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開心有這機會參與這樣的學習課程,在大學修習商業設計的我,因緣際會下畢業製作選擇了產品創作,當時創作概念的出發點,是從學生的角度去設想上班族的心情,本以為用著同理心去創作是一種非常對的方式,但上了研究所後“認知”改變了我許多的思考方式:
認知)自己是研究生的身份,需要培養獨立思考、分析與統整歸納的能力。
認知)思考一件事並非單一個點,而是要從整個構面。
認知)原來自己設計的產品,最大的詬病就是,以為用同理心去看待就可以!!!
其實再想怎麼周全,還是有同理心斷層存在,因此必須輔以觀察研究、訪談或親身經驗等方法,去更進一步了解癥結所在,然後再去解決問題。多麼愚蠢的是,常聽老師說觀察很重要,藉由觀察可以發現問題,但當下感受並非如此的深,直到聽了演講後,那些如火花般生活中的例子衝擊了我的思緒,感受最深的就是高鐵車票的例子了!
我搭過高鐵,也剛好從剛開始的試乘到最近都經歷過,第一次搭車時車票就拿反了,當下只覺得好奇怪的插票方式,難道不能使用直覺設計,依照過往的經驗去設計讀票機嗎,後來就覺得,可能是因為發包的設計工程師不小心弄反了,再重新製造可能需要額外成本,也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妥協使用者,因此之後便依照慣例,把票拿反的插進讀票機,一丁點都沒發現,原來高鐵公司在車票上有做數次的修改,目的是要讓乘客更容易發現票要反著插進機器。
講者他發現了我沒發現到的地方,這件事讓我省思了自己,對於已經涉入設計領域的我,是否更該注意生活周遭發生的事件了呢!是否改變以往慣性使用經驗的設計就是不好的設計呢?也並非如此,很多事情有好幾個構面,說不定這種設計會造成顧客不同的體驗與感受,都是很難說的,不然就不會有設計師故意把茶壺的壺口跟把手做在同一邊了。
總結這次心得,設計是從生活中觀察,有時必需帶點刻意與目的,然後發現問題並紀錄下來,去思考如何解決,而觀察這部份,個人是很需要多向講者學習的,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整理來說,讓我成長的不只是了解觀察的重要與方法,重要的是他修正了我的錯誤理解,並讓我思考了設計應該有的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