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此次有趣且豐富的演講課程,內心產生了許多的「!」與「?」。設計師常常陷入『自我思考』的精神狀態,也因此存在著與設計物自問自答的疑慮。如果參酌使用者的想法與藉由觀察去了解使用者,是否就真的能設計出好的設計產品?而所謂好的設計產品,又是如何界定?如果某部分的使用者覺得這樣的設計是好的,那其他使用者的意見又該如何看待?
因此,黃老師告訴我們許多必要掌握的訣竅與注意事項,除了掌握情境脈絡與時時觀察使用者的想法,更需要隨時調整訪談技巧與氣氛,這些都是十分有用的資訊。包括在對的情境中討論,藉由情境的還原來重建記憶,如此一來則能夠得到更多的細節。還有必須理性的分析與感性的體會,藉此縮短同理心的斷層。但是我們可能因為投入整個過程而土著化,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做短暫抽離的動作,讓感性與理性達到平衡。
人類存在著固有的心智模式,這與區域文化有不可分隔的關係。黃老師提到多面向的觀察法,包括現場與非現場的類別。其中讓使用者參與研究的方式-日記法,是十分有趣的方法。雖然有使用者可能造假或是批次處理的疑慮,但仍然可以從中得知一些理性分析下無法得知的另類訊息。而行為考古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觀察方式,物品被附加改造與過度使用所造成的磨損,這類非預設的使用行為,更可以實質的還原使用者當下的使用狀態。媒體掃描是一般人會忽視的觀察類別,因為人們對於標誌會習以為常,他們會把這些額外的媒體訊息當做理所當然的存在。如果能平時養成對於有用資訊的敏感度,相信一定可以建立起屬於自己一套的蒐集哲學。
另外,或許我們也可以去思考,是設計出讓消費者不需額外添購附件的一百分完美產品,比較深得人心?還是保留20%的不完美,讓消費者擁有自我改造及想像的空間,較深得人心呢?就好像原本人滿為患找不到座位的餐廳,加大了空間人潮反而有可能減少了。滿足了使用者,下一步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