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蔡敦仁老師演講報告 / D9910301

[演講內容]

蔡老師一開始稍稍講述了一下近代互動設計演進的歷史,從50年代NASA為了登陸月球而開始的HMI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研究、60年代的HCI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70年代開始以人為中心,討論與電腦間認知、感知、適應等議題;80年代開始的電腦輔助協同工作,以及最近開始火紅,但其實早在90年代概念就已成型的Social Interaction,到90年代的Physical Interaction,利用物件來互動,在這裡也提到專精於可觸式界面研究的MIT的教授—石井裕(Hiroshi Ishii),最後由 Affective Haptic 情緒性感覺與
Perceptual Interface 感知界面帶入今天的主題。

蔡老師首先用了一個簡單的基本模式圖來講述一個互動行為中的使用者經驗,包含了使用者所作的動作與物件所給予的回饋,當回饋在使用者心裡造成了感覺之後,再繼續下一個動作。緊接著蔡老師講解了Interaction Design 與 Designing Interaction之間的界定,前者是理論性,後者是經驗性;並且強調使用者在互動中做完動作後必需要有“感覺”,才能算是成功的互動。

何謂感性?是老師後半段演講的主題,“Pure Experience”則是老師認為的感性。一個無法形容的美好、純粹體驗,每個人都會有,像是爬到山頂的感動。它比情緒更高層。如何自然的產生這“純粹的經驗”,則可由感性研究的三個分派來瞭解:感性工學、感性科學,與感性設計。而在感性設計的範疇裡,如何去與使用者的“感性”合而為一,則是一個與另外兩個分派最為不同之處。


[個人心得]

在設計互動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我們專注於定位自己的立意、尋找可能的互動模式、設計情境、氛圍,思考運用何種技術。往往只考量互動的過程是否順暢,而忘了使用者心裡是否能有感動。或許就如蔡老師所言,感性一直都是個人瞬間難以忘懷的感受,只能意會,不能言傳,而設計就是去將這份美好給完成。然而掌握每個人心中的感受卻是談何容易,社會心理學、現象學、本體論等等都是需要瞭解的。如何能夠打動人心,我想就是互動設計的最終極目標。

[提問與答覆]

這次的演講裡,我提出的問題是,在感性設計裡,使用者主觀的感受對設計師而言是助力或是阻力?蔡老師先解讀了我的問題,是在設計師與使用者兩者間的“主觀”是否透過作品連結在一起,也就是訊息傳遞的問題。他用自己的作品為例,進行設計時其實並不在意使用者的心態,因為在設計行為的當下已經先把整個行為給“純化”了,因此並不會去做太複雜的考量。

[延伸閱讀]

石井裕教授的網站
http://web.media.mit.edu/~ishii/

MIT Tangible Media Group 裡,一個很有趣的作品 PY-ROM

Burn Your Memory Away from fatti_k on Vimeo.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