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李冠毅先生演講心得 / M10110212 官佩萱

李冠毅先生;2006年 風尚成就奬得主,模特兒出身,進而轉成雜誌設計(時尚設計師)。

WE 雜誌的緣起:認為亞洲有很多很棒也很有時尚感的元素、人、image等,更有很深厚的文化,他認為東方文化有很多聲音需要被國際聽到,於是他希望透過雜誌,讓西方人看到。WE時尚雜誌也因此產出;W-west 西方,E-east 東方,這樣的組合說明了讓西方人看到東方文化。同時,WE的意思也是— 我們,可以解釋成:這是以東方人為出發點的雜誌。


﹣ 兩個影響李老師很重要的作業:

1. 兩個盒子的作業:
第一個盒子 — 收集所有喜歡的音樂、圖、雜誌等。
第二個盒子 — 所有不喜歡的音樂、圖、雜誌等任何物件。
收集了一段時間後,便慢慢的歸納出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風格和脈絡。

2. 修改80年代的設計:
從雜誌中挑選出自己不喜歡的設計,將它修改成符合當時時尚風格的設計。
這兩個作業對李老師來說,對當時還不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的他來說,是一個很關鍵的key。

﹣在法國留學,一個尊重其他國家文化和人種的地方:
從小崇尚品牌和崇洋的他,在這裡找到另一個觀點。法國人除了相當尊重他人的文化,對瞭解其他文化也很有興趣;因此當大家問他關於台灣的一切時,他突然發現原來他根本不夠瞭解自己的國家,也同時瞭解到關心自己文化的重要性。這也是後來創辦WE雜誌的導因之一,因為這樣的文化沖擊讓他瞭解到,熟悉自己的文化是非常必備的要素。

﹣做人這件事:
因緣際會在大地電視台的時尚節目擔任採訪員,暫時擔任媒體人。因為這個職位,他帶給香港和台灣許多國際時尚訊息,同時也建立的自己的人脈、知識以及許多媒體業的秘密和行規,這是一個給了他很多養分的工作。在那時候這份工作是沒有薪水的,但確給了他一個他用錢都不一定買得到資產是「人脈」也可以說是「朋友」;在擔任這項工作期間,他盡可能地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了很多人完成一些事,不求回報地幫助他人,於是在很多年後,當他要創業的時候,有許多曾經需要他幫助的人,都回來幫他了。

﹣不被亞洲人看好的雜誌,在西方引起的共鳴: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2000年,不管在台灣、香港他提出要做這本以東方人為出發點的雜誌時,通通不被看好,不親民、沒賣點等原因,他找不到任何人願意投資或是認同他。
於是他回到法國尋求認同與幫助,結果這樣的概念反而得到許多認同,為了讓國外的人能夠瞭解這本雜誌,他首先出版英文版本,這是首次有時尚雜誌跳脫報導西方世界的時尚話題,報導東方時尚話題,因此成功的受到許多矚目。2001年輾轉回到香港才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慢慢地也越來越多華人、日本明星願意免費來拍攝照片使用在這本雜誌中。

﹣事業最大的噩夢:
在香港的發展,許多奢侈品牌都願意買單,但來到上海,這是一個消費比較平民化的地區;於是他和上海新聞周刊合作,這個周刊可以說是上海最廣的平面媒體,這樣結合高價與廣度的合作非常成功,有許多大廠商開始認同並投資,沒想到過了一年,他連一毛錢都沒有拿到,他虧了將近一億台幣。這件事讓他陷入低潮好幾年,但也因此他變得更小心,他真正覺悟到這個世界的生態,不能只活在自己的小宇宙中。

﹣東西名人雜誌:
台灣第一本講社交、名流、名媛、企業家的雜誌。
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雜誌:很多媒體只挖掘這些名人黑暗的一面,但他認為所有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這些人能夠成功有他黑暗的一面,一定也會有他的光明面,他想報導的是這些他們成功的理由與過程。

這場演講很特別;李冠毅老師分享的觀點對我來說非常陌生,卻讓我聽得非常認真。
崇洋、西方、時尚這些事情對我來說很陌生,甚至可以說我幾乎不關心這些事情,但跳脫了喜好,我認為文化沖擊這件事情每個人一定要發生過一次。李老師在法國受到的沖擊是:「認識自己文化的重要性」。那麼也許從小在傳統家庭,長大認同傳統觀念的我,應該要嘗試著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因為唯有用接納的態度來看待各種人、行業、事物等,未來的路才能走的越來越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