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王俊隆和何忠堂先生演講心得 / 陳俊中 D10110103

[個人心得]
竅門設計的演講沒有太多“設計”反而很真心直性的告訴我們,設計-做就對了。反觀,很多國際知名設計師總喜歡用很多理論及形而上的部分告訴大家「設計」,故弄玄虛後讓人有見山不是山之慨。

竅門設計透由四個近年舉辦的展覽活動,包含「亂有秩序」、「Tea Party」、「候鳥計畫」、「返校日計畫」,藉由真實的案例在時間軸上移動後所遺留軌跡,介紹了從小我到大我的過程。設計從德國包浩斯以來,就是個大社會的議題,背後隱含的是藉由設計對社會的烏托邦想像,但諷刺的是,某些包浩斯設計師作品最後卻成了有錢人的收藏。個人感覺竅門設計計畫內容某一方面也表達了這種社會性,設計不該只是辦公室內的一種電腦遊戲,而是在都市角落、在山上海邊、在鄉村田野,也在人與人之間的心意流動。亂有秩序的台灣,是一種默然的平衡,不會有人大聲說該怎麼做,但最後大家都這麼的生活下去,就像是台北圓環夜市,改建前亂有卻秩序,改建後秩序卻大亂。

而在Tea Party裡面,我們看到的是另一種境界,對於一事件,一件台灣暨存美好事物的設計想像。茶人人會喝但巧妙有所不同,除了已知部份之外,又有沒有甚麼是我們未知的?喝茶一個動作一個文化一個設計之間激盪出無數種可能,從不同的角度來說Tea Party,從介紹中其實可以看到台灣內在蘊含的寶貝還是非常的多,只是我們對於「它」本身還了解得太少。
第三個「候鳥計畫」更深入了這塊土地。個人感受到的啟示是:人除了消費商品,還有沒有其他的互動意義?我們太習慣用設計來促進銷售,以至於設計成為一種加諸在商品消費行為上,與人的互動媒介,以至於消費者買回家後,當消費行為不存在後,設計反而失去了意義。

最後談到返校日計畫,就是設計小我與大我之間的徹底轉換。究竟甚麼是設計師?誰有資格當設計師?我想很多人也說不清楚,但若說每個人心中都或多或少有表達的衝動,就算本身不是設計師,也是一種類似設計師的構成執念,由這些素人身上,這種最純粹捨棄利益與外在限制的創造活動,也許才是最純真的設計,提醒我們心中或許已經有太多的理所當然與太多的自我框架,而忽略設計的初始。

設計不是為了要向內感動設計師自己,而是要向外傳遞出一種正向的脈動,這是個人對這次演講的總結。

[延伸閱讀]
設計師不一定會有設計思考能力,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但面對更複雜更多不確定的未來社會,設計思考將比設計能力更重要。兩位演講者在策展與辦展的過程中,面對困難甚至是未知的困難,相信發揮的不是只有設計能力,而是發揮了更多設計思考的能力,來去突破困境與解決問題,在沒有方向中創造出方向。因此,不只是設計師要有設計思考的能力,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有設計思考的能力。

Tim Brow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