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五)
講者:李冠毅 Kevin Lee
Kevin Lee,李冠毅先生,曾經是歌手、模特兒,卻到法國學服裝設計,以高級定制服全校第一名畢業,他還創辦了「東西雜誌」,更以這本雜誌在2006年得到「風尚成就奬」。擁有諸多輝煌經歷的他,卻謙虛地說,如果說他是成功的,那是來自身邊很多人的幫忙,整場演講裡,談論的主軸更不離「朋友」與「做人」這件事。
在台灣求學時,他曾就讀泰北美工科,那段日子非常的苦,但這段苦的經歷,在他後來到法國讀書時候,就變得很有幫助。他的功課很好,但當時老師卻說了一句影響他極深的話:「不管在學校成績多好,出社會之後,這些成績並不會影響你的前途事業,關鍵在你怎麼做人。」聽了這句話,以前很內向的他,便開始觀察、學習人跟人之間的互動,也開始喜歡上交朋友。
後來到了巴黎,開始在另一個國度生活。他發現,台灣的訓練使我們擁有很好的技術,卻不訓練思考,在巴黎不會如此。有一個作業是必須搜集兩個盒子。一個盒子放喜歡的東西,可能是音樂,或任何實體;另一個,則放不喜歡的。做了一兩年的蒐集後,再打開一一檢視,可以發現不少脈絡。一些腦子裡本來無形的東西,變得很清晰,這個作業也讓他了解自己的風格。
我們通常著眼於「喜歡」什麼,卻沒發現「討厭」是一個很好的觀察點,討厭一個東西,去想想為什麼討厭,又要怎麼修改才能讓它變成喜歡的東西,從反面常能發現一些重要關鍵。李冠毅先生也說,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應該好好的自我探索,當你非常瞭解自己的時候,所有的idea就會自然的泉湧而出。這對創作者來說,是很重要的過程。
法國人對文化的尊重,也對他產生衝擊。
小時候他也很崇洋,注重標籤,到了法國後,法國人對文化尊重的態度,讓他開始審視自己。
為什麼自己沒有好好重視過自己的文化?中國文中國文化五千年的歷史,豈算少?其實我們有很深厚的背景,是我們自己不注重,一味追捧西方的時尚標準。當時亞洲的時尚媒體是沒有聲音的,都跟著西方的屁股走,應該要有人以東方的角度,亞洲的視點,來談談何謂「我們」的時尚—這,就是他創辦東西雜誌的契機。
此時,他發現媒體是用來吸收養分很好的身份,做得很開心,就在巴黎做了三年的駐派記者。利用媒體,他建立了很多關係,很多當時以為在幫忙別人的,在創業時這些能量都回到了自己身上,也因此順利創辦雜誌。
東西雜誌是一本什麼樣的雜誌?
他是流行雜誌,是文化雜誌,但同時也沒有類型上明確的定義。東西雜誌的名稱,不是慣用語的East-west,而用了West-east,縮寫後就成為「We」,我們。這是我們的聲音,也把所有人連結在一起。他找來了頂尖的模特兒、攝影師,集結一群優秀的「朋友」,開始了這個事業。他要做的是,把亞洲有才華的人推到國際上去,做一本屬於亞洲的國際雜誌。
做雜誌是件很燒錢的事。他在金錢上卻越來越窮,卻在精神上越來越富有。不負眾望,東西雜誌更在2006年得到了「風尚成就奬」。
他以他的自身經驗,給了我們很多從事設計上的建議,以及做人的建議。
因為設計的東西是沒有定價的,所以需要多開放你的心,好好溝通。
在跟客戶溝通的時候,不要用強硬的態度,硬要人家接受你的想法。其實可以透過一些柔軟的技巧,讓對方覺得「你想得跟我一樣」,潛移默化讓對方認同你的創意。這是溝通上的小技巧,也是好的設計師應該具備的能力。因為,若是做人成功,自己做60分,別人會給你90分;但若做人失敗,就算你做了100分,別人還是會給你60分。溝通與做人,都很重要,年輕設計師容易自視過高,只會批評人家不懂你,但也要認清,當全世界都不懂你說的是什麼,那真的就是你的問題。謙虛一點,人家就會喜歡你、接受你,給你機會。
雖然說要好好做人,但也不可以當濫好人,要當有用的好人。而這個先決條件,就是要把自己變得強大。他以前常犯這樣的錯誤,明明自己都飛不起來,還想去帶別人一起飛。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好好培養自己的能力和內心,讓自己變得強大、堅韌,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演講越是接近尾聲,我就越能感受到李冠毅先生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發自內心,純粹、誠懇而真摯,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特質,讓他整個人散發出一股獨特的魅力。也正是因為這樣坦率的態度,他才能夠結交這麼多的知心好友吧。
溝通、做人,是每個人一輩子的重要課題。這是非常精彩,令我相當受用的一場演講。
延伸閱讀:〈獨家〉驚艷西方時尚圈 東西雜誌來自台灣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vestashi20050313075603&&dd=2012/4/20%20%A4U%A4%C8%2002: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