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五湖四海,而它的魅力也在於宏大整體的“地球村”是由如此多的差異性地域與生活方式構成的。無論是城市的還是鄉村的,現代的還是傳統的,帶著全球化時代的全球標準化製造的巨大力量開始逐漸向我們身邊侵蝕,特別是大陸近些年的快速發展,高樓林立,各種現代主義的巨大建築此起彼伏出現在一個個城市,甚至有時候會發現每個城市都是“那樣”,“很像”,失去了特點個性,而這些都是對維持真正地域性差異的威脅,在這樣的大時代的背景下,像阮老師以及他介紹的幾位設計師這樣對全球標準化製造背後的簡單專業化,對真實的、自發的、差異性的堅持顯得難能可貴,讓我覺得他們的設計真的是接地的、務實而生動的。
演講期間,謝英俊設計師的故事很讓我敬佩,之前就有所了解謝先生的設計。被稱為有無家可歸者的地方就有謝英俊。他先后完成台湾921地震灾后原住民部落300余户重建、四川512地震汶川、茂县、青川等地500余户农房重建,去年雅安地震後我跨了幾個省市去雅安看到當地農村的坍塌廢墟的場景讓我很震撼,有看到謝先生在成都的建築事務所,他們對於雅安重建給予了很大的力量。並且,他更提倡自立造屋,把所有建築技術的工法簡化,教災民自己動手蓋房子,並結合不同災區的區域特點就地取材,讓廣大災民受惠,這種“協力造屋”的建築思維更強調的是建築師、施工者與使用者融為一體。
全球經濟一體化後的快速發展,我們太輕易就以為建築的現代化就等同於全盤西化,以為現代性必來自於科技,而近代科技又是由西方主導的;卻往往忽視對人與人、地與地差異性。像阮老師分享的設計們那樣親自動手去建築去街頭營造並且邀請地區當地居民,以他們的需求點出發一起參與。最俱意義的是,這更好的結合當地的社會結構也延伸了獨特的人文性,似乎是一隻越來越壯大的力量。
延伸閱讀:
謝英俊建築師 + 第三建築工作室
案例細節http://www.uedmagazine.net/UED_Three_Figure.aspx?one=1&two=9&pid=4387
一本很有趣的書:《遇見好城市》——會吸水的海綿城市(在西雅圖)、兩棲城市抗暖化(在荷蘭)、受路邊停車保護的自行車車道(在哥本哈根)、愈塞車愈熱鬧的流動市場(在加納)、行動健身房(在香港)、狗屎變能源(在舊金山)……走遍世界,向全球城市學習!讓市民住得健康有魅力的城市設計學!!一場住居新觀念的震撼教育!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11253/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31125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