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我個人認為,像是設計或藝術這種創作型領域,或是甚至像文學電影音樂創作等等,政府單位的力量是一種兩面刃,這同時會帶動風潮欲幫助到整個產業,但同時也很容易不小心縮窄了「創作靈感」的範圍。這無好與不好的差別,志耀最後能有好的結果,都是一種發起跟連動。方處長提到的新興文創服務的三個環節:跨界、科技與生活,其實創作人本身的自由意志發展,最後所集結成的景象就會是台灣生活的樣貌,而政府最能做的或許就是像這樣跨領域的結合,科技的加入,這樣子的大整合動作,比較不是民間可以輕易自動連結的。每次看到日本節目介紹他們國產農作或傳統工業,都是那種國產第一,品質保證的精神,是很令人感動的,相較於台灣的現狀還比較不能接受,去珍惜我們的傳統產業,還是大多數的人傾向國外進口的東西才是高級貨,這是大體思維上必須要做得檢討,也只有先跨過這一關,台灣才能真正的有自我認同,並啟發達起來。
【延伸閱讀】
《文創進行式: 走訪25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現場》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6172092688
文創是行走的,需要跨域對話成一股力量,在地串聯成一種態度,釋放文藝想像成一方風景,於是,台灣的美好亮點處處。 本書分為「樂活」、「旅行」、「創藝」、「空間」、「聚力」五部,收錄25個以跨域整合匯聚力量的文創成果,同時,也是25個用文創努力築夢的故事。故事的初衷,多萌芽於一顆想好好生活的心念;即使旅行或假期,也要玩得別出心裁,傳承在地的溫度;他們是創意集結的大本營,也是藝術群聚的生發地;他們為空間妝點奇景,讓創作與大眾相遇並貼近;他們是一項經營、一種生活態度、一個不斷行走的有機體……。書中,真實記錄著這些文創產業在實踐過程中抱持的原點與理想、面對的難題與挑戰、展現的碩果與願景,也看到每一個積極行動、熱情不滅的身影,繪寫出台灣最豐富的表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