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蔡敦仁演講報告 / M9910118

[演講內容]


演講題目:設計互動:感性體驗Designing Kansei Experience For Interaction


首先蔡老師先引ㄧ從人因工程去看互動設計


Human----------Machine
Computer------Human(AI..)1960
Human----------Computer (認知、感知、適應)1970
Social-----------Interaction(遠端工作、協作平台)
Physical-------interaction(可觸式互動)1990
關於互動設計


蔡老師提到一個介面就是一個節流閥,代表著一個過程。而效率在這環節中是非常重要的---action based
而其中講述到經驗,必須牽扯到多領域的環節,互動設計就是在設計一個feedback(sensation),而這回饋必須是要讓人有感覺的。


usibility----user interaction----interaction design
接下來提到感性,從感性到感覺這之中有甚麼分別,蔡老師提到感性是一種純粹的體驗,可能存在於非常即短的時間內,但這瞬間就可以讓人感覺到事物是否美好。但感性是無法被複製的,每一個人的主觀意識與背景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感性認知,而感性也是被動的,經由接收而產生反應。所以相對的創造一個氛圍、一種情境或是一個經驗,就是設計師必須面對的課題。
而如何去印證對於感性設計的觀點,蔡老師說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作品來做直接觀察,觀察就代表著一種觀點,而作品是唯一個直接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個人心得]


       原研哉先生有提到在這種科技趨動的環境下,設計不例外地也為科技所趨使。但這也導致了一些問題,如電子媒體與虛擬的事物鈍化了人們追尋內在真實喜悅的能力等。這給了原研哉先生想要提出以追尋感覺為起點的生產物品之原則的想法,換言之,創造出一個以人類感官為依歸,以感覺趨動的設計與造物環境。從過去講求產品語意到現在使用者體驗的設計,短短的數十年的演變讓人無法猜想接下來的訴求又是甚麼,在這次的演講中,感性設計的重點似乎是著重在那瞬間的感覺,反而拋棄了過去在造型或者合理性的包袱,給予了一個新的設計方向,忠於自己對於感官的認定,聽起來是多麼不理性,但也許自從工業革命後,人們已經多久沒有隨著自已的意識又或者沒有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而盲從於社會,但感性間的取捨之於藝術與設計間的平衡點,真的需要更多的作品與實踐才能得知。 



[延伸閱讀]



感性工學,或是感性設計

作者: Jabez (PEGA)
英文叫Kansei EngineeringKansei聽起來就知道是日文,工學本身也是個日本詞。為了感性工學的正式英文譯名,聽說韓國那邊還非常有意見,主張要用Emotional Science或是Emotional Engineering;哪像我們台灣就比較合作,反正Kansei唸起來也跟我們中文的感性差不多,你要KanseiKansei吧。不過平心而論,感性工學這個詞本來就是由一位日本學者Nagamachi長町三生提出來的,他本人將感性工學定義為:「將消費者對於產品所產生的感覺或意象予以轉化成設計要素之技術」(1995),聽起來還真是跟我們設計有很大的關聯。想了解多一點的人,可以上網路去搜尋感性工學,就可以得到一些進一步的解釋。
但話又說回來,感性設計的關係難道就只有日本人在研究嗎?在暢銷書Emotional Design、中文翻譯作情感化設計這本書中,作者唐納·諾曼(Donald A. Norman)以生物學、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為基礎,非常精準地勾勒出人類的感性與理性是如何地交互作用,進而讓我們了解到,能夠反應感性喜好(相對於理性的功能需求)的美學商品在設計中所扮演的角色,而這樣的角色在近代設計裡益發顯得重要。這麼一本經典著作,出自一位非日本人之手,說明全世界不是只有日本在關注這個領域。但如果觀察日本近幾年的設計動向,不難發現到,日本幾乎已經把感性設計註冊為日本的商標,只差沒寫出感性設計=日本設計這樣的標題。 
其實想想也只是這幾年的事。把時間回溯到2000年,原研哉幫日本竹尾TAKEO PAPER SHOW所策畫的主題RE DESIGN,設計展邀請了多位設計師,包括現在已經是大師的深澤直人、吉岡德仁等,共同創作了諸多以觀察日常生活不經意的小事物為靈感來源的設計,其中不乏許多相當討人喜歡、如今也儼然變成經典的小設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