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曾御欽先生演講心得 / 張琬琦 M10110106

[個人心得] 
曾御欽先生目前從事錄像藝術創作,為台灣第二位參加德國卡賽爾文件展的藝術家,能獲邀參加五年一次的德國文件展,對藝術圈人士而言是極大的殊榮,但是曾先生講到,當時台灣媒體卻只是輕描淡寫提到,讓他感到失落,而此展覽對他在台的藝術工作也沒多大的幫助,有種千里馬尋不到伯樂的遺憾,接著曾先生提到,台灣的藝術創作風氣有討好觀眾的傾向,讓人們認為藝術家就是社會觀察者,而這種情況並不是很好,如果只是讓觀者快速瞭解藝術理念而沒有省思、咀嚼裏頭的訊息,那這樣就喪失藝術創作的本質,作品是需要被欣賞、感受,因此重點不是觀者一定要了解藝術作品真正的內涵,而是讓他們從中發問並聯想到自身經驗來解讀,或許無法以口述方式轉達給他人,但離開時卻保有作品造成的感受,默默地埋進個人的記憶裏頭。舉曾先生《有誰聽見了? (Who’s Listening)》作品的一個片段,在曾先生還沒講解此作品的概念時,我看著小朋友臉上被潑灑白色優酪乳,而背景音樂帶有低啜的聲音,看著小朋友臉上純真的表情,我認為這是帶著某種色情的隱喻,但是之後曾先生卻說這段錄像是他本身經驗的再現,因為一次在捷運上遇到嬉鬧的小朋友們,有種很想賞巴掌給那些小朋友,然後腦中突然浮現一個小男生一直打一直打的畫面,之後為了拍片則以優酪乳取代巴掌,另外也提醒自己在未來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以微笑去面對,從這就能知道,由於每個人的經驗不同,對於作品的解讀也有所不同,但我覺得好的藝術作品就是能讓人去反思。
 

[延伸閱讀]
記得有一次去北美館參觀《越酷東京》,那次展出許多日本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村上隆、奈良美智還有草間彌生,那次看展有幾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草間彌生所創造出的無窮無盡的圓點,再加上鮮豔的配色,讓人感到莫名的焦躁,之後才知道那些圓點其實是小時候所看到的幻覺影像,那種深受困擾的情緒能從作品出看出;還有一部影片,是藝術家島袋道浩帶著章魚旅行的紀錄影片,雖然有點忘了裡頭詳細的劇情也不太懂為什麼要這麼做,但這種帶著章魚同行的舉動我是第一次看到,也領悟天下無奇不有的道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