了透過觀察,也要同時進行訪談,但是訪談必須有技巧,在詢問的過程中,應該問的是How而不是Why,這樣受訪者較能夠放下戒心,說出真實的感受。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利用行為考古的方式,推斷人們生活的行為與方式,於是我們會發現許多物品的改造使用,或者是非預設的用法,從中我們就可以獲得許多新的靈感,而改造的手法又分為:附加、刪減兩種,透過這樣的方式得以改造以符合需求。主講人也提到可以利用媒體掃描、隨身物研究或者是同理心工具,得到需求,從隨身物研究中可以依物品推演行為模式,也可能得知不同的使用方式;同理心工具則是透過裝備模擬使用者的生活,透過器具的輔助,可以體驗到老年人或者是孕婦的行為模式,就能夠設計出符合通用設計的產品。

在得到上面這麼多的研究方式之後,我們得到一些結論,(1) 我們如何能夠有效的縮減同理心斷層?若我們能夠用同理心去設計想必能夠更加的貼近使用者;(2) 找出正確的使用者研究方式,提升研究的準確性; (3) 建立Idea Wallet與Bug List,平時多觀察生活、建立資料庫,在設計的時候就能夠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參考。上面有許多不同的方式觀察使用者,但最重要的是身為設計師,我們必須更著眼於觀察周遭的人事物,多用同理心彌平與使用者之間的斷層,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夠設計出更適合使用者的產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