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阮文盟演講內容 / M9710211 M9910207 M10010203 M10010204 M10010207

阮老師一開始是學雕塑的,到了德國後學精工、珠寶和首飾,回到台灣後在設計、文創界努力耕耘,期盼能改善台灣現有體質。

一開場,他便提到希臘哲學家Protagoras所說的名言:「個人為萬物尺度」,以西洋尺寸人的概念為比例,老師想告訴我們:人類即為「標準」的起源,所以好設計能夠和「人性化」劃上等號,設計必須在改善人的生活為目的之前提下進行創作。

另外,他也介紹了在德國學習的經驗,比較兩國教育制度之不同,從工藝上更讓我們看到了與我們既定印象之德國有了新的認識。

德國潮流淵源

1. 時代精神

時代精神是一切思考的起源,德國在啟蒙主義鞏固了「以人本位」的思想,等於為邁向近代、現代的進程揭開了一道曙光,後來歷經巴洛克的混亂時期,又產生了民權的概念。此外,哲學家康德提出理性的辯證,對後世影響甚鉅,從長遠來看也有助於發展設計的理性思考。

阮老師藉此勉勵我們,應當去尋找現代的時代精神,對設計是有幫助的。

2. 「當代」的定位

當代:指針對某一個時期,如大戰過後重新開始,在當下會有一些新的思維出現。
現代:往前推一百年之內、不超過一百五十年,都算是現代。
近代:工業革命後至今的時期,也包含啟蒙主義。

3. 金工首飾的分類

(1)金銀細工:以貴重金屬為主的首飾
(2)藝術鐵工:因鐵無法與其他金屬結合,故獨自分為一類

在當代,鐵會與複合媒材搭配創作,雖然多媒材組成是從古代就有了,但現今因為交通發達使不同媒材的組合變得容易,因而這樣的應用增加了,在商業上也常擷取這種「融合」的概念。另外一個發展趨勢,是跳脫金屬的限制,開始使用一些特殊的材料與方法,如塑膠、電鍍,使藝術創作擁有更多可能。

流行

要使作品流行起來,必須掌握以下幾個部分:
1. 市場:市場是一切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的空間裡,有人贊同自己的創作,即擁有市佔率。
2. 技術
3. 材質
4. 時尚:時尚不一定會與品質劃上等號。時尚是很虛的東西,而市場是很實的,身為一個設計師,虛、實都要能掌握,如此才能延長商品的周期性。不一定要有好技術、好材質,只要懂得宣傳就能變成潮流。

此時,阮老師稍微將話題跳到台灣來,他認為台灣現今在文創產區塊,都還停留在推廣階段,沒有產值與產能,也沒有進一步的發展,但商品除了特殊技術外,最重要還是必須可以量產,產值、產能增加,文創才有發展性。

當代首飾的特質

1. 無限:什麼都可以創作、一切自由。
2. 美就好:每個人對美有不同感受,只要自己認定是美就好,沒有一定標準。

以德國首飾為例,光從首飾來看就可以發現,其中已經涵蓋多元的潮流。其實德國並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融合許多外來的人才,所以德國風格可說是國際性的產物,是非常多元的,就是因為他們容納了許多的不同,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極簡風格。

由此可知,設計應以寬宏的視野來看,在專業領域不要受限。阮老師也建議我們學生好好學習第二外語,多一項語言能力,就能幫助我們開啟另一扇窗。

反觀台灣工藝的現況,國內不管是政府或是學界業界,對於工藝都不是很注重,不僅是教育制度不完備,一般的展示展演空間也很少,整體而言落後了德國一大截。但台灣才僅僅起步幾年,若是結合自身文化及有計畫的改善,想必將會有很不錯的未來。

關於台灣文創產業

阮老師認為,在文創產業上,台灣政府公部門常常花了大量經費,卻只得到少少的效益。從實際策略面來說,文建會應該要成立為「部」,才有足夠的經費來源。另外,公部門提供預算,卻都不是花在主要的文化建設上,大都消耗在人事成本及基本開銷,這又是另一個問題。其實,在分配資源上,創產應該要有優先次序,分階段性進行,政府從構思到政策到執行層面都應該好好檢討。這方面,文創產業可以參考泰國設計,如建立材料研究所、TCDC推廣不遺餘力等,都是泰國最好的示範。

著眼未來,我們不該只是期待有效率的政府,而是靠自己去創造效率。

沒有留言: