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王俊隆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107 陳怡安

[個人心得]
我們都有做夢的權利,王俊隆講師在此次的演講中,不斷地提及做夢這件事。是啊,人就是要作夢,設計師更是要做夢,但是否我們現在追尋的便是我們自己的夢想?這令我反思,我想做的夢是什麼?我是否正朝著夢前進?看見王俊隆講師已經完成的夢,總覺得我為什麼還坐在這裡,而夢只能窩在我心裡沸騰?講師說,他想做的事情很少沒有不去做的,其實細細數來,這學期的講師都是如此地追尋他們的夢,如果說大學學習的是設計這種技術,那麼研究所就如同學習放大自己的視野,看見別人做夢,再看看自己心窩邊的想法,想著如何追夢。
另外在講師這次所提及的Tea Party中,也談到了跨界的合作,設計師和藝術家對自我的意見總是自信的,如何再多個不同的腦袋中,找到同一個調性的路?講師說,他就是像一位導演,提供一個畫面舞台,給予演員燈光師一個空間。在講師在形容它給予設計師的文字敘述時,似乎我也看見了那片畫面!或許當許多設計師(或藝術家)應用他們的專才-做夢的長才,在同一個空間想像時,每個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彼此間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密了吧。但仍是佩服,這位導演、設計師、講師的技術-做夢的技術、編導的技術!
最後,向講師提了「如何尋找問題」的問題,就如同我們在國際比賽時,常常為了比賽而比賽,有時會懷疑,我們真的看見問題了嗎?但講師在長長的回答中,最後給的建議竟是擴大視野。是啊,只能擴大視野了!視野大了,問題深了,答案自然會變得氣度起來。
聽了這場講座,再回頭看前面的演講,其實我們是不斷地再擴大視野,雖然仍很有限,但慢慢地看到自己對於設計的疑問所在,即使想要問自己的問題更多了,卻也同先前李冠藝講師所說,在問題中我們都在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宇宙。

[問題提問]
Q. 您之前有提到Tea Party是陶作坊給予的「問題」,而身位設計師的責任便是找到「答案」;那若是沒有人給您題目,作為設計師如何找到自己的「問題」呢?
A. 問題來源有兩種,一者是等待別人給你「問題」,像是之前有位實踐的老師都在做3C,我就問他為什麼您只做3C呢?他回答,因為大家都只找我做3C,沒錯這是一種方式,但有時設計師也要發掘問題,(舉了紅磚的例子)。然而設計師要如何找到問題,那就是要先擴大自己的視野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