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蔡介立先生演講心得/ M10110211陳奕仲


[個人心得]

           眼動儀對於做設計的我們來說非常有助益,最常使用在網頁或廣告上的研究,不只因為它能同時提供「時間」與「位置」的數據,更因為眼睛有靈魂之窗之稱,人類心理的認知運作與眼睛凝視時間和位置有很大的關聯,藉由眼動軌跡可以對於人的認知與行為做初步的了解推斷。最直接能想到的就是做圖片或是閱讀性的研究,我們平常也不會注意自己看一個畫面是從哪時開始瀏覽、看到哪個地方停留多久,這些都是眼動儀可以幫助我們的事情。

        其實不只是視覺藝術相關,任何領域都可以使用眼動儀做研究或是有趣的小實驗,例如體育球類項目,之前曾看過教授讓球員與球迷針對同一段傳球影片做眼動軌跡記錄,發現球員的軌跡總是精準的跟上球,而球迷多數是看傳球的人,如此差異是很有趣的結果,眼動儀可以探討許多平常不會注意到的事物細節,但有時我[們「在看」不代表「在想」,因此眼動軌跡與人對於畫面的實際認知處理還是會有誤差。不過以眼動來做實驗,優點為它是一項非侵入非接觸式的測量,方便又精準,還可以將指標轉為數值來分析,可以好好利用做為研究媒介。




[延伸閱讀]


若要以眼動做為研究方式,必須對認知心理學或是視知覺有足夠的了解才能進行分析。魯道夫阿恩海姆是20世紀最偉大的美學家,藝術心理學家之一,尤其對視知覺形式的研究,已經成了美學和藝術理論的重要資源,本書將阿恩海姆視知覺形式動力理論把握為其視知覺形式理論的核心和支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