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在演講前段先介紹其近期代表作"世博台灣館"的製作概念與想法,後段則選擇比較具有策略性的商業作品來講述。
個人發展簡歷
台灣藝術大學---業界工作六年----赴美芝加哥學電影----創立個人工作室(紀錄片、電影、廣告)
世博為名建築師李祖源所設計,外觀呈現燈籠的造型,其靈感來自於平溪天燈,而其中最讓人感到興趣的就是建物中的球體螢幕,其沒有邊框的設計是承襲於日本的技術,由十二個投影機投影,然後利用軟體做無縫銜接,堪稱為一項非常嚴峻的挑戰,但其結果也讓人非常驚豔。導演說此影片的拍攝概念是要呈現台灣的大山大水,以及台灣人民如何與之共存的關係,而台灣館的外圍有一層通電薄膜,可將內部的影像投影至建築物外圍,呈現另一種視覺效果,整棟的設計是以綠建築的概念為基礎,另外也提到,綠建築不該只是一棟建築的概念,而是必須涵蓋一個城市的整體性規劃。
接下來導演介紹了其為知名內衣廠商做的一系列的商業廣告,這些廣告透過故事敘述的手法呈現,讓廣告過去只強化該商品功能特色敘述的方式轉化為一種企業風格的呈現,情境的描述讓觀看者更能融入,在潛移默化中讓民眾獲得認同,也因此獲得相當好的反應與評價,也證明具有策略性的廣告設計能成功對其商品與企業造成正面的影響與回饋。
例如黛安芬、雷黛絲的廣告策略,就是透過講述一個愛情故事來作為故事的演譯主軸,從我愛蕾(男女沒有安全感)---靠過來(穩定集中,穩定愛情),然後慢慢不再講述功能,而形成關心一種議題,形成印象-----無限安全感(讓妳依靠)。
另外商業廣告策略也會因地區不同而隨之調整,例如在香港、韓國、台灣等地的商品代言人便會選擇在該地具較高知名度的明星,每個地區可能是同一個想法,但會由不同演員做詮釋,第三廣告中經常會使用當下最流行的詞彙,原因無他,廣告代表的是時尚與流行最前端,必須敏銳的反應當下社會最新的時態動脈,才能緊緊抓住消費者的心。
[個人心得]
隨著社會型態的轉移,消費者的消費型態被定義的更為詳細,廠商積極的從既有族群中再做區分,希望找到不同的潛在市場,當然,宣傳方式的演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廣告是從電視發明後最有影響力的宣傳工具,每家公司都無所不用其極地在數十秒的時間內將宣傳效果最大化,在這次的演講中,讓我們能夠從另一個角度去欣賞廣告,而不是純粹對於商品的宣傳認知,從內衣演化到愛情轉移到演譯的策略,在兩性關係的基礎上,利用愛情來包裝其商品力,讓我們知道現代廣告的設計手法,就如同我們產品設計一般,從過去主要功能需求到探討物件本身語意的傳達,到現今探討使用者體驗的設計手法,最根本的都是回到"人"本身的省思,但未來五年、十年、或二十年後,將會有甚麼新的方式來說服人們,也許是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思考的。
[延伸閱讀]
世博台灣館導覽影片
企業廣告策略
我們每天所接觸的廣告愈來愈多,但是能清楚記得的,卻很少,如何在眾多的資訊中脫穎而出,吸引眾人的目光,是企業在擬定時,必須掌握廣告策略的重點。每天打開信箱或電視,總會看滿坑滿谷的廣告,經過快速瀏覽後,最後能讓人記得,其實所剩無幾。所以光是砸大錢做廣告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所打出的廣告要能吸引費者的注意。創造有效益廣告做法有:
1.產品與促銷活動保持一致
很多企業設計促銷活動時,只想到降價的訴求,但活動卻和品牌本身無法相關連,有時反而造成消費者對產品既有的好印象。促銷活動也是塑造品牌的環節之一,一定要配合產品的定位,才能創造產品的整體感。
2.追求精簡創意
內容過於繁複的廣告內容,會造成消費者的視覺負擔。而簡單的廣告訴求,若加上好的創意,就能增加廣告的傳播性,顧及了接收訊息者的心態,而讓他們印象更為深刻。
3.創造出物超所值的感受
同樣的促銷概念,使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就會帶來不同的感受,能讓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及興趣,就具備成功廣告的要素。促銷活動是在與消費者對話的過程中,讓消費者聽見在他們的心中產生共鳴,進而去購買產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