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演講的主題為《坐在奶奶的屍體旁》,也正是演講者本人曾經坐在奶奶屍體旁的經歷,命題起因於守喪時在讀的兩本書《寂寞國的殺人狂》和《味增湯裡》。這是一個結合臺南誠品展覽的開始,藝術家從一連串的經歷中體認到人生的際遇是有趣的。
曾御欽原是媒體傳達專業的學生、有著軍公教家庭的背景,演講者從小生活在一個正統意識強烈的家庭中,過著規律節制的制式生活。椅子坐三分,睡前背四書五經受著軍人爸爸和教師媽媽的嚴苛教育。雖然曾被家人懷疑,最後也是在與家人長期的堅持中,走上了自己心儀的藝術創作之路。有趣的是姐姐目前為酒吧老闆。創作之路的開始是上了研究所後、為了追求對象走上了藝術創作之路,並取得相當的成就,他是臺灣在世的藝術家中唯一一位入選了德國卡塞爾文獻展的藝術家。
世界三大藝術展:
- 德國卡塞爾文獻展五年展
- 威尼斯雙年展
- 巴西聖保羅雙年展
德國卡塞爾文獻展捧紅了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藝術展也是一種政治角力的會場。這個展所屬建築的門很小,但進入之後卻發現是一棟壯觀大樓。
《有誰聽見了?》
作品一:不同的孩子對著鏡頭,突然往臉上潑上了白色粘稠的液體(優酪乳)。演講者解讀到,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頓悟,在頓悟中突然腦海裡出現一個畫面,就是自己對著小時候的自己在大巴掌,告誡自己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微笑面對。這件作品入選德國卡塞爾文獻展。
作品二:
是夏日午後一個小男孩躺在空無一人的校園裡。這個作品是演講者對自己童年的一次反觀和寫照。使用直覺式的開場,讓你想要繼續看下去。
作品三:
則是媽媽在給小孩子貼標籤,從臉、手臂、到全身,密密麻麻的標籤遮蓋住了孩子裸露的肌膚。
作品四:
是小孩子跑向父親的懷抱。
作品五:
是從媽媽親吻孩子,與孩子嬉戲玩鬧長達兩個小時多的想像中,剪輯出了二十幾分鐘的短片。
作品六:
是一段關於,青少年在夜店的錄影,其實揭示的是作者自身曾經的生活狀態,在這個作品中,作者想傳達的想法是「年輕的身體是最不知畏懼的畏懼」,他贊同用年輕的身體去衝撞懷疑,即使受傷也在所不惜。
是夏日午後一個小男孩躺在空無一人的校園裡。這個作品是演講者對自己童年的一次反觀和寫照。使用直覺式的開場,讓你想要繼續看下去。
作品三:
則是媽媽在給小孩子貼標籤,從臉、手臂、到全身,密密麻麻的標籤遮蓋住了孩子裸露的肌膚。
作品四:
是小孩子跑向父親的懷抱。
作品五:
是從媽媽親吻孩子,與孩子嬉戲玩鬧長達兩個小時多的想像中,剪輯出了二十幾分鐘的短片。
作品六:
是一段關於,青少年在夜店的錄影,其實揭示的是作者自身曾經的生活狀態,在這個作品中,作者想傳達的想法是「年輕的身體是最不知畏懼的畏懼」,他贊同用年輕的身體去衝撞懷疑,即使受傷也在所不惜。
Q&A:
對臺灣對藝術的關注度較為失望。當初入選參加德國卡塞爾文獻展時,最先報導的的雜誌是《壹週刊》,參加完展覽回到臺灣後落差很大,媒體很少報導,也沒有專業的藝術類雜誌進行報導,反而從中國大陸給與了重視,甚至獲得中國現代藝術的新星獎。
演講者也表示,藝術家的成就不僅僅是個人的成就,同時也是國家的成就。藝術家可以成為國家的代表。國家與政府應該好好鼓勵和幫助藝術家在國際上獲得影響力。對於不瞭解一個地區的外國人而言,通過藝術家而瞭解一個國家是一種途徑,因為「國家是什麼樣子,才會成就出什麼樣子的藝術家」。娛樂和藝術是提高國家知名度的捷徑,比如韓國就是極為成功的例子。
在藝術創作時,與自己、與人的連接要很夠。在創作是不要執著與畫面的美麗,要努力的達到一個與心靈契合的層面。有人質疑當代藝術的價值,中國藝術家覺得傳統繪畫更有保存價值,套用台北愛樂話「任何今日的流行,都將成為過去的經典」。
直到作品被展出於觀眾眼前才是真正的完成。要與觀眾對話,若只是做自己開心的作品,到了七、八十歲看著那些作品圍繞著自己,則是種淒涼。
取得家長信任的溝通方法是誠懇,因為家長需要的是安心。
要懂得抽離。
哭了,代表你輸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