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引用的例子非常廣泛,跨越 2007年到2013年將近6年之間在世界各地發生的互動、視覺藝術。視覺藝術的呈現能夠透過新的互動科技,帶給人們超乎日常生活的想像經驗,能夠為生活帶來有趣、清新的心理感受。例如2010年上海展覽的"動"藝術,2012年2012 lynette wallworth的REKINDLING VENUS等等,都透過互動藝術的方式帶來了嶄新的視覺經驗,也開啟心理上探索未知的好奇與動力。
2012年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澳洲藝術創作的"魔境",以及2013年"原原不斷"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見參考資料),都充分呈現出藝術工作者對於自我認同的探索、歷史文化的背景、當代議題的關心,可以是跨越地域限制,呈現出在深層的生活經驗與心理探索下,擁有自我又可以互相激盪的深刻命題。同時藝術家可以透過美的形式重現當代的生活議題,例如Luke Jerram對一系列病毒、包括愛滋病毒重新以玻璃工藝的手法,呈現清透、有機又抽象的生物之美。
講者一再提及,我們需要深入反思屬於我們台灣自己的設計。在觀看講者提出的一系列案例,以及參考講者2013年為台灣原住民策辦的展覽來看,似乎是有一種在視覺上可以超越口語的表現語言,可以既擁有台灣的獨特性,又可以跨越國際。這是值得進一步去嘗試的方向,在完全的在地化與完全的全球化之間,可以有新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觀看易女士帶來的視覺呈現,我會聯想到梅田宏明或是第七感官的舞台呈現,都是透過新的視覺科技帶來新的藝術經驗。以及2012、2013 Maison et Object 巴黎家居家飾展 的年度趨勢主題,可以見到數位藝術不只是一種形式的呈現,而是開啟一種新的心理回饋,回到消費者的生活經驗中願意嘗試新的生活經驗的可能性。
2013 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梅田宏明《形式暫留》&《觸.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