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黃宣龍先生演講心得 / 蔡雙予 M9910306

演講者:黃宣龍
演講主題:You can observe a lot by watching?--淺談使用者洞察研究


在這次黃宣龍先生「淺談使用者洞察研究」演講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高鐵車票的例子,還記得高鐵剛開始試營運的時候,我抱持著好奇心和興奮的心情搭乘,正當我把票卡插入的時候,有一位服務小姐馬上過來,叫我把票放反面再插入才可以通過閘門。倘若我那時候可以保持興奮且認真的看過車票上的說明,我就可以順利使用車票,但是如果以一般使用交通運輸的車票經驗,遞給剪票員或是機器都是正面遞交,所以當預期的產品產生非預期的狀況時,這就牽涉到最原始的 「設計」和「 使用者」”兩者之間”是不是出了甚麼問題,這是值得我們去重新思考。

當聽完這次演講,去反省與省思以前有很多不清楚與模糊不清的設計思考過程中,對於使用者的研究探討並沒有透過許多研究方式去瞭解,原來在設計一項產品或是介面互動時,過程中除了設計師本身的創意與設計概念,還需要更多針對產品使用群做觀察與調查分析,才可以幫助這件產品更加貼近人性與普遍使用。

根據演講內容,依產品設計過程,整理成兩項:

1.產品設計前的使用者洞察研究:

當設計師在設計一項新產品時,因設計師內心有一個「概念模式」,但是設計師想像的情境不一定等於實際使用者的環境,這時會產生設計師和使用者之間的「同情心斷層empathy gap」,為了縮短empathy gap,我們必須針對使用者做設計前的調查和分析需求,而研究方式有許多種可以獲得數據,在把研究數據與創新設計驗證可行性之處。
■不同的研究方式:

訪談(Contextual immersion/5why-->how/show me)//觀察法/日記法Diary/行為考古/媒體掃描media sweep/隨身物研究/同理心工具empathy tools

2產品設計過程:

根據設計前的研究分析,設計師在改造與創新產品過程中,也許是增加功能或是減化功能,並在產品初略完成後,還要注意物品的改造後的透過時間流後續產生的問題,以及還可能會產生的非預期使用行為,如果在產品設計後問題還是產生,前者企業會透過教育使用者去理解產品,後者則是造就產品還有需要設計的空間。


我的想法是,有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設計其實最重要的是「溝通」,透過使用者與設計師之間一來一往的交流,縮短兩者間的empathy gap,進而慢慢的描繪出「共同的語言(產品)」,讓產品不但擁有設計者的創新想法同時也符合大眾需求;而我想,"設計"不單單只是把事情解決或者是改造,而是讓我們發現生活中我們不曾懷疑的那些問題,把它重新思考價值視為問題,讓問題的缺點變成優點,使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環境更加方便與貼近人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