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侯君昊老師演講 / M9910209

[演講內容]

這週很榮幸請到跨足建築數位藝術及電腦輔助設計的侯君昊老師來介紹他的專業領域,首先以一個五角的圖形說明電腦應用的各個領域,分別是Text2D3DWebLogic,這當中有一種衍生的關係,而進階到最後的 logic領域則是能結合電腦輔助設計回饋先前所提到的前四個領域。

Logic包含automation-自動化套用的應用程式,pattern-分解事件模式(歸類),decision-設計決策,intelligence-設計思維(直覺經驗累積)等等。而這些結合電腦輔助設計則可稱作衍生式設計。

衍生式設計為設計階段同屬性的發展,階段性按步驟成長,然而若這當中發生問題,則可方便和快速的更改根本源頭,透過電腦運算讓後續階段快速的改善。接下來老師介紹了幾個工作中的案例:

1.Klein Dome

建築設計案-概念為傘,希望將建築包覆但為了不要造成視覺封閉,決定使用透明材質,最後設計了由鱗片狀透明片堆疊的有機造型,而為了精準生產所有零件以及解決所有材質重量組裝上的問題,將一次一次的實驗累積進電腦運算及模擬,解決問題後大量生產,不僅節省時間成本也可將問題縮到最小!

2.Sound Wall

空間設計案-概念音牆,老舊的屋子牆壁透過電流通過而發出聲音,主要透過九個單體設計(喇叭狀裝飾在牆壁上),而老師在這當中帶入聲波的概念,從中間的一點像漣漪一樣的往外散開並互相影響。一樣運用電腦輔助設計去做運算,製作出精確的零件組合。

3.Enneper’s Surface

裝置藝術-為一極限曲面(肥皂泡的張力效果),一開始的作品以布面製作,後改材質為木片拼裝,為達到視覺效果及解決結構支撐問題,透過電腦輔助設計及不斷的實驗,得到誤差值非常微小的作品。

這三個案例的介紹來說明「衍生設計」,即將複雜的事物分類出結構及固定模式並將之歸類為大方向,而這部分再透過電腦運算重組得以精確掌握。

[個人心得]

這次的演講雖然在專業軟體的領域完全不理解,但也是大開了眼界,想像在一個建築案中若組合的零件有任何差錯那可能會發生不能想像的錯誤,雖然這是一個常識,但在這次演講之前完全沒有特別考慮這個問題,而也很慶幸隨著各種輔助設計的進步,已經形成一個團結的組織,將人類知識與電腦緊密結合,讓建築或裝置藝術中的誤差值減到最小,像是個全方面的整合系統,結合材質、重量、經驗等等,輔助發散性的思考與問題解決。好像再複雜的設計都能在這當中解構再重組,讓一切簡單化,真的很了不起!

[延伸閱讀]

越來越多瘋狂的有機形建築設計師,像是永遠不用擔心建造不出來!

一棟68層樓的建築,每層都是可以獨立旋轉的,所以建物外貌是一直在變,樓層平面是想甜甜圈一樣的,中間有固定的電梯、樓梯跟一些設備,樓層間的空隙有風力發電機,轉一圈大概要90分鐘~所以不會讓裡面的人不舒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