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林建宏先生演講心得 / M10210M01 尹健琳

       廣告大師說:好廣告不只在傳達訊息,它能以信心和希望,穿透大眾的心靈。
       林先生在中興百貨負責所有的平面廣告和美術指導,這次演講也讓我們能夠看到這麼多優秀的,用心的作品,很多作品極具張力,想像豐富,甚至不可思議!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些作品所帶給我的在於意識形態上的衝擊。
而在意識形態獲得的9個獎裏,有5個是中興百貨的廣告。中興百貨定位為流行時尚頂尖品牌,所以俱有使命感,每年提出流行新主張,鞏固業界地位。
       曾經早期1997年的《奉茶篇章》“服裝和化妝品的價值很可能不只是外貌膚淺的美好,真正愛流行的人自然找得到他存在的理由”。1999年春裝上市時“經濟不景氣不會令我不安,銀行倒閉不會令我不安??缺乏購物才會令我不安”。這些都體現出在消費文化盛行的個人主體意識與物質崇拜間相互膨脹、擠壓的緊張關係,是部分喪失主體性消費者在抵制物化而又內在適應的過程中的精神囈語。
       手為了袖子而存在,
       腳為了鞋子而存在,
       空間為了傢俱而存在,
       身體為了衣服而存在,
       三日不購衣便覺面目可憎,三日不購物便覺靈魂可憎。
       散文式的文案,存在與反存在,如果你不夠顛覆,想必今時今日的廣告你已看不懂了,套用一句,而廣告也是為了消費者而存在的—而社會思潮,社會現象和商品鏈接,賦予每張廣告招貼不同的面貌,也和現代人的感受連接得更緊密。將文學語言,符號學體系、美學在意識形態的廣告中充分應用,營造一場又一場的視覺盛宴。雖然有可能有消費者看不懂,但是覺得很好看!這就是獨特的意識形態下的廣告凝造的一種莫名的魅力,不是追著消費者,去製造迎合潮流,而是帶領消費者,去創造潮流。正是這種真正有誠意有創意的實踐才會真正打動顧客,成功塑造品牌形象。在眾生喧嘩的媒介環境下,品牌所涵蓋的商品必然更樂於被目標消費者使用。
      透過林先生分享作品中,除了直觀的創意表現也可以看出作品當下脫離出來的文化背景,各種場景化、儀式化的表現也詮釋了百貨公司作為最新時尚流行的秀場帶來的“誘惑”。我想正是在意識形態把握了臺灣的受眾素質,通過這些意識去引導他們,營造氛圍和環境,而不是那些一味去迎合客戶的胃口,加上林先生這樣優秀的設計師才會取得這樣的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