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陳涵希先生演講心得 / M10010104 管哲楓

[個人心得]
陳涵希先生在演講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執行力。這也是我所認同在於任何事中,執行力大於熱情、概念、創意等各種能力。在設計的道路上,一個產品要構成往往不是像學生時期應付作業般就可以。
相較於現在亞洲學生大多數都在圖面上,電腦繪圖軟體的進步下生產大量的得獎作品,卻在生產的件數上用一隻手就數得出來的數量,實際的手做能力才是真正能創造價值的方式。
現在的環境其實比過去容易起步,過去沒有網路,沒有募資平台,對於沒有資金的年輕人,其實現在或許是最好的時代。
當我們都身強體壯時應該都去外面衝撞,看看不一樣的世界,走出自己的路。

[延伸閱讀]
記得你22歲的眼神
作者處在黃金十年25-35歲的年紀,透過自身的經驗,告訴當下的年輕人,你往後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在這個快速變遷的世代,我們該何去何從?我想透過這本書的經驗談,能夠讓迷惘的我和你,有著更堅定的眼神。

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陳涵希先生演講心得/ M10110107 鄭群萌

[ 個人心得 ]

聽到陳涵希先生的演講後,對於不怕碰撞跌倒的他努力的追求自己的興趣與夢想,雖然不是畢業於本科系,卻可以進入RCA進修,並且結合自己大學所學的物理特性於設計中,不忘自計的設計興趣真的讓人很感動,而且不止只是有設計的點子,還要更把它實踐出來並市場上販售給予使用,才不會白白地浪費掉辛苦的設計成果,而陳涵希先生的例子也更鼓勵的台下同學要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與興趣,這次的演講內容真的很值得!

[ 延伸閱讀 ]

反映的實踐者這本書中,敘述了不同的實踐者擁有怎樣的實踐方式,包括有建築師、心理治療者、工程師、規劃者和管理者等專業學門的的案例,當實踐者面對了獨特的、不確定的情境時,他們卻又常不自覺地運用對此種認識進行反映的方式來面對問題。所以,透過分析實例的結果,可讓實踐者開始建構反映出自己認識的模式,並因著情境來決定未來行動的方向。

陳涵希先生演講心得 / E10110004 周京艷

        從陳涵希先生的演講中,我收穫頗多。
        一是,人生層面的問題。人生中有夢想很重要,能清晰的知曉自己夢想為何的更重要。大學時學習物理的演講者,之後卻走上了設計的道路。其中正是對自身清晰明確的瞭解,對自我人生負責的態度使其成為了人生軌跡的掌控者。
        二是,關於想與做的問題。空想終于想,唯有做才能創造現實的意義。在求學之路上,他不限制于之前所學的專業,而勇敢嘗試未知的領域,結果他成功了。在對待設計上,他不是僅僅停留于設計階段,還將設計努力的生產出產品,讓其設計的想法有了實物的呈現,並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大量的相關知識。最終也成功了。
        三是,其他的一些相關感想。要想進入一個領域就要和那個環境相聯繫,環境的影響力是超乎想像的。當後面的設計成功后,也要再來反思之前的設計,對於之前的作品或許會得到不同的認識。設計像人生,重在反思。網絡的便捷性為新生的設計人才提供了平臺,要善用媒介。

陳涵希先生演講心得 / M10110110 李胤愷



選擇自己的興趣做事才會快樂,才會減少工作上所帶來的倦怠感。

我想轉換跑道第一被指名應該是餐飲業(咖啡廳之類的),第二是在後面緊追的設計業,這兩種行業有一個共通性,即使你痛恨讀書,不會考試,從小最後一名,甚至是被放在放牛班,都跟以上兩種職業的技能養成沒有關係,你僅要對它有興趣,興趣帶動熱誠,熱誠帶動態度,態度帶動企圖心,你就能闖出一些名堂。

還記得之前報章雜誌很喜歡以驚動的誇飾手法寫著:明星高中學生以高分放棄台灣大學,選擇科技大學,或是該類組榜首選擇xx設計,我現在待的這間學校就是充斥的這些人才,每個基測或學測都高得嚇死人,即使不是明星高中也是一流的技職學校生上來的,而他們非常幸運,知道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什麼,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現在還在跟父母抗爭堅持自己的理想,我很欣賞這樣的勇士。

未來的路是自己的,方向的選擇權也要自己掌握,否則不僅走的不順,甚至在半途也得重新闢路,站在半路上比走到終點更累。

陳涵希先生演講心得 / D10110201 劉怡寧

[個人心得]
本次陳涵希前來分享的設計商品量產化議題,在台灣設計業界是真正需要面臨到的問題,一個商品的產生不會是所謂的一個想法一個靈光一閃這麼簡單。就連高知名度的國際商品廠牌,他們本身的設計部門也去收購已設計好的產品來貼上自己的品牌,進行販賣。也就是說一個商品的成型最重要的是它的製程,一個複雜的商品製程,將會讓使一個設計公司決定是否將心力放置在其中,研發一個製並非短期可以達成,在台灣這麼小的市場中,假使用一個未知的產量利潤來賭一個漫長的製程,大家通常是敬而遠之,反而從小小的文創商品進行發展,畢竟那是技術門檻較低,就不用擔心成本的考量。

跳開設計商品的角度來看,台北已然蛻變成滿街咖啡廳、滿滿獨立書店的城市,有人說這樣的一群人實在沒大志,整天泡在咖啡廳裡談一些是是而非的事情,但是這就是台灣設計的一個契機,濃厚的文化及人情味,是我們所忽視的,原來大家真的開始嚮往美好的生活。就連來台灣玩的陸客也發現,他們說台灣沒什麼特別的,小小的,沒有大陸一線城市的等級,一開始真的沒有什麼吸引力,但慢慢的他們發現,原來台灣吸引人的從來都不是外在,而是那願意分享、願意關心的那份內涵。

所以台灣設計,無論放在什麼地方,無論從什麼角度出發,請都別忘了我們最珍貴的資產-對人性關懷滿滿的愛。內容為王,只要你有料,在網路世界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問與答]

問題:
在設計商品的通路行銷上,是否有哪些需要注意及推薦的?

回答:
其實在通路上的找尋有許多的門路,其實都不難,比較難的是品牌商品知名度的穩定維持,除了保留舊客戶,更要適時地開發新客戶,只要一個品牌有維持一定的曝光、以及定期出現新的商品,這樣才能永保消費者的青睞。

[延伸閱讀]
http://www.yiidesign.com/
台灣工藝結合設計的品牌Yii


陳涵希先生演講內容/ D10010101 D10110202 D9910101 D10110101 D10110102 D10110103 D10110106 D10110201


設計設什麼?追求得獎還是商品具體化?
同學們應該開始想一個我們做一個設計project可以到完整,
做畢制做比賽的模型背後,是否要變成商品?是否需要被進一步發展?
我畢業後忽然想起這個問題。

其實台灣設計的潛力,就從網路時代的開始,小設計也開始有展露頭角的機會,但知道下一步要如何實現才是真正的關鍵。

設計的好未來?有錢途嗎?
韓國人的能力,薪水約台幣七萬多,約從韓國的台科大畢業,不起眼的工作起薪約七萬多元。台灣每年設計系出來的學生如一窩蜂的湧入就業市場,所以大家更需要重新創造自我的價值,
分享英國生活作設計及生活的分享。

三個創作的啓發,是設計的起點也是轉折點
 第一個作品:一張繪圖軟體模擬出來的燈
我台大物理系畢業,開始申請各國的設計學校。當時利用一盞燈的設計,用煙霧把燈表現出來,強調是燈的本質,幫助我進入了好多間學校。我到處申請,羅德島、芝加哥藝術大學、底特律的小小藝術學校等。最後我拿到RCA的入學許可,讓我瞭解國外看設計的角度很隨性,但作設計的態度卻是十分嚴肅,對我來說是對設計的一種全新認知。(注:RCA創新設計工程-像是台灣的工業設計系,強調調查流程設計 ; RCA產品設計-讓學生有極大的自由度去做設計,共分成六個組。)

第二個作品:一個軸心偏離的時鐘,開啟進入市場的契機
這是一個將時鐘的軸心放在分針的側面的時鐘。物理系畢業的我在台灣只有算過理論,但在英國卻講究手作,這麼一來必須從零開始、從手作開始。讓自己從做中學,體驗自己與作品間的關系。使用的加工與齒輪讓作品運作。大家都喜歡,是不是應該讓它可以運作、產品化。之後在米蘭展覽時,恰巧就遇到了荷蘭時鐘公司的老闆,希望可以和我開始談量產的計劃、談論生產授權。一開始都非常的興奮且順利,但是回到倫敦後開始談論生產細節後,發現有許多的精密的問題,有可能無法量產,因此計畫暫緩量產,我開始思考為何無法進入市場。



第三個作品:一個代表台灣,又可以量產的USB
之後我開始進行簡單的東西,但又不想創作小小文創商品。我思考代表台灣及英國工藝的關係,並進行生活手作小量的產品,進而發現台灣的高科技產品是一個十分特別的事情。

於是我開始發想一個USB 做一個空的隨身碟,開始做一個透明的、具框架型的形態。一開始我前往大陸做隨身碟的工廠,開發新的開發商,發現我的量太少完全不可行。後來是從大陸進晶片,在台灣鑄造。整個生產密集溝通約略做了四個多月。如髮絲紋的製作,需要確保角度的準確性,一個小東西就有20多道工序,才能進到量產。

下一步,參加米蘭、紐約等商展取向的展覽,看到第一線的銷售商,環境的發生,moma buyer就在身邊。不需要去害怕,一些事情就會在身邊發生。

這就是我設計築夢的脈絡:一張圖 à 會動的模型 à 一個真正的產品
總之希望大家可以跨出來,讓一個設計能完整呈現外,執行力是最重要的,idea是很簡單的,設計不是說明書,不是說出來即可,執行才是值得思考的面向。

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陳涵希先生演講心得 / M10010114 蕭雯方



這次的演講者陳涵希先生分享他的經歷,每一步的踏出都是做了很大的抉擇,這些抉擇是需要很大的信心和勇氣,即使自己不是設計背景又如何?有想法、有信心,終究一定能達到夢想,這也是從這次演講中學習到的事情。


設計中最大的價值在於設計的產品並非紙上談兵而是真正的被落實量產,能被量產的產品到了顧客手上才是真正的為生活帶來改變。不是設計背景無所謂,但要有深度的思維與觀點,所擁有細膩度跟美感表現自然的可以表達洞察與觀點,這次的分享頗讓我們這些設計人有很多深省,總之繼續往前走吧~即便現在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相信經歷的這些過程是我們成長的動力。另外,很喜歡empty memory!

陳涵希先生演講心得 / D10110103 陳俊中



求學的選擇有時並非人生的選擇,但其中卻又常常以奇怪巧合交錯。當然設計也跟其他所有的學科一樣,有些學生主動選擇有些學生被迫選擇,因此有的人畢業後放棄了設計,也就有些人畢業後重新拾起了設計。演講者即為後者,台灣大學畢業後選擇到國外朝向心心念念的設計,並且進行了一趟拜訪學校的旅程。從整個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真誠的朝聖,當然每個學校都有不同的學習和新模式,適合不同的心靈駐留。演講者最後有幸到了設計領域非常知名的RCA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s )。當然在歐陸充滿人文風情的環境裡,設計可更迅速的成長茁壯,也由於在歐陸百年創造歷史之中,對於新的構念與巧思永遠都是以熱烈可望的態度來迎接,造成設計周邊產業相當發達,如演講者多次提到的米蘭家具家飾展,更是設計師及設計品牌必定會參觀或參與的設計盛典。沃土裡的花兒自然艷麗,這是必然的道理。但整個演講中個人有興趣的,還是在後段新的時鐘設計無意中運用上了原本的物理與工程計算知識,對於創造新的時鐘旋轉型態有莫大助益,如前文所述,沒有甚麼努力是白浪費的。後續不管是整個與廠商洽談過程或自行設計隨身碟投產,核心理念在於去做、去闖、去試,沒有踏出那一步你永遠不知道會有甚麼成果。
當然,對於年輕的設計師來說,趁新鮮,努力把自己放入冒險的機會哩,才有機會看得更遠,看得更廣。

[問題提問]
1.RCA留學最具有優勢的是甚麼?學校有刻意營造這些優勢嗎?
答:是周圍的氣氛。學校本身並沒有營造甚麼,但就像台科大,學長學姊都在參加設計競賽,新進來的學生很自然就跟著一起參與,因此真要說RCA的優勢,就是學校內與學校外的周遭環境氣氛,會使你更優秀

2.若英國的環境就是RCA的優勢,那一樣在英國創作型學校,例如聖馬丁,RCA的特點在哪裡?
答:RCA的學習風氣更開放,老師可以接受更自由的創意想法。

3.隨身碟的市場訂價策略是甚麼?
答:並沒有特別的市場策略,就是去看聖誕節購物周大家能接受的禮品預算大概在哪裡,另外就是參考自己喜歡商品的價格區間,然後往回推成本,看看自己到底能做些甚麼或做甚麼規格。

[延伸閱讀]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創意×創業震撼課程
台灣教育對於創業這件事一直相當的排斥,早期幾乎不可能出現在系內課程名單。直到近期才慢慢把創業也視為一種提高學生職場競爭力的方式,以及解決失業的方式之一。但在歐美,創業是優秀畢業生一定會有的考量方向,甚至在校內就直接鼓勵、培養個人的創業能力。期望未來台灣也可以把創業思維納入學層教材,讓更多學生去賣雞排、賣滷味,或是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創業之前就了解到何謂差異化、財務、行銷、服務等創業基本知識,不要等熱情創業黯然收攤,阻礙了台灣創出的力量。

陳涵希先生演講心得 / D10110101 伍志翔


這次上課前,我走進教室看到講者時,我非常驚訝,因為邀請的講者陳涵希先生是我當兵時的學長,當兵的期間,我們都沒有設計背景,但都對設計非常有興趣及熱愛,常在軍中討論設計方面的議題,而在退伍之後,我們第一次碰面竟是在這個課堂中,令我覺得非常有趣。而他給我很大感動是將設計概念「執行」出來的蛻變。他說「IDEA從不錯,那要「怎麼」作,那個「怎麼」才是整個設計開始的重點」。會有這樣的感動是因為我自己曾經是機構工程師,看到許多設計師只是將概念美美的表現出來,卻不對後續的生產方式有任何的付出或負責,因此往往為了大家方便起見,偷偷將原本的設計概念改掉,因而失去了原本的意念,我覺得是很可惜的。所以,我想台灣的設計師除了將有競爭力的設計力表現出來以外,更需要的是「去作」,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設計。

延伸閱讀
Timothy Prestero: Design for people, not awards
Timthy Prestero在TED演講影片中強調「設計是為了結果」(design for outcomes, a better world)。他們用設計思考的方式,從「人本需求」、「弱勢區域需求」為設計起點,也將工廠及廠商的想法加入整個設計當中,因此設計不只是得獎,更生產出來,成為真正第三世界國家能使用的產品,我覺得講者將設計的格局放的更大,使更多人能因為設計執行出來的成果,得到生活上的改善。

問題:如何去與工人作交流,這些學習是怎麼經過的?
因為錢投下去,讓自己沒有路可以退,就非得去學習,雖然辛苦,但卻一定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