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6日 星期六

梁又照教授演講內容 / M9510107 M9610106 M9610109 M9610111 M9610112 M9610113 M9610114 M9610116

演講主題:知識經濟時代的情境導向創新設計
演講人:梁又照教授 (台灣工業設計師協會理事長)

本演講是由梁又照老師所演說,現任是設計協會的理事長。今天的演講重點是倡導情境導向創新設計的方法,並說明如何這套方法在設計過程扮演如何的角色。

一、工業設計與造物者
1.1. 大自然與造物者

首先梁老師以數張大自然的照片,從生物演化的過程的開始,鸚鵡螺、魚、鱷魚、恐龍以到哺乳類動物,說明自然世界的生物是會經過環境的外在因素所演變,演變成所需的形態來適應環境。而工業設計也是如此!

1.2. 易變的法則與自然率

中華設計哲理-天地人合一

以中國太極的概念來呼應前面之生物進化論,都是說明人與環境或者人與物都必須達到非常融洽的境界。

1.3. 萬物之靈與工業設計
1.3.1. 工業設計的定義

產品設計是一項創造性活動,它是透過產品設計來改善人類生活環境以滿足人類在精神與物質的需求。

1.3.2. 產品設計與創新價值的定義

1.3.3. 工業設計的定義

產品設計是一項創造性的活動,

其方式是應用文字、圖說、模型來考慮產品的最終形態。

1.3.4. 工業設計與知識創新價值

演講者以簡單的線條來說明創新價值概念的發展過程。當一個概念產生時是以文字來描述且廣泛模糊的,需經過定義問題且聚焦。然後便大量的以圖像發展概念,此時經過團體內的溝通討論與假設。便開始進入模型階段,此時講求質,小心求證並開始整合。最終產品便需要嚴謹地實施且轉化成具象可生產。

二、並以施振榮提出的微笑理論來印證使用者導向在創造性發展過程的地位。也提出新的概念,在傳統的OEMODMOBM過程中,應插入兩個階段-使用者導向及跨領域合作。

三、人類產品設計的演進與使用者導向設計的發展

首先,梁教授所提到的是國際產品開發的演進,從50年代的技術與功能導向,例如德國包浩斯所強調的Form follow function60年代以會計成本為觀念的成本導向、70年代的以市場供應需求的市場導向,例如日本在此時所進行的人類生活模式的探討、80年代因為IT科技的起步,因而重視產品本質上的控制,到了近代使用者為產品的開發導向,包括人因設計以及客服服務,最後,在2010年,未來將會是知識經濟時代,將會強調跨領域的創新合作。這與候君昊教授所講的新文藝復興人有點類似。


未來的知識經濟時代,將會出現什麼樣的產品?

使用者導向跨領域(專業)合作情境體驗創新設計方法與案例

  承續之前所提到的50年代的技術與功能導向,產品的外觀造型設計是依造其產品的機能來決定的,而數位產品得型態,則是根據使用者的生活型態來決定其造型的。例如要外銷到德國的計算機,在設計上就必須了解德國人的生活型態為何?還包括了當下的歷史背景,因為那個時代買的起計算機的大多為公司老闆或是高級秘書,所以在設計時,就必須將使用者使用計算機時的情境給考慮進去,因此最後設計出來的計算機,是以幾何造型以及咖啡色來搭配高級辦公室整體的氣氛。

  另一個案例是血糖測試機的設計,首先必須要考量到使用者為何?因為年輕人與老年人的操作方式與喜好絕對不一樣。而當使所鎖定的目標族群是老年人,因此就必須針對老年人的使用情境,去做一個全盤性的觀察並了解其真正的需求,所以當成品設計出來時,包含了觸控式螢幕及超大的字級讓使用者方便觀看,並且可以很直覺性的操作它,降低挫折感的產生。

  在兒童玩具上也是使用相同的方式去進行設計,利用使用情境配合使用者的操作方式去進行設計,如此一來才能算是好的設計。因此我們在設計上必須有限制條件與特定設計目標與方針才能進行好的設計。在台灣部分,也有部分企業正進行使用者導向跨領域合作的方式進行設計。以研華為例,透過E化使用者導向創新協同設計研發機制的建立,提升品牌形象。

研華公司會在寒暑假找尋研究生一同與不同領與之專業人員進行設計。

使用者導向創新設計實例探討

第一階段 前期產品分析與情境觀察:
訂定產品策略及市場定位分析,包括將競爭者產品分析製成競爭者產品分析表格及設計特色、產品屬性、情境觀察等,從中找出優勢與必須優先設計之需求。

第二階段 使用者情境體驗工作營:

回歸到SET分析:宏觀情境因素(社會Social、經濟Economic、科技Technical),討論出適合的產品設計方向與目標,以情境故事作業,針對各產品最具代表性使用者,預想使用者的需求,參與情境故事與腦力激盪發想創意議題與構想。

第三階段 概念設計成果展示

第四階段 設計具體化(驗證工作)


研華的品牌手段


知識經濟時代使用者導向創新價值三要訣:

1. Interdiscplinary Collaborate Innovation
2. Scenario Experience Design
情境體驗與共識
3. Scenario Experimental prototyping 反覆以情境驗證

創新設計運作模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