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朱浩華教授演講 / D9610103

我覺得此次演講應該從唐老師的結束註解來反推回去,才可以感受到整個演講的震撼與反思。唐老師他說:「科技人來做設計,真的是越做越好」。乍聽之下,確實反應出朱教授的多面向研究及跨領域的整合,但同時對於我們身為設計系的學生,卻有更深一層的期許。

朱教授本人看起來就很有親和力,在演講過程中沒有矯飾的態度而且言談中也穿插著幽默的談吐,雖然有同學不習慣朱教授在講演中夾雜著英文,但這並不影響他的丰采,也就因此,今天陳院長還特地抽空過來聽他演講,更期許朱教授也能夠帶領我們設計系的學生來從事跨領域的合作。

在這次演講中他分享了兩個跨領域的經驗,一個是如何讓小朋友在遊戲中,來促進喜歡吃飯的行為。畢竟有許多小朋友,並不是那麼的專心或喜歡來進食,這過程中也許有更深一層的問題存在,但朱教授是設計了一個餐盤,可以感應放在上面的菜有沒有被吃掉,中間的小螢幕有可愛的卡通人物「巧虎」,小朋友每吃一口就會多一個顏色可以幫它著色透過食物的重量減輕來呈現的塗色,也就是當全部食物吃完後,整個卡通圖案就填滿了各種彩色,在此同時也加快吃飯的時間。朱教授另一個也是利用一些小遊戲讓小朋友養成刷牙的習慣,在螢幕上會有上下兩排牙齒,上面佈滿彩色牙垢,小朋友要照著順序仔細刷牙才會變乾淨。這兩個例子中他們碰到了許多問題,大多是來自於跨領域的不熟悉,使得產品在設計開發時沒有顧及到另一面向(例如遊戲看起來很有趣,不過治療師關心的是太有趣的遊戲模糊了小朋友到底是喜歡吃飯或是喜歡遊戲,若哪一天沒有這個遊戲是否會有反效果等等...),這個盲點往往是我們知道但卻容易忽略的,原因正是來自不同領域的不同認知。
雖然大家都樂見於跨領域的合作與多樣性,但彼此間究竟能不能整合出跨領域的智慧交集而不是彼此間的差集,其先決條件就是必須捐棄彼此的學術成見,而且整合的成功機率應該和對其它領域了解多深成正比,不過大多數的設計研發人員都太堅持本身習以為常的領域而無法接受他人從另一個角度的思考,也許這個鴻溝的填平必須從自己的心態持平及加強相對知識,甚至是要親自去理解的,這些差異的整合不是不可行,但整合過程中就誠如朱教授所言卻會有不足之處(比方說某位老師的嚴厲眼神就可以讓小朋友乖乖就範,根本不需要什麼科技輔助),所以在這兩個例子讓我們學習到,即使是跨領域的合作,也通常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但卻有一個不同的開端來看待不同的事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