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者:黃宣龍
演講主題:You can observe a lot by watching?--淺談使用者洞察研究
很開心有這個機會能夠聽黃宣龍先生的演講,相當精采不說,其中有許多論點都帶給我們思考的空間,讓我們感同身受、獲益匪淺。
這次的演講主要是在說明使用者洞察研究,黃先生對於使用者洞察的一些相關背景資料以及其發展、運用上都有相當精闢的分析與見解。在發展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常常會發現原先所預期的產品使用反應,跟實際上使用者在使用後的反應有所落差,這樣的情況稱為”同理心的斷層”;會造成這樣的情況,通常是我們設計者以自己的角度去觀看事情,而非以一般人的角度去思考。因為設計者與使用者的經驗與思維不同,所以才會有所謂的”代溝”存在;這時,使用者洞察就相當重要了,因而產生問卷調查研究,以了解使用者真正的需求。
黃先生提供了5項”使用者洞察的技巧”,能夠降低”同理心斷層”的情況發生
1. 真正的使用者,而非客戶。
藉由觀察找出真正的使用者,不再只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
2. 注重行為與理由,而非意見。
3. 聽其言,觀其行。
光是用問的,答案不一定代表使用者真正的想法,可藉由和使用者互動、觀察其行為而了解使用者真正的想法。
4. 掌握脈絡的力量。
這裡所指的是不要單單只觀察事件的本身,也要觀察事件發生前後的一些情況,這樣所觀察的事件才會是完整的,而非只是事件的某一面。
5. 除了理性的分析,也需感同身受。
接著,黃先生在演講中分享關於做”問卷”的技巧,假設要做一個開發新產品的問卷,內容是:請問你覺得這項產品要增加哪些功能,你才會願意購買? 這樣的問卷型式常常會使填寫者認為,甚麼功能都要,而且要最好,價格越低廉更好!而這樣的問卷統計結果,往往使數據不具任何的意義,也失去了它原先的用意;所以,一份好的問卷訪談調查,應該要能抽絲剝繭,找出實際的問題點與使用者需求,才有其價值存在。
在訪談的觀察模式方面,有三項重要的因素相互影響,
1.情境脈絡。
2.打破砂鍋。
其方法是5 Whys,就如同剝洋蔥皮一般,不斷地從受訪者的答案中找出更上層且更關鍵的問題,直到找出問題的核心點;但這樣的問法容易造成受訪者產生防禦性的反應,使其答案偏向中性回答,而無法從中尋找出問題的源頭。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黃先生建議大家用How取代Why,讓問題不那麼的咄咄逼人。
3.秀給我看。
另外,設計者應該試著去了解使用者的經驗與行為過程,而不是只依賴問卷調查的結果。
01觀察法
藉由現場或影片觀察使用者行為。
02日記法
此方法是給”被觀察者自行填寫”,或者是觀察者定時幫”被觀察者”做紀錄。
03行為考古
研究前人的物品或事件的痕跡,去推論其先前發生的行為模式。除了物件本
身,也必須特別注意”物品的改造”,以及”非預設的使用行為”。
04媒體掃描
藉由各種媒體如標示、廣告…等,推論先前發生的情況。
05隨身攜帶的物品
觀察使用者隨身攜帶的物品,了解其使用功能與情境。
06同理心工具
透過輔助工具去模擬真實的使用者。
(像是帶厚重的護具,模擬老年人的生理狀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